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二三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班共享区域案例

小班共享区域案例

来源:二三娱乐


小班共享区域案例

安吉实验幼儿园 杨向红 苏红梅

一.案例背景

在幼儿园设置的各个区域中,“娃娃家”是设置率最高的,不论是小班,中班还是大班的孩子都抗拒不了“娃娃家”的魅力。孩子们之所以喜欢“娃娃家”是因为他们可以在这个小小的空间内通过尝试扮演各种角色,玩各种他们感兴趣的游戏,自由表现他们对生活的独特理解。针对孩子们这一兴趣和需要,近段时间,我们根据“亲亲小动物“的主题目标和要求,在幼儿园的公共六角大厅里创设了3个开放性的、全园幼儿可共享互动的娃娃家—小兔家、熊猫家、小猫家,并根据这三种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结合幼儿的发展需要投放了萝卜、竹笋、小鱼等相应材料。这三个充满温馨和童趣的小动物家就像童话小天地一样,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不同年龄的孩子进入娃娃家后,自由组合,分工合作,模拟着周围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体验并享受着相互交往、共同游戏的快乐。

二.案例描述

小猫家门口的脚印上已经放好了4双鞋子,我仔细一看,是大四班的祝跃、宁宁和小二班的东东、彤彤。他们正忙着穿猫衣呢!(上下连体的倒穿衣),宁宁一边把猫衣服递给东东和彤彤,一边说:“你们两个小一点,赶快把猫衣服穿起来当猫宝宝,我来当猫妈妈,他来当猫爸爸。”猫妈妈用手指了指祝跃 。东东和彤彤点了点头,也拿着猫宝宝的衣服开始穿起来。大班的妈妈、爸爸挺能干的,比较快地找到了猫衣服的领子,然后把手和脚慢慢地伸进去,然后,互相帮忙系腰带、纽纽扣,穿得可认真了;小班的东东和彤彤就没有那么顺利了,他们把猫衣服翻过来、倒过去,折腾了好半天,还是没有找着领子。猫妈妈看

着焦急的彤彤说“宝宝,别急,妈妈来帮你吧!” 她提着猫衣服的领子,站在彤彤的对面,蹲了下来:“你先把脚伸进去,再把手穿进去”。这时,穿了一半的东东也向猫爸爸求助了:“爸爸,我后面的腰带系不来!” 猫妈妈也催促到:“猫爸爸,快来帮帮忙。”猫爸爸祝跃听见了东东的求助,他也过来帮助东东穿上了衣服。不久,他们系好了腰带,衣服都穿好了。

穿好了衣服,猫妈妈拉着其中的一只猫宝宝说:“宝宝,你跟着我吧,妈妈做饭给你吃 。”她们俩手拉手来到厨房间,妈妈指指桌上的菜说:“妈妈今天买了青菜、鸡蛋、鱼,你想吃什么呢?” 猫宝宝指着一条比较大的鱼说:“妈妈,我想吃鱼!”猫妈妈连声应道:“好,妈妈就烧鱼给你吃!”猫妈妈拿起一条插满鱼鳞的橡皮泥鱼放在玩具案板上,在边上的小筐里找来找去,选了一块长长的木头积木当起菜刀,象模象样的刮起鱼磷来 ,并指挥彤彤说:“把鱼鳞收拾到垃圾桶里去。”彤彤很听话地把垃圾桶拿了过来,高兴地把妈妈刮下来的鱼鳞一片一片地放进垃圾桶。 “啊-----嚏”这时,彤彤突然打了个响亮的喷嚏,“宝宝,你怎么打嚏了,是不是感冒了?” 猫妈妈马上放下菜刀,用手摸了摸彤彤的额头,说“还好,没有发烧!要是感冒咳嗽,就不能吃鱼了 ,还要多吃大蒜。” 猫宝宝若有其事地点了点头,轻轻地说“妈妈,知道了”。妈妈会心地笑了,又继续拿起了菜刀……

小猫的家外面,不时地传来外卖员(各班出来外卖区域产品的小朋友)清脆叫卖的吆喝声,“卖项链喽,卖项链喽。”又来了一位骑自行车的外卖员,她的小车上挂满了项链和手镯,看样子,是来推销项链的,她站在围墙外不停地向小猫的家里面吆喝:“有人要项链吗?”猫爸爸大声的问:“那你都有什么项链呀?” 外卖员立刻迎上去,热情地介绍说:“品种可多了,都是我们自己生产的,瞧,有大蒜项链防感冒,春笋项链顶呱呱,你们买一串吧?” 猫爸爸转过头去,摸摸猫宝宝彤彤的头,说:“那爸爸,买一串大蒜项链给你吧,对感冒有好处的。” 彤彤高兴地点点头, 猫爸爸把项链在宝宝的脖子里比划来比划去,最后选中了一串 ,挂在了猫宝宝的脖子里……

案例分析:

从以上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共享区域“小动物之家”的创设, 为幼儿园各个年龄层次的幼儿提供了互帮互助,经验共享,情感交流的机会和平台,通过扮演动物角色,模拟现实生活,依托大帮带小这样一个手段,有效地促进了幼儿之间的互动合作,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一、大帮带小,促进了幼儿行为的互动

在以往的区域活动中,幼儿只和本班、本区域的幼儿发生互动,而共享区域面向的是全园幼儿。不同年龄、不同班级的幼儿均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自由选择区域参与活动。这种开放式的活动方式为幼儿提供了更多、更直接、更广泛的接触交流机会,年龄大的照顾年龄小的,能力强的帮助能力弱的,活泼的带动内向的,主动的影响被动的……从而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幼儿行为上的互动合作。案例中——穿猫衣服这一行为环节,对于大班的祝跃、宁宁来说,虽然比较容易,但系背后腰带这一动作却也需要两人互相合作帮助才能完成。而对于小班能力较弱的东东和彤彤来说,就显得困难多了。他们俩翻过来,倒过去, 手忙脚乱找猫衣服领子的窘态,让热情主动能力又强的猫妈妈宁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帮助小弟弟的职责,“手提猫衣服领子”、“站在彤彤对面”、“蹲下来”、“语言提示”这一系列行为举止都体现了幼儿间“大帮助小”的互动合作。而东东的求助“爸爸,我后面的腰带系不来,你也帮帮我”也恰到好处地起到了“小促进大”的作用。

二、大帮带小,促进了幼儿经验的互动

每个孩子都是活动的主体,他们有着各自的经验背景,也有着各自的独特感受,他们在区域活动中虚拟、演绎着各种生活场景,并运用各自特有的生活经验与同伴进行交流对

话,重建自己的“履历情境”获得发展。而在共享区域“小动物的家”中,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生活背景的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自由整合经验架构活动内容,自由选择伙伴进行协商合作,在活动的行进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经验、提升经验,从而产生分享、共享,互生、互补的作用。案例中猫妈妈宁宁主动招呼猫宝宝,与猫宝宝交流协商“你跟着我,妈妈做饭给你吃,你想吃什么”,“我想吃鱼”以及对猫宝宝打喷嚏时所表现出来的的关心和担心“彤彤,你怎么打嚏了,是不是感冒了?马上放下菜刀,用手摸彤彤的额头,说‘还好,没有发烧!要是感冒咳嗽,就不能吃鱼了 ,还要多喝开水”,“大蒜能预防感冒”这些语言和行为都生动地体现出了大班幼儿和小班幼儿在生活经验上的共享和互补。

三、大帮带小,促进了幼儿情感的互动

共享区域的创设,不仅增加了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交往机会,也不同程度地满足了不同年龄段幼儿在情感、态度、个性等社会性方面发展的需要。小班的孩子在区域活动中感受着中大班哥哥姐姐的呵护和关爱,而大班的孩子则通过对弟弟妹妹的照顾帮助,增强了责任心和自信心,懂得了谦让,学会了独立。从案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猫宝宝体验感受猫妈妈的怜爱和关心的同时,猫妈妈也同样体验着做妈妈的自豪和责任, 母子间的感情也更融洽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