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得意不忘形

来源:二三娱乐
据说,老态龙钟的乾隆皇帝最后一次南巡,一时兴起,驾临了老朋友——扬州盐商首领汪朝宗家。看到了汪家的供桌上供着一碗盐,乾隆帝好奇地问为什么。汪朝宗解释说每一位盐商家都会供着一碗自家盐场出产的盐,每年一换。乾隆皇帝听后若有所思,隔了一会儿才感叹道:“这就是富贵不忘本色啊!时刻提醒着自己别忘记了是怎么起家的!”乾隆皇帝这句话说得太好了!是啊,不忘本色,要时刻记得自己当初的样子,别忘了自己是如何走到今天的,这句话直到今天仍不无借鉴意义。遗憾的是,古往今来,有些人就是不明这个理,一旦得志、得意、富贵起来,就忘乎所以,忘了自己是谁,以致招来灾祸,万劫不复。说起汉代匡衡“凿壁偷光”苦读的故事,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匡衡因为博览群书,学识渐长,日积月累,终成一代经学大师。他励志求学的精神更是在朝野广为传扬,连当时还是太子的刘奭都拜他为师。黄龙元年(公元前49年),刘奭即位,是为汉元帝。刘奭当了皇帝后,不忘师恩,很快提拔老师为光禄大夫(相当于高级顾问),从此匡衡便出入于元帝左右,真可谓炙手可热、风光无限。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官运亨通的匡衡又被元帝提拔为丞相,为百官之首,并封乐安侯,食邑600户。匡衡当时的封地有31万亩,封地中的租税都归匡衡享用。老话说,一个人运气来了门板都挡不住。匡衡本来已经有了足够多的封地,可当时因为土地丈量有误,偏偏给匡衡多圈出4万多亩封地。当下属向匡衡报告此事后,身为一国之相、本已家财得

意不忘形

◆曾昭安

帝顺水推舟地赐其自尽,并抄没其家,对其家人革职的革职,充军的充军,流放的流放,一代将才以身败名裂、家破人亡的惨痛方式匆匆谢幕,可惜可叹!年羹尧是昏了头,他忘记了自己的功劳再怎么大,还是皇帝的臣子,身为臣子就应该有臣子的样子,守臣子的本分,帝王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也许得等到败事之后他才明白,正是他自己的张狂无知、得意忘形,一步一步地把自己和整个家族推上了灭亡的不归路,可惜已经晚了,这世上从来没有卖后悔药的!为了多得一点封地,匡衡竟罔顾法纪,生生将自己寒窗苦读、苦心经营换来的名位利禄统统清零。究其原因,可用两个字来概括:忘形!年羹尧功成名就后居功自傲,得意忘形,因忘形即忘记了自己是谁而招致杀身之祸,并使整个家族遭殃。匡衡和年羹尧的人生经历值得我们深思,其失败教训值得我们吸取。一个人无论职位多高,权力多大,有多富有,都不能忘形!因为一旦忘形,就离灾祸不远了。万贯、锦衣玉食的匡衡贪念顿起,企图将错就错。地方官员畏惧匡衡的权势,曲承其意,没有上报,并守口如瓶,让匡衡得以侵占土地。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后来有人向皇上举报匡衡侵占土地一事。尽管位极人臣,深得皇上器重,但如此明目张胆地违法乱纪,皇上如何能容忍!最终,匡衡被撤职法办,爵位和封地都被剥夺,并且被打回原形——贬为庶民。清朝雍正年间,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平定西北战功赫赫,一时间满朝文武称颂之声不绝于耳,皇帝对他也是言听计从,年羹尧开始飘飘然了,那个得意样根本没法形容!他骄横无礼,目中无人,做了一系列“无人臣礼”的事,把文武百官都得罪遍了,也让雍正皇帝极为不满。最后,雍正皇18

别有事没事跟别人诉苦,这世上能感同身受的人很少,大部分人听听也就烦了,还有少部分人会当做笑柄到处去宣传。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