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原本就会存在很多问题,⽐如⼀些管理的不完善之类的问题,因此企业为提⾼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就需要加强内部控制,接下来由店铺的⼩编为⼤家整理了⼀些关于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需要注意什么⽅⾯的知识,欢迎⼤家阅读!
⼀、组织规划控制
合理的组织分⼯是保证经济业务按照企业既定⽅针执⾏、提⾼经营效率、保护资产和增强会计数据可靠性的重要条件。其主要原则是不相容职务的分离。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个⼈担任,既可能弄虚作假,⼜能够⾃⼰掩盖其错弊⾏为的职务。不相容职务分离就是要求把那些不相容职务分别由⼏个⼈担任,以资互相监督。企业内部的主要不相容职务有:授权批准职务;执⾏业务职务;财产保管职务;会计记录职务;监督审核职务。如果上述每⼀职务分别由相对独⽴的⼈员实施,就有利于内部控制作⽤的发挥。
当然,不相容职务分离这项控制需要各个职务分离的员⼯各守其责,如果担任不相容的职⼯之间相互串通勾结,则不相容职务分离的作⽤会消失殆尽。但⽆论怎样,如果企业没有适当的职务分离,则发⽣错误的可能性更⼤。基于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企业在组织机构设置中,应考虑设计⾃动检查和平衡的功能,其要求是:(1)业务循环必须经过不同部门,并保证业务循环中有关部门之间相互进⾏检查。(2)在每项经济业务检查中,检查者不应从属于被检查者领导,以保证检查出的问题不被掩盖,及时得到纠正。
⼆、授权批准控制
授权批准是指企业各级⼈员必须经过适当的授权和批准才能执⾏有关经济业务,未经授权和批准,不得处理有关业务。在⼀个公司制企业中,授权⼀般由股东授予董事会,然后由董事会将⼤部分权⼒授予企业的总经理和有关管理⼈员,企业每⼀层次的管理⼈员既是上级管理⼈员的授权客体,⼜是对下级管理⼈员的授权主体。
1.授权批准⽅式
授权批准按其形式可分为“⼀般授权”和“特殊授权”。
⼀般授权是对办理常规经济业务权⼒、条件和有关责任者的规定,时效性较长。⼀般授权通常是在管理部门中采⽤岗位责任制或管理⽂件的授权形式,或在经济业务中以规定其办理条件、范围和对该业务管理⼈员任命的形式予以反映的。例如,对正常经营所需物资的购买均作⼀般授权,仓库在现有库存达到再定购点时就可直接提出采购申请。特殊授权与⼀般授权不同,特殊授权只涉及特定的经济业务处理的具体条件及有关具体⼈员。例如,董事会决定向某⼀银⾏借款⾼达数百万元,额度远远超过财务部门的权限,对于这笔借款业务,必须作为特殊授权。可见,这⼀种的授权时效较短。
2.授权批准体系
不论采⽤哪⼀种授权批准⽅式,企业都必须建⽴授权批准体系。其中包括:
(1)授权批准的范围。通常把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都应纳⼊其范围。它不仅要控制各种业务的计划制定情况,还要就计划实施的经办⼿续对相关⼈员进⾏授权。
(2)授权层次。根据经济活动的重要性和⾦额⼤⼩确定不同的授权批准层次,从⽽保证各管理层有权有责,防⽌事⽆⼤⼩均由“⼀⽀笔”包揽的现象发⽣。授权批准的层次上应当考虑连续性,要将可能发⽣的情况全⾯纳⼊授权批准体系,避免出现真空地带。当然,也要求企业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不断对有关制度进⾏修正。什么业务新出现时,要配上相应的授权规定;若⾦额规模发⽣变动要修改原有授权层次。
(3)授权责任。被授权者应能够明确在履⾏权⼒时应对哪些⽅⾯负责,避免授权责任不清,⼀旦出现问题⼜难咎其责的情况发⽣。
(4)授权批准程序。企业的经济业务既涉及企业与外单位之间资产与劳务的交换,也包括在企业内部资产和劳务的转移和使⽤。因此,每类经济业务都会有⼀系列内部相互联系的流转程序。所以,应规定每⼀类经济业务的审批程序,以便按程序办理审批,避免越级审批和违规审批的情况发⽣。
三、全⾯预算控制
全⾯预算的控制作⽤主要有:⾸先,确定企业的整体⽬标,制定为达到这⼀⽬标所应有的各类业务计划和为配合业务计划⽽应有的财务收⽀计划;其次,在业务执⾏和收⽀执⾏的过程中,随时注意不脱离原订计划,在必要时酌情调整计划,以确保计划的可执⾏性;再次,及时和定期做出反映实际和预算的业务报告,以公正考核⼯作成果,并及时纠正偏差,确保预定⽬标的实现;最后,通过预算划分权责,使企业⾼层管理当局保持集中控制,⼜同时不减弱各级管理⼈员的责任。
四、实物保护控制1.限制接近
(1)限制接近现⾦。现⾦收⽀的管理应该局限于特定的出纳员。这些出纳员要与控制现⾦余额的会计记录⼈员和登记应收账款的⼈员相分离。可以设⽴单独封闭的出纳室或带锁抽屉的收银机来保护现⾦的安全。零星现⾦的⽀出可以通过由指定⼈员管理⼩额备⽤⾦的⽅法加以控制。
(2)限制接近其他易变现资产。其他易变现资产,如应收票据和有价证券,⼀般应采⽤确保两个⼈同时接近资产的⽅式加以控制。
(3)限制接近存货。存货的实物保护可由专职的仓库保管员控制,设置分离、封闭的仓库区域,以及⼯作时间之内和⼯作时间之后控制进⼊⼚区等⽅式实现。在零售企业中,存货的实物保护可以通过在营业时间中和营业时间后控制接近库房的⽅式(如使⽤夜盗警铃、发放有限的钥匙)来实现。另外,对贵重商品使⽤带锁的营业柜,以及聘⽤专⼈⽇常巡视和采⽤某些监控设备等也是实物保护控制的措施之⼀。
2.定期盘点
定期盘点指对资产进⾏定期盘点并将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进⾏⽐较。
(1)定期与记录核对。实物资产盘点并与会计记录核对⼀致在很⼤程度上保证了资产的安全,虽然我们并不排除实物资产和会计记录存在相同错误的可能。为保证盘点时资产的安全,通常可以先盘点实物,再核对账册以防⽌盘盈资产的流失。
(2)差异调查。实物盘点结果与有关会计记录之间的差异应由独⽴于保管和记录职务的⼈员进⾏调查。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如果不⼀致,可能说明资产管理上出现错误、浪费、损失或其他不正常现象。为防⽌差异再次发⽣,应通过详细调查查明原因、查明责任,并根据资产性质、现⾏的制度以及差异数额、原因,采取加强保护控制、惩罚不称职员⼯等改进措施。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可以根据资产性态来确定盘点频率,显然,动产较之不动产,消费品较之⽣产⽤品,货币性资产较之⾮货币性资产的盘点频率要⾼得多。
3.记录保护
会计应妥善保管各种⽂件资料(尤其是资产、财务、会计等资料)。⾸先,应该严格限制接近会计记录的⼈员,以保持保管、批准和记录职务分离的有效性。其次,会计记录应妥善保存,尽可能减少记录受损、被盗或被毁的机会。再次,某些重要资料(如定期的财务报告)应留有后备记录,以便在遭受意外损失或毁坏时重新恢复,这⼀点在当前计算机处理的条件下,尤为重要。
4.财产保险
通过资产投保(如⽕灾险、盗窃险、责任险等)来增加实物资产受损后补偿的程度或机会,从⽽保护企业的实物安全。
5.财产记录监控
建⽴资产个体档案,对资产的增减变动做及时、全⾯的记录,同时加强对财产的所有权证的管理。企业可考虑改进低值易耗品⼀次摊销⽅式,保留部分价值于账⾯(如1元),使其价值纳⼊财务报表体系内,以确保实物控制。
五、职⼯素质控制1.⽤⼈程序
严格的⽤⼈程序是保证职⼯应有素质的重要环节。⼈事部门须对拟⽤⼈员进⾏细致的调查,通过审阅拟⽤⼈员的教育,和⼯作经历、与以前的⽤⼈单位联系、⾯试等⽅法评估拟⽤⼈员的技术培训和所掌握的技能情况,调查其以往有⽆不诚实⾏为和渎职情况的发⽣。
2.⼯作标准
建⽴完善的⼯作标准,使每个职⼯都知道应遵循的⾏为要求,⽤作考核评价职⼯⾏为的依据。建⽴⼯作标准有利于企业处理业务规范化、标准化,有助于揭露不正常的经济活动。
3.培训计划
制定职⼯培训计划,按职⼯的⼯作岗位进⾏定期培训,帮助他们提⾼业务素质,保证各级⼈员更好地完成规定的任务。
4.考核奖惩
企业应定期对职⼯业绩进⾏考核。对⼯作勤奋、业绩突出的职⼯予以表彰和晋升;对能⼒不⾜的职⼯应及时调整其⼯作岗位;对玩忽职守,甚⾄造成企业损失的职⼯应予以批评、降级甚⾄解聘。
5.信⽤保险
企业可以建⽴职业信⽤保险机制,如与重要岗位的员⼯(如销售、采购、出纳等)签订信⽤承诺书;重要岗位员⼯可采取推荐⼈制度,甚⾄可以办理商业信⽤保险。实施了信⽤保险制度后,不仅能在遭受财产损失时取得赔偿,⽽且还具有⼀定的制⽌犯罪的威慑作⽤。
6.岗位轮换
每项⼯作岗位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轮换,通过轮换交接可以揭⽰前任⼯作中可能存在的差错和弊端,同时抑制不法分⼦的不良动机。此外,顶-岗的职⼯还可能提出改进⼯作的新设想,改善⼯作程序并提⾼⼯作效率。通过上述内容⼤家可以得知,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需要注意组织规划控制、授权批准控制、职⼯素质控制、实物保护控制、授权批准控制等,具体内容参见上⽂。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需要解答,欢迎来店铺咨询在线专业律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