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判断
1、消费者居住自己的房屋,这部分房租计算到GDP中。( )T 2、企业购买股票、债券的行为在经济学上不能称为投资。( )T 3、家庭建造住宅的支出被看成是耐用消费品支出。( )F
4、人们从政府得到的国债利息应视为利息收入而被计入GDP中。( )F 5、家庭购买一套旧家具的支出可以计算到GDP中( )F
6、用GDP紧缩系数计算出来的实际GDP的值排除了价格变动对GDP的影响。( )T 7、某物品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取决于它本身的性质。( )。F 8、总投资减重置投资等于净投资。( )T
9、一个消费者购买国产消费品与购买进口消费品在GDP的核算中都是一样的作为消费计算到
GDP中。( )F
10、实际国民收入等于名义国民收入乘以GDP缩减指数。( )F
11、如果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支出加总投资,加政府购买,那么,出口就等于进口。( )T 12、本年生产但未销售出去的最终产品的价值不应该计算在本年的GDP中。( )F 二、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B )?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屋买卖收取的佣金; D、保险公司收到的一笔家庭财产保险。 2、下列各项中,能计入GDP的有: ( D )
A、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折合价值; B、出售股票的收入;
C、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 D、为他人提供服务所得的收入。 3、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D )。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 B、购买普通股票;
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 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 4“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C )。
A、一定是对的; B、一定是不对的; 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 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5、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D )。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以上都是。
6、在国民生产和国民收入中,哪种行为将被经济学家视为投资?( D ) A、购买新公司债券; B、生产性活动而导致的当前消费; C、购买公司债券; D、上述皆不对。
7、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0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2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200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A )。
A 、250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 B、 12500亿美元和10500美元; C、 2500亿美元和2000美元; D、7500亿美元和8000亿美元。
8、假定你以$150000的价格购买了一幢新房子并住进去。在国民收入帐户中: ( C ) A、消费支出增加了$150000;
B、消费支出的增加值为$150000除以你在这所房子中期望居住的年数;
C、消费支出的增加值为这个房子的租金,其值等于假定房子被出租时,其出租市场的价; D、消费支出不变。
9、在国民收入帐户中,投资需求可能包括以下项目,除了: 。 ( B ) A、公司购买新的厂房和设备; B、在纽约证券交易所购买股票; C、居民和房东购买新房; D、公司产品存货的增加。 10、以下项目可被记为政府对产品或服务的购买,除了: 。 ( B ) A、购买新的轰炸机; B、你的祖母收到按月支付的社会保证金; C、美国军工厂建造一座新的防护墙; D、纽约市雇佣新的警察官员。 11、在下列项目中,( )不属于政府购买。( B )
A、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 B、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 C、政府订购一批军火; D、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 12、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E )
A、国内生产总值只包括公共部门生产的部分; B、国内生产总值只包括私人部门购买的产品; C、国内生产总值只包括私人部门生产的部分; D、国内生产总值只包括公共部门购买的产品; E、国内生产总值包括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生产的部分;
13、依据最终使用者类型将生产出来以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加总起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是:( A )
A、最终产量法; 也叫 法 B、个人收入法; C、收入法; D、价值增加法; E、产量法。
14、最终产品法是将以下各项加总起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只有一个除外,该选项是:( D ) A、消费; B、投资; C、政府购买; D、中间产品; E、净出口。
15、厂商的收入和中间产品成本支出之间的差额被称为:( B ) A、净销售; B、增加的价值; C、利润; D、净收入; E、实际产出。 16、厂商的收入等于:( C )
A、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 B、工资+利息支付+间接税+利润; C、工资+利息支付+中间投入品成本+间接税+利润;
D、消费+投资+政府支出+进口-出口; E、厂商收入-中间投入品成本。
17、把厂商支付的劳动者工资、银行利息、间接税加上厂商利润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是:( A ) A、收入法; B、最终产品法; C、个人收入法; D、增加价值法; E、产量法。 18、用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B )
A、包括个人的资本所得但不包括厂商的未分配利润; B、既包括个人的资本所得也包括厂商的未分配利润; C、包括个人的资本所得但不包括个人缴纳的税收; D、个人的资本所得和厂商的未分配利润都不包括在内; E、包括厂商的未分配利润但不包括个人的资本所得。
19、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工资、利息、间接税支付加上利润之和。它也可表述为:( C ) A、总需求等于总供给; B、总供给等于总产出; C、总产出等于总收入; D、总收入等于总需求; E、总需求等于总产出。
20、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 )的总和。( A )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21、假定美国钢铁公司以$3000的价格将钢铁出售给Chrysler公司,之后钢铁被用于建造一艘Voyager帆船,帆船以$12000的价格被出售给一位新车贸易商,汽车商以$14000的价格将帆船出售给一个家庭。这个过程中GNP的增加量为: 。 ( C ) A、$29000; B、$26000; C、$14000; D、$12000。
22、一国居民在一特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总和扣去折旧的部分被称为:( D ) A、国民生产总值; 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C、潜在国内生产总值; D、国内生产净值; E、国内生产总值。 23、下列( )项命题不正确。( A )
A、国民生产净值(NNP)减直接税等于国民收入(NI); B、国民生产净值(NNP)加资本消耗(折旧)等于GNP; C、总投资等于净投资加折旧;
D、个人收入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加直接税
24、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 。 ( C )
A、国民生产净值; B、个人收入; C、个人可支配收入; D、国民收入; E、国民生产总值。
26、一国居民在一特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过的数值被称为:( B )
A、国民生产总值; 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C、潜在国内生产总值; D、国内生产净值; E、国内生产总值。 27、如果最近的价格水平上升,那么实际GDP将:( B )
A、大于名义GDP; B、小于名义GDP; C、等于名义GDP; D、大于GNP; E、小于GNP。
28、今年的名义国内总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D )。 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
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 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比去年提高了;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正确。
29、假定某国在2001年1-6月间,以美元计算的GDP增长了3%,但实际的GDP下降了2%,下列解释中哪一个是最好的说明?( B )
A、货币供给量增量了3%; B、价格上升了5%; C、价格下降了2%; D、价格下降了5%。
30、假定1996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4500亿美元,价格指数是150(1987年的价格指数是100),那么1996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以1987年的价格水平衡量相当于:(C ) A、30亿美元; B、45亿美元; C、3000亿美元; D、4500亿美元; E、6750亿美元。
31、如果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上升6.2%,价格指数从123.5上升为128.5,那么实际GDP 上升幅度约为:( B ) 如何计算? A、1.2%; B、2.2%; C、3.2%; D、4.2%; E、5.2%。
32、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下降被称为 ,而严重的产量下降则被称为 。( D ) A、萧条,萎缩; B、萎缩,衰退; C、萧条,衰退; D、衰退,萧条; E、衰退,萎缩。 33、下面变量都是流量,除了: ( C ) A、个人可支配收入; B、消费支出; C、个人财富; D、GNP 34、以下选项均属于流量,除了:( B )
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资本存货; C、国民生产总值 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E、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35、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 )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36、下列项目中,( )不是要素收入。( C ) A、总统薪水; B、股息;
C、公司对灾区的捐献; 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
37、按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在一个只有家庭、企业和政府构成的三部门经济中,一定有( D )。 A、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 B、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 C、家庭储蓄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
D、家庭储蓄加税收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
38、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美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美元,消费等于430美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美元,个人储蓄为40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B )。 A 、500美元; B、480美元; C、470美元; D、400美元。
39、不是由于下列哪些原因,使得现行的GDP核算体系存在着一些不真实的问题。( B ) A、农民生产粮食蔬菜为自己使用; B、百货大楼每天发生的巨额交易;
C、不法分子经常偷税漏税; D、大量无聊的音乐和电影给人们带来的精神痛苦。 40、经验表明长期消费函数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 B )
A、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B、边际消费倾向等于平均消费倾向,且为常数; C、边际消费倾向大于平均消费倾向; D、平均储蓄倾向等于1。 41、相对收入假说使短期和长期消费函数一致起来,因为它指出了( D ) A、短期消费函数在长期上移; B、持久消费是持久收入的函数; C、当消费函数变化时,人们变得越来越富有; D、消费决定于个人已有的最高收入及相对的收入水平。 42、根据相对收入假说,消费倾向在下述哪种情况较高?( D ) A、教育程度较低; B、社会地位较低; C、拥有较多流动资产; D、周围人群消费水平较高。 三、分析讨论题
1、为什么国民收入核算中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
答:在国民收入与产值帐户中总供给恒等于总需求完全是由投资需求的定义所保证的。在这里,投资需求包括两部分:通常意义上的投资需求和存货需求的增量。在现实中,当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因而存货增加的时候,按定义,在国民收入与产量帐户中投资需求必须等于增加。在收入和支出的角度来看,凡是销售不出去的产品可以理解为生产者销售给自己的产品。因而,收入按定义恒等于支出,即国民收入核算总供给永远等于总需求。
2、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
答:国民生产总值(GNP)强调创造产值的要素提供者的归属。在开放经济中,由于资本输出,一国要素所有者可能在海外拥有资产而取得收入。例如:在海外的直接投资者可以为一国带来由海外汇回的利润收入,这种收入记入GNP中,但不记入该国的GDP中。
国内生产总值(GDP)则强调创造产值的要素提供者所在处的地域的概念,位于一国之内的外国要素所有者通过提供要素服务所得的收入,包括在一国的GDP中,但不包括在该国的
GNP中。
3、为什么要计算实际GDP?
答:名义GDP是指用生产产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GDP是指用从前某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产品的价格变化是经常发生的,在这样的情况下,直接用名义GDP来比较各年的产出总水平,势必包含虚假信息,因为GDP
是价值指标,其变动可能只是由于价格变化因素引起的。所以,为了准确地比较各年的总产出水平,就必须剔除GDP统计中的价格因素的影响,即去计算实际GDP。一般我们用GDP折算指数,即名义GDP和实际GDP之比来进行换算,GDP折算指数衡量了和某一基年相比,报告期各产品的价格平均变化幅度。
4、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能否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加以区别?
答:不能。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加以区别。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物质属性来面粉不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这包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这包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是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面包在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时,它还是中间产品。
5、能否说说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是比少卖掉一些是GDP增加要多一些?
答:不能。该公司对GDP创造的作用表现是看它在某年生产了多少汽车,而不是卖掉了多少汽车。多卖掉一些还是少卖掉一些,只会使存货投资多一些还是少一些,而不会使GDP发生变化。
6、假如某人不出租他的房子而是自己使用,这部分房租算不算GDP?
答:算。因为这里虽没有发生市场交换活动,但自己住自己的房子时房子也提供了效用,因而被看作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创造了价值。他的房子如果不自己住而租借出去也可以收到房租,这部分房租也应计入GDP。总之,不管房子是自己住还是出租,这部分房租都必须应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由于房子主人确实没有给自己支付,因此,政府应通过估算该住房可得租金(如果在市场上出租)而把这种自有住房租金包括在GDP中。
7、“如果一企业用5台新机器替换5台报废的旧机器,它有使GDP增加,因为机器数量未变。”这一说法对吗?
答:不对,购买新机器属投资行为,不管这种购买使资本存量增加还是不变。
8、如果政府雇用原来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员做工作人员,GDP会发生什么变化?
答:GDP增加了,因为这些人员原来领的失业救济金不计入GDP,而现在做为政府雇员领取报酬要作为政府购买计入GDP。
9、在下列两项中每一项所发生的情况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有什么区别?(a)一个企业为经理买一辆小汽车以及这个企业给这位经理发一笔额外报酬让他自己买一辆汽车(b)你决定买本国产品消费而不是买进口货消费。
答:(a)这个企业为经理买这辆小汽车要用为投资计入GDP,而这个企业给这位经理发一
笔额外报酬让他自己买这辆小汽车在国民收入核算中要作为消费计入GDP。
(b)假若一个消费者买本国生产的轿车消费,则该购买支出要计入GDP,若购买进口轿车消费,则该消费支出要作为进口从GDP中扣除。
10、“总投资不可能是负数”,这一说法对吗?
答:对。即使本年度没有生产任何产品,总投资也只是零而不能为负
11、“净投资不可能是负数”,这一说法对吗?
答:不对。如果本年度生产的资本品不足以弥补资本消耗折旧时,净投资就为负数。例如本年度生产了1000台机器,但是报废了1200台机器,则净投资就是负数。
12、为什么个人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人们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入
GDP?
答: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从人们手中借到了钱作生产用,比方说购买机器设备,就是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债券的利息可看作是资本这一要素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或收入,当然要计入GDP。可是政府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投入生产活动,而往往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政府公债利息常常被看作是从纳税人身上取得的收入加以支付的,因而习惯上被看作是转移支付
13、为什么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从个人来说可算是投资,而在经济学上不能称为投资?
答: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们买了债券或股票,是一种产权转移活动,因而不是经济学意义的投资活动,也不能计入GDP。当公司从人们手中取得了出售债券或股票的货币资金再去购买厂房或机器设备时,才是投资活动。
14、为什么住宅建筑支出不被看作是耐用品消费支出而看作是投资支出的一部分?
答:住宅建筑即当年建造为私人购买和使用的房屋总值之所以列为投资一部分,是由于住宅能长期供人居住,提供服务。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把住房的增加看作是投资的一部分。当然,房屋被消费的部分可算作是消费,假定它是出租的话所取得的房租可以计入
GDP。
15、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
答: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加一个人或加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因为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失业救济金发放则是因为人们失去了工作从而丧失了取得收入的机会才给
予救济。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购买都属政府支出,但前者不计入GDP而后者计入GDP,因为后者发生了实在的交换活动。比方说,政府给公立学校教师发薪水是因为教师提供了教育工作的服务。
16、为什么计入GDP的只能是净出口而不是出口?
答:出口是本国生产的一部分,因而也是本国GDP的一部分,而从外国进口的货物并不是本国生产的一部分,只是外国生产的一部分,但却被计入本国的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购买的一部分。例如,进口1台价值10万美元的机器,被计入本国投资,进口价值5万美元的香水被计入本国消费,进口价值15万美元军火被计入政府购买。如果我们计算投资、消费和政府购买时不把这30万美元的进口减去,就会误把外国生产的GDP计作本国的GDP。因此,我们计算GDP时,必须从出口中扣除进口即仅计算净出口,否则,我们就会犯多计算GDP的错误。
17、假定甲为乙提供服务应得报酬400美元,乙为甲提供服务应得报酬300美元,甲乙商定相互的支付互相抵消300美元,结果甲只收乙100美元。试问计入GDP的是否就是这100美元? 答:不是。计入GDP的应当是300美元加400美元共700美元,因为GDP计算的是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现在甲乙两厂商的劳务价值总共是700美元而不是100美元,因此,计入GDP的应是700美元,至于双方抵消多少,和GDP计量无关,否则的话,甲乙两厂商相互销售时计入GDP的都只是相互收支抵消后的支付余额了。
18、如果甲乙两国合并为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
答: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影响。因为甲乙两国未合并成一个国家时,双方可能有贸易往来,但这种贸易只会影响甲国或乙国的GDP,对两国GDP总和不会有影响。举例说,甲国向乙国出口10台机器,价值10万美元,乙国向甲国出口800套服装,价值8万美元,从甲国看,计入GDP的净出口2万美元,计入乙的GDP有净出口-2万美元;从两国GDP总和看,计入GDP的价值为零。如果这两国并为一国,两国贸易变成两地区间的贸易。甲地区出售给乙地区10台机器;从收入看,甲地区增加10万美元;从支出看,乙地区增加10万美元。相反,乙地区出售甲地区800套服装,从收入看,乙地区增加8万美元;从支出看,甲地区增加8万美元。由于甲乙两地是一个国家,因此,该国共收入18万美元,而投资加消费的支出也是18万美元,因此,无论从收入还是从支出看,计入GDP的价值都是18万美元。
三、计算题
1、某经济社会在某时期发生了以下活动:
(1)一银矿公司支付7.5万美元工资给矿工采了50万磅银卖给一银器制造商,售价10万美元; (2)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给工人造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售价40万美元。 a、用最终产品生产法计算GDP;
b、 每个生产阶段生产了多少价值?用增值法计算GDP;
c生产活动中赚得的工资、利润共计分别为多少?用收入法计算GDP。 解:
a、项链为最终产品,价值40万美元。
b、开矿阶段生产10万美元,银器制造阶段生产30万美元,即40万美元-10万美元=30万美元,两个阶段共增值40万美元。
c、生产活动中,所获工资共计:7.5+5=12.5(万美元),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利润共计:(10-7.5)+(30-5)=27.5(万美元)
用收入法计得的GDP为12.5+27.5=40(万美元)
可见,用最终产品法,增值法和收入法计得的GDP是相同的。
2、假定某经济有A、B、C三厂商,A厂商年产5000,卖给B、C和消费者,其中B买200,C买2000,其余2800卖给消费者。B年产500,直接卖给消费者。C年产6000,其中3000由A购买,其余由消费者买。
(1)假定投入在生产都用光,计算价值增加。 (2)计算GDP为多少。
(3)如果只有C有500折旧,计算国民收入。 解:(1)A的价值增加为5000-3000=2000 B的价值增加为500-200=300 C的价值增加为6000-2000=4000 合计价值增加为2000+300+4000=6300 (2)最终产品价值为2800+500+3000=6300
式中2800、500、3000分别为A、B、C卖给消费者的最终产品。
3、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见表2所示。
表 2
单位:亿美元 国民生产总值 总投资 净投资 消费 政府购买 政府预算盈余
试计算:
(1)国民生产净值; (2)净出口;
(3)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
4800 800 300 3000 960 30
(4)个人可支配收入; (5)个人储蓄。 解:
(1)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而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等于总投资减净投资后的余额,即500=800-300,因此国内生产净值=4800-500=4300(亿美元)
(2)从GDP=CIGNX中可知NXGDPCIG,因此,净出口NX=4800-
3000-800-960=40(亿美元)
T代表净税收即政府税收减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3)用BS代表政府预算盈余,则有BS=T—G,从而有T=BS+G=30+960=990(亿美元)
(4)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本题条件中没有说明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等因素,因此,可从国民生产净值中直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即YD=NNP-T=4300-990=3310(亿美元)
(5)个人储蓄SYDC= 3310-3000=310(亿美元)
4、设一经济社会生产六种产品,它们在2000年和2002年的产量和价格分别如表1。试计算:
(1)2000年和2002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2)如果以2000年作为基年,则2002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多少?
(3)计算2000-200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2002年价格比2000年价格上升了多少? 表 1
产品 2000年产量 2000年价格(美元) 2002年产量 2002年价格(美元) A B C D E
25 50 40 30 60
1.50 7.50 6.00 5.00 2.00
30 60 50 35 70
1.60 8.00 7.00 5.50 2.50
解:(1)2000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1.5×25+7.5×50+6×40+5×30+2×60=922.5(美元)
2002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1.6×30+8×60+7×50+5.5×35+2.5×70=1245.5(美元) (2)2002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1.5×30+7.5×60+6×50+5×35+2×70=1110(美元) (3)2000-200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为
1245.5=112.2% 1110可见2002年价格比2000年价格上升了12.2%
5、试某国某年国民收入经济数据见表3所示。
表 3
单位:10亿美元
个人租金收入
31.8
折旧 雇员的报酬 个人消费支出 营业税和国内货物税 企业转移支付 统计误差 国内私人总投资 产品和劳务出口 政府对企业的净补贴 政府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
产品和劳务的进口
净利息 财产所有者的收入
公司利润
(1)用支出法计算GDP; (2)计算国内生产净值; (3)用两种方法计算国民收入。
解:(1)用支出法计算的GDP=CIGNX
287.3 1596.3 1672.8 212.3 10.5 -0.7 395.3 339.8 4.6 534.7 316.5 179.8 130.6 182.7
=1672.8+395.3+534.7+(339.8-316.5) =2626.1(10亿美元) (2)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折旧
=2626.1-287.3=2338.8(10亿美元) (3)用支出法计得的国民收入为 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
=2338.8-212.3=2126.5(10亿美元) 用收入法计得的国民收入为
国民收入=个人租金收入+雇员报酬+净利息+财产所有者收入+公司利润+企业转移支付-政府对企业的净补贴+统计误差
=31.8+1596.3+179.8+130.6+182.7+10.5-4.6-0.7=2126.4(亿美元)
6、根据下列统计资料(见表4),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及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表 4
单位:亿美元
净投资
125
净出口 储蓄 资本折旧 政府转移支付 企业间接税 政府购买 社会保险金 个人消费支出 公司未分配利润 公司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解:(1)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500+(125+50)+200+15 890(亿美元)
(2)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折旧 =890-50 =840(亿美元)
(3)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企业间接税 =840-75 =765(亿美元)
15 25 50 120 75 200 130 500 100 50 80
(4)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金+政府转移支付 =765-100-50-130+120 =605(亿美元)
(5)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 =605-80 =525(亿美元)
7、假定某国某年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见表5),请计算: (1)国民收入 (2)国内生产净值 (3)国内生产总值 (4)个人收入 (5)个人可支配收入 (6)个人储蓄
表5 单位:10亿美元
资本消耗补偿 雇员酬金 企业支付的利息 间接税 个人租金收入 公司利润 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红利 社会保险税 个人所得税 消费者支付的利息 政府支付的利息 政府转移支付 个人消费支出 356.4 1866.3 264.9 266.3 34.1 164.8 120.3 66.4 253.0 402.1 64.4 105.1 347.5 1991.9 (1)国民收入=雇员酬金+企业支付的利息+个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润+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1866.3+264.9+34.1+164.8+120.3=2450.4(10亿美元)
(2)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间接税=2450.4+266.3=2716.7(10亿美元)
(3)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资本消耗补偿=2716.7+356.4=3073.1(10亿美元) (4)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社会保险金)+政府支付的利息+政府的转移支付+红利=2450.4-(164.8+253.0)+105.1+347.5+66.4=2551.6(10亿美元)
(5)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2551.6-402.1=2149.5(10亿美元) (6)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者支付的利息-个人消费支出 =2149.6-64.4-1991.9=93.3(10亿美元) 8、已知有关的统计数据如下:
工资:100亿元,间接税减津贴:10亿元,利息:10亿元,消费支出:90亿元,租金:30亿元,投资支出:60亿元,利润:20亿元,政府用于商品的支出:30亿元,出口额:60亿元,进口额:70亿元。
(1)按收入法计算GNP; (2)按支出法计算GNP。 解:(1)按收入法计算GNP:
GN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率+间接税减津贴=100+10+30+20+10=170(亿元)
(2)支出法计算GNP:
GN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90+60+30+(60-70)=170(亿元)
9、根据下列统计资料,计算GNP、NNP、NI、PI(个人收入)及DPI(个人可支配收入)。净投资150亿元;净出口30亿元;储蓄180亿元;资本折旧50亿元;政府转移支付100亿元;
企业间接税75亿元;政府购买200亿元;社会保险税150亿元;个人消费支出500亿元;公司未分配利润100亿元;公司所得税50亿元;个人所得税80亿元。
解:GNP=CIGNX)=个人消费支出+(净投资+折旧)+政府购买+净出口 =500+150+50+200+30=930(亿元)
NNP=GNP-折旧=930-50=880(亿元)
NI=NNP-企业间接税=880-75=805(亿元) PI
=NI-公司所得税-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
=805-50-100-150+100=605(亿元)
DPI=PI-个人所得税=605-80=525(亿元
10、考虑如下价格指数问题。一个只有3种的商品进入CPI(消费价格指数)的简单经济,这三种商品是食品、住房和娱乐。假定居民在基年(1987年)以当年的价格消费以下数量(见表6):(曾291) 表6
数量 食物 住房 娱乐 总计 (a) (b)
5 3 4 定义消费价格指数CPI。
假定定义CPI的商品组如上表所给定的。如果1994年的价格为:食品每
格(美元/单位) 14 10 5 支出额 70 30 20 120 单位20美元,住房每单位20美元。娱乐每单位6美元。计算1994年的CPI。
解:(a)CPI是指城市居民所购买的典型商品组的现价的加权平均数同这一组在商品的基年价格的加平均数之比。公式为:
CPI
=
(b)1994年的支出=5*20+3*20+4*6=184(美元) 1987年的支出=120(美元)
因此,CPI=(1994年的支出/1987年的支出)*100=184/120*100=153
部分参考答案 一、判断 题号 1 答案 对 二、选择
1-5题:BDDCD; 6-10题:DACBB; 11-15题:BEADB; 16-20题:CAECA; 2 对 3 错 4 错 5 错 6 对 7 错 8 对 9 错 10 错 11 对 12 错 21-25题:CDACE;41-42题:DD。
26-30题:BBDBC; 31-35题:BDCBA; 36-40题:CDBBB;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