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写日记入门四步法
作者:钟亚君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2年第05期
写日记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培养写作兴趣的一种极好的练笔方式。从低年级入手,不仅能巩固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写话能力,还有利于拓展思维,开发智力。如何引导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日记写作之门,把日记当做一种学习收获呢?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下列方法和步骤:
一、口头日记,鼓励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激发他们的说话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他们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刚上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还比较小,认识并能记住的汉字也不多,这时不要急于按教学要求让学生写日记,日记起步不好,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厌写,从而引发日后害怕写作文,害怕上语文课。儿童的生活丰富多彩,学校、家里、路上、郊外等地方,他们看到的、听到的、参与其中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针对儿童喜欢表达的特点,我的要求是:把你一周下来每天看到的、听到的、好玩的事情,选其中一件最有意思的事到活动课的时候与大家一起分享。凡是敢说的都奖一颗星,讲得好的由班长和学习委员记下来,老师整理好后张贴在学习园地,奖五颗星。学生爱表现,喜欢受关注的个性特点有了展示的舞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他们的兴致就被调动起来了。因此,每到活动课的时候,在讲台上,各种各样的见闻,有趣的事,好玩的游戏成了同学们表演“脱口秀”的素材。
二、由少到多,由浅到深,鼓励为主,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有了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就要鼓励他们动手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笔写下来。从写一句话开始慢慢过渡到几句话,即使是记流水账,只要写得真实,就要给予鼓励,使学生产生写日记并不难,写日记是一件快乐的事的感觉。学生喜闻乐见的事很多,看见什么就写什么,听到什么就写什么,没有一定的观察顺序,这时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如写出自己听到的话,心里的感受。例如,一位学生这样写发生在教室里的事:“今天早上,我来到学校的时候,看到同学们在教室读书,我也拿书出来读,读了一会儿,就上课了,老师就来了。”学生虽写得完整了,但是很平淡。在师生一问一答中,老师再指导学生观察、修改,让他重写一次,一篇很好的日记就完整地表达出来了:“今天早上,我起得很早去学校。走进教室,发现同学们比我来得还早,看,他们正在认真地读书呢!我赶忙坐好位置,拿出书来和他们一起读。不知读了多久,就听到了‘铃铃铃’的上课声,老师来了,看到我们认真读书的样子,她满意地笑了。”这是一篇写得很完整很有意义的日记。老师把他的日记贴到了学习园地里,奖了五颗星。学生觉得,原来日记就是这么简单、容易。于是乐于动笔模仿的“冲动”在他们心里悄悄地萌芽了。
三、注重激励评价,不断增强学生写日记的动力和信心
写日记的教学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它需要持久的动力。这个动力来源于教师对学生习作的积极评价。赞科夫认为评价很重要,发现学生写得好的(如好词好句,好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为)在班上及时、富有表情地朗读,甚至要通过声调来表现小作者的真实感受,意在表扬和提倡。教师用鼓励的方法会使每一个学生受到鼓舞,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使他们爱上写作,不再“谈文色变”。在日记批改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智力水平的高低,教师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尽可能找到每个学生的日记亮点,欣赏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不断增强写日记的动力和信心。
四、分享成功的喜悦,迈入快乐日记的大门
教师每次把几篇优秀日记张贴在学习园地中,是对作者很好的鼓励,也是给其他同学很好的借鉴。同学们在分享成功喜悦的过程中,一边交流一边模仿,不知不觉地就喜欢上了写日记,轻轻松松地开启了写作之门。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有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找到最佳的指导方法,使学生能很好地进入写作之门,便是成功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