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二三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建筑工程造价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建筑工程造价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来源:二三娱乐
建筑工程造价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状态愈发稳定,其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更关系到我国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与生产能否顺利进行。目前,在建筑行业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不容忽视,比如,施工管理不到位,工程造价控制不合理等。在工程管理中,工程造价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其与工程成本密切相关,更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本文主要对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相应的探讨,确保各项工作能够得到逐一落实,以此推动项目顺利进行。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问题;应对策略 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是提高企业经济收益的核心,需要有关人员予以高度重视,只有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才能切实保障企业切身利益,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建筑工程造价中的问题 1.1造价管理手段不科学

在大型建筑工程项目中,往往会有多个参建企业,而每个企业的管理理念及施工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建筑工程整体设计过程中,设计方案大不相同,施工难度也不同,因此,施工企业要对工程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结合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及以往的工作经验,对整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突发情况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影响工程进度。此外,要对工程造价实施动态管理,从现阶段工程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建筑企业中的部分核算人员在开展工程造价审核时,为了节省时间,简单照搬一些相似的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和方案,并没有对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导致造价管理缺乏一定的动态性和控制性,造价管理手段不科学。

1.2工程设计组织不合理

一般情况下,参与工程设计的人员主要是以合同条款为准。在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签署完成以后,施工企业必须要依照合同规定要求开展工程设计组织。在组织设计过程中,参建企业必须要对工程设计组织采用的方式进行严格监督和审核,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失误,影响工程整体质量。但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监管人员及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有所欠缺,有些人员的工作态度较为消极,这导致工程设计组织结果缺乏科学性,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有可能埋下安全隐患,延长工程建设工期,质量也很难得到保障。

1.3施工合同存在大量变更

工程建设造价管理涉及很多繁杂的环节和流程,大多是长期施工项目,其中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因此,在开展工程造价时,施工合同经常需要变更,其中的材料、人力资源成本及施工环境的变化都可能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

2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对策 2.1做好主合同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来说,主合同在其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落实施工建设活动时,建筑施工单位要将主合同中的各项标准化内容作为基础依据,以此为前提落实施工建设,将与甲方单位在经济利益方面的各种细节明确标注于主合同中。在开展工程造价控制时,要重点阅览并分析主合同中的各项内容,着重关注其中的各项条款。一些建筑单位在开展施工建设时,仅关注工作任务的完成效果,忽视了对主合同内容的详细探究。一般情况下,主合同内容会简略地针对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制定一些条文,对于建设技术与工艺会提出一些标准与要求,如果施工建设单位并未关注到其中的内容,当工程竣工后进行工程交接时,可能会缴纳一些罚款或在经济效益方面遭受损失。由此可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要细致阅读与研究主合同中的各项内容,尤其是涉及工程后期阶段的违约条例,要特别加强对其的重视,将其中可能导致工程赔款的内容添加到造价控制方案中,从而有效落实工程造价管理。

2.2做好设计阶段的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方案设计阶段,要对制定的若干个设计方案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以便找到最佳的设计方案,做好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控准备,其中要特别注意最佳设计方案的成本投入控制,并不能一味降低投资。除此之外,要依据建筑工程的实际状况与设计需求,进行实时通信沟通,以保障设计方案达到整体平衡,项目规划满足基本需求,达到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建设目标。良好的项目建设设计方案能够进一步提高成本投入管理的性价比,还能充分发挥事前控制作用,项目造价人员需要在此环节结合实际,合理调整设计方案。建筑企业在选择设计机构时,应优先与信誉良好的设计机构达成合作,再由相关部门就工程实际状况展开深入研讨,结合工作经验,及时指出可能发生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策略,以减少设计变更,避免在实际建设中因不可因素而出现变更。

2.3做好招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筑企业要对每个环节的造价进行科学控制,还应遵循相应的公平性原则,特别是针对工程招投标阶段,要对投标单位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对于不同招标单位做好综合性的对比分析,以保证投标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最大程度上降低建设可能出现的不良因素。建筑企业与造价单位必须要严格按照招投标的具体流程进行操作,应立足于造价动态管理与造价控制两方面,对相关的资料、数据、影响因素等进行综合考量,保证招投标能够有序开展,为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体系的建立提供相应的助力和支持。招投标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两个环节是竞标和评标,应开展项目造价监管和成本管控,尽量采取动态管理形式进行整合,通过对这两项核心内容的强化,有效提升招投标的整体水平。在相关合同签署中,要对项目造价监管和成本优化进行把控,进行实时追踪和核查,对合同中的各项条款进行充分探讨和合理的制定,明确其中的具体内容和事项,更深入地优化项目建设造价与工程施工成本控制。

2.4做好施工阶段的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

施工能够折射出前期决策与规划设计的整体水平,在此阶段应严格依照设计方案对建设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以促进项目造价的不断减少。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较为关键,其包含的内容较为冗杂,流程也十分烦琐,故而,有关人员必须要意识到开展工程造价动态管控工作的重要意义。应合理规划各分项目的施工进度与流程,针对一些潜在问题进行事前预测,在基础上预留出充足的资金。与此同时,要加大对施工现场人员及设备的监管力度,在确保建设质量的同时,构建项目造价控制体系、监管机制,对施工中产生的各项收支进行严格审查,避免成本浪费。

2.5做好竣工阶段的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

建筑工程竣工阶段的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与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有着密切联系,企业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在工程正式交工后,应选择业内综合实力较强的机构来开展税收工作,对项目结算单进行细致地核查计算,对各项财务数据进行严格的审计,要检查核对各分项目的建设情况与合同内容是否存在出入,只有做好上述工作,才能保证工程造价管控的有效性、规范性。为保证工程结算内容精准无误,应对各项数据进行全面检查,尤其是对已完成的项目或曾出现变更的项目要特别注意,加大检查力度,做好记录说明。项目负责人应保证工程造价动态管控中产生的各项收支都能有据可循,要对收支记录进行存档,避免资金浪费。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建筑工程中,造价控制与管理是整个工程项目的核心,对其的控制水平与管理质量会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与功能发挥的实际效果,因此一定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从投资决策阶段、图纸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使用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入手进行精细化管控,最大程度上杜绝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高佩柔.建筑工程造价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21,19(24):82-84.

[2]凌淇渝.试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居舍,2020(22):145-146.

[3]顾琴.建筑工程造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9(21):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