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下报纸编辑新形式的探究
作者:向红
来源:《新闻传播》2016年第07期
【摘要】报纸作为拥有特色属性的传统媒体,在继续发挥自己的特点优势时,也要向网络新闻“求取真经”,这样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网络时代要求。本文通过阐述报纸编辑的策划、标题制作、版面设计等问题,并结合相关实例,对报纸编辑的新要求进行探究。 【关键词】网络时代;报纸编辑;新形式
在网络时代下,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方式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促进了社会行业的变革,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新闻媒体行业。网络时代中,无论是信息传播的速度还是数量都是惊人的,而传播这些信息的媒介必然也是更加高效便捷的,所以网络新媒体的出现,无疑是对传统媒体的巨大冲击。而作为传统新闻媒体中的重要一员——报纸,同样也承受着新媒体的兴起“浪潮”,但是报纸和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有着特色鲜明的样式和传播手段,所以拥有广泛的固定阅读受众,而这些特点就成为报纸在网络时代中生存发展的根本。但是在日新月异的传媒环境中,报纸也不可能“坐吃山空”,穷则思变,这是最简单的道理。那么,报纸应该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并作出相应的改变就成为当前报纸编辑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一、报纸编辑的策划形式问题
报纸编辑的策划包括了报纸策划和报道策划,首先从一份报纸的策划开始谈起。在发行一份新报纸之前,报纸名称是第一个问题,第二就是确定报纸的定位,是大众化的生活娱乐报,还是专业的学术报刊,或者是新闻信息报等。而且对于阅读人群也要有一定的倾向,比如是中层大众还是小资精英等,除了受众明确之外,市场也要依据受众进行界定,例如是经济发达地区为主还是兼顾其他地区等。这些内容是发行一份新报刊所必须了解的内容,而在网络时代下,报纸策划也要结合网络。比如在2010年,《浙江日报》在新浪微博中发布了第一条微博,成为我国最早开通官方微博的党报之一。而这种报纸与网络同步进行的模式使许多报刊为了顺应网络时代,而采取的变通之法。所以在进行报纸策划时,同时也要进行报纸网络版本的策划,这样才能使报纸能够跟上网络的发展步伐。
而报纸编辑的第二点,报道策划则决定了报纸的主要内容。通俗讲,这才是决定报纸质量的“大盘菜”,是抓住读者眼球的“吸铁石”。一篇优秀的报道,它必然要脱离人云亦云的窠臼,也就是报道视角要独特。特别是在网络时代下,今天的新闻,明天就会变成历史,并且会有多种传播媒介进行转载,而网络传播速度又比报纸快,比如对一个社会热点新闻的报道,当天此事件就会通过电视网络进行广泛传播。如果报纸再进行事件内容的泛泛而谈,那么必然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所以在报纸的报道中,要做到“先人一步”,进行事件原因和后续乃至更深度的挖掘报道,这才是读者们关注的新焦点。另外,网络媒体的一大特点就是信息更新速度快,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望借助信息的新鲜程度抓住读者的眼球,这种方式就像花样翻新的快餐,以种类和新鲜程度博人眼球。但是报纸做不到网络的更新速度,所以只能将信息进行细致“烹饪”,做成一道“耐吃”的“家常菜”。比如2012年《浙江日报》就策划了一个十年系列报道,也就是讲述三个平凡社会主角的十年故事,以此反映社会的变迁。而该系列一经推出,就受到读者好评,究其原因就是《浙江日报》在报道内容上下了功夫,十年故事必然是酸甜苦辣五味俱全,这样的报道就会有完整的故事性,对于读者来说吸引力很大。 二、报纸编辑的标题形式问题
说到报纸的编稿,这其中最大的学问应该是标题制作了,古人有云:文题如眼。所以一篇好的新闻报道,首先应该有一个好标题,或者说是“亮眼”的标题。在这方面,由于网络媒体与生俱来的“自由性”,所以往往在一些新闻标题上是“先声夺人”,或者有的干脆大玩标题党,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吸引读者的注意。但是报纸在这方面显得要拘谨很多,对于重大的时政新闻,报纸新闻在进行标题制作时要秉承一种谨慎的态度,因为这类“严肃”的新闻具有很强的舆论导向作用,必须强调“安全第一”。因此,就整个报纸而言,如果是同类的“严肃”新闻,那么标题必然也是相差无几,这样对于读者而言是没有吸引力的。但是网络时代下,报纸编辑的标题制作也在向网络“取经”并且取得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样是严肃的政治新闻,在2012年的“薄熙来案”中,对于此类新闻的刊登,《南方都市报》和《东方早报》等多家媒体,在头版的标题制作中,选择了全文字标题,打破了以往的文字标题配大图的模式,这样使整件事情的严肃性以及官方态度都进行了明确,实现了舆论导向的最大化。
除了在标题形式上进行推陈出新外,报纸新闻的标题也开始和网络新闻标题一样开始“大胆”起来。同样是2011年的温州动车事故,当时铁道部的新闻发言人千方百计为铁道部推卸责任,并且在铁道部单方面宣布救援工作结束后,温州的消防官兵在事故现场又救出一名幸存者,而该发言人对新闻记者说:“这只能说是一个奇迹”,此话一出舆论哗然。于是南方都市报就这件事进行新闻报道,并且新闻标题用《他妈的“奇迹”》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而南方都市报也成为内地公开骂娘的第一家。抛开整件事情的其他因素,单单就标题而言,就已经足够引人注意。虽然报纸新闻提倡标题的新鲜化,但并不意味着调侃和摒弃新闻事实,因为这类标题党很可能造成断章取义的结果,使读者读来有受骗上当的感觉。例如在2013年,北京雾霾期间,一则标题《雾霾再袭 沙逼北京》的报道“横空出世”,这则标题乍看并无不妥,但是北京前面的“沙逼”二字,却使许多人联想到一句脏话。也正因为如此,发布此篇报道的《晶报》遭到许多读者的投诉。而同样是在2013年,中国社科院发布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指出100件微博热点新闻中出现谣言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于是某晚报断章取义的写出《微博热点三分之一是谣言》的新闻,引起读者的误读。所以报纸编辑在新闻标题制作上,除了求新求变之外,依然要坚持新闻的基本准则。 三、报纸编辑的版面形式问题
报纸的版面可以明确地展示出自己的风格,是报纸的“脸面”,所以在版面上需要多下功夫。与网络媒体不同,网络新闻在版面设计中,遵循的是媒介终端的形式,所以版面也可以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现设计的丰富美观。例如人民网在报道2008年的汶川地震新闻时,新闻网页设计就是以黑白灰为基调,突出凝重基调。除此之外,在版式设计上,以及色彩搭配方面网络新闻可以做到精致细致,以此满足读者的情感需要。而报纸在版面设计上,同样可以借鉴网络新闻的设计理念。现如今,市场上的报纸种类多种多样,所以版面的布局设计能够体现报纸的主题理念。并且反过来讲,报纸为了满足读者的口味也要对版面进行创新调整。一般而言,报纸新闻版面不能做到网络新闻排版的灵活,所以有时会给人僵硬死板之感。但是《浙江日报》在结合网络媒体的新闻版面后,也将版面设计进行灵活化处理,比如除了第一、第二、第三版的要点新闻外,第四版就是今日关注,而剩下的版面都在经济、人文、天下等三个板块中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在重大的事件或节日活动时,推出专版和特版。比如该报在进行春节报道时,从初一到初七连续七天进行春节专版报道,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表现节日的氛围。不仅使整个报纸版面美观大方,也增加了报纸的可读性。 结语
在网络时代下,报纸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信息传播媒介,与广播、电视相比,有它的独特性。但是电子新闻也早已经开始进行广泛传播,所以报纸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网络时代取得一块立足之地,必然要进行创新。而这种创新可以追溯到一份报纸的创立,也可以细化到报纸的版面设计和标题制作。所以,如何进行报纸编辑的新形式探索,这是每一个报纸媒体人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阳.媒介融合时代报纸版面设计的创新与坚持[J].广西大学学报,2012. [2]卫琳.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报纸形态创新研究[J].暨南大学学报,2014. [3]黄义伟.转型时期报纸编辑部互动机制研究[J].黑龙江大学学报,2013.
[作者简介:向红(1978-),女;籍贯:贵州思南;单位:思南县广播电视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