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2分)下面句子中,没有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B.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C.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
D.母爱,是春日里的伞,给我一片无雨的晴空;母爱,是冬天里的阳光,给我无限的温暖;母爱,是无声的细雨,滋润我的心田;母爱,是明亮的灯塔,指引我前进的方向。
2.(2分)下列句子运用比喻修辞手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同学们的学习劲头像决了堤的洪水,势不可当。B.鲜嫩的芦花像一片展开的柔软的丝绒。C.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D.一朵朵盛开的花像一片片小小的白帆。
3.(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桂花雨》一文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写了自己对童年的回忆。C.“桂花盛开的时候,香飘十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D.“小珍珠鸟长得和它的妈妈一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4.(2分)对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A.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白鹭的精致,体现作者对白鹭的赞美和喜爱之情。B.运用拟人的修辞描写了白鹭的精致,体现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5.(2分)对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反问、比喻)
B.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比喻、排比)C.是谁唤醒了大地?除了美丽的春姑娘,还能有谁?(设问、反问、拟人)D.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对偶、夸张)
6.(2分)“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对于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1/16A.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白鹭的精致,体现作者对白鹭的赞美和喜爱之情。B.运用拟人的修辞描写了白鹭的精致,体现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7.(2分)对下面广告语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是(
)。
①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②牛奶香浓,丝般感受。
③只要您拥有春兰空调,春天就永远陪伴着您。④神仙饮琼浆玉液长生不老,百姓喝莲塘高粱欢乐健康。A.①双关②比喻③拟人④对偶B.①双关②对偶③夸张④对比C.①双关②对比③拟人④对偶D.①比喻②夸张③拟人④对比
8.(2分)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B.这小家伙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C.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D.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9.(2分)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子。B.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C.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D.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10.(2分)与例句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A.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B.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C.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D.小珍珠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11.(2分)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柳树在风中扭动着腰肢,尽情地跳舞。B.美丽的彩虹就像一座七彩的桥。
2/16C.他饿得都能够把一头大象给吃了。D.隔壁教室里好像是李老师在上课。
12.(2分)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
B.他就牵老牛,拉破车,头也不回,一直往前走,走出村子,走过树林,走到山峰重叠的地方。C.她发誓要把织女捉回来,哪怕织女藏在泰山底下的石缝里,大海中心的珊瑚礁上,也一定要抓回来,给她顶厉害的惩罚。
D.嫂子在旁边,三分像笑七分像发狠……
13.(2分)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B.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D.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4.(2分)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在茫茫人海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B.园子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旋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C.林中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D.远远地还听到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
15.(2分)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人民的智慧难道不是无穷无尽的吗?
B.很多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搁东西,有的做厕所。C.就拿任丘的来说吧,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跟别村相通的地道挖在庄稼地下面。D.只要一个人拿一根木棒,就可以把“孑口”守住,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二、填空题(共15题;共59分)
16.(4分)写出下列语句的修辞方法。
(1)(1分)在清水田里时有一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2)(1分)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3)(1分)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4)(1分)白鹭实在是一首诗。
17.(4分)写出下列语句的修辞方法。
(1)(1分)在清水田里时有一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
3/16(2)(1分)晴天的清晨,每当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3)(1分)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4)(1分)白鹭实在是一首诗。
18.(4分)选择合适的修辞手法填到对应的横线上。(选填序号)
①夸张②反问③比喻④拟人(1)(1分)谁家家乡的桂花不香呢?
(2)(1分)桂花从树上摇下来,真像是桂花雨啊!(3)(1分)桂花静静地立着,默默地看着它的主人。(4)(1分)桂花一开,香飘万里。
19.(4分)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1分)奶奶家的房子小得只有书桌那么大。(2)(1分)月亮偷偷地从云层里钻了出来。(3)(1分)难道不耕耘也会有收获?
(4)(1分)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20.(2分)写出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1)(1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2)(1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
21.(2分)在横线上写出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1)(1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2)(1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
22.(5分)在横线上注明运用的修辞方法。
(1)(1分)高梁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2)(1分)寒风吹到脸上,就像刀割一样疼。
(3)(1分)当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我们要说:“谢谢!”当妨碍了别人的时候,我们要说:“对不起!”当别人向自己道歉的时候,我们应该回答:“没关系。”(4)(1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1分)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23.(4分)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1分)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2)(1分)织女喜欢人间的生活: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她喜欢;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听晓风
4/16晚风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
(3)(1分)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4)(1分)蜜蜂嗡嗡地边唱边舞,点缀着这个宁静的小站。
24.(5分)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1分)我们每个人不都从这件事中得到启示了吗?(2)(1分)它(珍珠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3)(1分)小鸟在树上欢快地唱着歌。
(4)(1分)人们爱秋天,爱它的秋高气爽,爱它的云淡日丽,爱它的香飘四野。(5)(1分)桂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25.(4分)写出下面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或说明方法。
(1)(1分)全年,整个村庄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2)(1分)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3)(1分)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4)(1分)有一天,他正在深山里打猎,忽然听见一群鸟在议论着什么。
26.(5分)写出下面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或说明方法。
(1)(1分)全年,整个村庄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2)(1分)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3)(1分)猎豹奔跑的瞬时速度可达一百千米每小时。(4)(1分)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5)(1分)不少人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27.(4分)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1分)天色人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2)(1分)幼时的珍珠鸟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3)(1分)当小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
(4)(1分)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28.(4分)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1分)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2)(1分)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3)(1分)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4)(1分)它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
5/1629.(5分)写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1分)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2)(1分)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3)(1分)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4)(1分)起先,小鸟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站在书架上,一会儿又跳到画框上去了。
(5)(1分)不劳动,连棵花都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30.(3分)将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填在横线上。
拟人排比比喻
①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②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③它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
6/16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D1.【解析】【分析】反复即重复运用某个字词。A项运用了,重复词语是“我的母亲”;
B项运用了,重复词语是“立刻”;C项运用了,重复词语是“供他们”;
D项运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手法,由“母爱,是······,······;母爱,是······,······;母爱,是······,······。”故选D。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平常多加积累与运用,掌握修辞手法的方法,加强训练,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答案】A2.【解析】【分析】A.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不正确;
B.把“芦花”比喻成“丝绒”;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正确;C.把“白鹭”比喻成”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正确;D.把”花“比喻成”白帆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正确。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比喻修辞手法的使用,要掌握比喻的几种类型,特别是明喻,本体和喻体之间要具备某种共同特征才行。
【答案】D3.【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A、
B、C正确;D: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喻体。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修辞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答案】A4.【解析】【分析】“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把“白鹭”比作“一首精巧的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白
鹭的精致,体现作者对白鹭的赞美和喜爱之情。故答案为:A
【点评】语句的赏析首先要确定一个角度,角度有哪些,如修辞、用词、句式、内容、情感等。此句最明显的特点是句式,所以可从这个角度入手。
【答案】D5.7/16【解析】【分析】A、B、C正确;D.有误。从“几万条”可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但是没有运用对偶的
修辞。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平仄相对的一对语句表达相反或相关的意思。结合本句看,没有使用对偶。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答案】A6.【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课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
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答案】A7.【解析】【分析】A项中“联想”运用的是双关,一方面指“想象的能力”,另一方面指“联想”这个品牌的
产品;
B项中“丝般感受”这是比喻,把“牛奶”比作“丝”;
C项“春天就永远陪伴着您。”这句把“春天”当作人来写,运用“拟人”的方法;D项上下句之间字数形同、意思相对,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故答案为:A。
【点评】题目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根据每一选项中句子的特点,进行分析和判断,确定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做出正确选择。
【答案】C8.【解析】【分析】A项,把“白鹭”比作“一首诗”,使用比喻修辞手法。B项,“落”、“神气十足地站”、“撞”
都是人的动作,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D项,疑问的句式,答案就在问句之中,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等,应扎实掌握这些修辞手法,做题时认真判断。
【答案】C9.【解析】【分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
8/16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A、B、D都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喻体。C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桨划水的声音(本体)比作一支乐曲(喻体)。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答案】B10.【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
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例句是反问句。A、C、D是问句。B是反问句。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答案】D11.【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
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A:拟人。B:比喻C:夸张。D:没有运用修辞手法。。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答案】D12.【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
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A反问B排比C夸张D没有运用修辞手法。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答案】D13.【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
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A:是使用了迭映。所谓迭映,即是在句子前后相应位置上,迭用同一词语,以表示相对或相反的意义,可以达到节奏和谐和语意丰美的效果。
9/16B:“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
C:比喻,夸张!万马齐喑写出了当时政治受压抑,贤人无发言权,一派死气沉沉的政治局面;风雷则指雷霆般的政治变革!D:没有运用修辞手法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答案】C14.【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
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A: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也就是明知故问,是反问。
B:把“古老的藤萝,盘旋嶙峋的枝干”比作“一幅好画”是比喻。C: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D:把“敌人飞机”把物当作人来写,是拟人。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答案】C15.【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
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A: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是反问。B:连用三个(有的…)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是排比。C:没用修辞
D:“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引用。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16.【答案】(1)比喻
(2)拟人(3)反问(4)比喻
10/16【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
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1)把“整个的田”比作“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是比喻。(2)把“白鹭”当作人来描写,“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是拟人。
(3)“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用反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是反问。(4)把“白鹭”比作“一首诗”,是比喻。
故答案为:(1)比喻;(2)拟人;(3)反问;(4)比喻
【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做好本题要熟知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做到准确区分辨别,还要多做练习加以巩固。
17.【答案】(1)比喻
(2)拟人(3)反问、比喻(4)比喻
【解析】【分析】(1)该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整个田”比作“画”。
(2)“孤独”是人类才有的一种情绪情感,现在赋予了白鹭,所以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
(3)该句使用反问、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白鹭”比作“优美的歌”;同时运用“不就是……吗?\"的反问句加强语气。
(4)该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白鹭\"比作“诗”。故答案为:(1)比喻;(2)拟人;(3)反问、比喻;(4)比喻
【点评】本题考查的修辞手法,要熟悉和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能根据句子正确辨析出使用的修辞手法。
18.【答案】(1)②
(2)③(3)④(4)①
【解析】【分析】(1)“谁家家乡的桂花不香呢?”一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意思是所有人的家乡的
桂花都香,表达了对家乡桂花的喜爱之情。故选②;
(2)“桂花从树上摇下来,真像是桂花雨啊!”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桂花飘落的状态比作下雨,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桂花飘落的多与美。故选③;
(3)“桂花静静地立着,默默地看着它的主人。”一句赋予桂花以人的形态,是拟人的修辞手法。故
11/16选④;
(4)“桂花一开,香飘万里。”一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浓郁。故选①;故答案为:(1)②;(2)③;(3)④;(4)①
【点评】本题考查了修辞手法,明确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效果有助于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19.【答案】(1)夸张
(2)拟人(3)反问句(4)比喻
【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
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故答案为:(1)夸张(2)拟人(3)反问句(4)比喻
【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0.【答案】(1)拟人
(2)拟人
【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
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这两句话都把“月亮”当作人来写,使“月亮”具有人的情感与行为,从而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是拟人。
故答案为:(1)拟人;(2)拟人
【点评】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1.【答案】(1)拟人
(2)拟人
【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
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1)、(2)都是把“月亮”当作人来写,使“月亮”具有人的情感与行为,从而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是拟人。
【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2.【答案】(1)拟人
(2)夸张(3)排比
12/16(4)对比(5)反问
【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
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1)把“高梁、稻子”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们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
(2)“寒风吹到脸上,就像刀割一样疼。”有意夸大是夸张。
(3)连用三个(当…)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是排比。(4)对偶和夸张
(5)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也就是明知故问,是反问。
故答案为:(1)拟人;(2)夸张;(3)排比;(4)对比;(5)反问【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3.【答案】(1)比喻
(2)排比(3)反问(4)拟人
【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
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1)把“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的许多小园”比作“众星拱月”,是比喻。
(2)连用三个(她喜欢)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是排比。
(3)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也就是明知故问,是反问。
(4)把“蜜蜂”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
故答案为:(1)比喻;(2)排比;(3)反问;(4)拟人
【点评】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4.【答案】(1)反问
13/16(2)比喻(3)拟人(4)排比(5)夸张
【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
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1)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也就是明知故问,是反问。
(2)把珍珠鸟的身子(本体)比作一个蓬松的球儿(喻体),是比喻。
(3)把“小鸟”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
(4)连用三个(爱它的……)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是排比。
(5)“香飘十里”,是夸张。
故答案为:(1)反问(2)比喻(3)拟人(4)排比(5)夸张【点评】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5.【答案】(1)夸张
(2)比喻(3)比喻(4)拟人
【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
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1)“全年,整个村庄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是夸张。(2)把“珍珠鸟整个身子”比作“一个蓬松的球儿”,是比喻。(3)把“田的大小”比作“为白鹭设计的镜匣”,是比喻。
(4)把“鸟”当作人来写,使“鸟”具有人的情感与行为,从而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是拟人。故答案为:(1)夸张;(2)比喻;(3)比喻;(4)拟人;【点评】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6.【答案】(1)夸张
(2)比喻
14/16(3)列数字(4)作比较、列数字(5)举例子
【解析】【分析】(1)、(2)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
反问、排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3)、(4)、(5)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①举例子;②分类别;③打比方;④列数字;⑤作比较;⑥下定义;⑦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故答案为:(1)夸张;(2)比喻;(3)列数字;(4)作比较、列数字;(5)举例子【点评】(1)、(2)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3)、(4)、(5)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7.【答案】(1)拟人
(2)比喻(3)拟人(4)夸张
【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的类型比喻、拟人、排比、夸
张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那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做出判断。(1)把珍珠鸟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秒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务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
(2)把幼时珍珠鸟的身体比喻成蓬松的球儿,是比喻。(3)把小鸟,流水当做人来写,是拟人。
(4)对事物的某些方面进行了夸大或缩小,这里说碗有千斤重,是夸张的修辞手法。故答案为:(1)拟人;(2)比喻;(3)拟人;(4)夸张【点评】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8.【答案】(1)反问
(2)比喻(3)夸张(4)排比
【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
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15/16(1)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也就是明知故问,是反问。
(2)把“肥胖的身子”比作“一个蓬松的球儿”是比喻。(3)“桂花树香飘十里”是夸张。
(4)连用四个(一会儿)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是排比。
故答案为:(1)反问(2)比喻(3)夸张(4)排比
【点评】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9.【答案】(1)夸张
(2)拟人(3)比喻(4)排比(5)反问
【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
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故答案为:(1)夸张(2)拟人(3)比喻(4)排比(5)反问【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0.【答案】比喻;拟人;拟人、排比
【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
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①把“身子”比作“一个蓬松的球儿”是比喻。②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因为“友好”一词本来是用在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情感,而动物本身是没有情感的。③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因为“神气十足”一词本来是用在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情感,而动物本身是没有情感的。连用三个(一会……)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是排比。故答案为:①比喻、②拟人、③拟人、排比
【点评】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16/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