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晚期癌症疼痛的护理

来源:二三娱乐
晚期癌症疼痛的护理

摘要】 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发生率占70%,其中30%患者为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药物治疗是癌痛姑息治疗的首选,可使90%患者得以缓解,疼痛是机体对损伤组织或潜在的损伤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反应,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癌症患者主要症状之一,我们在掌握疼痛特点及规律的基础上,采用药物三阶梯止痛治疗效果较好,体会如下。 【关键词】疼痛 三阶梯止痛 护理 1 一般资料

我院肿瘤科于2008年—2010年收治癌症疼痛患者118例,男85例,女33例,年龄18~86岁,胃癌21例,直肠癌10例,肝癌7例,骨转移癌48例,其他广泛转移癌32例。药物治疗原则:世界卫生组织根据疼痛的严重程度分轻、中、重三个组别,并推荐三阶梯止痛的标准药物,第一阶梯从非阿片类阵痛剂开始,如阿司匹林、强痛定、消炎痛等,若不能缓解在此基础上加用弱阿片类镇痛剂如可待因、羟二氢可待因酮、丙氧酚等,若疼痛剧烈可使用强阿片类镇痛剂如:度冷丁、吗啡、盐酸吗啡、盐酸二氢埃托菲等,按阶梯给药的优点符合合理用药的原则,能充分发挥镇痛的作用,增加选择用药的余地,同时可减少药物依赖性和滥用,分阶梯复合用药还在于非麻醉性止痛药,主要是通过阻滞前列腺素几神经介质的合成而达到止痛的目的,在充分缓解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麻醉性止痛药的用量。给药方法:按时、按挤量、按阶梯用药、达到剂量个体化直至患者疼痛缓解。消炎痛片25~50mg,每8小时口服1次或消炎痛栓50~100mg每8小时肛塞1次;强痛定片30~90mg,每8小时口服1次或强痛定针剂100mg每晚肌注1次;吗啡片30~90mg,每12小时口服1次。 2 措施及护理

2.1 按时给药:有规律的按时给予而不是患者感到疼痛时才给药,根据药物的半衰期确定给药次数:如美施康定具有12小时控释的特点,按12小时给药1次,尽可能使患者完全摆脱疼痛,以消除恐惧心理增加安全感。

2.2 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阿片类止痛药物(主要是吗啡)可引起呼吸抑制,若与安定类连用更为突出因引起重视,杜冷丁在体内代谢产物半衰期长,有严重肝毒性和成瘾性,另外可出现恶心、呕吐(主要是美施康定)可改为直肠给药,部分患者可有便秘,胃部不适,血小板减少等症状,护士在给药时要仔细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掌握剂量及使用方法,癌症疼痛是可以控制的。

2.3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使病人获得安全感,运用语言和其他交流方式密切观察病情,及时给予心理支持疏导并讲述治愈或生命得到延长的具体例子,鼓励病人树立坚强意志。

2.4 转移注意力缓解疼痛:若病情永续鼓励病人多参加富有情趣的文化娱乐活动如,读书、下棋、打牌、欣赏音乐、看电视来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还可通过暗示疗法使病人摆脱疼痛意境或淡化疼痛意念,同时要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环境,使病人尽可能愉快。

2.5 心理护理:护士在耐心听取患者病情和情绪的感受时,充分表达同情给予适当安慰,使用暗示,松弛疗法等心理治疗的特殊方法,对止痛有一定作用,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痛阈,要帮助病人树立信心,因势利导,调动病人积极的心理因素,帮助其克服消极的心理因素,争取病人的信任,增强病人的安全感,稳定情绪,解除焦虑,注意分散病人注意力,保持环境安全舒适,执行保护性医

疗制度及镇区家属配合等建立舒适家庭病房,因为舒适可使心里生理异常减轻到最低程度,护士在癌症疼痛的控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掌握正确的评估方法,实施有效的止痛措施和完善的护理对条癌症疼痛患者生活质量,实现WHO提出的癌症疼痛患者不再疼痛的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3 效果评价

①完全缓解:患者完全无痛本组59例(56.3%);②中度缓解:疼痛减轻但需增加镇痛药,本组39例(36.7%);③无效:与治疗前比较疼痛无变化,本组9例(4.5%)。总有效率为(93%)。 参考文献

[1]李建中、吴爱勤、吴彩云、老年肿瘤患者的社会支持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3.12(1):38-39.

[2]护理干预对膀胱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陈彩娣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1.27卷.12期.

[3]姑息医学.主编.李金祥.人民卫生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