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雨的四季 导学案 (word版)

来源:二三娱乐


3《雨的四季》

【学习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并积累词语。

2、感悟四季雨的不同特点,学习作者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3、体会作者的情怀,激发同学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学

【知识链接】

刘湛秋,男,(1935-2014),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诗刊》前副主编,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表现感觉与情绪,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早在八十年代中期,他就被一代大学生誉为“抒情诗之王。”他结集出版有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小说等三十余种,其诗集《无题抒情诗》获过中国新诗奖。他译的《普希金抒情诗选》、《叶赛宁抒情诗选》为广大读者喜爱,并一度成为畅销书。

(一)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 娇媚( ) 粗犷( ) 静谧( ) ...高邈( ) 吝啬( ) 棱镜( ) ....莅临( ) 铃铛( ) 草垛( ) ...池畦( ) 绿茵茵( ) 咄咄逼人( ) ...2、解释词语。

①静谧 ②粗犷 ③高邈 ④莅临 ⑤造访 ⑥吝啬 ⑦淅淅沥沥 ⑧咄咄逼人 3、搜集有关“雨”的诗句、歌曲。

4、朗读课文,体会语言之美,体会作者感情。 (二)合作学习

1、简要概括文中描写的雨在四季各有怎样的美。

春雨: 夏雨: 秋雨: 冬雨: 2、赏析四季的雨,从修辞、感官、特点、作用、情感等方面入手,组内讨论交流,然后向组长汇报,全班展示。

3、运用本课所学到的写景方法,以“风的四季”为题,写一个片段。 二、展

1.组内展示 2.全班展示 三、点

1.学生点评 2.教师点评 四、练

1.完成练习册。2.完成课后练习。 五、人雨情未了(畅谈收获,推荐阅读)

虞美人• 听雨(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字胜欲,阳羡(今江苏宜兴)人。生当宋、元易代之际。蒋捷年轻时曾贵为一介公子,南宋咸淳十年(1274)中的进士,可叹尚未一展鸿图,岌岌可危的南宋王朝便告覆亡。一心想效力宋王朝重整山河的蒋捷,抑郁寡欢,退隐江湖之间,栖息于太湖中竹山岛,恪守气节,终不出仕,过着飘零凄苦的生活。其一生饱经战乱流离之苦,颇富忧患意识。现存九十余首词,多体现人生遭际、表达故国之思,《虞美人•听雨》即为词人深谙人生况味的艺术结晶。

【课后反思】

赏析:

这是蒋捷自己一生的真实写照。词人曾为进士,过了几年官宦生涯。但宋朝很快就灭亡。他的一生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三个时期,三种心境,读来也使人凄然。

这首词作者自己漫长而曲折的经历中,以三幅象征性的画面,概括了从少到老在环境、生活、心情各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展现的只是一时一地的片断场景,少年的心,总是放荡不羁的,年少的时候,不识愁滋味,就算听雨也要找一个浪漫的地方,选择自己喜欢的人陪在身边,那时候是无忧无虑的,没有经历人生的风雨,心中有着豪情与壮志,就算忧愁,也只显得淡雅与悠然,也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罢了。在悠闲与得意中,会为了春花与秋月而不由发出感叹: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一个客舟中听雨的画面,一幅水天辽阔、风急云低的江上秋雨图。而一失群孤飞的大雁。恰是作为作者自己的影子出现的。壮年之后,兵荒马乱之际,词人常常在人生的苍茫大地上踽踽独行,常常东奔西走,四方漂流。他通过只展示了这样一幅江雨图,一腔旅恨、万种离愁却都已包孕其中了。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描写的是一幅显示他的当前处境的自我画像。一个白发老人独自在僧庐下倾听着夜雨。处境之萧索,心境之凄凉,在十余字中,一览无余。江山已易主,壮年愁恨与少年欢乐,已如雨打风吹去。此时此地再听到点点滴滴的雨声,自己却已木然无动于衷了。\"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表达出词人无可奈何的心绪,使其“听雨”嘎然而止。

01、《春》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目标达成(在已完成的内容课堂检测(在已完成的内容学习目标 或题号后面的括号内打或题号后面的括号内打“√”) “√”) 1.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1 ( ) 1-5 ( ) 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品味文章3、4、5 ( ) 6、7、9 ( ) 优美语言,(重难点) 3.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6 ( ) 8( ) 的美好情感。 【导学流程】 【环节一】导---激发兴趣 目标导学(2分钟)

明确目标(1分钟):请同学们阅读熟知本课学习目标,圈画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和重难点。

【环节二】思---自学深思 探究新知(33分钟)

(一)、基础感知:(7分钟)

1、 自学教材,读准字音(5分钟)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要求:读准字音,圈画注释,给下列加点字标注读音,写出括号内相应汉字。 酝酿()()宛()转嘹()亮应和()() ......薄()烟黄晕()散落()烘托() ....静默() 披着蓑()朗润()抖擞()() .....鸟巢() 戴着笠()撑()伞赶趟()儿 ....

花枝展 呼朋伴

2、 走进作者,掌握文学常识(2分钟) 【知识链接】

①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东海。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语文教育家,也是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土。代表作有:《春》、《荷塘月色》、《背影》等,都是中学语文的传统教材,深受师生喜爱。

②五觉绘景法:运用“五觉法”绘景,就是通过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的感受 来描写景物。这样可以多角度地展示景物特点,使读者获得准确、全面、深刻的印象,唤起读者心中的记忆形象,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再创造出更为动人的艺术境界。

3、 概括内容,理清思路(8分钟)

(1)课文主要围绕 “春”写了什么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学法指导:快速默读课文,边看边划分文章层次,并概括各部分大意。)

(2)课文2—7自然段描绘了哪五幅图画?

(学法指导:跳读2—7段,根据每段描写的主要景物进行概括。)

(3)从这五幅图画中,你认为这篇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学生思考,在文中找出能表明作者情感的句子,再概括。)

(二)精读深思(13分钟)

4、请自选角度,对下列词句进行赏析。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了。 ......

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

③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④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5、作者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你怎样理解这些比喻?

(三)延读感悟(5分钟) 6、《春》是一篇优美的借景抒情散文。作者为我们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五幅图画。请你也张开想象的翅膀,描绘出春山、春水、春日。

例:春姑娘来了。清晨,太阳在鸡鸣的催促声中, 地伸伸胳膊,微笑着射出第一缕光辉。红红的光束射过来,像年轻的母亲的手, 温柔地抚摸着你。

【环节三】议-----交流分享,质疑思学(10分钟)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分享自学中的收获与疑惑,将组内不能解决的共性问题提交班级讨论或上传平台。

学习中还有哪些疑惑: 1、 2、

【环节四】展-----合作探究,展示提升(25分钟)

积极参与班级展示交流,注意将同学发言重点和老师点拨重点,及时在相应地方做好笔记。

学习中最有收获的地方:

【环节五】评------精讲梳理,整合归纳(15分钟)

认真专注听老师评讲,进一步弄清本节内容的核心知识点、重难点、易错点,以及一些规律性的知识、方法、技能等,边听边悟,并做好笔记。 本节课核心知识整合归纳如下:

【环节六】检---检测反馈,督导落实(5分钟)

请回查本节课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在已经达成的目标题号后打“√”,完成学后反思,如还有疑问下课请教老师或同学。

学后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