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习题2 华东师大版

来源:二三娱乐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一、选择题

1、唐太宗非常善于纳谏,他常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被唐太宗作为一面镜子的大臣是( )

A、魏征 B、长孙无忌 C、房玄龄 D、杜如晦 2、“据唐太宗死后三年的统计,户口增加到380户。贞观时期平均每年增长近七万户,是唐代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这一现象说明了( ) A、大臣廉洁奉公 B、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C、生产发展,人民生活安逸 D、人口多,粮食少,连年出现灾荒 3、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错误的叙述是( ) A、唐太宗把地方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二级

B、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C、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 D、农民占有一定土地,生产时间有所保证 4、唐太宗虚心纳谏的根本目的是( ) A、避免君主个人失误 B、巩固统治 C、学习前贤 D、为后世树立榜样 5、下列事迹不属于唐太宗的是( )

A、重视农业 B、创立科举 C、善于纳谏 D、精简机构

6、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所说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中的“唐宗”是指(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玄宗 二、材料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材料二:(唐太宗)“若家给人足,朕虽不听管弦,乐在其中矣。”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以史为镜”和“以人为镜”各是什么含义?

⑵从材料一、二中看出,唐太宗执政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⑶唐太宗以上的治国思想对他的统治产生了什么影响?

8、结合你所学唐初的一系列统治措施,你认为这些措施对当今中国仍有启示意义吗?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A 解析:本题考查唐太宗时期的主要大臣。魏征善于纳谏,房玄龄多谋,杜如晦善断,两人并称“房谋杜断”。

1

2、C

3、A 解析:本题考查“贞观之治”的内容。 4、D

5、B 解析:本题考查唐太宗的功绩。科举制在隋朝创立,唐朝时得到完善。

6、B 解析:本题属于诗歌类题材,要求学生不光有语文基础,同样对于历史人物的谥号有所了解。

7、⑴“以史为镜”指要吸取隋朝迅速由强盛趋向灭亡的教训。 “以人为镜”就是指虚心纳谏,听取魏征的直谏。

⑵材料一是重视选贤任能、虚心纳谏的思想。材料而是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的思想。

⑶使唐太宗能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重视用人纳谏,对百姓轻徭薄赋,重视发展生产。在他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强盛,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