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集团105街坊西部住宅楼工程 2#楼冬期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陕西省三秦建设集团总公司第九项目部
年 月 日
目 录
1.编制依据 ............................................................................................. 2 2.工程概况 ............................................................................................. 2 2.1项目概况 .................................................................................... 2 2.2冬期施工概况 ............................................................................ 2 3.主要分项工程冬期施工技术措施 ...................................................... 3 3.1施工准备 .................................................................................... 3 3.2冬期施工方案 ............................................................................ 3 4.安全消防保证措施 ............................................................................. 5 4.1安全保证措施 ............................................................................ 5 4.2消防保证措施 ............................................................................ 6
1
1.编制依据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
3《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 4《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5《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程》○(JGJ/T104-2011) 6陕西三秦以往冬季施工经验 ○
2.工程概况
2.1项目概况
西北工业集团105街坊西部住宅楼工程2#楼,总建筑面积65708.89㎡,地下1层,地上33层,标准层高2.9m,主楼北侧有商铺1栋(2层)。抗震设防烈度8度,地基与基础为桩基础、现浇钢筋砼筏板基础。 2.2冬期施工概况 2.2.1冬施简述
《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程》(JGJ/T104-2011)规定,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即进行入冬期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高于5℃时解除冬期施工”。(注:日平均气温是1d内2、8、14和20时等4次室外气温观测结果的平均值,在地面以上1.5m处,并远离热源的地方测得的)。根据全国各地气象观测站1951~2008年的气象资料统计,西安冬期施工时间大致为11月下旬~次年2月下旬。 2.2.2西安冬季气温特点
2.2.2.1初冬季。当年的11月中旬至12月20日,大约40天可称为初冬季。这一阶段的日平均气温最低值一般在-2℃以上,其特点是白天基本上处于正温(寒流降温天气除外),白天和夜间处于正负温交替,但其发展趋势是气温一天比一天低,寒流降温一般是以一周一至二次呈周期性变化。
2.2.2.2深冬季。当年的12月20日至次年的2月10日大约50天,可称为深冬季。这一阶段的日平均大都在-3℃以下,日最低气温在-10℃左右,日最高气温在0℃左右,极端最低气温可达到-15℃左右。
2.2.2.3冬末阶段。次年的2月10日至3月15日大约在35天,气温特点基本上同初冬季,但气温的发展是一天比一天高呈转暖趋势。
2.2.2.4上述三个阶段只是根据历年气象资料旬平均气温的变化大致划分的,气温的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实际上三个阶段并不存在明显的界限。三个阶段的划分只是为了在制定总体施工方案时便于分析,指导性的决定所采取的施工方法和措施。但在每一个具体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时,还应根据当时的天气预报情况,
2
有针对性制定相应的方案或在技术交底中明确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 2.2.3冬施的部位
根据进度计划的安排,本工程处于冬季施工的部位为:2#楼基础筏板、地下室、夹层的结构部分。如何在冬季施工、在保证工期的条件下力争达到合格的质量要求,是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的难点。
3.主要分项工程冬期施工技术措施
3.1施工准备 3.1.1组织准备
成立冬期施工领导小组,以项目经理(刘二胜)为组长,项目副经理(程家墙)为副组长,全面指挥2#楼的冬期施工事宜。组员为:技术负责人(赵炜坤)、质量负责人(程家宜)、施工总工长(蔺建启)、安全负责人(刘太平),协助指挥2#楼的冬期施工事宜。 3.1.2技术准备
3.1.2.1组织项目部技术人员学习冬期施工文件及冬季施工规范。组织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明确各自职责,提前做好冬施准备工作。组织技术、质量、安全部门召开冬季施工专项安全技术交底会,对冬季施工的分项工程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
3.1.2.2收听天气预报,及时了解天气情况,防止寒流袭击,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在现场设置风向小红旗,及时了解风向变化情况。
3.1.2.3通过学习培训使施工管理人员了解和掌握本工程的冬季施工计划安排,冬季施工期间要完成的工程部位和工程量,各分项工程的冬施方法和措施,并掌握如下的工作要点:a.了解当天的天气预报和测温人员的测温报告,做出天气突变的防范措施;根据气温变化情况决定外加剂的种类和掺加数量,以便给搅拌站正确地下达指令计划。b. 根据混凝土的养护测温数据,推算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决定同条件试块的试压时间、混凝土的拆模时间以及拆模后混凝土外表面的保温措施。 3.1.3资源准备
设置温度计等测温设备,监控每天气温以指导冬期施工。准备足够的棉毡、岩棉管等保温材料。做好工程机械润滑油的更换补充及其他保养工作,以便在冬期施工期间运转正常。 3.2冬期施工方案 3.2.1砼工程
3.2.1.1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所用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质量、配合比设计、搅拌时的上料计量和控制、出机温度和运输过程的保温以及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等问题,都需要与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提前提出要求,签订协仪,必要时派人到搅拌站进行监控。为此本方案仅对现场施工各养护过程进行设计。
3
3.2.1.2根据工程特点和温度变化情况,应优先采用水溶性有机化合物类的防冻剂,外加剂选择一是要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二是降低混凝土的液相冰点,达到在一定的负温环境下的强度仍能有所增长,三是外加剂必须满足环保要求,外加剂的氨含量等有害物质含量必须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
3.2.1.3混凝土浇筑:墙体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一般控制在500mm,防止出现漏振等混凝土质量通病,混凝土浇筑应达到里实外光。剪力墙浇筑混凝土前,先在底部均匀浇筑5cm厚与墙体混凝土同强度等级的去石子水泥砂浆。混凝土浇筑前钢筋、模板、预留预埋管道应验收合格,并做好隐蔽验收记录,混凝土施工人员齐全、机械设备试运行正常、保温材料已准备好、现场交底工作已完成、道路畅通后方可开盘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到场后必须马上开始浇筑,停留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混凝土浇筑必须连续进行。混凝土罐车用皮棉毡进行保温减少热量散失,确保混凝土到场后温度不得低于10℃、入模温度不低于5℃。 3.2.1.4混凝土的保温、养护:楼板混凝土浇筑完后立即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塑料薄膜,再盖一层棉毡保温保湿养护,深冬阶段覆盖两层棉毡保温保湿养护。 3.2.1.5混凝土工程施工试验:a.商品混凝土到场后试验人员对混凝土做塌落度试验,并做好记录。b.冬季施工混凝土试件除按规范要求留置标养试块外,还应当增设不少于2组同条件养护试件,分别用于达到等效养护龄期时进行强度试验、混凝土转入常温养护28天后的混凝土强度测试。c.冬季施工的测温内容:大气温度、混凝土出罐温度、入模及成型温度、混凝土养护温度,冬季测温由实验员负责。测温时按测孔编号顺序进行,测温计插入测温孔后,用棉花堵塞住孔口,留置在孔内3~5min,然后迅速从孔内取出,使温度计与视线成水平,仔细读数,并记入测温记录表,同时将保温材料将测温孔按原样覆盖好。 3.2.1.6施工期间的测温项目与频次见下表
序 测温项目 频次 1 室外气温 测量最高、最低气温 2 环境温度 每昼夜不少于4次 3 搅拌机棚温度 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4 水、水泥、砂石温度 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5 砼浇筑入模温度 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3.2.1.7大体积砼测温应符合下列规定:第1天至第4天,每4h不少于一次;第5天至第7天,每8h不少于一次;第7天至测温结束,每12h不少于一次。 3.2.2钢筋工程
3.2.2.1随着温度的降低,钢筋的力学性能发生变化: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提高,伸长率和抗冲击韧性降低,脆性增加。影响钢筋负温力学性能的因素很多,一般有冷拉影响、化学成分影响、焊接影响、工艺缺陷等。 3.2.2.2在负温下冷拉控制应力及最大冷拉率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钢筋牌号 冷拉控制应力(N/mm²) 常温 -20℃ 最大冷拉率 (%) 4
HPB300 280 310 10.0 HRB400 500 530 5.0 3.2.2.3在负温下冷拉的钢筋,应逐根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纹和局部颈缩。当温度低于-20℃时,不得对HRB400钢筋进行冷弯操作,以避免在钢筋弯点处发生强化,造成钢筋脆断。
3.2.2.4负温下使用的电渣压力焊钢筋接头,在构造上应防止在接头处产生偏心受力状态,焊接时应严格防止产生过热、烧伤和裂纹等缺陷;雪天或施焊现场风速超过5.4m/s(3级风)焊接时,应采取遮蔽措施,焊接后冷却的接头应避免碰到冰雪;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不宜进行施焊。
3.2.2.5负温闪光对焊:宜采用预热闪光焊或闪光—预热—闪光焊工艺。钢筋端面比较平整时,宜采用预热闪光焊;端面不平整时,宜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 3.2.2.6浇筑混凝土前将钢筋上的冰雪冰块清理干净;对浇筑完混凝土后污染在钢筋上的混凝土应及时清理干净。
3.2.2.7加工钢筋螺纹时,应采用水溶性切削冷却液,当气温在0℃以下时,应使用掺入15%~20%的亚硝酸钠溶液,不应使用油性液体作为润滑液或不加润滑液。 3.2.3模板工程
3.2.3.1梁、柱模板采用12mm多层木模板,挂草帘保温,顶板随混凝土浇筑随铺一层塑料薄膜,面纤被上盖草帘覆盖保温。
3.2.3.2严格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表面温度与外部养护温度之差不超过 25℃;如温差超过25℃时,加强保温措施,增加塑料薄膜和面纤被的覆盖厚度,提高表面和外部的温度;柱模板在混凝土温度降至5℃,强度达设计强度30%时可拆除;梁、板模板拆除根据同条件砼试块试压强度,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要求时拆除;拆模温度与环境温度大于20℃时,拆除模板后混凝土表面应及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3.2.3.3为防止由于温差应力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地下室车库剪力墙应延长拆模时间。
3.2.3.4浇筑混凝土前将模板内杂物、冰雪彻底清理干净。
3.2.3.5拆模时间控制:试验员根据试验结果,报施工员、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质量负责人批准,否则不准拆模,重点部位及有特殊要求的结构还应进行拆模强度推算。
4.安全消防保证措施
4.1安全保证措施
4.1.1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护标准化和场容管理的有关规定,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安全的有关文件和冬施方案。入冬前对现场,生活区的临电线路、电气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维修,发现隐患及时排除。搭设的脚手架必须坚实、牢固可靠,定期检查。
5
4.1.2对作业人员等规定穿绝缘鞋、防滑鞋施工。
4.1.3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班前各班组长要进行安全交底,五级以上大风,停止高空作业,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 4.1.4风雪后施工时,应先将道路、操作平台等积雪清除干净并对供电线路进行检查,防止断线造成触电事故。
4.1.5对特殊工种,如架子工、电焊工等,结合冬施特点进行防火、安全培训教育。确保冬施期间安全施工,根据实际情况逐步落实。
4.1.6现场电源开关、控制箱的设施应加锁,并制定专人负责,防止触电、漏电事故发生。
4.1.7指定专人负责清理路面等,采取防滑措施。现场排水管道、管沟及井等均提前疏通,定期清理。雪后及时将架子上的积雪清扫干净,并检查马道平台,如有松动下沉现象,务必及时处理。
4.1.8冬季施工期间加强边坡的监测,安排专人监护边坡,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冻融等造成边坡失稳。
4.1.9现场材料码放应距离基坑边3米,严禁超高码放,并定期观测基坑边坡位移情况。 4.2消防保证措施
4.2.1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消防方面的文件、规范和冬施方案,做好冬施消防准备工作。
4.2.2消防器材每日进行巡视检查,对不符合消防要求的要及时更换,项目部负责人程树友。
4.2.3注意检查消火栓的保温,临时消防管的保温,发现受冻要及时解决,以备后患,对现场的易燃材料,要及时清理保护,远离火源
4.2.4明火操作严格执行用火申请制度。电气焊必须有人看火,看火人员必须携带消防用品,不准擅自离岗。当采用焊接连接时,焊接前必须采取周密的隔火、防火措施。冬施前,各区对电气焊操作人员进行再教育及书面交底。
4.2.5施工现场严禁吸烟。现场所有的易燃物品应专门堆放,易燃物堆放距离应符合防火规定,易燃物堆放区应设置足够的消防器材。
4.2.6保温材料使用过程中如果损坏严重,不符合使用要求的要及时更换。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