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李商隐《安定城楼》赏析

来源:二三娱乐


李商隐《安定城楼》赏析

《安定城楼》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诗名《安定城楼》,“安定城楼”:(在现在的甘肃“泾jing1川县“,这个县名是民国时才使用的。最早是“定安郡”,北魏开始设立“泾州”,几经反复到唐高祖又改回“泾州“。不管名称怎样,“安定城”本来就一直是有的,只是作为了“泾州”的首府。)据说这“安定城门”:(是泾州的北门,当时最为繁华,最常用。城中人口曾经达到30万,军队20万。是有相当规模的城。四面城墙都是7里,整个城周长28里。)七里的城墙是挺长的。

我们来看看有关李商隐这个阶段的资料:(唐开成三年(838年)春,李商隐参加了“吏部博学宏词科”的考试,想通过考试后获得官职。但录取并拟官职后,却意外地被中书驳下。开成三年暮春,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邀请,来到离长安五百里的泾州,在泾原幕府担任从事。)我们先来看原诗: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字词典故 “迢递”:遥远貌,曲折,连绵不绝的意思。“汀洲”:水中小洲。在很多唐诗里头,都是描写春天“汀州”上的草。(如 武元衡 《江上寄隐者》“却忆沿江叟,汀洲春草生。”)

赏析 李商隐说,连绵不绝的安定城墙,又高又长。我站在这百尺城楼上眺望城外,只见那嫩绿的杨柳枝外,尽是春草如茵的汀洲。

这安定城城楼前面就是泾水,泾州也是因泾水而得名的。李商隐长安受挫,来到了五百里外的泾州,站在高楼上望着一派的春天气息,一定是颇有些感慨。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字词典故 提这两句诗中提到两个人:“贾谊”和“王粲”,在杜甫的《久客》中说:“去国哀王粲,伤时哭贾生。”

“贾生”:即“贾谊”(汉文帝时期,他上书《治安策》,一开篇就是“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可是上书后却不为汉文帝所采纳。)“贾谊”是古人作为怀才不遇的一个典范。当时贾谊很年轻。所以杜甫说,伤心的时候,就“哭贾生”。

“王粲can4”:(王粲出身于名门望族,公元191年(初平二年),汉献帝被“董卓”控制,西迁至长安,王粲也随同前往。当时的著名学者、左中郎将“蔡邕yong1”一见到王粲,就觉得他是个奇才。公元193年(初平四年),王粲十七岁的时候,受司徒征辟,又被召为黄门侍郎。王粲因为长安局势混乱,没有赴任。不久,他到荆州去投靠自己的同乡、荆州牧刘表。) “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他因为长安局势混乱而离开,所以

杜甫说“去国哀王粲”。

赏析 李商隐说,贾生年少时空有报国之心,却无报国之门,白白垂眼泪。王粲仕途的春天来了,他反而更往远处旅游。

我们知道李商隐去京城参加考试失利,所以把自己比喻成报国无门的贾生,只能自己白白流眼泪。可是他是被录取了,又被刷下的。这也可以说是他仕途的春天,却因为长安的混乱,所以他和王粲一样“去国”,离开长安,跑到五百里外的泾州来了,所以是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字词典故 “忆”:思念,回想。“江湖”:江河湖泊。也指远离朝廷与公家的民间。(《庄子 大宗师》:“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扁舟”:小船。

赏析 李商隐说,永远都记得江湖是白发之时的归宿地,如果想回到大自然的天地间,那就进入一叶扁舟,到处游荡。

仕途受挫,李商隐可能不免有些沮丧,可是又自我排遣,反正人最后都是要归隐江湖,到天地间去遨游的。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字词典故 “猜意”:猜忌。“鹓yuan1雏chu2:(古代传说中的瑞鸟,指凤凰之类

的。)这两句的典故是和庄子有关的:

(“惠施”在魏国当宰相,庄子去看望他。有的人对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中搜捕(庄子)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你知道它吗 ? 鹓雏鸟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这时,一只猫头鹰得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雏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鹓雏鸟,发出 ' 吓 ’ 的怒斥声。而你是以为我想要你梁国宰相的官位所以来恐吓我吗?”)

赏析 李商隐说,哎,不知道什么时候腐臭的老鼠也成了某些人口中有滋味的美食。他们竟然来对高贵的鹓雏猜忌不休。

很显然,李商隐举这样的例子来说明自己对那些官职视如粪土,表明自己是有着高尚情操的人。李商隐这一年差不多二十五岁。他可能是因为成了王茂元的女婿,而卷入了“牛李党争”,才出现被搞的事情。所以这样一首诗,也确实反映了李商隐当时的心态,长安如此,他也只能跑安定城来了。一时之间,恐怕也很难有机会去长安进取,不免沮丧。但他还是尽力排解自己,竖立自己高尚的形象,粪土官场。年轻的李商隐。

《安定城楼》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