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95后大学生的特征及管理方法周 宇 罗 翊【摘 要】本文从95后大学生的特征入手,分析管理95后大学生遇到的问题,得出树立理性的理想信念,引导95后大学生积极面对现实问题;培育相互尊重的社交方式,柔性自管和强性他管相结合;以及构建生态、良性的管理机制方法,完善高等教育的管理来解决大学生管理问题的方法。【关键词】95后大学生 特征 管理方法一、95后大学生的特征
95后大学生是随着改革开放成果成长的一代,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不仅带给他们更加活跃的思想和更多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也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尤其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飞速发展,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到达转型阶段,面临各种新的挑战[1]。作为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预备军,95后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以下性格特征。首先,开化复杂的社会环境,使95后的思想趋于个性化、理想化。95后大学生大都在优渥的环境中出生和成长,互联网时代的普及和发展,许多新鲜、个性的思想和事物受到追捧,95后的心态也日益浮躁,不愿趋于盲目的从众,而是变得个性化、理想化的感性。其次,社会发展、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95后趋于功利化。95后追求时尚多元化的消费观念,依赖性强、理财意识薄弱的自身状况,使他们处理事务容易趋于功利化,加上盲目的虚荣和攀比心态,95后大学生更易出现偷盗、诈骗等犯罪问题。最后,95后处于社会变革的新时代,他们不仅需要接受当前高校的高等教育,更需要关注现实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思考所学和所需的知识技能,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二、管理95后大学生遇到的问题
首先,社会结构转型发展的速度过快,95后大学生拥有特殊的“时代烙印”。他们追求自我意识和自由,容易受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消费主义、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影响,优越和便捷的社会环境,使他们缺乏主体性和理性思维。其次,教育体制相对现实社会转型显现出滞后的态势,95后大学生的教育工作存在缺失[2]。我国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由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应试教育仍是我国教育体制中的重要部分,95后在进入大学后,依然存在以往教育经历给予的认知,运用应试教育的方式方法来进行高等教育的学习,或直接放弃高等教育的学习,享受青春的大学生活,虚度光阴。再次,家庭在社会结构转型中发生变迁,95后大学生的成长存在着“异化”现象。其一,由于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大多数95后是独生子女,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其二,父母婚姻关系趋于破裂的状态普遍,家庭问题对95后的成长造成影响。譬如家暴、出轨、离异等现象,容易让95后敏感、没有安全感。95后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青年群体,在高等教育的管理体系中,践行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立德树人”对引导他们走出困境、避免他们出现心理问题和极端的行为,解决好产生不良影响和后果等十分必要。三、通过自管和他管的有机结合,建立弹性良性的管理机制方法
中国文化将“仁”作为核心,它不断改变国人的“知”· 212 ·
与“行”,也深入新时代中华人的德行中。95后大学生,只有通过自管和他管的有机结合,并通过现实情况和问题进行反思和完善,建立弹性良性的管理机制方法,使其达到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求,促成他们积极、良性的成长。(一)树立理性的理想信念,引导95后大学生积极面对现实问题
95后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使他们的思想活跃,偏个性和理想化,这与互联网时代的特征相符,完全验证了社会是人组成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的道理,这也是管理95后大学生的过程中会遇到更多复杂问题的缘由[3]。作为高等教育的推行者,面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文化渗透,我们应该使95后大学生树立理性的理想信念,培育他们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维习惯,通过投入专业学习和参加社会实践,积极迎接互联网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在现实社会中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培育相互尊重的社交方式,柔性自管和强性他管相结合
95后大学生是“好管也不好管”的一代。他们应运互联网时代而生,提倡自由、平等,需要得到尊重。高等教育不同于以往他们经历的应试教育,它是95后大学生接触、适应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因此,在对95后大学生进行大学阶段的管理的时候,需要提醒他们“社会”的现实意义[4]。通过指导、组织相应的团体性活动,让他们切身感受社会成员中相互关系的作用,在培育他们相互尊重的社交方式的同时,结合人性化管理来促使他们学会柔性的自我管理。(三)构建生态、良性的管理机制方法,完善高等教育的管理
95后大学生也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需要构建生态、良性的管理机制方法来完善高等教育的管理。这不仅需要国家层面依据现实社会带来的变化给95后大学生的权益进行关注和立法,给予他们权益保障,也需要社会层面各部门合力,给95后大学生的成长营造一个轻松而规范的环境,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使95后大学生能够有效地践行他们理想的“中国梦”。参考文献:[1]陈永华.新形势下大学生典型行为问题及教育引导策略[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2]肖欣伟.探析大学生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境[J].现代交际,2017(03).
[3]阎彩红.新时期大学生管理的瓶颈及对策[J].校园英语,2017(02).[4]张钱,詹一览.新形势下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17).
(作者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