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正反转转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加深理解电路中电气联锁与机械联锁的原理。
2)进一步熟悉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的接线方法。 3)学会正反转控制电路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故障的方法。 二、实验装置及仪表
元器件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 空气开关 按钮 交流接触器 数量 1台 1个 3个 2个 元器件 熔断器 热继电器 导线 数量 3个 1个 若干 万用表 1 块 三、电气原理图
实验电气原理图如图2.1所示
图2.1 三相电机正反控制原理图
四、实验步骤
1.检查元器件及接线
1)检查按钮、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三相空气开关、熔断器等所有电器元件质量是否良好,查看型号规格,明确使用方法。 2)按电气原理图,遵循一般接线规律,正确连接电路。 3)自检电路无误,经老师检查后,可接通电源。 2.通电实验
1)正反转运行。分别按SB2、SB3,观察电动机正反转运行情况,按SBl则停机。
2)电气互锁、机械互锁控制的验证。同时按下SB2和SB3,接触器KMl和KM2均无电,电动机不转。按下正转按钮SB2,电动机正向运行,再按反转按钮SB3,电动机从正转变为反转。 3)若在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则断开电源,记录下故障现象分析并排除故障,再通电实验。 五、注意事项
1)主电路KMl和KM2主触点的换相连线须正确。
2)按钮SB2和SB3常开、常闭触点接成联锁连线须正确,并仔细检查,以防“自起动”甚至造成短路故障。
3)电动机不宜频繁持续由正转变反转,反转变正转,故不能频繁持续操作SB2和SB3。 六、思考题
1)若频繁持续操作SB2和SB3,会产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2)同时按下SB2和SB3,会不会引起电源短路?为什么? 3)当电动机正常正向/反向运行时,很轻地碰一下反向起动按钮SB3/正向起动按钮SB2,即未将按钮按到底,电动机运行状况如
何?为什么?
4)如何判断与检查,主电路是否倒相接线?
实验三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Y—△减压起动控制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 2)掌握Y-△减压起动控制电路工作原理。
3)进一步熟悉电路的接线方法,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二、实验装置及仪表
元器件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 空气开关开关 按钮 交流接触器 数量 1台 1个 3个 3个 元器件 熔断器 热继电器 导线 数量 3个 1个 若干 万用表 1 块 时间继电器 1 个 三、电气原理图
实验电气原理图如图3.1所示。
图3.1 三相电机Y—△启动控制原理图
图3.2 三相电机△运行接线原理图
四、实验步骤
1.检查元器件及接线
1)按常规要求查看各电器元件型号规格、质量情况,明确使用方法。特别是对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用手操作检查延时情况,再检查时间继电器的瞬时、延时动作触点的位置。
2)遵循一般接线规律,按图接线。注意电动机六个出线标志的正确接线。
3)自检电路无误后,适当调整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时间,经老师再作检查后,可接通电源。 2.通电实验
1)自动实现Y-△减压起动控制。要求设置好KT时间继电器的时间后,操作SB2观察KM1、KM3、KT的动作情况并记录。然后观察当KT的定时时间达到后KM2、KM3、KT的动作情况并记录。这样就完成了电动机Y-△切换的减压起动过程。
2)实验过程中若出现异常现象,断开三相电源,记录下故障现象。分析并排除故障,再通电实验。 五、注意事项
1)通电前重点检查主电路中电动机六个出线端的接线,以及KM2、KM3主触点的接线,确保电动机实现Y-△切换。
2)注意控制电路中联锁线的正确接线,KM2、KM3常闭点的不能接错位置,KT常开、常闭触点接线要正确。 3)时间继电器的衔铁释放方向正确。 六、思考题
1)若把图中时间继电器的延时常开、常闭触点,错接成瞬时动作
的常开、常闭触点电路的工作状态如何变化?
2)请设计一个用断电延时的时间继电器控制的Y-△减压起动控制电路。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