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高中语文古诗词的鉴赏教学 河】c峰峰舂光中学 高燕 [摘要]强化高中古诗词的教学,培养与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提 高文学修养,陶冶情操,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语文古诗鉴赏教学 古诗词鉴赏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强化高中 成清晰的判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古诗词的教学,培养与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提升 指导学生古诗词鉴赏的方法。读题目,古诗词鉴赏,首 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提高文学修养,陶冶情操,有 先要看的便是题目。诗歌题目往往给我们提供很多有用信 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如何进行高中语文古诗词的 鉴赏教学呢? 一、高中语文古诗词的鉴赏教学的重要性 近几年的高考诗歌赏析题,全国卷及各省市考卷均要求 考生要用文字来表述,也就是说要学生用通顺流畅的语言, 概括表达出自己对诗歌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语言表达技 巧等方面的看法。高考对诗歌赏析的考查已不再以选择题的 形式出现,而都采用文字作答的形式来考查。它要求学生不 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要能把“茶壶里的饺子”倒出 来。心里琢磨好了的,嘴里要说得出来,笔下还要写得出 来。不仅要读懂,弄清楚,还得句子通顺,语言表达准确, 才能得较高的分数。 笔者认为,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是建立在对语言理解的 基础上的。高中学生处于基础教育的最高层次,已经储备了 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语言知识和人生阅历,这些是欣赏古 诗词的前提和条件。但与小说、散文、戏剧相比较而言,诗 歌又有它的特殊性。篇幅短小,意蕴深刻,叙事简练,情感 内敛,它虽立足于现实,但又往往高于现实。诗人大多采取 避实就虚的形式,或浓缩历史,或观照未来,或挖掘内心, 学生很容易造成对诗歌理解的隔阂感。在语文教学中,对于 诗歌的学习和考查,无论是着眼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增 强其知识的逻辑性,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素质品质,塑造完 美人格,古诗词鉴赏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中语文古诗词的鉴赏教学的策略 引导学生深人了解诗词创作的人文背量,加深对诗词的 理解。诗词大多短小精悍,却蕴涵着丰富的情感。我们无法 仅从诗词字面上看不出来作者的感情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 引导学生在阅读古诗词作品时,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借助于 标题、作者简介、注释、细节等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 历、时代背景、创作风格、创作思想及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 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为学生的自觉自主阅 读做好准备。如苏轼,我们在课文中学习过他的作品,那么 苏轼杰出的文学才华,坎坷的人生经历,复杂的思想都应该 被同学们了解掌握,这对于理解苏轼的作品很有好处。 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古诗词鉴赏教学应变给学生充 分思考的空问。因为文学具有不确定性.由于读者的感受和 理解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所以对于作品的内 涵,不同的读者往往有不同的理解。中学生心理逐步走向成 熟.思辨色彩进一步加强,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时。哪 怕是幼稚的,也应给予鼓励和支持,让学生各抒己见。课堂 教学气氛被激活后.学生的思维也更易活跃。当然,教师在 讨论中的“向导”地位也不可忽视。一般而言,教师讲授的 诗意是最合理的,通过对多种解释的比较,可使广大学生形 ( 毋一E—MAIL:zazh-20-6@163.com 息,读好诗题,是进行诗歌鉴赏的第一步,也是重要一步。 读作者。从作者方面看,多选名家以及在不同时期有影 响、有代表性的诗人词家的作品。如浪漫主义的代表李白, 现实主义的代表杜甫,山水田园派代表王维等。了解作者便 可了解其作品主要内容、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 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如陶渊明诗恬淡平和, 王维诗诗中有画,李白诗清新飘逸,杜甫诗沉郁顿挫,苏 轼、辛弃疾之词豪放奔放,柳永、李清照词婉约含蓄)及其 意趣、主张、观点、看法,有助于进一步理解鉴赏诗作。 读内容。古典诗词的每一个作者,都想通过诗作来表达 自己的意趣、主张、观点、看法,有的表达得直白张扬,但 也有的表达得含蓄隐晦,特别是抒情写景的诗作,其观点与 态度不易把握,只能从诗作的字面意思去领悟与思考。 读语言。诗词是语言的艺术。诗词语言特点是意蕴多、 凝练、含蓄、富有节奏和韵律。能用来回答诗词语言特色的 词语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 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等。语 言特色也与作者的风格有关。如李白诗自然,王维诗清新, 陶渊明的诗真切平淡,李商隐的诗华美绚丽。 读情感。诗词是情感的载体之一。其情感不外乎是欣 喜、欢快、向往、哀怨、憎恶、忧愁、怀乡思亲、离愁别 恨、忧郁沉闷、道古伤今等。要从诗词字里行间中体会作者 的情感。 读手法。古典诗词中关于表达技巧的鉴赏是在《考试大 纲》中提出的要求之一。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就是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表达 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作品中起了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内 容,达到了什么效果。 诗词的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主要表现在抒情方式和 表现手法两个方面。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间接 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常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托物寓理等。表现手法含描写手法(衬托一一正衬、反衬, 联想和想象,白描等)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象征、借 代、夸张、对比、互文、比兴、双关、用典、设问、反问、 反语等)。 表达技巧是作者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在做分析技 巧型的题目时应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并结合诗句阐释说 明作者是怎样运用这种手法的,最后指出此手法有效传达出 诗人怎样的感情。 读体裁(题材)。按所表现的内容,诗歌可分为讽喻 诗、田园诗、山水诗、哲理诗。弄清诗歌的体裁,我们可以 更好把握诗歌的内容、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