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二三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黑龙江省水文站网密度分析及站网调整方向

黑龙江省水文站网密度分析及站网调整方向

来源:二三娱乐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东北水利水电 2007年第7期(第25卷276期) [文章编号]1oo2一o624(2007)O7一o036一O3 黑龙江省水文站网密度分析及站网调整方向 阴法章 ,关晓梅 ,何亚龙 (1.黑龙江省水文局,黑龙江哈尔滨150001;2.讷河市水务局,黑龙江讷河161300) [摘要]本文对黑龙江省现有的各类水文站、雨量站、蒸发站、泥沙站、水质站及地下水监测站的密度 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水文站网的调整方向。 [关键词]水文站网;密度;黑龙江省 [中图分类号]P336 [文献标识码]A 1水文站网密度分析 km2。南部牡丹江在省内流域面积2.86万km2,其 (1)水文站。黑龙江省测区面积47.3万km2, 上有9处水文站,平均每站控制面积3 178 km2; 现有水文站125处。截止到2004年,由于各种原 中部则是全省站网密度最高的地区。呼兰河流域 因停测12处,实有水文站113处,加上松辽委在 面积3.14万km2,分布着15处水文站,平均每站 黑龙江干流上布设的3处水文站,共有116处,平 控制面积2 093 km2。基本符合世界气象组织推荐 均站网密度为每站控制面积4 078 km2,远达不到 的站网容许最稀密度。 世界气象组织推荐的水文站每站控制面积1 O00~ 从地势上看,南部山区站网密度较大。北部山 2 500 km2的站网容许最稀密度。 区较小,松嫩平原的核心大庆地区尚属空白区, ‘ 省内站网密度分布极不均匀。分流域看,黑 三江平原的广大区域.水文站网也严重不足。 龙江干流区密度较低。11.7万km2的面积上只有 从河流水系看,内陆大江大河的干流,基本满 17处水文站。平均每站控制面积6 882 km2,是站 足现阶段国民经济现状对水文的要求。但跨界河 网容许最稀密度上限的两倍还多;乌苏里江水系 流问题较大.中俄界河黑龙江在省境内长1 887 5.98万kmz的面积上有1O个水文站。平均每站控 km,只有松辽委布设的3处水文站。乌苏里江在 制面积5 980 km2:嫩江流域10.3万km2的面积 省境内长701 km,竞连一处水文站都没有。 上有19处水文站.平均每站控制面积5 421 km2; 黑龙江省是沼泽湿地大省,由于河流截流和 绥芬河水系7 609 km2的面积上有2处水文站, 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流入湿地的水量很少。湿 平均每站控制面积3 804 km2:松花江干流区是全 地大量萎缩。由于森林、草地植被被破坏,水土流 省站网密度最大的区域。20.79万km2的面积上分 失严重.黑土层逐年变薄。但至今还未在湿地保 布着68处水文站.平均每站控制面积3 057 km2, 护区、生态保护区设立水文站。不能为生态保护 与世界气象组织推荐的站网容许最稀密度上限每 与修复提供信息服务。 站控制面积2 500 km2也还有不小的差距。 (2)雨量站。雨量站分为面雨量站和配套雨量 从地域上看.北部大兴安岭地区由于人口稀 站。面雨量站应能控制月年降水量和暴雨特征值 少、经济欠发达。站网密度较低,8.5万km2的面 在大范围内的分布规律.要求长期稳定。配套雨量 积上只有9个水文站。平均每站控制面积9 444 站应与小河站及区域代表站进行同步的配套观 测.控制暴雨的时空变化,求得足够精度的面平均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7年第7期(第25卷276期) 东北水利水电 37 雨量值,以探索降水量与径流之间的转化规律。 黑龙江省共有面雨量站524处,其中纯雨量 观测站385处。水文站包含雨量观测项目的95 处,水位站包含雨量观测项目的27处.抄气象资 料的17处。平均每站控制面积902 kmz.基本符 合世界气象组织推荐的内陆平原区每站控制面 积600 ̄900 krn2的允许最稀站网密度的上限,距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要求雨量站平均每站 控制300 kmz的密度要求,还相去甚远。 省内站网密度分布极不均匀。分流域看。状 况最好的是绥芬河流域.7 609 km2的面积上有 15处雨量站。平均每站控制面积471 km2。而且分 布均匀。其次是乌苏里江流域,5.98万km2的面 积上有95个雨量站.平均每站控制面积629 kmz。分布也相对均匀,只是在下游区有些稀疏。 再次是松花江干流区,2O.79万km2的面积上分 布着225处雨量站,平均每站控制面积924 km2。 分布相对均匀。嫩江流域从密度上与松花江干流 区差不多.10.3万km2的面积上有111处雨量站, 平均每站控制面积927 km2,问题是分布不够均 匀,中游较好,上游和下游密度较低,尤其是源头 地区有大片的空白区。黑龙江干流区是全省雨量 站密度较低的区域,11.7万km2的面积上只有78 处雨量站,平均每站控制面积1 500 km2。 从地域上看,西部嫩江干流区和松嫩低平原 区及黑龙江干流区密度较低,有局部空白区:中 部密度较好,分布相对均匀;东部三江平原密度 也不理想.但比西部稍好。 (3)蒸发站。水面蒸发站的布设应满足面上流 域蒸发量计算的需要和研究水面蒸发的地区变化 规律。黑龙江省现有蒸发站66个。全部为水文、水 位站内的观测项目,平均密度为7 166 kin2/站。按 照世界气象组织推荐的每站控制面积50 000 km2 的标准,黑龙江省现有蒸发站网满足其最稀容许 密度。但按《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的相关规 定.蒸发站网一般2 500-5 000 km2设一站的要 求,黑龙江省蒸发站网密度远没有达标。 (4)泥沙站。泥沙对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国土规划、水利工程及其它国民经济建设都有很 大影响.河流的含沙量和输沙量是具体反映一个 地区、一条河流、一个流域内的水土流失的重要 指标。黑龙江省现有泥沙站19处。按泥沙站在容 许最稀水文站网(上限,每站控制面积2 500 km2)中所占比例为30%计。省内应设泥沙站57 处。按现有水文站数的30%计,应设泥沙站38处。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同时也是水土流失比 较严重的省份。现有的泥沙站,远远满足不了水 土保持的需求。东北黑土地是世界仅有的三大黑 土地之一。其表层土壤的流失十分惊人,迫切需 要在水土流失严重的乌欲尔河、讷谟尔河、穆陵 河、呼兰河、蚂蚁河、倭肯河等流域增设泥沙站。 (5)水质站。目前全省现有水质监测站50个。 其中基本站25个。辅助站23个,专用站2个。按 级别划分:国家重点站3个.松辽流域重点站6 个。省际界河站4个,国际界河站2个;按站类划 分:江河站45个。水库站5个;按水系划分:嫩江 流域14个站,松花江流域32个站,乌苏里江支流 4个站。 按着2004年5月颁布实施的地方推荐标准 《黑龙江省地表水功能区标准》(DB23/T740— 2003),省内共有一级水功能区312个,二级水功 能区149个,扣除重复数量71个,全省共有独立 的水功能区390个.按着每个水功能区至少一个 水质站的最低要求,省内水质站网的容许最低密 度为每站控制面积1 200 km2。现有水质站网密度 为10 000 km2/站,居全国倒数第7,远远达不到 容许最低站网密度。水质站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分布明显过稀.很大一部分地区应设站的河流未 布设水质站,例如大庆地区2.16万krn ,市区内 100多个泡沼没有布设水质监测站;有的河流上 下两个断面之间距离过长,例如江桥站至哈尔滨 水源地站,近400 km的距离没有设站。水质站分 布过于稀疏不能客观正确反映河流各段水质状 况,给水质评价带来一定困难:水质监测站网功能 单一。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 水质站网的主要功能就是反映河流水质状况,对 取退水口、入河排污口、水利工程及经黑龙江省政 府批准所划定的水功能区多未设站,只是根据工 作需要进行临时性的应急监测,对水功能区达标 分析、水污染总量控制管理及合理开发利用水资 源带来不利影响。一些中等城市的重要饮用水水 源地多未设站.直接影响当地供水水质安全。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8 东北水利水电 2007年第7期(第25卷276期) 另外,现有水质站主要分布在嫩江、松花江 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的地区尚属空白。 干支流上,而在国际界河(湖)黑龙江、乌苏里江、 2站网调整方向 绥芬河干流及兴凯湖等均未设站,不能满足国际 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及国际间水事纠纷 黑龙江省水文站网的结构基本合理,大河 协商谈判的需要。 站、区域代表站、小河站的比例比较适当,存在的 (6)地下水监测站。地下水监测站网由分布在 问题主要是站网密度不够。今后站网调整的主要 全省各地的地下水监测站(井)组成,其基本任务 方向是.水文站重点在国际界河和湿地保护区、 是掌握地下水动态,探求地下水运动规律,并为 生态保护区增设新站,以满足国际水事谈判、开 地下水资源评价、开发、管理提供基本信息。 发利用界河水资源和为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服 黑龙江省地下水动态监测始于1980年,到 务的需求:雨量站重点在山洪和泥石流易发区不 2003年,全省共有760眼地下水观测井,分布在 设新站,以满足为防汛减灾提供服务的需求;泥 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的广大地区。其中松嫩平原 沙站重点在输沙量较高的河流增加泥沙观测项 区面积12万km2,布设有500眼观测井。站网密 目,以满足为治理水土流失、保护黑土地服务的 度为平均每站控制面积241 km2。三江平原区面 需求,水质站重点在饮水水源地增设新站,以满 积4.4万kmz,分布着260眼观测井,站网密度为 足为保障饮水安全提供服务的需求:地下水监测 平均每站控制面积169 km2。现有的站网密度,远 站重点在逊河平原、穆棱兴凯平原等区域增设新 远满足不了流域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地下水动 站,以满足为地下水开发利用提供服务的需求。 态预测、地下水资源评价等的需求。此外,现有的 站网布局也不合理。三江平原的观测井基本位于 【收藕日期】2007-04-02 【作者简介】阴法章(1961一),男,山东省肥域县人,高级工程师, 三江平原的中部.逊河平原,穆棱兴凯平原等地下 现从事水文测报工作。 -— -+-+・十・— -+-—・●一-+一—+—-—+—-—・●一 -—卜・—卜・—卜・+-+..-4---—卜--t--+-—。+一-—卜・ (上接第23页) 护壁,井圈中心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20 每浇筑1 m要振捣一次。 m瑚,井圈顶面应比场地高出150 ̄200 n1111;护壁 3柱列式防渗墙质量控制 厚度、拉结钢筋、配筋、混凝土强度以及上下节护 壁搭接长度均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每节护壁 (1)成桩允许偏差。桩径:±50 n1111;垂直度: 均应在当日当班连续施工完毕。护壁混凝土必须 0.5%;桩位:20 n1111;主筋保护层厚度:±20 n1111。 保持密实,不得在桩孔水淹没模板的情况下灌注 (2)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主筋间距:±10 护壁混凝土,要及时排干井内积水,护壁模板拆 n1111;箍筋或螺旋筋间距:±20 n1111;钢筋笼直径:± 除应在24 h以后进行,发现护壁有蜂窝、漏水现 10 mm:钢筋笼长度:±50 n1111。 象时,应及时补强以防造成事故,同一水平面上 (3)连系梁结构的允许偏差。轴线位置:8 的并圈任意直径的极差不得大于50 n1111:开挖时 n1111:墙顶高程:10 n1111;标高:±30 n1111;截面尺 采取多桩孔同时成孔且须间隔开挖.跳挖的最小 寸:十8 n1111,~5 n1111;表面平整度:2 n1111。 施工净距不得小于4 m(4根桩);对桩的垂直度 该工程项目在施工中划分为6个分部工程, 和直径,要每段检查,发现偏差,随时纠正,保证 完工后经评定.全部合格,其中5个分部工程评 位置正确;终孔时,要清除护壁污泥、孔底残渣、 为优良.分部工程优良率83.3%。依据水利水电建 浮土、杂物和积水,会同监理部门进行隐蔽工程 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1999)规定,验收委员会 一验收,验收合格后,应立即封底和浇筑桩身混凝 致同意该单位工程质量评定为优良级。 土-r浇筑桩身混凝土前,要设置溜槽和串筒,浇筑 [收稿日期J 2007-01-24 时。.混凝土必须通过溜槽,串筒末端离孔底高度 【作者简介J韩延波(1952-),男,辽宁丹东人,高级工程师,现从 不得大于2 1"11。混凝土要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 事工程设计和建设管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