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去过哪里呢?那你们去过三峡吗?没去过不要紧,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三峡游一游。(播放视频)游览到这儿,你们有什么感受吗?长江三峡的景色课真美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三峡的课文《三峡之秋》。(板书课题)通过课题,你能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通过课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二、初读
这么美的景色,作家方纪是怎么描绘它的呢?想知道吗?快点打开书看看课文吧!
1、 自由读课文,三峡的秋天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2、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三峡美丽景色的呢?(时间顺序)你从哪些
词看出来的?(表示时间的词都在每段的开头,同学们要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三、精读
(一)学习橘柚树(1、2自然段)
1、课文写三峡的秋天,你们知道三峡之秋是从什么开始的吗?(橘柚树)指名读描写橘柚树的段落,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说三峡的秋天是从橘柚树开始的。
2、橘柚树的 叶子——(颜色) 果实——(颜色)还散发: 3、 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4、 早上的橘柚树又是怎样的呢?(出示第二自然段)谁来读读第二自然
段
5、此时的三峡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
过渡:小小的橘柚树就已经这么美了,那么三峡有山有水那得多美啊!课文中哪个时间段的描写最详细呢?(夜)好,同学们就自己读一读这部分,想一想,这部分重点写了什么景物,突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可以在书上做简单的批注,一会儿和同学们交流你的感受。 (二)夜
1、同学们学得很认真,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的感受。这部分都写了哪些景物?(渔火、灯标、驳船、汽笛、月) 2、谁能读读描写灯标、渔火和驳船的段落?
3、好,读过课文,你感觉夜晚的三峡有什么特点?(沉静) 4、你是从哪感受到的?还有谁感受到了?
5、在这静静的夜里,突然传来了驳船的汽笛声,划破了夜的宁静,这是一种以动衬静的写作方法。
6、在这美丽的三峡秋夜,有一种景物是不能不提的,那就是——月亮。 7、谁愿意给大家读读月亮这一段?其他同学拿出笔,画一画能够突出体现月亮特点的词语。
8、汇报:在这段中你都找到了哪些能够体现月亮特点的词语?(朦胧、发亮、清冽)通过月亮的这些特点我们能感受到此时的三峡是。。。
9、月亮这三个特点是在不同的时间段体现出来的,都哪些时间?找找时间变化的词语,用直线画在书上。
10、学生汇报。(课件随着出示三个句子,表示时间词语加红,引导学生带着感受读句子。)同学们你们读得真美,老师也想把这幅明月升空图读给大
家听听,你们来做小评委,一会评价一下老师读得怎么样。(教师范读)学生评价
9、谁想像老师这样读一读。学生读,练习读,竞赛读,齐读。 10、三峡的月亮怎么会如此之美呢,因为这一天,正是中秋。 (二)中午、下午
1、早晚的三峡都这么美,中午和下午的三峡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先来看看中午的这段,这段写了哪些景物,有哪些特点?(长江,热烈) 2、从哪些词体现出长江的热烈?
3、你觉得在这段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出长江的热烈啊?(出示句子) 重点读长江这句,把热烈读出来。指名读2人,女生读,男生读。 4、 下午的长江还是这么热烈吗?(出示句子)指名读,你从哪发现的? 四、课堂总结
长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同学们现在听到的《长江之歌》赞美了长江的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而百里峡江诗万首,历代文人墨客也都曾歌颂过她,这是我们所熟悉的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还有毛主席的《水调歌头 游泳》,同学们有时间可以去读一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