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引起了课堂教学的较大变革,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也不断改进,但不论其内容如何变化,其最终目的都必须指向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那么应如何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下面将从三个方面简析怎样才能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
一、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教育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其最主要目标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应有的知识,使学生的文化知识达到一个应该达到的水平层次。所以我认为在语文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主要的,教师的教学也是为了学生的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所以在考虑教学设计是否有效,教师应该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而不是单纯从如何“教”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来进行教学设计。教什么内容,为什么这样教,怎么教,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和理解需要来确定,不然可能会导致老师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脱离,造成课堂教学的失效。在踏上讲台讲课前,我们应该想一想在这节课,学生能够学到多少语文知识,获得多少语文能力?这样的教学设计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帮助吗?课堂有效吗?这是不是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语文课堂?例如进行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设计时就要注意丰富教材内容创设情境:在教学《找春天》这一课时,为了充实教材的内容,满足师生互动交流的需要,可以组织一次找春天的课外活动。学生对有别于只枯坐教师听讲的上课方式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教学效率就高。
二、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课堂气氛必须的融洽的,师生之间是自由交流、共同学习的,教师应该致力于营造自由、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轻松的氛围中思维处于最好的状态。学生也只有在轻松、和谐课堂中,才能有最理想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应善于运用一些策略,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如把小游戏纳入课堂,也可把游戏作为一种奖励;多用描述性语言,多用鼓励性语言,慎用批评性语言;教师应对学生多些激情,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相处,教师不要以权威自居;教学中遇到问题时,教师应与学生一起讨论,共同解决,要尊重学生的看法,容纳不同的见解。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即是典型代表。他每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跟学生共
同商量。这种民主作风将教师的意愿不知不觉化作了学生自己的意愿,给课堂带来了活力与生机,大大提高了学习时间的利用率。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有效的语文课堂是互动的,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要打破传统的教师在上面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下面听得呆若木鸡的状况,走向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因而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在这些“对话”中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做到真正有效性,首先,让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活动,获得积极的课堂体验,这是提高有效性的前提。然后通过教师悉心指导,让学生善于参与课堂活动,这是提高有效性的保证。最后,通过评价激励,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这是提高有效性的落脚点。
三、作业的有效性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都能有所得以及敦促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锻炼学生的能力,需要教师精心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作业练习,巩固课堂教学要求掌握的知识、技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应该考虑授课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堂作业进行科学、合理地设置。
作业应以巩固知识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要让每个学生通过作业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把握好作业的难度,设置好不同的梯度。要是布置的作业难度过低,锻炼不了学生的能力,失去了作业的实际意义;要是布置的作业难度过大,超出学生的知识能力范围,这会使学生失去了一次自我发展的机会和学习的信心;为了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作业布置还应该做到少而精。教师需在把握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和对学生学习状况分析的前题下有针对地设计一些课外作业。同时数量的精还包括每次作业的训练角度小,题型尽量不要重复,训练的针对性要强;.作业布置还应体现开放性。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不断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昭示着语文作业的开放性势在必行,多姿多彩的自然社会及网络的普及又为语文作业的开放性提供了诸多条件。开放性作
业的设计可从语文课外作业布置生活化和注重课内外阅读的互补性两方面入手。例如在初一年级的学生学习了“神话民间故事单元”后,在课外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读一些中外民间故事、神话;访问老人,请他们讲述一则民间故事,最好是本地区的;搜集有关中国经典民间故事的资料。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语文课堂中,考察语文课堂是否实现了教学的有效性,并不仅仅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者教学态度,更重要的是学生有没有主动参与课堂,学到应学的知识。我们的语文课堂要达到有效教学,归根结底就是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这样的教学工作才能真正“有效”,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语文课程才能真正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