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处理方案形式较多,如放坡、挡土墙、抗滑桩、锚喷支护、桩锚支护及格构支护等等。各种方案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因此,选择合理的方案是保证滑坡治理工程质量的关键。
通过对该处边坡工程的特点分析,并结合场地条件和当地施工经验,确定重力式挡土墙、抗滑桩和预应力锚索抗滑桩都是可行的方案。下面对这三种支护形式进行分析比较,以找出最合理的设计方案。 支护方案的简介 重力式挡土墙
重力式挡土墙是以挡土墙自身重力来维持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的稳定。指的是依靠墙身自重抵抗土体侧压力的挡土墙。重力式挡土墙可用块石、片石、混凝土预制块作为砌体,或采用片石混凝土、混凝土进行整体浇筑。半重力式挡土墙可采用混凝土或少筋混凝土浇筑。重力式挡土墙可用石砌或混凝土建成,一般都做成简单的梯形。它的优点是就地取材,施工方便,经济效果好。
由于重力式挡土墙靠自重维持平衡稳定,因此,体积、重量都大,在软弱地基上修建往往受到承载力的限制。如果墙太高,它耗费材料多,也不经济。当地基较好,挡土墙高度不大,本地又有可用石料时,应当首先选用重力式挡土墙。
重力式挡土墙一般不配钢筋或只在局部范围内配以少量的钢筋,墙高在6m以下,地层稳定、开挖土石方时不会危及相邻建筑物安全的地段,其经济效益明显。 抗滑桩
抗滑桩是埋设于滑面上、下岩体中阻止滑体移动的桩形结构物。抗滑桩通过桩身将上部承受的坡体推力传给桩下部的侧向土体或岩体,依靠桩下部的侧向阻力来承担边坡的下推力,而使边坡保持平衡或稳定。
抗滑桩提供的阻滑力要使整个滑坡体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即滑坡体的稳定安全系数满足相应规范规定的安全系数或可靠指标,保证坡体不从桩顶滑出,不从桩间挤出。同时桩身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即桩的断面要有足够的刚度,桩的应力和变形满足规定要求。
抗滑桩适用于裂隙不太发育、完整性较好的缓倾斜中厚岩体、滑动面较单一倾角较小的滑坡,同时要求有一个明显的滑动面,滑面以下为完整的基岩(或密实的基础)能提供足够的抗力。不适用于软塑体滑坡。
抗滑桩是大悬臂受力,主要靠滑动面以下的的桩身所受的地基反力来平衡滑坡推力,受力机制不合理,需要的桩长截面大,材料消耗多,工程造价高。抗滑桩其抗滑能力大,污工数量小,在滑坡推力大,滑动面深的情况下,较其他抗
滑工程经济、有效。桩位灵活,可以单独设置在滑坡中最有利于抗滑的部位;分排设置时,可将巨大的滑体切割成若干分散的单元体,对滑坡起到分而治之的功效。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是在桩的上部加上锚索,将一部分下滑力转移到锚索上,由锚索承担,这样就可以减少埋于滑床中桩的传递作用于桩周岩体的滑坡推力,桩埋入滑床中的深度相对减小,并使原来的悬臂抗滑桩,变成了一端近似铰接另一端近似弹性固端的一种梁式结构。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结构主要由抗滑桩、预应力锚索、锚具等组成。位于滑面以下稳定基岩内的锚索称锚固段,其余为张拉段。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适用于一般粘土,砂土地区皆可应用,软土,淤泥质土地区要试验后应用。在高陡边坡设计时,要有较好的岩层以提供可靠的锚固力。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作为一种新型支挡结构物,其理论尚不够成熟,计算较复杂,“变位协调法”基于锚索与桩身变位一致,但实际上,地质情况千变万化,施工工艺不尽相同,使得变位计算结果与实际存在较大出入,变位也不一定能很好协调,因此还需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作为一种支挡结构物,技术上具有明显的优越性。通过调整锚索作用点位置,可使得抗滑桩内力分布更合理,从而达
到节省工程造价的目的。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较普通抗滑桩而言,能承受更大的外力,因此它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
三种方案均是可行的,无大的技术难题.在工程实践中,三种方法均已广泛应用于边坡支护中, 均为较理想的边坡支护施工方法。但是,各方法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其优缺点见上文三种方案简介。所种方案。
以只需从经济、工期两方面考虑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