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工挖孔流程

来源:二三娱乐
本文是一篇对2002年第4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杂志期刊的一篇名为“浅谈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人工挖孔桩施工”的流程方案的通俗理解的文章。

人工挖孔施工流程一般包括下列6个步骤:1技术准备2测量放线3土方开挖4安放护筒5人工挖孔土方循环6人工挖孔成孔检查 技术准备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开挖前场地上需要做一些检查工作。例如地上、地下的电缆、管线、旧的建筑基础等障碍物必须要清除。各项临时设施,如照明、通风、安全设施准备就绪。(2)要熟悉施工图纸及场地的土质,开挖之前,要有选择性地先挖两个试验桩孔水文地质资料,做到心中有数。(3)按设计要求制作钢护筒。(4),分析土质、水文等有关情况。(5)开挖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教育,操作前对吊具进行安全可靠的检查和试验,确保施工的安全。

󰀀 测量放线主要是指测量人员应根据设计图纸中的平面控制网测放控制点以及桩位并做好标记,一般允许偏差为:顺着轴线的方向为±50mm。桩中心控制点是指按照设计图纸中的控制点来放桩位,画出相互垂直的十字控制桩线。施工前经过测量人员一一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

󰀀 土方开挖是指由施工人员从上到下逐层进行开挖,一般是按照先挖中间部分土方,然后挖周边部分的顺序进行。分层成孔的尺寸要控制在900mm以内。人工挖土分层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土质好坏及操作条件而定,一般也是900mm为宜。开孔完成后需进行全面测量核对工作,直到对孔径、桩位中心检测无误后方可进行支护。

安放护筒要根据现场情况采用护筒支护。护筒一般是用10mm以上厚钢板制作。在人工挖孔的深度完成第一层(约1m)时吊装护筒要求入孔,护筒一般高出地面200-300mm。随着人工挖孔深度的增加,应加深护筒的入孔深度,防止坍孔等安全事故。󰀀

󰀀 人工挖孔土方循环是指同时开挖两个至三个探孔以备土方循环使用,等到第一个人工探孔完成并检验合格后,由第二个探孔出土回填第一个探孔,第一个探孔的护筒吊出后吊入第二个探孔做支护,同时开挖第三个探孔,以次类推来完成循环使用。

󰀀 人工挖孔成孔检查是指待桩孔完成后,需要检查成孔质量和地下管线的情况,由监理部门的相关人员对探孔进行检查。

以上就是人工挖孔的相关流程的解释,一般待这些施工过程完成后还需做成品保护工作。成品保护工作注意以下几点就行了。(1)将已挖好的桩孔用木板或者钢筋网片盖好,防止土块、杂物和人员坠落。(2)桩孔上口外圈要做好挡土台,防止灌水及掉土。(3)护筒吊入桩孔时,不要碰坏孔壁。(4)施工过程要妥善保护好场地的轴线桩、水准点。

班级:07土木一 姓名:魏卫 学号:07110211128 日期:2010 11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