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
施 工 方 案
2012年5月18日
灰土挤密桩施工方案
灰 土 挤 密
一、 工程概况:
场地地形平坦,建筑场地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湿陷等级为Ⅱ级。灰土挤密桩桩径400 mm,9#楼桩长,10#楼桩长8m,12#楼桩长,桩距800 mm,排距690mm,9#楼总桩数为3330根,10#楼总桩数为2662根,12#楼总桩数为2736根。 二、设计要求:
本工程地基处理采用3:7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要求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00KPa,剩余湿陷量≤150mm。桩长范围内,桩间土湿陷性全部消除。桩孔内用3:7灰土分层回填夯实时,桩体内的平均压实系数不得小于;桩间土的平均挤密系数均不小于。
三、 施工准备:
a) 施工前,项目技术组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熟悉图纸并对每个桩进行
编号,做到一一对应,了解设计意图,掌握施工重点和施工规范,安排人员、设备进场,测量定位等各项工作。
b) 机具设备:
①成孔设备:螺旋钻桩机三台、桩管、桩架三套。 ②夯扩设备:
2t细长锤及自行式夯机9台;50装载机6台;
③拌和设备:
灰土拌和机一台;40装载机两台。
④主要工具:
电焊机 两台
配电柜 四个 Φ三相电缆线 1200米
铁锨 架子车 若 干
四、 施工方案:
1、施工顺序: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有关规定及技术要求,灰土挤密桩施工顺序采用先里排后外排,隔排隔桩跳打法施工。
2、工艺流程:
场地平整→放线定桩位→桩机就位→成孔→成孔验收→夯填→记录。
3、放线定桩位:
根据总承包单位提供的控制轴线,引测至基坑周边,然后根据施工图纸放出桩中心位置,用木楔或白灰点(用钢钎打入土中20~30cm拔出后用白灰灌孔)做好标记,桩位偏差控制在45mm以内。总承包单位放线员及时复核准确无误后方可根据所放桩点成孔。为了保证放线的准确性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以免夜间放线错误因发现不及时造成较大质量问题。
4、成孔:灰土挤密桩采用螺旋钻法施工,桩机就位后,先将钻管对准所放桩中心位置,用线锤从两个不同方向校正钻管垂直度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后,用螺旋钻成孔。成孔后应将地表松散土块由孔中心向四周拔开,以免掉入桩孔内影响成桩质量。
5、夯填
1)填料要求:
① 土料:采用黄土,不得含有机杂质或使用耕植土。且土颗粒
粒径不大于15mm,土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范围内,如土料水分过多或不足时,可以晾干或洒水湿润。
②石灰:消解石灰,要求灰颗粒粒径不大于5mm,不得加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粒及其它杂质,也不得含有过多水份。
③灰土拌和:采用40装载机上料,灰土拌和机按灰土体积比3 :7进行拌和,适当控制含水量(最优含水量%),现场以手握成团,两指轻捏即散为宜,如有球团应打碎。
2)夯实:向桩孔填料前,应先将孔底夯2-3锤,然后用3:7灰土在最优含水量状态下分层回填夯实。每次填料厚度300~400mm,(约一架子车,分别从两个方向对称下料,避免因填料不平而造成桩体打歪。)夯锤提升高度3m,夯击次数不少于8击,夯扩密实后方可填料。如此反复,至设计标高为止。 五、质量保证措施:
1、执行规范:
⑴《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⑵《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BJ/T61-29-2005 ⑶《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⑷《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2 ⑸其他适用的现行标准、规范、规程。
2、灰土挤密桩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灰土挤密桩处理地基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 项序检 查 项 目 目 号 桩 体 干 密 1 度 主 测桩管长度或垂球测控 2 项 地 基 承 载 目 3 力 4 1 一 般 2 项 目 3 4
3、施工时应加强管理,进行认真的技术交底和检查,桩孔要防止漏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 单 位 λc≥ 数 值 现场取样检查 桩 长 mm +500 孔深 KPa 桩 径 土料有机质含% 量 mm 200 -20 ≤5 静荷载试验 用钢尺量 实验室焙烧法 满堂布桩≤ 桩 位 偏 差 条基布桩≤ 垂 直 度 桩 径 % mm ≤ -20 用经纬仪测桩高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打或漏填,并将每天每班成孔及成桩工作量及时复核,并整理上报。
4、严把质量关,施工过程各工序都要设专人负责监督成孔、回填、
夯实及质量做好施工记录,如发现地基土质异常并影响成孔或回填夯实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报告总承包单位有关负责人员,待查明情况或采
取有效措施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5、本工程每道工序必须实施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的验收制度,当
班人员在自检的基础上会同质量技术组进行验收。
6、做好技术资料整理。根据每天实际完成工程量,认真如实填写
工程隐蔽验收记录和灰土挤密桩桩孔分填施工记录表,并上报总承包单位(一式三份)。
7、 施工过程应加强质量抽查,抽查数量不得少于成桩数量的
2%,采用环刀取样测定桩身土的压实系数及桩间土的挤密系数不得小于设计要求,并做好记录。对于不合格应采取加桩或其它补救措施。 六、安全措施
1、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前要进行安全教育,并做好记录。 2、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程、规范、各工种安全生产
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三宝”。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3、桩机操作时,应安放平稳,防止成孔时,突然倾倒或锤头突然
下落,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
4、成孔时距桩锤6m范围内不得有人走动或进行其他作业。 5、已成好的孔尚未回填时,应加盖板,以免人员或物件掉入孔内。
6、夯填前,应先检查夯实机等电线绝缘是否良好,接地线,开关应符合要求,夯土时严禁夯击电线。倒车时一定要有人看好并拉好电线,以免拉、扎断电线造成触电事故。
7、成孔最好当天填完,遇隔夜施工要做好防雨措施,将孔围垄,孔眼要覆盖,同时要做好施工现场的排水工作,做到安全文明施工。
七、 工期保证措施:
1、 有效工期34天(不含试桩及准备时间),实行两班制,昼夜不停,
保证每班成桩110根。
2、保证工期,合理安排,加强管理,特成立项目部。责任落实到人,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确保工期。 八、环保措施:
1、尽量将成孔安排在白天施工,分层夯填安排在晚间,禁止夜间
使用打桩机。
2、粉碎消石灰的作业场地应做封闭处理,操作人员应佩带防护眼
镜和口罩。
3、外购土方的的运输车辆不应超载,严密覆盖运输和卸运,防止
遗撒。
九、项目部人员组成:
部 门 项 目 部 项 目 部 技术质量组 生产安全组 生产安全组 生产安全组 材 料 组 姓 名 职 务 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 技术负责 工作职责 全面负责 现场负责 技术质量管 理 施工员 施工员 安全员 材料员 生 产 生 产 安 全 材 料 十、验 收:
工程结束后,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人工地基检测部门对复合地基进行检测验收合格后,工作量核定,并向总承包单位提交三套完整的工程技术资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