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二三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

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

来源:二三娱乐


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

林国东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成为了公共服务部门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这个背景之下,大数据应用到了公共文化服务之中,通过利用互联网发展的成果将大数据技术与公共文化服务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强调推动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当前的公共服务建设主要包括设施资源、人才、资金、技术等各个方面,通过将大数据融入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之中能够推动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的建设,这也为带动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了一个新的出路。

一、了解公共服务特点

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也有了新的特点,突出公共文化服务协调机制的建设以及进行服务设施网络的建设成为了公共服务的重要特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体现了服务型政府对新时代群众文化需求的满足。公共文化服务首先具有非营利性,这就意味着公共文化的服务主体是政府而不是市场,其公共性就决定了它的非营利性,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强调通过文化产品的提供来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其次,公共文化服务还具有非均衡性,这就意味着在不同的地区以以及具有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其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呈现出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在进行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先了解公共服务的特点,以此来更好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在大数据时代大背景之下,公共服务的特点也有了新的发展方向,通过整合大数据,可以发现目前公共文化服务更加凸显其方便化和现代化,群众对于文化需求的转变使得公共服务更加注重通过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来促进文化活动的多样性以及便捷性,从而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此外,信息化和网络化当中产生的大数据能够促进公共服务的高效率和精准性,具有针对性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够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

二、发现当前服务不足

在当前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却在进一步的增长,针对这种现状,发现公共文化服务的不足能够更好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首先,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当中仍然缺少一定政策法规的支撑,从宏观层面来看,公共文化服务具有一定的目标和任务,但是在微观层面来看仍然缺乏比较具体的政策规定,这就使得公共化服务的建设难以得到落实。再而,从基层层面来看仍然比较缺乏相关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专业团队的缺乏导致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其次,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仍然较为单一,匮乏的文化资源并没有满足群众的业余文化需求,文化设施的缺乏使得许多文化活动难以得到开展,群众在公共文化活动当中的参与程度不高。政府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和设

施建设并没有与经济发展相接轨,陈旧的公共文化设施没能充分发挥文化阵地的作用。针对目前我国文化服务过程当中存在的不足,将大数据应用到服务建设之中能够更好的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推动形成资源共享的局面。

三、数据判断用户喜好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变革,通过大数据来分析规模巨大的资料量以获取信息能够将新的模式和发展机遇注入到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之中,从而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大数据能够更好地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的用户需求导向机制,在以往的工作,文化服务建设当中,统一的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使得基本公共服务缺乏针对性,群众的需求得不到有效的满足,通过在公共文化领域建立一套大数据分析系统可以有效地获取用户的喜好,并且通过将社会力量引入到公共服务领域来加强人才的培养。通过利用大数据来判断用户的喜好能够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针对性。公共文化服务具有不均衡性,这就意味着针对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需求的地区应当建设不同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通过打造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吸引服务的目标群体。

例如,针对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而言,进行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能够提高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化程度的运用新技术的基础之上延伸业务管理使目标用户能够通过多样化的服务终端来满足自身的文化需求,从而构建一个数字图书管理服务体系,图书馆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大数据来判断目标读者的喜好,通过自动化的办公系统引导目标用户进行自助式服务,通过加强公共文化大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够有效地判断用户的喜好,如图书馆通过大数据了解到群众对于历史文化这方面的书籍比较感兴趣,接着,图书馆就可以加强对这类数字资源的购买,通过增加图书馆关于历史文化方面的投放力度满足群众对这方面的需求。除此之外,图书馆还可以针对用户的喜好来展开文化活动,设立相关的历史文化展览活动、群众表演活动和文艺活动等等来带动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过程当中的积极性,比如图书馆可以以“话说三国”为主题来展开文艺表演活动,并且积极开发相关的文化产品,从而在基于大数据分析用户喜好的基础之上使图书馆的公共资源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四、定期整合数据回顾

在获取数据的基础之上整合大数据能够对数字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大数据通常运用于学术领域和商业领域,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应用范围还比较窄,缺乏相关大数据管理人才也使得公共文化服务无法与大数据更好地结合,因此,定期整合数据回顾就具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利用大数据加强社会文化服务的过程当中,相关人员应当通过将大数据获得的信息整理成电子信息卡片从而来加强安全信息的管理模式,在图书馆个人信息管理程序当中,用户可以进行资料填写,然后获得自助化的信息管理,图书馆通过定期整合数据能够更好地获取用户的信息并且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

其次,还可以发挥大数据来进行辅助性作用,从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行业的质量,公共服务行业可以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模式,例如将教育信息体系和个人信息电子档案的数据等等实施全面的整合,相关的文化信息用户可以通过注册过的信息登录相关的网站,从而提升群众获取文

2019年32期┆11

百家争鸣

化资源的便捷强度,在整合大数据的过程当中也能够体现大数据技术创新对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价值,在突破传统的信息交流的过程之中在用户之间建立更好的数字信息沟通渠道。

再者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来进行实体文化传播与虚拟文化信息的结合,通过整合当地的教育资源使公共文化服务更好地进行体系的创新,将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引入到学校教育之中,从而促进教育信息资源的流通,同时也可以借助学校的教育资源来补充公共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大数据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储量也非常大,大数据的应用更加体现在通过对大数据以离线或者在线的方式进行储存和分析从而挖掘大数据的新价值。例如,政府在进行相关政策法规制定的过程当中,可以对数据的价值进行深度的挖掘,通过跨领域的数据分析来进行更好的政策制定,从而在建立文化大数据库的基础之上带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五、增加收集数据渠道

大数据建立在庞大的数据资源的基础之上,对数据的收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增加收集数据的渠道能够更加保证大数据的真实百性和效率性。

家通过大数据技术来进行社会信息管理能够实现信息的高速率传输,拓展数据收集的渠道,首先借助基础程序操争控上程序来开发扁平化的技术,通过虚拟服务程序的开发鸣

打造信息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例如相关的公共文化服务部门可以通过手机通讯的语音来进行社会文化服务窗口的变革,通过模仿手机语音通讯的窗口来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的窗口可以更加大量、便捷的收集用户信息和数据。公共文化部门可以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服务体系之中来拓展数据收集的渠道,通过语音识、别面部识别的识别技术与公共文化服务相结合来打造自主化的研发程序,在这个过程之中,数据收集的便携性得到了提高,同时。信息互动的流畅度也得到了提升。

还可以借助一些公众平台来进行大数据的收集也能够体现大数据通过文化服务相结合,在网络媒体时代,个人的信息往往呈现在各个公众平台如微博微信之中,通过公众平台来进行大数据的收集可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针对性。

当然,公共化服务平台也应当发挥其自身的主动性,

12┆好日子

通过构建相关的文化服务数据收集渠道充分体现大数据技术服务之中的融合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大数据可以与其他的大数据例如社会保障、交通旅游的数据进行有效地整合,从而充分展现数据收集的价值,通过建立互联互通的数据收集渠道能够促进信息的交互性,从而带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高效性和可持续性,带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六、结语

公共文化服务的大数据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提供了一个新的出路,通过利用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大数据来解决公共文化服务当中所出现的问题可以更好地发挥大数据的价值,从而带动公共文化服务公益性的提升。因此,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应当利用大数据来判断用户的喜好以增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针对性,在拓展大数据资源收集的渠道之上更好的融合公共文化服务与大数据技术,从而带动公共化服务的创新,并且通过定期地整合与分析大数据更好地挖掘网络媒体时代大数据带来的价值,带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经济性和高效性。

参考文献:

[1]张树臣,陈伟,高长元.大数据环境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云平台构建研究[J].情报科学:1-7.

[2]司芳芳.大数据视角下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J].兵团党校学报,2020(02):105-107.

[3]李德仁,邵振峰,于文博,朱欣焰,周素红.基于时空位置大数据的公共疫情防控服务让城市更智慧[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0,45(04):475-487+556.

[4]魏向君.加快推进大数据融合共享开放提升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J].山西农经,2020(05):129+131.

[5]陈柳云,许亮.大数据背景下基层政府公共信息服务供给困局与对策研究——以茂名市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04):254-256.

[6]吴克昌,闫心瑶.数字治理驱动与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变革——基于广东省的实践[J].电子政务,2020(01):76-83.

(作者单位: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文化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