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二三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江苏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物质结构与性质》《晶体结构与性质》苏教版含解析

江苏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物质结构与性质》《晶体结构与性质》苏教版含解析

来源:二三娱乐
课时35 晶体结构与性质

1 (2011·海南高考)(1) 一种铜金合金晶体具有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结构,在晶胞中Cu原子处于面心,Au原子处于顶点,则该合金中Cu原子与Au原子数量之比为 ;该晶体中原子之间的作用力是 。

(2) 上述晶体具有储氢功能,氢原子可进入到由Cu原子与Au原子构成的四面体空隙中。若将Cu原子与Au原子等同看待,该晶体储氢后的晶胞结构与CaF2(见右图)的结构相似,该晶体储氢后的化学式应为 。 【答案】 (1) 3∶1 金属键 (2) H8AuCu3

11【解析】 (1) 由于是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晶胞内N(Cu)=6×2=3,N(Au)=8×8=1。(2) 根据

CaF2结构图可以知道,氢原子在晶胞内(大球),数目是8个,储氢后的化学式为H8AuCu3。 2 (1) (2015·盐城期中)立方BP(磷化硼)的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晶胞中含B原子数目为 。

图1 图2

(2) (2015·徐州期中)科学家把C60和K掺杂在一起制造出的化合物具有超导性能,其晶胞如图2所示。该化合物中的K原子和C60分子的个数比为 。

(3) (2015·南京调研)铁有δ、γ、α三种同素异形体,γ晶体晶胞中所含有的铁原子数为 ,δ、α两种晶胞中铁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 。 【答案】 (1) 4 (2) 3∶1 (3) 4 4∶3

11【解析】 (1) 晶胞中B原子位于顶点和面心,数目为8×8+6×2=4。(2) 晶胞中K原子数目11=2×6×2=6、C60分子数目=1+8×8=2,故晶胞中K原子、C60分子数目之比为3∶1。(3) 利用11均摊法计算得γ晶体晶胞中所含有的铁原子数为8×8+6×2=4;根据晶胞的结构可知,δ晶胞

中以顶点铁原子为例,与之距离最近的铁原子是体心上的铁原子,这样的原子有8个,所以铁原子的配位数为8,α晶胞中以顶点铁原子为例,与之距离最近的铁原子是与之相连的顶点上的铁原子,这样的原子有6个,所以铁原子的配位数为6,所以δ、α两种晶胞中铁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4∶3。

3 (1) (2014·江苏高考)Cu2O在稀硫酸中生成Cu和CuSO4。铜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铜晶体中每个铜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铜原子数目为 。

(2) (2013·江苏高考)Zn(X)与S(Y)所形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2所示。在1个晶胞中,X离子的数目为 。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 (2011·江苏高考)元素Cu的一种氯化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3所示,该氯化物的化学式为 。

(4) (2010·江苏高考)CaC2晶体的晶胞结构与NaCl晶体的相似(如图4所示),但由于CaC2

2-2-CC2+2晶体中哑铃形的存在,使晶胞沿一个方向拉长。CaC晶体中,1个Ca周围距离最近的22

数目为 。

图1 图2 图3 图4

【答案】 (1) 12 (2) 4 ZnS (3) CuCl (4) 4

【解析】 (1) 铜为面心立方堆积,配位数为12。(2) X处于晶胞的顶点和面心,故数目为

118×8+6×2=4,Y处于晶胞内部,数目是4,所以X与Y的个数比为1∶1,化学式是ZnS。(3) 根11据图示,晶胞中白球数目是8×8+6×2=4,黑球数目是4,所以铜的氯化物化学式是CuCl。

(4) 从晶胞结构图中可以看出,1个Ca周围距离最近的题给的信息(使晶胞沿一个方向拉长)。

2+

C2-2有4个,而不是6个,要特别注意

4(1) 钠、钾、铬、钼、钨等金属晶体的晶胞属于体心立方,则该晶胞中属于1个体心立方晶胞的金属原子数目是 。氯化铯晶体的晶胞如图1,则Cs+位于该晶胞的 ,而Cl-位于该晶胞的 ,Cs+的配位数是 。

(2) 铜的氢化物的晶体结构如图2所示,写出此氢化物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 图3为F-与Mg2+、K+形成的某种离子晶体的晶胞,其中“○”表示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4) 实验证明:KCl、MgO、CaO、TiN这4种晶体的结构与NaCl晶体结构相似(如图4所示),已知3种离子晶体的晶格能数据如下表:

离子晶体 晶格能/kJ·mol-1 NaCl 786 KCl 715 CaO 3 401 则这4种离子晶体(不包括NaCl)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

其中MgO晶体中一个Mg2+周围和它最邻近且等距离的Mg2+有 个。

图1 图2 图3 图4

【答案】 (1) 2 体心 顶点 8 (2) 2CuH+3Cl2

2CuCl2+2HCl (3) F-

(4) TiN>MgO>CaO>KCl 12

【解析】 (1) 体心立方晶胞中,1个原子位于体心,8个原子位于立方体的顶点,故1

1个晶胞中金属原子数为8×8+1=2;氯化铯晶胞中,Cs+位于体心,Cl-位于顶点,Cs+的配位11数为8。(2) 由晶胞可知,粒子个数比为1∶1(铜为8×8+6×2=4,H为4),化学式为CuH,+1

价的铜与-1价的氢均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产物为CuCl2和HCl。(3) 由晶胞结构可知,黑球有1个,灰球有1个,白球有3个,由电荷守恒可知n(Mg2+)∶n(K+) ∶n(F-)=1∶1∶3,故白球为F-。(4) 从3种离子晶体的晶格能数据知道,离子所带电荷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晶体的晶格能越大,离子所带电荷数:Ti3+>Mg2+,离子半径:Mg2+MgO>CaO>KCl;MgO晶体中一个Mg2+周围和它最邻近且等距离的Mg2+有12个。 5. 有下列八种晶体:

A. 水晶 B. 冰醋酸 C. 氧化镁 D. 白磷 E. 晶体氩 F.氯化铵 G. 铝 H. 金刚石

用字母回答下列问题:

(1) 属于原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晶体是 ,由单原子分子构成的晶体是 。

(2) 由极性分子构成的晶体是 ,含有共价键的离子晶体是 ,属于分子晶体的单质是 。

(3) 在一定条件下能导电而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受热熔化后化学键不发生变化的是 ,需克服共价键的是 。

【答案】 (1) A AEH E (2) B F DE (3) G BDE AH

【解析】 属于原子晶体的是金刚石和水晶,金刚石由C原子构成,水晶即SiO2,由Si和O原子构成;属于分子晶体的是冰醋酸、白磷和晶体氩,冰醋酸是极性分子,白磷是非极性分子,晶体氩是由氩原子构成的分子晶体;属于离子晶体的是氧化镁、氯化铵,氧化镁由镁离

子和氧离子构成,氯化铵由铵根离子与氯离子构成;铝属于金属晶体,金属的导电是靠自由电子的移动,并不发生化学变化,但金属熔化时,金属键被破坏;分子晶体的熔化只需要克服分子间作用力,而原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熔化分别需要克服共价键、离子键。

6. (1) (2015·淮安联考)金属铁的晶体在不同温度下有两种堆积方式,晶胞分别如下图所示。体心立方晶胞和面心立方晶胞中实际含有的Fe原子个数之比为 ,Fe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铁原子数目之比为 。

(2) (2015·南通模拟)铁铝合金的一种晶体属于面心立方结构,其晶胞可看成由8个小体心立方结构堆砌而成。已知小立方体如下图所示,该合金的化学式为 。 (3) (2015·宿迁联考)钛酸钡的晶胞如右图所示,其化学式为 。 【答案】 (1) 1∶2 2∶3 (2) AlFe3 (3) BaTiO3

1【解析】 (1) 体心立方晶胞中含有Fe原子的个数为8×8+1=2,面心立方晶胞中含有Fe原子11的个数为8×8+6×2=4,所以Fe原子个数之比为1∶2;体心立方晶胞中每个Fe原子周围有8

个Fe原子,面心立方晶胞中每个Fe原子周围有12个Fe原子,故Fe原子配位数之比为

13118∶12=2∶3。(2) Fe的数目为4×8+1=2,Al的数目为4×8=2,所以该合金的化学式为11AlFe3。(3) Ba位于体心,数目为1,Ti位于顶点,数目为8×8=1,O位于棱上,数目为12×4=3,

化学式为BaTiO3。

7. 下图分别是NaCl、CsCl、干冰、金刚石、石墨结构中的某一种的某一部分。 A B C

D E

(1) 代表金刚石的是 (填字母),其中每个碳原子与 个碳原子最接近且距离相等。金刚石属于 晶体。

(2) 代表石墨的是 (填字母),其中每个正六边形占有的碳原子数平均为 个。 (3) 表示NaCl的是 (填字母),每个Na+周围与它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Na+有 个。

(4) 代表CsCl的是 (填字母),它属于 晶体,每个Cs+与 个Cl-紧邻。 (5) 代表干冰的是 (填字母),它属于 晶体,每个CO2分子与 个CO2分子紧邻。

(6) 已知石墨中碳碳键的键长比金刚石中碳碳键的键长短,则上述五种物质熔点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 。

【答案】 (1) D 4 原子 (2) E 2 (3) A 12 (4) C 离子 8 (5) B 分子 12 (6) 石墨>金刚石>NaCl>CsCl>干冰

【解析】 (1) 金刚石具有正四面体网状结构,为原子晶体,每个C与另外4个C以共价键结

1合。(2) 石墨结构中具有层状网状结构,每个正六边形占有的碳原子数是6×3=2。(5) B结构

代表干冰,为分子晶体,每个CO2分子与12个CO2分子紧邻。(6) 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一般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其中Na+半径小于Cs+半径,NaCl晶格能>CsCl晶格能,所以五种物质熔点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石墨>金刚石>NaCl>CsCl>干冰。 8. 右图为某种晶胞结构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 若这是一个分子晶体的晶胞,其代表物质是 。

(2) 若这是一个金属晶体的晶胞,其代表物质是 。

(3) 若这是一个不完整的金刚石晶胞,则晶胞中其他碳原子的数目和位置是 。

(4) 若这是一个不完整的NaCl晶胞,且顶点和面心的实心球表示Na+,则晶胞中Cl-位置是 。

【答案】 (1) 干冰、碘等 (2) 铜 (3) 其他4个碳原子位于4个互不相邻小立方体的中心 (4) 体心和12条棱边的中心

【解析】 (1) 该晶胞是面心立方,对应分子晶体有干冰、碘等。(2) 该晶胞是面心立方,对应金属晶体有铜。(3) 如果是金刚石晶胞,金刚石晶体中5个碳原子构成正四面体结构,即其他4个碳原子位于4个互不相邻小立方体的中心。(4) NaCl晶胞中每个Na+被6个Cl-所包围,同样每个Cl-也被6个Na+所包围,所以晶胞中Cl-位置是体心和12条棱边的中心。

9. (1)①Zn晶体属于六方堆积,其晶胞结构见图1,则P点原子被 个晶胞所共用。②ZnO的熔点比ZnS的熔点高,其原因是 ? 。

(2)金属钾、铜晶体的晶胞结构如下图2、3(请先判断对应的图),钾、铜两种晶体晶胞中金属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 。

(3)氮化铝(其晶胞如图4所示)可由氯化铝与氨经气相反应制得。氮化铝的化学式为 。

图1 图2 图3 图4

【答案】(1) ①12 ②O2-半径小于S2-,氧化锌晶格能比硫化锌晶格能大 (2) 2∶3 (3) AlN 【解析】 (1) ①根据图示知夹角为60°,在同一平面有六个晶胞共用P点原子,同时上一个

平面还有六个晶胞共用P点原子。②ZnO和ZnS为离子晶体,因O2-半径小于S2-,故氧化锌晶格能比硫化锌晶格能大,熔点高。(2) 图2为体心立方,为金属钾,一个钾原子周围有8个钾原子,所以配位数为8,图3为面心立方,一个铜原子周围有12个铜原子,所以配位数为12,

11两种晶体配位数之比为2∶3。(3) 晶胞中N原子数目为8×8+1=2,Al原子数目为4×4+1=2,

原子个数比为1∶1,所以化学式是AlN。

10. (1)(2014·新课标Ⅰ卷)Cu2O为半导体材料,在其立方晶胞内部有4个氧原子,其余氧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则该晶胞中有 个铜原子。

(2)(2014·新课标Ⅱ卷改编)Cu和O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如图1,则铜离子的电荷为 。

(3)(2014·四川高考)Mg与某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晶胞如图2所示,晶胞中阴离子与阳离子的个数比是 。

图1 图2 图3

(4)(2014·山东高考)石墨烯可转化为富勒烯(C60),某金属M与C60可制备一种低温超导材料,晶胞如图3所示,M原子位于晶胞的棱上与内部。该晶胞中M原子的个数为 ,该材料的化学式为 。

【答案】(1) 16 (2) +1 (3) 2∶1 (4) 12 M3C60

11【解析】 (1) 该晶胞中含氧原子数为8×8+2×6+4=8,则该晶胞中含铜原子数目是氧原子

的2倍,即16个。

(2) Cu与O能形成两种化合物,根据均摊法可由原子数比确定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u2O,Cu

11为+1价。(3) 该晶胞中阳离子的个数为1+8×8=2,阴离子的个数为4×2+2=4,则阴离子与阳1离子的个数比为2∶1。(4) 该晶胞中M原子的个数为12×4+9=12,该晶胞中含有C60的个数为118×8+6×2=4,因此该晶胞的化学式为M3C60。

11. (2013·泰州期末)单晶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结构相似,若将金刚石晶体中一半的C原子换成Si原子且同种原子不成键,则得下图所示的金刚砂(SiC)结构;若在晶体硅中所有Si—Si键中插入O原子即得SiO2晶体。

(1)在SiC中,每个C原子周围最近的C原子数目为 。

(2)判断:a. SiO2,b.干冰,c.冰3种晶体的熔点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填字母)。 【答案】(1) 12 (2) b【解析】 (1) 从图示可以看出金刚砂中Si原子位置构成面心立方,每个Si原子周围最近的Si原子数目为12,则每个C原子周围最近的C原子数目也为12。(2) SiO2属于原子晶体,熔点很高,干冰与冰都是分子晶体,冰的熔点是0℃,而干冰在0℃时为气体,所以熔点从小到大的顺序是b12. (1)(2013·山东理综)利用“卤化硼法”可合成含B和N两种元素的功能陶瓷,右图为其晶胞结构示意图,则每个晶胞中含有B原子的个数为 ,该功能陶瓷的化学式为 。

(2)(2013·新课标Ⅰ卷)单质硅存在与金刚石结构类似的晶体,其中原子与原子之间以 相结合,其晶胞中共有8个原子,其中在面心位置贡献 个原子。

(3)(2013·海南高考)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的晶胞如右图所示,右图对应的物质名称是 ,其晶胞中的原子数为 ,晶体类型为 。

(4)(2013·福建理综)NF3可由NH3和F2在Cu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直接得到:4NH3+3F2母)。

a. 离子晶体 b. 分子晶体 c. 原子晶体 d. 金属晶体

【答案】(1) 2 BN (2) 共价键 3 (3) 金刚石 8 原子晶体 (4)abd

11【解析】 (1) 晶胞中大球的数目是8×8+1=2,小球的数目是4×4+1=2,所以每个晶胞中含

NF3+3NH4F,上述化学方程式中的5种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有 (填字

有B原子的个数为2,功能陶瓷的化学式为BN。(2) 单质硅晶体属于原子晶体,原子之间作

1用力为共价键,面心位置贡献原子是6×2=3。(3) 由图可知每个原子周围有4个键,判断为11金刚石,属于原子晶体,晶胞中的原子数为8×8+6×2+4=8。(4) Cu 属于金属晶体,NH3、

F2、NF3 属于分子晶体,NH4F 属于离子晶体。

13. (1)(2013·南通三模)以四氯化钛、碳化钙、叠氮酸盐作原料,可以生成碳氮化钛化合物。其结构是用碳原子取代氮化钛晶胞(结构如图Ⅰ)顶点的氮原子,这种碳氮化钛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2)(2013·南通二模)图Ⅱ是由Q、Cu、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高温超导体的晶胞结构,其中Cu为+2价,O为-2价,则Q的化合价为 价。

(3)(2013·南通一模)一种新型阳极材料LaCrO3的晶胞如图Ⅲ所示,已知距离每个Cr原子最近的原子有6个,则图Ⅲ中 原子代表的是Cr原子。

图Ⅰ 图Ⅱ 图Ⅲ

【答案】(1) Ti4CN3 (2) +3 (3) C

11【解析】 (1) 根据均摊法,晶胞中Ti数目为12×4+1=4,晶胞中C原子(顶点)数目是8×8=1,1晶胞中N原子(面心)数目是6×2=3,所以碳氮化钛化合物的化学式为Ti4CN3。(2) 根据均摊法,1111晶胞中大黑球数目是8×4+2=4,小黑球数目是8×8+1=2,白球数目是16×4+4×2+2=8,超

导体的化学式为Q2CuO4,因为Cu为+2价,O为-2价,所以Q的化合价为+3价。(3) 根据均摊

11法,晶胞中A原子数目是8×8=1,B原子数目是6×2=3,即为氧原子,C原子数目是1,根据

图示,C原子最近的氧原子有6个,所以C是Cr原子。

14. (1)(2015·新课标Ⅰ卷)O和Na形成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 此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晶胞中O原子的配位数为 。

(2)(2013·新课标Ⅰ卷)A(F元素)、B(K元素)和D(Ni元素)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的晶胞如图2所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D的配位数为 。

图1 图2

(3)(2014·海南高考)金刚石晶胞结构如图3所示,则其晶胞中含有 个碳原子。

图3

【答案】(1) Na2O 8 (2) K2NiF4 6 (3) 8

11【解析】 (1) 灰球数目是8×8+6×2=4,黑球数目是8,则为Na2O晶体,灰球为氧原子,配111位数为8。(2) 该晶胞中F原子个数=16×4+4×2+2=8,K原子个数=8×4+2=4,Ni原子个数1=8×8+1=2,所以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2NiF4,根据晶胞结构知,Ni的周围有6个F原子距其

最近,故D的配位数是6。(3) 由金刚石的晶胞结构可知,晶胞内部有4个C原子,面心上有6

11个C原子,顶点有8个C原子,所以金刚石晶胞中C原子数目为4+6×2+8×8=8。

15. CaF2晶体结构如图Ⅰ所示,H3BO3(硼酸)晶体结构如图Ⅱ所示,铜形成晶体的结构如图Ⅲ所示。

图Ⅰ 图Ⅱ

图Ⅲ

(1)图Ⅰ所示的CaF2晶体中与钙离子最近且等距离的氟离子数为 ,图Ⅲ中未标号的铜原子形成晶体后周围最紧邻的铜原子数为 。

(2)晶体CaF2和H3BO3(硼酸)晶体之间的熔点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 (填化学式),H3BO3(硼酸)晶体存在的作用力除共价键以外含有 。 【答案】(1) 8 12 (2) CaF2>H3BO3 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解析】 (1) 由图Ⅰ可以看出与钙离子最近且等距离的氟离子数目为8,由图Ⅲ可以看出未标号的铜原子形成晶体后周围最紧邻的铜原子数为3+6+3=12。(2) CaF2为离子晶体,H3BO3为分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熔点一般高于分子晶体,H3BO3晶体存在的作用力除共价键以外,分子和分子之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因为氧的电负性大,分子之间还存在氢键。

16. (1)已知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晶体,其晶胞如图1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2)已知MgO的晶体结构属于NaCl型。某同学画出的MgO晶胞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请改正图中错误: 。

(3)X+中所有电子正好充满K、L、M三个电子层,它与N3-形成的晶胞结构如图3所示。X的元素符号是 ,与同一个N3-相连的X+有 个。

图1 图2 图3

【答案】(1) ZXY3 (2) ⑧应为黑色,且黑球应为Mg2+,白球为O2- (3) Cu 6

11【解析】 (1) 利用均摊法计算,该晶胞中N(Z)∶N(X)∶N(Y)=1∶8×8∶12×4=1∶1∶3,

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ZXY3。(2) 由于MgO晶体结构属于NaCl型,Mg2+与O2-应交替排列,结合MgO晶胞图示,⑧应为黑色,并且黑球应为Mg2+,白球为O2-。(3) X+所含电子:2+8+18=28,则X为29号铜元素。从图上看,○少●多,结合X3N可知,○为N3-,以顶角上的○为中心,距离最近的X+有3个,构成一个完整的三维空间需8个这样的立方体晶胞,则每个N3-周围有X+:

18×3×4=6(棱上原子为4个晶胞所共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