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
荒村 于谦
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 老翁佣纳债,稚子卖输粮。 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 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遭受旱灾与蝗灾,年复一年,没有收成,农村凋敝,村落十分荒凉冷落。 B.为了还债,老翁去做雇工,让小孩去卖掉家中口粮,老翁家生活极其贫困。 C.农家墙壁坍坏,屋里到处都刮着大风;屋梁倒塌,月光直接照射到了床上。 D.诗歌语言明白如话,不用典故,不事雕琢,描绘典型事例而获得良好效果。
高二上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1-2小题。
分题得渔村晚照
徐照
渔师得鱼绕溪卖,小船横系柴门外。 出门老妪唤鸡犬,张敛蓑衣屋头晒。 卖鱼得酒又得钱,归来醉倒地上眠。 小儿啾啾问煮米,白鸥飞去芦花烟。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关注渔夫的日常生活,描述了一幅真实自然的渔家的生活场景。 B.本诗采用工笔手法,生动地描写了渔夫打鱼、卖鱼、买醉而归的情景。 C.诗歌的语言质朴,内容通俗易懂,宇里行间表达了诗人对渔家的情感。 D.诗歌结尾以景结情,描写白鸥悄然地离去,飞向芦花从中,耐人寻味。
高二上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凉思 李商隐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4.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绘了一幅初秋水亭夜凉图,紧扣诗题“凉思”;同时交代了诗作的时间背景。 B.颔联笔触由“凉”转入“思”,时节已转入秋,诗人立于栏杆,凝神长想,思潮起伏。 C.颈联写诗人离开长安已两年,滞留远方未归;而南陵方面传信的使者,很晚才带回消息。 D.本诗紧扣诗题“凉思”,对凉秋怀旧,以景寓情,情景交融;语言疏朗清淡,富有意味。 高二上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次韵明仲游北岩
刘子翚
云岩藏胜绝,何路不潜通。 信步迷时远,冥心乐处同。 乱松风索索,悬瀑雨蒙蒙。 陶谢多清兴,招邀有远公。
3.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一首唱和诗,诗歌标题点明了游览地点以及一起去北岩游玩的同伴。 B.北岩景色奇绝,道路交错相通,这是词人在随意游览时迷路的重要原因。 C.北岩山中的迷人景色能够让游客们忘却内心的世俗之念,心境得以宁静。 D.诗歌最后一联连用两个典故,以表达自己清雅的兴致和向往归隐的心情。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韩愈《调张籍》
古诗鉴赏选择题专项3 编写人:高三语文组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2. 3. 4.
B “让小孩卖掉家中口粮”错误,应为卖掉孩子向国家输送公粮。 B 不是“工笔”手法,而是“白描”手法。
A “一起去”游玩错误,诗歌内容并未体现作者一同去。 C “很晚才带回消息”错误,通过上下句可知“消息”并未带回。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韩愈《调张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