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二三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思考

关于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思考

来源:二三娱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思考

作者:钟洪辉

来源:《师道·教研》2011年第10期

在2010年DI创新思维全球赛上,中国派出了23支代表队200多名中小学生参赛,最好的一支参赛队成绩仅为第六名。而再看其他国家的参赛队获得的成绩,新加坡仅派出60多人参赛,却一举拿到了3项大奖。韩国派出了500多人参赛,共获得7项大奖。这样的结果不得不让人深思,为什么中国代表队的成绩如此糟糕?究其原因,是中国中小学生缺乏创造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而对学生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对中小学生的成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教育制度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教育改革也一直没有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而今家长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老师教学关注的是高考的方式——这就是教育的导向。由于受到传统教育制度的影响,我国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一直缺乏创造力,虽然近几年来,中小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重视,但是要想改变整个教育体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教育制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缺乏创造力,不能一味地指责中国的教育制度,学生的父母和教师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方式和期望会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影响。在市场经济所提倡的竞争意识、独生子女政策下,父母对子女有了更高的期待,这种期待导致最直接的后果是家长只重视学生的分数和名次,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创造力的培养。父母的这种行为有些本末倒置了,希望孩子成为有用的人才,却不给孩子们开发创造能力的机会。家长们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应该意识到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个人的成就很大方面是取决于创造力。创造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应该给学生提供培养创造力的机会,养成他们创造性的思维习惯,而不是不断的给他们考高分的压力、读名校的压力。作为一名中小学生,在家长老师的指导下,也要逐渐的培养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要意识到创造力的重要性,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可以随身带本小本子,随时记下自己的灵感,这也是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青少年时期是培养思维方式的重要时期,养成创造性的思维习惯将会受益终生。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和学生是最主要的参与者。引起学生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个必经阶段,而教师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对本科目的兴趣。现在学校的教学设备比以前改善了很多,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设备,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包括教科书、校本资源在內的多样化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发展空间。同时,在信息时代,要从网络上获取信息也相当的容易,而且网上的信息大部分都是免费的,教师要善于利用资源,可以制作一些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的教学中,首先要在视觉上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巧妙地运用语言的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些工作只要教师用心去准备了,上课的效果肯定会有所改善。在教授的基础上,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学生的参与度。课堂讨论可以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提出不一样的意见,这就为学生锻炼创造性思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不仅仅是给成绩好的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而是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融进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的氛围中来。在这方面可以考虑“团队合作法”,让学生们自由组合成几个小组,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针对每个知识点提出一些发散性的问题,由各个小组的学生抢答,每次的回答都会给小组加分,对于个别特别积极的学生,可以额外的加分,这些小组抢答的分数会占期末分数的一定百分比。计分方式是以最高分的小组为基准,其他小组的分数以与最高分小组的比例计算得出。即最高分小组为满分,其他按比例计算。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也会因为有团队的荣誉感而积极地思考问题。对于学生的回答,无论其对还是错,都不要给予批评和责难,也不要听到某个较满意的答案,就不再听其他学生的回答,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回答问题。只有不断地思考,慢慢的养成一种习惯后,学生的创造力才会得到提高。每一次的课堂教学都是提高学生创造力的机遇,教师和学生都要好好把握。 责任编辑 黄日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