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 术 交 底 记 录
工程名称 交底项目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隧道工程综合接地施工。 二、隧道综合接地技术要求 1、隧道地段贯通地线铺设在两侧的通信信号电缆槽内,并采取砂防护措施。 2、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的线路侧外缘各设一根纵向接地钢筋,每100m断开一次,用于隧道内接地极、接触网断线保护接地及接地钢筋间的等电位连接。 3、隧道二次衬砌中的接地钢筋设置: (1)二次衬砌中有结构钢筋的隧道: ① 利用二次衬砌的内层纵、环向结构钢筋作为接触网断线接地钢筋。 ②接触网垂直向上在拱顶的投影线两侧,以0.5m为间隔,各选3根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 ③上述投影线两侧各1.5m外的其他位置,以1m为间隔,选择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 ④在每个台车位(作业段)中部选择一根环向结构钢筋作为环向接地钢筋,环、纵向接地钢筋间可靠焊接,纵向接地钢筋在作业段间可不连接。
1
技术交底单位 交底日期
⑤每个作业段内的环向接地钢筋与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2)二次衬砌中无结构钢筋的隧道,除接触网吊柱基础接地外,不再单独考虑接地钢筋设置。环向接地钢筋设置位置根据接触网专业提供的里程位置埋设。 (3)线路两侧的贯通地线通过隧道内环向接地钢筋实现横向连接。 4、隧道接地极设置 对于一般拱墙设防水板的衬砌隧道应充分利用隧道的初期支护锚杆、钢架、钢筋或底板钢筋。 ①IV、V级以上围岩隧道,利用锚杆、钢拱架(或钢筋网片)做为接地极。 ②隧道底板接地极按照1米间隔选用底板结构钢筋,即在隧道底板的底层形成一个1m×1m的单层钢筋网,中部“十字”交叉的两根钢筋上的网格节点要求施以“L”形焊接,其他节点绑扎;底板接地钢筋网按照一个台车位的长度考虑,间隔一个台车位置一处。 ③锚杆接地极以约一个台车长度为间隔设置,用作接地极的锚杆环向间距要求为2倍锚杆长度;接地锚杆与钢筋网片、钢拱架或专用环向接地钢筋可靠焊接。 5、接地钢筋间的连接:隧道内的锚杆接地极、底板接地极和二次衬砌内的接地钢筋等接地装置均应通过连接钢筋与两侧电缆槽靠线路侧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2
6、接地段子设置: (1)隧道内接地装置均应采用桥隧型接地端子。 (2)从隧道进口2m处开始,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底部,每间隔10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小于100m的隧道在中部设一处。接地端子供隧道接地装置与贯通地线的连接。 (3)从隧道进口2m处开始,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壁上,每间隔5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小于50m的隧道在中部设一处。接地端子供轨旁设备、设施接地。 (4)在每个专用洞室、变压器洞室两侧壁下部设置接地端子,供洞室内设备、设施接地。 (5)上述所有的接地端子均通过连接钢筋与电缆槽外缘的纵向钢筋连接。 (6)当接触网槽道基础采用预埋方式时,需将基础与二次衬砌内的环向或纵向接地钢筋焊接;当基础采用后植入安装方式时,需在安装基础的位置预埋接地端子,并与二次衬砌内的环向或纵向接地钢筋焊接。 三、工艺要求 1、接地端子应直接灌注在电缆槽或其他混凝土制件中。接地端子采用不锈钢制造,不锈钢材料的成分应满足:Cr≥16%、Ni≥5%/C≤0.08%、Mo≥2%、如GB00Cr17Ni14Mo2.接地端子的端子孔规格为M16,并应配置防异物堵塞的端子孔塞,方便启用。 2、接地连接线宜采用不锈钢连接线,由钢丝绳、二个线鼻以及
3
二个配套的防盗螺栓(每个螺栓上应配一个平垫圈和一个弹簧垫圈)组成。钢丝绳采用直径不大于0.65mm的不锈钢丝制造,总截面不小于200mm2,(IK>25KA)或120mm2(IK≤ 25KA)线鼻与钢丝绳的连接处应能承受5000N的拉力且3min不得松动和断股。如接地设备有特殊规定,应根据相关设备要求选用接地连接线。 3、贯通地线的连续、横向连接和T形分支引接采用铜质C形压接件进行连接;电缆槽内贯通地线与接地端子间的连接采用L型连接器连接。C形压接压力不小于12t,并且C形压接处应采取防腐措施。 单位负责人: 交底人: 接收人: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