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书
单位: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 交底项目 渝黔铁路YQZQ-8标 隧道四电接口技术交底 交底日期 2013年9月2日 交底号 隧道四电接口技术交底 一、施工参考文件及图纸 1、渝黔铁路公司 渝万铁路公司关于发布渝黔、渝万铁路工程接口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 2、渝黔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关于转发站前与站后接口工程有关问题的回复的通知 3、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 4、接触网基础预留说明(渝黔正线重庆西至贵阳北) 5、渝黔线站后对站前专业接口工程交底资料汇编(1) 6、双线隧道洞室及过轨管线图(渝黔隧附DS) 7、隧道综合接地设计图(渝黔隧附JD) 8、赶水东至夜郎镇接触网基础预留图(渝黔施网(基)-08 9、夜郎镇至桐梓东接触网基础预留图(渝黔施网(基)-10 10、桐梓东至娄山关南接触网基础预留图(渝黔施网(基)-12 二、技术要求 (一)、综合接地 1、拱墙部位初期支护综合接地 ⑴Ⅱ级围岩有仰拱隧道,利用专用锚杆及Φ16专用环接地钢筋(钢筋与围岩间的喷砼厚度不小于4cm,与二次衬砌间的喷砼厚度不小于3cm)作为接地极。 ⑵Ⅲ级围岩隧道,有钢拱架的,应尽量利用钢拱架及锚杆作为接地极;当没有钢拱架或者钢拱架不满足接地要求时,应利用锚杆及Φ16专用环向接地钢筋(钢筋与围岩间的喷砼厚度不小于4cm,与二次衬砌间的喷砼厚度不小于3cm)作为接地极。 ⑶Ⅳ、Ⅴ级以上围岩隧道,利用锚杆,钢拱架作为接地极。 ⑷锚杆接地极以约一个台车长度为间隔设置,用作接地极的锚杆环向间距要求为2倍锚杆长度;接地锚杆与钢筋网片、钢拱架或专用环向接地钢筋可靠焊接。 ⑸每一个台车位的隧道接地极均通过连接钢筋与两侧电缆槽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2、衬砌仰拱、底板综合接地 ⑴、明洞仰拱及底板 ①每个接地极在仰拱底层中间位置选取一根环向主筋Φ16与仰拱底层用于接地的纵向钢筋用Φ16L形钢筋焊接成整体。 ②环向Φ16 钢筋与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侧壁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即在隧道底板的底层形成一个1m×1m的单层钢筋网,中部“十字”交叉的两根钢筋上的网格节点要求施以“L”型焊接,其他节点绑扎。 ③有底板钢筋的隧道及明洞地段,利用隧道底板或明洞仰拱下层的结构钢筋作为接地极。 ④底板或明洞仰拱接地钢筋网按照一个台车位的长度考虑,间隔一个台车位设置一处。 ⑵、二次衬砌 ①二次衬砌中有结构钢筋的隧道,可利用二次衬砌的内层纵、环向结构钢筋作为接触网断线保护
工程名称 交底项目 渝黔铁路YQZQ-8标 隧道四电接口技术交底 交底日期 2013年9月2日 交底号 接地钢筋; ②接触网线垂直向上在拱顶的投影线两侧以0.5m为间隔,各选3根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 ③上述投影线两侧各1.5外的其他位置,以1m为间隔,选择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 ④在每个台车位中部选择一根环向结构钢筋作为环向接地钢筋,环、纵向接地钢筋间可靠焊接,纵向接地钢筋在作业段间可不连接; ⑤每个作业段内的环向接地钢筋与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线路侧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连接钢筋采用Φ16。 ⑥二次衬砌中无结构钢筋的隧道,除接触网基础接地外,不再单独考虑接地钢筋设置,在间隔100m的位置布设1根Φ16作为环向接地钢筋,接触网基础接地环向钢筋的净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5mm。 ⑦所有接地钢筋间的连接均应保证焊接质量,采用焊接或“L”型钢筋焊接。 ⑶、水沟电缆槽 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的线路侧外缘各设一根纵向接地钢筋,每100m断开一次。用于隧道内接地极、接触网闪络保护接地及接地钢筋间的等电位连接。 3、 接地端子设置 ⑴、隧道内接地装置均采用桥隧型接地端子。 ⑵、从隧道进口2m处开始,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底部,每间隔10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小于100m的隧道在中部设一处,接地端子供隧道接地装置与贯通地线的连接。 ⑶、从隧道进口2m处开始,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壁上,每间隔5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小于50m的隧道在中部设一处,接地端子供轨旁设备、设施接地。 ⑷、每个专用洞室、变压器洞室两侧壁下部各设置1 个接地端子。 ⑸、接触网基础后植入安装方式,需在安装基础的位置预埋接地端子,每间隔约100m在隧道顶部上、下行线路中心的环向钢筋上各预留一处接地端子(隧道进口、出口第一个台车位必须设置);小于100m的隧道在两端设置。 ⑹、上述所有的接地端子均通过连接钢筋与电缆槽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二)、过轨预埋 1、洞口过轨管布设 ⑴、电力专业在洞口附近设置一组过轨管(4根Φ150镀锌过轨钢管,壁厚4.5mm),过轨管引入两侧电力电缆槽。与电力电缆槽交角成45度,过轨管线均设置于中心水沟下方,钢管沿各方向的弯曲半径均不小于1m。 ⑵、通信专业(含无线通信)在洞口附近垂直设置一组过轨管(2根Φ100双面镀锌过轨钢管,壁厚5mm)。 ⑶、各过轨管线管口均要求打磨光滑保护电缆,并在电缆槽露头1cm,内壁应设堵头,采用泡沫填充剂或软布封堵,以防渗水。 ⑷、各过轨管内均预留穿线用Φ4mm钢丝2根,且铁丝头露出过轨管,以便后续电缆敷设。 ⑸、每处过轨管施工完成后,要求要进行电缆穿管试验,保证电缆顺利穿过。 2、综合洞室过轨管设置 ⑴、电力专业在洞口附近设置一组过轨管(4根Φ150镀锌过轨钢管,壁厚4.5mm),过轨管引入两侧电力电缆槽。与电力电缆槽交角成45度,过轨管线均设置于中心水沟下方,钢管沿各方向的弯曲半径均不小于1m。 ⑵、当隧道长度大于5km或隧道内有直放站设备洞室处,通信专业(含无线通信)在综合洞室附近设置一组过轨管(2根Φ100双面镀锌过轨钢管,壁厚5mm)。
工程名称 交底项目 渝黔铁路YQZQ-8标 隧道四电接口技术交底 交底日期 2013年9月2日 交底号 ⑶、各过轨管线管口均要求打磨光滑保护电缆,并在电缆槽露头1cm,内壁应设堵头,采用泡沫填充剂或软布封堵,以防渗水。 ⑷、各过轨管内均预留穿线用Φ4mm钢丝2根,且铁丝头露出过轨管,以便后续电缆敷设。 ⑸、每处过轨管施工完成后,要求要进行电缆穿管试验,保证电缆顺利穿过。 3、变压器洞室过轨管设置 ⑴、电力专业在洞口附近设置一组过轨管(4根Φ150镀锌过轨钢管,壁厚4.5mm),过轨管引入两侧电力电缆槽。与电力电缆槽交角成45度,过轨管线均设置于中心水沟下方,钢管沿各方向的弯曲半径均不小于1m。 ⑵、各过轨管线管口均要求打磨光滑保护电缆,并在电缆槽露头1cm,内壁应设堵头,采用泡沫填充剂或软布封堵,以防渗水。 ⑶、各过轨管内均预留穿线用Φ4mm钢丝2根,且铁丝头露出过轨管,以便后续电缆敷设。 ⑷、每处过轨管施工完成后,要求要进行电缆穿管试验,保证电缆顺利穿过。 二、施工控制 1、施工班组根据施工进度提前备料,当施工进行到本工序时应根据施工技术要求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做到: ⑴、施工质量满足技术要求; ⑵、接口部件安装位置准确; ⑶、接口部件结构尺寸符合施工图要求; ⑷、接口部件外漏部分保护符合施工图要求; ⑸、施工中注意安全防护; ⑹、施工完成后进行自检,检验项目; ⑺、工程数量; ⑻、安装位置; ⑼、外观质量; ⑽、结构尺寸。 2、工区工点技术负责人收到施工班组完工信息后对施工内容进行全面质量检测,检测人员由质检工程师、接口负责人组成,质检工程师全面负责检测质量和资料整理,接口负责人负责接地电阻、贯通性电阻值的测试工作。 三、质量控制 1 、采用Φ16 或Φ14“L”形钢筋焊接或搭接焊时焊接长度双边焊不小于55mm,单边焊长度不小于100mm,焊缝厚度不小于4mm; 2 、锚杆与钢架、环向接地钢筋的连接采用Φ16 “L”形钢筋焊接; 3 、钢筋焊接后,只有经过电阻测试合格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4 、过轨管道间距不小于50 ㎝,管道加工尺寸符合设计,管内预留铁丝两头出露长度均不小于50 ㎝; 5 、接地端子预埋美观、位置准确,与电缆槽同步形成,接地端子螺纹完好,保护塑料塞齐全,无混凝土等建筑材料污染,焊接牢固; 6 、施工时应对接地钢筋做出标示,便于检查; 7 、过轨管接续采用管节、扩口钢管或专用连接管件连接并保证不漏水,不宜采用焊接。过轨钢管不应有穿孔、裂缝及显著凹凸不平、严重腐蚀等情况,内壁光滑无毛刺,管口应磨光;
工程名称 交底项目 渝黔铁路YQZQ-8标 隧道四电接口技术交底 交底日期 2013年9月2日 交底号 8 、严格监理程序。每道工序经自检合格,报监理工程师复检签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四、检验和检测 工区各工点技术负责人对施工质量的检查,每个部位混凝土浇筑前、浇筑后,量测接地电阻、贯通性电阻值并做好记录,发现不合格项应下发整改通知,在本项工序完成后和下项工序开工前对施工内容进行质量检测,检测结果记录到专用记录表中,记录表应填写要求进行填写,对于检测中发现有不合格项则不允许进行下一工序。并于每周五给项目部工程部和各监理站要求时间上报接地电阻、贯通性电阻测试记录。 交底人: 复核人 : 接受人: 日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