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组:丁高军 李尧 龚广基 刘超
一、 概述
骆驼山煤矿中央轨道3#交岔点位于中央轨道运输大巷里程K0+750m---K0+766.6m段左侧,为9-2#煤一号轨道斜巷下部车场。三号交岔点长18.8m,掘金体积为536.6m3;1-1断面掘金断面为24.4㎡,掘进宽度5900mm,掘进高度4770mm;2-2断面掘进断面为15.16㎡,掘进宽度4000mm,掘进高度4220mm;3-3断面掘进断面48.2㎡,掘进宽度9280mm,掘进高度6190mm。支护形式为分为一次支护和二次支护,一次支护采用锚喷支护,喷射混凝土强度为C25,喷厚为150mm。
二、 地质情况
1、 地面情况
该井田位于乌海市海南区,由乌海至公乌素矿区的海拉铁路支线呈南北向纵贯井田中部。丹~拉高速公路从本井田中部通过。对采掘无影响。
2、 地质情况
根据8#联络巷现已揭露的岩石条件及地质预测剖面图,预计该3#交岔点岩石主要以砂质泥岩为主,砂质泥岩水平层理发育,有少量淋水,岩石坚固性系数f=4~6。8#联络巷施工完毕后,用矿井瞬间变电礠法对轨道巷前后两侧含水情况进行一次物探。
三、巷道布置及支护
(一)巷道布置
三号交岔点位于中央轨道运输大巷里程K0+750m—K0+766.6m段右侧,为9-2#煤一号轨道斜巷下部车场。掘到三号交岔点开始扩邦点后按344度方位角、4% 上坡掘进13.82m到牛鼻子,向右再施工两米,然后按344度方位角、4% 上坡施工中央轨道运输大巷最多不超过6m后开始向前施工9-2#煤一号轨道斜巷下部车场。
(二)临时支护
1#交岔点临时支护为锚喷网加锚索支护。
(1) 初喷工作面作为临时支护。爆破后及时用长把工具找掉工作面活矸浮石,冲刷
巷邦后立即进行初喷,初喷厚度不小于50mm,喷浆体初凝20min后,施工人员方准进入工作面工作。
(2) 顶板较破碎时,初喷后采用摩擦支柱和防片网作为临时支护。 (3) 空顶距不得大于600mm
(三)永久支护
三号交岔点永久支护方式采用锚网喷加锚索支护。锚杆采用圆钢锚杆,锚杆见排距为600*600mm,菱形布置。每根锚杆使用两卷树脂锚固剂,锚固剂型号为MSZ28/35。金属网采用直径6.5mm的盘圆钢筋焊制而成,网幅为
2000mm*1000mm,网格为150*150mm,网与网之间采用钩接,压茬长度为100mm。锚索采用直径15.24mm、长为8m,(锚到稳定岩层不小于1.2m)的钢绞线配合锁头、托盘制作;喷浆所用水泥为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砂为纯净的河砂,石子的直径为5~10mm,并用水冲洗干净,喷混凝土强度为C25,配比为水泥:砂:石=1:2.6:2.06。
(四)支护工艺 1、锚网喷支护 (1)支护材料
》锚杆及锚固剂:锚杆杆体材料采用直径20mm的圆钢,规格为直径20 *2200mm,锚深2150mm,锚杆外露长度为50mm;锚固剂采用树脂药卷,规格为MSZ28/35,每根锚杆使用两卷,采用端头支护锚固力不低于50KN(锚杆拉力计读数为25MP);锚杆托板采用Q235钢,规格为150*150*8mm。
》金属网采用直径6.5mm的盘圆钢筋焊制而成,网幅为2000mm*1000mm,网格为150*150mm,网与网之间采用钩接,压茬长度为100mm
》喷射混凝土采用水泥为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砂为纯净的河砂,石子的直径为5~10mm,并用水冲洗干净,喷混凝土强度为C25,配比为水泥:砂:石=1:2.6:2.06。水灰比为0.48,速凝剂型号为PJ783,掺入量水泥重量的2%~3.5%,喷拱取上限,喷淋水区时可酌情加大速凝剂掺入量,速凝剂必须在喷浆机上料口均匀加入。
(2)锚杆安装工艺
》打锚杆眼:
打眼前,严格按中、腰线检查巷道断面规格,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必须先进行处理;打眼前要先按照由外向里、先顶后帮的顺序检查顶帮,找掉活矸危岩,在超前支护(正确使用摩擦支柱)掩护下,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锚杆眼位置要准确,眼位误差不得超过100mm,眼向误差不得大于15。锚杆眼深度应与锚杆长度相匹配,打眼时应在钻钎上做好标志,严格按锚杆长度打锚杆眼,深度2150mm。打眼应按由外向里、先顶后帮的顺序依次进行。
》安装前应将眼孔内的积水、岩粉用压风吹扫干净。吹扫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孔口一侧,眼孔方向不得有人,然后把3块树脂锚固剂送入眼底。随后将锚杆插入锚杆眼内,使锚杆顶住树脂锚固剂,外端头套上螺帽,用带有专用套筒的锚杆安装机卡住螺帽。开动锚杆安装机,使锚杆安装机带动杆体旋转将锚杆旋入树脂锚固剂,对锚固剂进行搅拌,直至锚杆达到设计深度,方可扯去锚杆安装机。搅拌旋转大于35S后,卸
下螺帽,挂好网,上好托盘,拧上螺帽。12min后,拧紧螺帽给锚杆施加一定紧力,拧紧力矩不小于100N.m,锚杆托盘要紧贴岩面。
(3)喷射混凝土
》准备工作:
a 检查锚杆安装和钢筋网铺设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复喷时),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b 清理喷射现场的矸石杂物,接好风、水管路要平直、不得有急变,接头要严密、不得漏风,严禁将非抗静电的塑料管输料管使用。
c 检查喷机是否完好,并送电宽载试运转,紧固好摩擦板,不得出现漏风现象 d 喷射前必须用高压风水冲洗岩面,在巷道拱顶和两帮拉绳安设喷厚标志。 e 喷射人员要佩带齐全有效的劳保用品 》喷射砼的工艺要求
a 喷射顺序为先墙后拱,从墙基开始自上而下进行,喷枪头与受喷面应尽量保持垂直。喷枪头与受喷面的垂直距离以0.8.~1.0为宜
b 用PLD—800S型电子自动计量配料系统配料,外加剂计量要精确
c 喷射时,喷浆机的供风压力为0.4MPa,水压应比风压高0.1MPa左右,加水量凭射手的经验加以控制,最合适的水灰比是0.4~0.5之间。喷射过程中应根据出料量的变化,及时调整给水量,保证水灰比准确,要使喷射的湿混凝土无干斑、无流淌、粘着力强、回弹料少,一次喷射混凝土厚度50~70mm,并要及时复喷,复喷间隔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否则,应用高压水重新 冲洗受喷面。 》喷射工作
a 喷射工作开始前,应首先在喷射地点铺上旧胶带,以便收集回弹料,回弹率不得超过15%。若喷射地点有少量淋水时,可以适当增加速凝剂掺入量;若出水点比较集中时,可设好排水管,然后再喷浆。喷射工作结束后,喷层必须连续洒水养护28d以上,7d以内每班洒水1次,7d以后每天洒水一次。一次喷射完毕,应立即收集回弹物,并应将当班拌料用干净。当班喷射工作结束后,必须卸开喷头,清理水还和喷浆机内外部所有灰浆或材料。喷射混凝土回弹率不得超过15%,回弹料要及时收集,可掺入料中继续使用,但掺入量不得超过30%。
b 开机时,必须先给水后给风,再开机,最后上料;停机时,要先停料,后停机,再关水,最后停风。喷射工作开始后,严禁将喷头对准人员。喷射中突然发生堵塞故障时,喷射手应紧握拳头,并将喷口朝下。 》喷射质量
喷射前必须清洗岩帮、清理浮矸,喷射均匀,无裂隙,无“穿裙”、“赤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