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考复习教案设计: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复习课教案设计

来源:二三娱乐
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复习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二氧化碳和氧气“制备与收集”方法的复习。我想应该要跳出章节的限制,切实找到专题中重要知识点(各种气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知识点连成串,形成“知识链”,编成“知识网”,引导学生将前后的知识联系起来,在知识点复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并且问题要有情景、有启发、层次分明,注重课内外知识的结合,适时进行知识的迁移。

二、教学方法分析:

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简单实验试题的解答和剖析从而复习和巩固氧气、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备和收集方法,通过列表比较,让学生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方面比较、选择气体发生装置,从气体密度、溶解性等方面比较、选择气体收集装置,用比较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利用习题练习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起到对知识灵活掌握的目的。

三、教学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巩固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反应原理、药品的选择、仪器装置、操作步骤、收集方法、气体验满和检验方法);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生成物的密度、溶解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出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2)让学生体会实验装置使用的灵活性和合理性;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合作、发现的乐趣;

[教学重点]: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原理、装置、收集、检验方法的归

纳与总结。

[教学难点]: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四、教学设计:

(一)[多媒体展示]气体实验室制法的思路和方法

第一, 知道气体实验室制法的化学反应原理,确定可用什么药品、通过

什么化学反应来制备所需的气体

第二,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所需的条件和生成气体的性质设计制备

和收集的实验装置;

需要通过哪些实验来验证制得的气体。

(一)、自主复习 比比谁最快

环节一:药品和反应原理

1、原理:写出实验室制取O2 和CO2的化学方程式 氧气 二氧化碳 药①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②大理石(或石灰石) 品 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③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 填写表格,小组交流讨论,总结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观看投影,理解并记忆教师给出的正确结论。 设计意图:

以填表格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对实验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能更清楚,更直观的体现气体制取的一般规律。通过这三种气体的学习,同学们能做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环节二:装置的选择

(1)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在对应栏画√ ) 加热氯酸过氧化氢加热高锰碳酸钙和考虑的因素 钾和二氧和二氧化酸钾 稀盐酸 化锰 碳锰 固体+固 反应物状体 态 固体+液 反应条件 体 液体+液体 是否要加热 发生装置图 固-固加热型 (2):思维拓展 固-液不加热型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发生装置便于添加液体通过控制滴加液体的速度,进而控制产生气体的快慢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与停止 [提问] 这套制取氧气的装置与我们所学的制取氧气的装置相比有许多优点,我们评价一个实验方案的优劣应从是否安全、操作是否简便、产物对环境是否有污染等方面评价。同学们试着从这几个方面评价一下这套制取氧气的装置的优点。 学生活动: 完成试题,并回答教师提问。 首先,从实验的安全性角度考虑该装置不需加热所以不会出现爆炸现象; 第二,该装置选择了使用有活塞的分液漏斗,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装置简单、操作简便;

(3)收集装置的选择:

收集装置的选择原则:根据气体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装置类型 排水法 向上排气法 向下排气法 示意图 气体 性质 难溶或微溶于____、 密度比空气____、密度比空气_____、 不与水发生反应 不与空气中的物 不与空气中的物质 的气体 质发生反应 发生反应 适用 气体 H2、O2 O2、CO2 NH3、H2 环节三:气体的检验和验满

检验 方法 氧气 二氧化碳 将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_将气体通入澄清__________中,澄集气瓶中,带火星的木条清__________变_________。 _______。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______,瓶_____,带火星的木条燃着的木条____________。 ______。 验满 方法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顺序是: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装药品(先固体,后液体)→反应→收集气体(应等到装置中空气排净后再收集)。 (二):点拨与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交流 教学环节 (三): 反馈练习 后附小卷 五、板书:

复习课

六、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过程得到了同组老师的帮助和点播,氧气、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是学习气体制备和收集的基础,属于重点掌握的内容,在中考中是必考的知识点。实验试题的呈现形式大体分为:常规基础题、信息处理题和综合实验题等。但是不同难易程度的试题都是以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进行发展的,所以抓住气体制取的基础知识,正确处理信息和学会将知识迁移是解题的关键。

这节课预设目标是通过一节课的复习,让学生熟练书写氧气、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制备原理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掌握初中阶段两种主要发生装置及三种常见收集方法的选择;能触类旁通的解决其他气体的制备收集以及尾气处理等实际问题;重点引导学生形成就地取材改进、组装各种装置的理念。具体教学方法,预想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自主比较归纳的方法实现教学目标,整堂课全部放手引导学生自主活动,让课堂教学各环节力争体现新课程理念,避免走过去“注重结论和知识总结”的老路子,尽量走“注重过程和方法总结”的新路子;摒弃场面看上去“精彩纷呈”,但学生会与不会课前已经定论的老路子,尽量做到“课堂生成并解决问题”,让学生有“真”收获的新路子,让常态课堂这道“家常菜”做得有特色、真有效。

不但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科学素质的培养、科学方法、创新意识的培养,在这节课中我发现学生的想象能力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加大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挖掘。

当然,设想是美好的,但实施却遇到了一定的阻力,在备学生这方面还是不完美的,以至于在课前估计学生能很快回忆的知识上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虽然临时作了调整,但还是造成后面的教学时间上出现紧迫感。另外,这节课如果选择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的导学案,采用实物展台展示,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反馈,有助于教师教学的及时调整,那就更完美了。

二、当堂评价 巩固练习和提升。

温馨提示:请同学们仔细审题,规范答题。

1、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但少量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功能,难溶于水,通常条件下极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实验室收集NO气体的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法

D、即可用排水法又可用向上排空气法

2、以下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③铁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

④收集完毕,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A.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

3、(2013年郴州中考改编)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

(2)用上述装置组装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一组仪器组合是 。(填装置代号字母)

(3)某兴趣小组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O2是一种红棕色有毒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能和NaOH反应生成盐和水,实验室用铜与浓硝酸反应制取,制取NO2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用F装置收集NO2,气体从___________(填b或c)端进入。

4、已知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在实验室中通常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

活动探究:请同学们根据所给信息和提供的仪器(你也可以另选或自制仪器,还可利用代用品),组装出一套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要求:

(1)前后相邻四个同学为一个小组,分工协作;

(2)每组确定一名发言人,汇报本组成果并简单阐述理由。

三、课后作业(延时反馈)

1、下图装置,有贮气、洗气等多种用途.以下有关该装置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排水法收集O2,瓶内盛满水,气体从A管进 B.用于病人输氧,瓶内盛放水,B管接供氧钢瓶

C.测量HCl体积时,瓶内盛满水,气体从B管进,A管接量筒 D.除去H2中的CO2,瓶内盛放NaOH溶液,气体从A管进入

2、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用装置A能制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装置B能制O2或CO2,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制O2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装置C能收集这两种气体,请写出其中一种气体验满的方法: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