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海运基础知识

来源:二三娱乐
第一部《沿海港口泊位代码》

一 代码说明1 泊位命名原则

港口泊位名称采用七位汉字表示。汉字名称中可出现字母或数字,但不可全用字母或数字表示。

2 编码规则xxxxxx xx xx

泊位顺序号 泊位基层管理单位(企业) 港口代码二 代码管理维护

1 本代码库相对比较稳定,不会频繁变动,代码的管理和用户基本没有关系,通常由政府有关部门统一制订。2 代码管理维护表

港口名称 港口代码 泊位名称 泊位代码 An..8

xxxxxx

An..14

xxxx

泊位靠泊能泊位结构类泊位用途代泊位服务类力代码 型代码 码 型代码 xx

xx

xx

x

3 港口代码采用JT 0024.1?91规定的代码。

4 泊位靠泊能力代码、泊位结构类型代码、泊位用途代码、泊位服务类型代码采用JT/T 8-1994规定的代码。

第二部《中国和世界贸易港口名称与代码》

一 代码说明

港口代码是实施EDI所必须的,同时也比较复杂。国际上现存的港口代 码、口岸代码标准很多,并且各标准覆盖面和定义范围不一。经反复对比研究,我们选择联合国的国家代码和ISO的口岸代码的合成作为推荐使用的港口代码。代 码的前两位是UN国家代码,后三位是ISO的PORT CODES。

二 代码的维护管理1 代码的适时维护

由于PORT CODES的\"PORT\"和我们所指的\"港口\"在概念内涵的区别,使相当一部分\"港口\"没有相应的\"港口代码。为了保证各单位信息交换的顺利实现,凡在中 心提供的代码库中没有找到自己业务所涉及港口的单位,请按下表格式,提供中心这些港口的信息,作为中心补充代码的依据。港口名称(中英文)

港口所在地区(国名等具体地理信息,明确到不致产生混淆) 中国、香港

港口所在口岸的ISO代码(如果没有此代码,请填\"无\") VIC

如:维多利亚(Victoria)

2 代码的定期(或阶段性)管理

(1)中心将定期更新本代码库,保持本代码库和联合国新标准的及时一致。

1

(2)汇总用户变更代码申请,发布代码更新。(3)由于UN PORT CODES十分浩大,完成所有相应代码制订工作量巨大且无必要(我们主要关注港口而非所有贸易口岸),所以中心备有UN PORT CODES的基本资料,各用户如有自己业务相关的港口在提供的代码库中没有出现,请填明代码申请表中各项内容,中心将把该港口代码补充到口岸《港口代码》中。

第三部 《海上运输航线代码》

一 代码说明1 术语

海洋航线 COURSE LINE

指从事货物运输的船舶以固定或不定期、不定点的方式在中国沿海和世界主要海洋航区(国家、地区、港口)之间航行的海上运输路线。

2 分类原则

海上运输航线(简称\"海洋航线\")按我国水上运输营运与管理特点,分为主航线与分支航线两种。

3 航线命名规则

(1)海洋航线的命名采用全称和简称两种方式。海洋航线的全称由起点名 称加连接符 海洋航线的命名采用全称和简称两种方式。海洋航线的全称由起点名称加连接符\"-\"加终点名称组成。起迄点名称可以是国家名称,也可以是港口名称。国家名称 引用GB/T 2659 的命名规定;港口名称引用GB 7407的命名规定,同时在港口名称前加国名。航线简称的命名有两种方式:如果起迄点均为国家名称,则采用起点和终点国名的第一位汉字加\"航线\"两字组 成;如果起迄点均为港口名称或起迄点两点中有一点为港口名称,则取起迄点港口名称或国家名称的第一位汉字加\"航线\"两字组成。航线的简称略去起点名称,以 航区名称加\"航线\"两字命名,例如:全称为\"秦皇岛-日本航线\美国\"简称为\"中美航线\"。

(2)海洋主航线的命名亦采用全称和简称两种方式。全称命名规则采用5.1条的规定。在本标准表1中海洋主航线的起点均为中国,终点为 JT/T 241 规定的中国海船航行的各大世界航区,其简称可直接采用航区名称。例如:全称为\"中国-东南亚航线\",简称为\"东南亚航线\"。

(3)海洋分支航线包括船舶在沿海港口之间航行或从其所在地区发往各国的海上航线。其全称和简称的命名规则采用5.1条的规定。

4 编码方法

(1)海洋航线代码由十位字母码组成,前五位为起点名称代码,后五位为终点名称代码,当起迄点中任一点为国家名称时,前二位采用 GB/T 2659规定的两位国名代码,后三位可用\"AAA\"填充;当起迄点中任一点为港口名称时,前二位采用两位国名代码,再与 GB 7407规定的三位港名代码组配。

(2)海洋主航线的简称代码由五位字母码组成。前两位采用GB/T 2659规定的中国代码,后三位采用JT/T 241规定的航区英文全称中各组合单词的第一位字母。不足三位时用\"A\"填充;第五位亦可引用GB12409第 4.1.2 条规定的地球象限代码(N、E、S、W)作为方位标识。

2

(3)海洋分支航线的全称和简称编码方法参照本标准第6.1和6.2条的规定。编码时在主航线简称字母码后续加两位分支航线的数字码或字母与数字混合码.5 代码结构

(1)海洋航线全称代码结构 XX XXX XX XXX 终点港口或地名代码 终点港口所在国家代码 起点港口或地名代码 起点港口所在国家代码

(2)海洋主航线简称代码结构 XX XX(X)

航区缩写字母名 中国国名代码

(3)海洋分支航线代码结构 XXXX(X) XX

分 支 航 线 代 码 主 航 线 代 码

二 代码的管理维护航线属性(钟摆或环球)

航线起点

航线终点

用户建议航线名

用户建议航线代码

第四部 《海上集装箱船舶名称与代码》

一 代码说明

1 本代码采用IMO NO.(劳氏船舶登记号)作为基本生成依据。

集装箱船舶有很大一部分未在国际海事组织申请登记号,因此这些船舶也就 无法把劳氏船舶登记号作为船名代码,对于这些船舶,仍根据劳氏船舶登记号的编号结构,生成其\"船名代码\"。一旦某船舶申请了国际海事组织的登记号,该登记 号即自动取代本标准自行规定的船舶代码而成为船舶的唯一代码,本标准自行规定的代码同时作废。2 命名原则

(1)本标准规定的船舶名称有两种:第一种为中文名称,第二种为英文名称。

(2)集装箱船舶的中文名称采用不超过8位的汉字表示,汉字名称中可出现数字和字母,但不可全用数字和字母表示。

(3)集装箱船舶的英文名称采用不超过18个字母表示,中国船舶用英文表示时,每个汉字拼写之间空一个字母位,英文名称中可出现数字和字母,但不可全用数字和字母表示。3 编码方法

(1)本标准采用9位数字字母混合码。(2)代码结构为: X X X X X X X X X

船舶顺序号 船舶建造(登记)年份 标识码

A.在IMO已经登记的船舶,其前两位标识码为UN,后七位为 IMO NO.。

3

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在IMO登记的船舶,其前两位标识码为CN,后七位根据国际海事组织规定的编号结构,由我国自行编制代码。

C.挂靠我国港口并未在IMO登记的外国集装箱船舶,其前两位标识码为FC,后七位根据IMO规定的编号结构,由我国自行编制代码。

二 代码管理

1 凡在中心提供的代码库中没有找到自己业务涉及船舶的各单位,请与该船舶的代理联系,填明下表交与中心申请船舶代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国籍 船东 船舶经营人

船舶名称代码

标识码(UN/FC/CN)建造年限 船舶顺序

代码结号 代码结构:xx

构:xx

填表方法:

(2)标识码一栏有IMO NO.的填写UN,无IMO NO.的外国船填写FC,中国船填写CN。(3)建造年限一栏有资料的填年份的后两位,无资料的填00。

2 船舶名称代码的是以交通部建立的代码库为基础,根据上海口岸业务需要补充。在提供的代码库中有些船舶有IMO编号, 但采用的自行编码(即代码以CN或FC打头,而非UN),在此不对其进行修改,原因是这些代码已为一部分单位长期使用,此外代码只要保证了唯一性,在数据交换中不会导致错误。

中心将在适当时候会同交通部EDI代码编制组共同严格按照本代码生成规则制订全国一致的规范的代码库。

第五部《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企业及有关单位代码》

一 代码说明1 范围

规定了全国从事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企业及有关单位代码的编制原则,主要包括集装箱航运企业、理货公司、船舶代理公司、货运代理公司、集装箱装卸运输公司、集装箱场站等单位。代码主要用于集装箱运输EDI运作系统各类报文中发送和接收方数据元代码的填写,即各单位在中心的用户名代码。也适用于有关的信息处理与交换。2 编码方法

本标准采用企业在国家技术监督局全国组织机构代码中心所注册登记的单位代码。它由8位数字(或大写拉丁字母)本体代码和一位数字(或大写拉丁字母)校验码组成,代码的详细编制规则见GB/T11714。3 代码结构

×××××××× × 校验码

二 代码的维护与管理

对本代码,已加入中心的用户不必参与维护。第六部《货物包装类型代码》

4

一 代码说明

本代码采用的是UN/ISO码,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套代码,代码表列有数值型和字符型两种代码,建议使用字符型代码。

二 代码管理维护表

各用户如在使用本代码库的过程中发现有漏码,请及时填明下表反馈中心。包装类型英文

包装类型中文

用户所用代码

第七部《集装箱损伤部位代码》

一 代码说明 1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文本,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可能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ISO 9897-1-1990 集装箱-集装箱设备数据交换(CEDEX)-第一部分 一般通信代码

ISO 9897-3-1990 集装箱-集装箱设备数据交换(CEDEX)-第三部分 电子数据交换的信息格式

ISO 9735--1988 管理、商务和运输的电子数据交换EDIFACT句法规则的使用UN/EDIFACT 标准数据块索引2 集装箱箱体损伤的确定范围

箱体外表的损坏位置最大可以是整个表面;最小可以是1200mm*1200mm的区位。3 代码结构

(1)集装箱损伤部位由四位代码组成, 第一位码用于确定箱体的某一面,称为箱体损伤的面代码;第二位用于确定箱体损伤某一面的特定部位 称为箱体损伤的特定部位代码; 第三位和第四位用于确定损坏部位处于箱体哪一个断面,称为箱体损伤的断面代码。 (2)结构组成X X X X

第3、4位代码 第2位代码 第1位代码4 代码表

(1)箱体损伤的面代码表

表 1

名称 右侧 左侧 顶部 底部 前端

代码 R L T B F

5

门端(即后端) 内面 外面

D I E

(2)伤的特定部位代码表

对于竖向的平面或杆件分为上半和下半。对于水平方向的壁面(如箱顶或箱底)或杆件则分为左半和右半(视查者面对箱门)。其代码为

表 2

(3)箱体损伤的断面代码表

a 第3位码是对箱体的前端与后端部位按观察者面向箱门时从左至右的顺序代码: 1) 左角柱 2) 左半部 3) 右半部 4) 右角柱

b 第四码是对箱体的左侧与右侧以及顶部和底部按纵向等分的区位代码。 1) 对10和20箱,分为5等份,顺序为1至5;

2) 对40箱分为10等份,顺序为1至0(1,2,3,...9,0)。

如果损坏和修理处仅涉及数个某一个断面,则在第3位示出该断面的代号,而第4 位则为N[见图A所示及代码]。

如果损坏和修理处涉及数个连续的断面在第3位和第4位分别示出起始和终止的断面代号[见图B(1)所示及代码]。

如果损坏和修理处涉及数个不连续的断面,而且损坏和修理状况不一,则应分项列出[见图B(2)所示及代码]。

如果损坏和修理处涉及整个箱长,则第3位和第4位均以\"X\"表示[见图C所示及代码) 1 2 3 4 4 3 2 1H HD T F TR RT T

20箱位示意图5 4 3 2 1H

6

名称 顶部 上半部 下半部 底部 左半部 右半部 全部

代码 H T B G L R X

代码: LT5N T LB G

前端 后端\\ 图A1 2 3 4 5H

图B(1)代码:RT24 T R 图B(2)代码: B RB2N

G 图B(2)码: 后端 前端 RB4N图B

5 4 3 2 1X X

T X X X X 代码:X X X TRXXX X

后端 前端图C

5 其它说明本标准与GB/T 15119-94《集装箱常用残损代码》可配套使用,共同用于描述报文中的数据元。二, 代码维护和管理表 残损内容

三, 附:《集装箱常用残损代码》维护和管理表 残损内容(中文)

残损内容(英文)

中文描述

残损代码

第一位代码

第二位代码

第三四位代码

注:《集装箱常用残损代码》为《集装箱损伤部位代码》配套码,在此不再作详细说明。

第八部《运输货物分类与代码》

一 代码说明1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6512?86 运输方式代码

7

GB 6944?86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2 分类原则

运输货物主要按其自然属性分类,兼顾国内、国际贸易运输各类报表和EDI报文信息传递及其货运业务管理需要。3 编码方法

(1)运输货物划分为17大类,118中类,160小类,组成三个层次。 (2)货类代码采用四位数字码,其代码结构为: X X X X 小类 中类 大类

二 代码管理与维护

本代码由政府部门发布,用户不用参与维护。

第十部《集装箱尺寸类型代码》

一 代码说明

1 本代码使用的是UN/ISO标准代码,代码库提供了84和95版本,建议使用95版的数字-字符型代码。2 代码结构

(1)本标准引用ISO/DIS 6346.2的第4.2.2条款; 箱型代码: 由两位字符表示: X X

箱型编号 箱型标识符

注:第1位由一个拉丁字母表示箱型; 第2位由一个数字表示该箱型的特征。

(2) 集装箱尺寸代码结构引用ISO/DIS 6346.2中附录D的规定。 该代码由两位字符表示: X X

箱高和箱宽代码 箱长代码

注:第1个字符表示箱长; 第2个字符表示箱宽和箱高。3 代码表

(1)集装箱类型代码表

本组代码等同采用IS0 6364.2附录E中的表E1;详见表1。 表 1

代码/原箱 型 代号 G/0

箱型群组主 要 特 征 代码

-端或两端有箱门 -货物的上方有透气罩

箱型原代代码 号 G0 G1

00 10/11

8

通用集装箱 (无GP 通风装置)

-端或两端设有箱门,并且在一侧或两侧亦设\"全开式\"箱门

-端或两端设有箱门并且在一侧或两侧亦设\"局部\"箱门 -备用号 -备用号 -备用号 -备用号 -备用号 -备用号

V/1

通风式通用集装VH 箱

-无机械排风装置,但在上、下两侧没有自然通风窗 -备用号

-箱内设有机械式通风装置 -备用号

-外置式机械通风装置 -备用号 -备用号 -备用号 -备用号 -备用号

-封闭式 -气密式 -备用号

-水平方向卸货,试验压力150Pa -水平方向卸货,试验压力265Pa -倾斜卸货,试验压力150Pa -倾斜卸货,试验压力150Pa -备用号 -备用号 -备用号 -牲畜集装箱 -汽车集装箱 -活鱼集装箱 -备用号 -备用号 -备用号 -备用号 -备用号 -备用号 -机械制冷

-机械制冷/加热

G2 G3 G4 G5 G6 G7 G8 G9

01 02 05 06 07 08 09

V0 V1 V2 V3 V4 V5 V6 V7 V8 V9 B0 B1 B2 B3 B4 B5 B6 B7 B8 B9 S0 S1 S2 S3 S4 S5 S6 S7 S8 R0 R1

13 14 15 16 17 18 19

B/2

干散货集装箱 -无压干散货集装箱

-承压干散货集装箱 BU BK

20 23 24

S/2

以货物种类命名SN 的集装箱

25 26 27 28 29

R/3

保温集装箱 -机械制冷 RE RT 31 32

9

-制冷/加热集装RS 箱

-自备电源的机械制冷/加热集装箱

保温集装箱

-机械制冷

-机械制冷/加热 -备用号 -备用号 -备用号 -备用号 -备用号 -备用号 R2 36 R3 37 R4 39 R5 R6 R7 R8 R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H/4

保温集装箱 HR -带挂装式机械 制冷/加热装置 HI -隔热式集装箱 -外置式挂装制冷/加热装置 H0

H1 K=0.4W/(m2 . K)

H2 -内置式挂装,制冷/加热装置

-外置式挂装,制冷/加热装置 H3

H4 K=0.7W(m2 ....K)

H5 -备用号

H6 -备用号

H7 -隔热层K=0.4W(m2 . K)

H8 -隔热层K=0.7W(m2 . .K)

H9 -备用号

-备用号 -备用号

-端或两端开口

-端或两端开口并有活动的上端梁 -端或两端以及一测或两侧开口

-端或两端以及一测或两侧开口并有活动的上梁

-端或两端开口以及一测部分开口和另一侧全部开口

-全部敞顶,带固定的侧壁(无开门) -备用号 -备用号 -备用号 -备用号

-平台集装箱

-双固端结构

-固定角柱,活动侧柱或活动顶结构 -可折的完整端结构

-可折角柱,活动侧柱或活动顶结构 -散顶、敞端(骨架式) -备用号 -备用号 -备用号

U0 U1 U2 U3 U4 U5 U6

U/5 敞顶式集装箱 UT

50 51 52 53 54 55

U7 56 U8 57 U9 58 P0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60 61 62 63 64 65 68 69

P/6

平台(和台架式)集装箱

-上部结构不完整

-固端结构

-折端结构

-带完整的上部结构的台架式集装箱

PL PF PC PS

10

-备用号

T/7

罐式集装箱 -非危险性液体货

-非危险性液体货

-气体货物

TN TD TG

-最低试验压力45kPa -最低试验压力150kPa -最低试验压力265kPa -最低试验压力150kPa -最低试验压力265kPa -最低试验压力400kPa -最低试验压力600kPa -最低试验压力910kPa -最低试验压力2200kPa -最低试验压力(未定)

P9 T0 T1 T2 T3 T4 T5 T6 T7 T8 T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A

空/陆/水联运集AS 装箱

A0 90

注:原代号指本标准1984年版本规定的箱型代号。

(2)集装箱尺寸代码表本组代码等同采用ISO 6346.2附录D中的表D1和表D2;详见表2和表3。 表 2

箱长(mm) mm 2 991 6 058 9 125 12192 未选定的 未选定的 未选定的 未选定的 未选定的 未选定的 7150 7315 7430 7450

24 24 6 -- ft in 10 20 30 4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代码字符

11

7820 8100 12500 13106 13600 13716 14630 14935 16154 未选定的

表 3

箱 高 mm

-- -- 41 43 -- 45 48 49 --

E F G H K L M N P R

代 码 字 符 箱 宽

ft in 2.438 mm(8 ft) >2.438 mm 和 2.500 mm >2.500 mm 0

C D E F ?

L M N P

2 438 8

2 591 8 6 2 2 743 9

4

2 895 9 6 5 >2 895 9 6 6 1 295 4 3 8 ≤1 219 ≤ 4 9

4 使用说明

按照ISO 6364.2中第6章\"标记的标志方法\",箱型和尺寸代码应作为一个整体在集装箱上标识。其组配代码结构为: X X X X箱型代码尺寸代码

例如: 22G1指箱长为20英尺(6068mm),箱宽为8英尺(2438mm)和箱高为8英尺6英寸(2591mm),上方有透气罩的通用集装箱。

二 代码的维护与管理

由于箱型尺寸代码是国际集装箱运输EDI中最重要的代码之一,所以在此给出了此代码的详细构成的解释和说明。

就集装箱运输业务发展的速度与趋势来看,本代码可以充分满足集装箱运输业务需要,没有

12

漏码问题,近期不用增码。

希望各用户严格按照代码生成规则使用本代码。在使用过程中如还有疑问,请与中心个别联系。

第十一部 《承运人代码》

(2002年5月29日更新)

一 代码说明

本代码针对EDI报文中关于\"承运人\"、\"航线经营人\"、\"箱经营人\"和\"船舶经营人\"等内容专设。

代码构成比较简单,实际上就是各航运单位和箱经营单位的行业内习惯简称。 各用户单位对目前《代码库》中的代码如有异议,请速与中心联系。 二 代码管理维护表

注:有“*”标志的代码为更新代码,有“**”标志的代码为新增加的代码

第十二部 《运输条款代码》

一 代码说明

内容 英文

代码 堆场 CONTAINER YARD(CY)

1 集装箱货运站 CONTAINER FREIGHT STATION(CFS)2 工厂大门 DOOR 3 吊钩 TACKLE 4 车皮

RAMP 5 船方管装不管卸 FREE OUT 6 船方管卸不管装

FREE IN

7 船方负责卸船费用 LINE OUT 8 船方负责装船费用 LINE IN 9

FREE ON RAIL(FOR)

0

第十三部 《集装箱残损代码》

一 代码说明

13

中文破损变形丢失洞英文BROKENDEFORMMISSINGHOLE代码BRKDFMMISHOL

一 代码说明

一 代码说明

凹损DENTDNT凸损BULGEDBGD刮伤SCRATCHSCR其它

OTHER

OTH

第十四部 《集装箱残损范围代码》

中文方位英文方位代码上TOPT下BOTTOMB左LEFTL右RIGHTR前FRONTF后(门)DOORD中

MIDDLE

M

第十五部 《集装箱残损程度代码》

中文

英文

代码

14

轻重

SLIGHTBADLY

SLTBAD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