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填字母,21分)
A.夸张 B.对偶 C.排比 D.反问 E.比喻 F.拟人 G.设问 1. 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
2.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
有的在扑翅膀。( )
3.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4.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 5. 松鼠的尾巴像降落伞。( )
6. 画眉鸟在枝头兴奋地唱着动听的歌曲。( ) 7.太阳离我们有多远?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 二、选择题。(24分)
1. 下列句子不属于比喻句的一项是( )
A.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B.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C.我仰望着空中的燕子,仿佛我的心也一起飞上了蓝天。 2. 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
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B.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
1 / 6
冬晨多么和谐啊!
C.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
去。
3. 对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烛熔化了,流下了红色的泪水。(拟人) B.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比喻)
C.他向着太阳,向着那片绿色,也向着小岛,行了一个标准
的军礼。(夸张)
三、按要求写句子。(30分)
1. 日子很快就过去了。(改为夸张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书籍,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运用同样的修辞手法写句
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以“日出”为内容,分别写句子。(8分)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我的课余生活很丰富……(续写排比句)(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6
5. 结合事物的特点,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下面的句子写
得生动有趣一些。(8分)
夏夜是迷人的,萤火虫飞来飞去,青蛙呱呱地叫着,风吹着树,树叶摇晃着。
夏夜是迷人的,萤火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_____________________,树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练习。(25分)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节选)
冯骥才
维也纳人的骄傲与福气之一,是他们生活在层层叠叠的绿色包围之中。森林不单是维也纳人度假游玩的去处,平日黄昏,人们也常常驱车到城市东北角的卡伦堡山上,大口呼吸林海中清新、湿润的空气。放眼远眺,绿海无边,每一棵树都是一朵绿色的浪花。多少树木汇成这海一样无边无际的森林?维也纳人的眼睛整天被城市的奇光异彩所眩惑,此刻觉得绿色真是一种净化眼睛和心灵的颜色。
维也纳森林到底有多大?有人说40平方千米,有人说方圆百里。其实这个被称作“森林王国”的奥地利,拥有370多万公顷森林,整个国土的大约44%被森林所覆盖。处处森林相连,谁能找到这维也纳森林的边缘?
一出城市,到处是这样的景象:向阳的山坡上,林色鲜翠;
3 / 6
背阴的山坡上,森森然像一片埋伏在那里披甲戴盔的兵阵。森林之间是大片大片的开满鲜花的牧草,很难看见土的颜色。维也纳森林是指维也纳城市近郊一带的森林,地势最高不过海拔400米,很少有针叶树,多为阔叶林,榆、槐、桉、桐等数十种树木,交相混杂。每逢春至,树上开花,小鸟欢叫,各种野生小动物奔跃其间。这景象与南部蒂罗尔州的那种高山峻岭、松柏参天、雪溪喷泻的景象全然两样。这里的森林清新柔和、温文尔雅,倒与维也纳这个城市的味道更相调和。
森林( )使人赏心悦目,( )神奇地调节着气温。在维也纳,无论太阳怎样灼热,只要站到树荫里,便立刻清爽宜人。中午与早晚,温差非常分明。( )炎夏时节,日落之后,空气( )会很快凉爽下来。维也纳人在夏天夜里也要盖被子睡觉,特别是一场雨后。(有改动)
1. 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在括号里。(6分)
(1)放眼远眺,绿海无边,每一棵树都是一朵绿色的浪花。
( )
(2)处处森林相连,谁能找到这维也纳森林的边缘?( ) (3)这里的森林清新柔和、温文尔雅,倒与维也纳这个城市的
味道更相调和。( )
2. 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4分)
3.维也纳森林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 / 6
4.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过渡句,它在文章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3分)
5. 下列对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表达了作者对维也纳森林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B.表达了作者对异国风情的喜爱之情。
C.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6. 读了这篇文章,你感受到了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6
修辞手法
一、1. A 2. C 3. B 4. D
5.E 6. F 7. G 二、1. C 2. B 3. C
三、示例:1. 日子一眨眼就过去了。
2.爱心,是一座亮在黑夜里的灯塔。 3.初升的太阳像一个大大的圆盘挂在了天边。
太阳顽皮地跳出了海面。
4.我的课余生活很丰富,有时我会打羽毛球,有时我会跑步,
有时我会看课外书。
5.提着灯笼自由地飞来飞去 欢快地唱着歌
和树一起跳起了舞 舒展着自己的腰身
四、1. (1)比喻
(2)反问 (3)拟人
2.不仅 还 即使 也 3.景色美 面积广 作用大
4.森林(不仅)使人赏心悦目,(还)神奇地调节着气温。
承上启下 5.A
6.示例:我感受到了维也纳森林景致的美丽。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