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C:氢致开裂(“Hydrogen Induced Cracking”的英文缩写为HIC)
氢的存在而导致材料经历一定时间后发生的低应力脆性开裂。
16MnR(HIC) 是一种大厚度抗硫化氢抗腐蚀
http://baike.baidu.com/view/5947884.htm
http://wgtxhw.blog.bokee.net/bloggermodule/blog_viewblog.do?id=4574053
SCC:是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的缩写,意为:应力腐蚀开裂(管道防腐)。
SSCC:硫化氢应力腐蚀开裂
SWC:台阶状开裂
碳钢:一、定义
主要指碳的质量分数小于2.11%而不含有特意加入的合金元素的钢。有时也称为普碳钢或碳素钢。
碳钢也叫碳素钢,指含碳量Wc小于2.11%的铁碳合金。
碳钢除含碳外一般还含有少量的硅、锰、硫、磷。
二、分类
按用途可以把碳钢分为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和易切削结构钢三类,碳素结构钢又分为工程构建
钢和机器制造结构钢两种;
(碳素工具钢:牌号:例如T12钢表示Wc=1.2%的碳素工具钢。 牌号注解:T加金属含碳量的千分数
特点:属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强度、硬度较高,耐磨性好适用于制造各种低速切削刀具。)
按含碳量可以把碳钢分为低碳钢(WC ≤ 0.25%),中碳钢(WC0.25%—0.6%)和高碳钢(WC>0.6%);
按钢的质量可以把碳素钢分为普通碳素钢(含磷、硫较高)、优质碳素钢(含磷、硫较低)和高级优质钢(含磷、硫更低)和特级优质钢。
说明:一般碳钢中含碳量较高则硬度越大,强度也越高,但塑性较低。
杂质元素对碳钢性能的影响:1、锰 约为0.25%~0.80%。固溶强化;清除FeO,降低钢的脆性;与硫化合成MnS,可以减轻硫的有害作用。有益。
2、硅 约为0.10%~0.40%,固溶强化;除FeO对钢质量的不良影响,有益。
3、硫 FeS与Fe形成低熔点共晶体(熔点为985℃),在1000~1250℃热加工时导致钢变脆而开裂,“热脆”。有害。
4、磷 强度、硬度提高,但使塑性和韧性降低,“冷脆”。有害。
低合金钢:合金元素总量小于3.5%的合金钢叫做低合金钢。低合金钢是相对于碳钢而言的,是在碳钢的基础上,为了改善钢的一种或几种性能,而有意向钢中加入一种或几种合金元素.加入的合金量超过碳钢正常生产方法所具有的一般含量时,称这种钢为合金钢。当合金总量低于3.5%时称为低合金钢。合金含量在3.5-10%之间称为中合金钢;大于10%的称为高合金钢.
提高耐大气腐蚀性能的元素是铜、磷、硅、铬、镍和钼。
不锈钢的耐蚀性随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大多数不锈钢的含碳量均较低,最大不超过1.2%,有些钢的Wc(含碳量)甚至低于0.03%(如00Cr12)。不锈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是Cr(铬),只有当Cr含量达到一定值时,钢才有耐蚀性。因此,不锈钢一般Cr(铬)含量至少为10.5%。不锈钢中还含有Ni、Ti、Mn、N、Nb、Mo、Si等元素。
有色金属non-ferrous metal,狭义的有色金属又称非铁金属,是铁、锰、铬以外的所有金属的统称。广义的有色金属还包括有色合金。有色合金是以一种有色金属为基体(通常大于50%),加入一种或几种其他元素而构成的合金。
固溶处理(solution treatment):指将合金加热到高温单相区恒温保持,使过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体中后快速冷却,以得到过饱和固溶体的热处理工艺。
(目的:主要是改善钢和合金的塑性和韧性,为沉淀硬化处理作好准备等。 使合金中各种相充分溶解,强化固溶体,并提高韧性及抗蚀性能,消除应力与软化,以便继续加工或成型。)
沉淀硬化(析出强化):指金属在过饱和固溶体中溶质原子偏聚区和(或)由之脱溶出微粒弥散分布于基体中而导致硬化的一种热处理工艺。如奥氏体沉淀不锈钢在固溶处理后或经冷加工后,在 400~500℃ 或 700~800℃ 进行沉淀硬化处理,可获得很高的强度。 即某些合金的过饱和固溶体在室温下放置或者将它加热到一定温度,溶质原子会在固溶点阵的一定区域内聚集或组成第二相,从而导致合金的硬度升高的现象。
时效硬化:定义:经固溶处理或形变加工的金属材料在室温或较高温度保持而使强度和硬度明显提高的现象。
时效硬化:随时间的进展使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提高,伸长率和冲击韧性降低的现象,称为时效硬化。 不同种类钢材的时效硬化过程和时间长短不同,可以几小时到数十年。
时效强化:合金元素经固溶处理后,获得过饱和固溶体。在随后的室温放置或低温加热保温时,第二相从过饱和固溶体中析出,引起强度,硬度以及物理和化学性能的显著变化,这一过程被称为时效。
时效分人工时效和自然时效。室温放置过程中使合金产生强化的效应称为自然时效,低温加热过程中使合金产生强化的称为人工时效。
在金属基体中加入固溶度随温度降低而降低的合金元素,通过高温固溶淬火处理,形成过饱和固溶体,通过时效,过饱和固溶体分解,合金元素以一定方式析出,弥散分布在
基体中形成沉淀相,沉淀相能有效阻止晶界和位错的运动,从而提高提高合金强度。
HAc,即乙酸,化学品。易挥发。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CH3COOH
露点(或霜点)温度: dew temperature。露点温度指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形象地说,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为露珠时候的温度叫露点温度。露点温度本是个温度值,可为什么用它来表示湿度呢?这是因为,当空气中水汽已达到饱和时,气温与露点温度相同;当水汽未达到饱和时,气温一定高于露点温度。所以露点与气温的差值可以表示空气中的水汽距离饱和的程度。
在100%的相对湿度时,周围环境的温度就是露点温度。露点温度越小于周围环境的温度,结露的可能性就越小,也就意味着空气越干燥,露点不受温度影响,但受压力影响。
氰化氢,又称山埃,化学式HCN。标准状态下为气体,剧毒且致命,无色而苦,并有杏仁气味,能否嗅出视乎个人基因。氰化氢是一种无色,有毒液体,沸点26℃(79°F)略高于室温。氰化氢是一个线性分子,碳和氮之间具有三键。最大允许的蒸汽浓度为10ppm。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常作为毒气室的杀人毒气。
ppm浓度:用溶质质量占全部溶液质量的百万分比来表示的浓度,也称百万分比浓度。
每克农药或肥料的加水量=1000000×药品(肥料)含量(%)÷浓度(ppm) -1
例如:需用15%的多效唑配制成300ppm的药液,喷洒水稻秧苗,1克农药需加多少克水呢?按计算公式计算
如下:加水量=1000000×15%÷300-1=500-1(克)=499 克 即1克15%多效唑加水
499克,即可配制成300ppm的多效唑药液。
阳极溶解:金属作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过程。
冷变形 定义:材料在低于再结晶温度下的塑性变形。冷变形时工件发生加工硬化,不发生再结晶软化。 冷变形或冷加工是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下所进行的变形或加工,如钢的冷拉或冷冲压等;热变形或热加工是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上所进行的变形或加工,如钢的热轧、热锻等。
加工硬化 定义:随着冷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材料所有强度和硬度指标都有所提高,但塑性、韧性有所下降。
再结晶:当退火温度足够高、时间足够长时,在变形金属或合金的显微组织中,产生无应变的新晶粒──再结晶核心。新晶粒不断长大,直至原来的变形组织完全消失,金属或合金的性能也发生显著变化,这一过程称为再结晶。过程的驱动力也是来自残存的形变贮能。与金属中的固态相变类似,再结晶也有转变孕育期,但再结晶前后,金属的点阵类型无变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