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现场施工中关键工序的控制要点

来源:二三娱乐


现场施工中关键工序的控制要点

首先必须要知道的什么是关键工序,关键工序是指关键件的加工制造工序和关键部位的装配调整工序。对工艺上有特殊要求或对下道工序有较大影响的工序、或工艺难度大、质量较易波动或问题发生较多的工序。这也是我们监理需要重点检查的对象并且有必要的时候需要实行旁站跟踪检查,马虎不的。但是我们要对这项工序做监控管理,自己必须要掌握和灵活运用,对照相关的技术规范、施工图纸来检查施工单位的工作是否符合要求。

下面我来简单的说一下其中钻孔灌注桩在施工中的工序做法和我个人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哪些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钻孔灌注桩:1.测量放样。应核核实施工单位的测量放样报告单测得的结果是否正确。一旦坐标不准确今后的主体工程就要产生偏位。

2.埋设护筒。护筒应采用钢护筒,采用5mm厚钢板较易,确保在护筒埋设稍有偏差时,保证钻头能准确就位,并能顺利提钻。护筒的长度在2M左右为佳。原则上保证护筒进入原状土50cm左右,并高出地面30cm左右,可以确保不小于1m的水头压力,防止塌孔。护筒可以采用十字交叉法定位。护筒就位后,四周用粘土分层均匀填满夯实,确保泥浆不外漏,确保护筒位置正确牢固。护筒埋好后钻机就能就位了。

3.泥浆循环。应设置一个清水池和泥浆池,用于泥浆循环,并及时组织泥浆车进行外运。施工过程中应控制好泥浆比重。这也是很关键的。

4.钻孔。钻前应先配置好一定比重的泥浆一般约为1.35~1.45的泥浆注入泥浆池和空穴内。调平好钻孔工作平台,保证钻孔平台水平并确保牢固,在钻孔过程中不发生倾斜位移。调整好钻机,

保证钻杆竖直,使钻架吊点、钻机的转盘中央和桩位中心三点在一垂直线上。在钻孔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平台的水平度,发现倾斜,及时调整,确保成孔垂直度。在粘土钻孔过程中,及时检查泥浆比重,控制在1.25~1.35之间。粘度控制在16~22秒,发现不符,及时调整。泥浆具有护壁作用,不控制好可能会造成塌孔。钻孔作业不得分班应连续进行,不中断作业。当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应对孔径、孔深、孔斜率进行检查,自测合格后,并报监理验收合格方可以开始清孔。

5.下钢筋笼。清完孔后下钢筋笼。钢筋笼现场应分节制作,长度可以根据钢筋长度及钢筋笼长度确定。这里钢筋笼的制作过程就不细说了,也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这里只说下主控项目,钢筋笼的主筋间距和箍筋间距要严格控制,接头处箍筋应加密。保护层垫块均匀合理放置,垫块采用圆垫块。吊放钢筋笼,确保骨架垂直缓慢下放,控制好钢筋笼顶标高,用两根钢筋固定在正确的标高位置上,保证钢筋骨架不下沉不上浮。

6.放导管。导管底与孔底应保证有30cm左右的空隙,防止导管进入沉淀中,混凝土无法涌出管外。另避免离孔底太高,使第一斗灌注混凝土无法埋住导管口或导管埋深太少,泥浆重新涌入导管内形成夹泥,影响成桩质量。

7.二次清孔和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施工中要掌握的是导管必须要买入混凝土内,控制提升导管的速度。提管太快会导致导管离开混凝土面造成断桩、夹杂泥浆的质量事故。

上面所说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案也是我结合实际现场情况简要的叙说。下面再说下施工中经常会发生的事故及如何处理。

1.坍孔。坍孔的表显是孔内水位忽然下降,孔口冒细密的水泡,出渣量明显增加而不见进尺,钻机负荷显著增加等。这一事故可能是泥浆比重没控制好,应找出坍孔原因,并且采取相应措施。

2.孔洞偏斜。由于主动钻杆较长,转动时上部摆动过大;在有倾斜的软、硬地层钻进时,应吊着钻杆控制进尺,低速钻进;固定钻杆的卡孔和护筒中心三者不在一条竖直线上。导致了孔洞的偏斜。处理方法可以在偏斜处吊住钻头上下反复扫孔,使钻孔正直,偏斜严重时应回填砂粘土到偏斜处,待沉积密实后再继承钻进。

3.经开挖后桩未达到设计标高。由于所浇筑的混凝土不断上升,混凝土面上的泥浆不断被挤出孔外。上升的混凝土难以进入混凝土保护层内,形成钢筋笼为边的假桩,而后混凝土又挤入保护层内使混凝土标高下降。处理方法可以接桩支模板达到设计高度。

只有更好的掌握才能更有效的控制好施工质量。才能施工中不处于被动状态。这也是我们监理应该去做的事情,熟读规范、了解现场的情况。把理论的知识能融入到实践中去,更好的把控好施工质量,预防质量事故的发生。

作者:倪卿奇

2012.12.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