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之我见

来源:二三娱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之我见

甘肃省永登县民乐乡初级中学 罗培海 730300

摘 要:本文从学校、家庭、地方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几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新思路和方法,并用列举实际事例的手法对新思路和方法进行了论证。要提高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除了学生在校内学校管理要消除盲区,提升管理理念,同时还要依靠学生家长、监护人管理好学生假期的学习,并争取得到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的支持。

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 提高

近年来,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大批农民涌入城市充当新型劳动大军的同时,农民工背后的留守儿童问题也日益凸现。“头顶同一片蓝天,脚踏同一方热土。我们也有自己的梦想,我们同样渴望知识的海洋和明媚的阳光…”这是生活在城市边缘的特殊群体孩子的殷殷之声。他们稚嫩的肩膀承受了太多与他们的年龄不相称的沉重,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重点关注和深入思考。

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更是一个多边活动,“留守儿童”教育需要得到家庭、社会的鼎力协作与支持。这就需要学校牢固树立人本理念和服务意识,以教育好“留守儿童”为己任,及时更新办学思路,肩负起更多的责任,赋予“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教育新的内涵,创造性的解决好这一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一、 学校应为“留守儿童”做特殊教育工作

本文是已在教育界杂志社发表,上传只供参考,请勿转载和抄袭

所谓“特殊教育”,是相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学校以区别于常规的教育思路和方法,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一种行为方式。简言之,即校本教育。其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档案建立

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效果起决定作用的可变因素很多,但前提保障只有一个,就是掌握第一手资料,建立真实可靠且易于操作的档案,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认识要到位。学校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摒弃急功近利、借“风”作秀或自扫门前雪的浮躁心理,并以班级为单位,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发展动态,认真研究、反复琢磨,整理出规律性的东西来改进教育教学。(2)内容要真实、详细。表格设计上要尽可能全面:一是学生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兴趣爱好、健康状况等;二是家长资料。除上述内容外,还要有详实的联系电话、、地址、学历等,因父母常年在外,最好将留守家中的看护人一并登记造册、备份。

2、合理编班

鉴于“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特殊性,其时间支配与教育手段皆有别于一般学生,所以针对“留守儿童”实际存在的问题,有怯懦、多疑、孤僻等心理障碍的,将之编入班风活泼、团结、和谐的集体中同化;有多动、懒散、马虎等学习障碍的,将之放在学风纯正、浓厚,学法科学的班级中熏陶……操作时要把握好尺度。原则上讲,以统一班级授课为标准,正视存在的问题,承认特殊差异,摘掉“问题学生”的帽子。

本文是已在教育界杂志社发表,上传只供参考,请勿转载和抄袭

二、学校要充当家庭教育培训者

据不完全统计,“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看护的占90%,寄居亲戚朋友家的占4%,单亲的占1%、无人照顾的占0.23%、其他的占4.77%。而在看护的人群中,高中以上文凭的没有、初中占6.71%、小学的占42.29%、不识字的占51%。数据展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情况堪忧!

1.形式要多元化

由于培训的对象大都的惯于无拘无束且年龄偏大的老人,因此,正常的课堂程序是不足取的,而应该以座谈会、案例分析等多元的形式,针对实际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积极互动、共同参与,切忌“台上侃侃而谈、术语满堂飞,台下却昏昏欲睡一大片”,流于形式,没有效果。

2.内容要有针对性

学校开办家庭教育培训班,目的是什么,培训内容是什么等等,事先要有考虑,提前设计、编好教案,并能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预设生成,掌控整个培训流程。(1)学习指导。(2)心理指导。(3)生活指导。授课者要反复筛选

我认为标准为:(1)深谙家教之道。(2)年龄不低于35周岁。(3)善于聊天,能随时调控课堂节奏、气氛。(4)首选当地人。目的只有一个:拉近彼此距离,增强信任感,提高教学效果。

三、 学校应充当好社会关系的协调者

本文是已在教育界杂志社发表,上传只供参考,请勿转载和抄袭

“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其解决的过程离不开地方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的参与及努力。作为学校,理应摒弃“自找麻烦”的消极心理,以“主人翁”的姿态,扮演好“协调者”的角色,积极构建双方共同解决问题的平台,妥善处理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

1、加大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力度

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有两种现象:一是人们大都渴望接受新事物却又观念落伍、优劣不辨,吸纳不到点子上;二是远离闹区却成为不法分子谋取暴利的“风水宝地”,一来是因为人们(尤其是少年儿童)自由支配的时间过多,缺乏防范意识;二来地方对娱乐场所的检查、打击力度不够。应加大社会治安群防力度。

“留守儿童”问题很多,其中安全是被忽视,却最令人头痛的一环。尤其是女孩子,安全隐患更多。首先是农村偏僻的地方较多,容易给犯罪分子提供作案的场所;其次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与爷爷奶奶又缺乏沟通,即便人身受到侵害,也往往因无人倾诉或不敢寻求法律援助而忍气吞声、独自承受,间接助长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第三,农村的孩子单纯、传统观念强,在青春期教育和心理疏导不到位的情况下,容易受外界诱惑而稀里糊涂地“自愿”干出傻事。所以“留守儿童”的安全理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上述学校在节假日搞“点面结合”的特长活动,减少孩子独处的时间是一法。另外,公安部门可以利用农村的闲置劳动力组建联防队,让犯罪分子无

本文是已在教育界杂志社发表,上传只供参考,请勿转载和抄袭

可乘之机,确保孩子安全无事故,使远在外地的父母安心工作,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想:只要学校、家庭、社会携起手来奉献爱心,留守儿童的明天将会更美好!

本文是已在教育界杂志社发表,上传只供参考,请勿转载和抄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