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2期 粮食与油脂 33 黜 2006年油菜籽及菜籽油市场分析暨展望 陈艳君中图分类号:TS222.+1 (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河南郑州文献标识码:A 450008) 文章编号:l0o8—9578(2007)02—0o33--03 进入3月份后,由于国产油菜籽已所剩无几,市场 供应处于青黄不接时期,而部分油厂只能依靠进口油 菜籽以维持正常生产,这对紧缺国内油菜籽市场供应 起到一定补充。在国产新油菜籽上市前,国内油菜籽 供应仍处于紧张局面,能正常开工油厂寥寥无几,随 国内食用油市场自2005年以来,深陷“供旺需 淡”利空格局当中,而上半年庞大大豆和食用油进口 量给国内食用油价格回升形成明显打压,使2006年 上半年国内菜籽油市场需求和销售状况,与往年同期 相比,显得异常清淡。国内菜籽油市场交易量急剧萎 缩,需求不旺,价格在低迷中持续振荡徘徊,并创下近 两年来低点。然而新油菜籽登场上市后,由于2006年 油菜籽产量下降,成本价格不断呈现攀升,油厂对菜 籽油长期看好,惜售心理不断增强,造成菜籽油供应 紧张。另外,进口油菜籽受全球油菜籽产量下降,供应 紧张局面影响,到岸成本也不断呈现攀升。因此,下半 年菜籽油价格在成本价格不断上涨等利多因素推动 下,行情也一路看涨,在下半年l0月到l1月更是大 幅飚升,创下近几年新高,其后在高位区间保持小幅 盘整态势。同时,2006年国内菜籽油价格也走出与往 年相比较为独特行情,菜籽油价格长期与大豆油价格 明显倒挂。 1 2006年国内油菜籽、菜籽油市场回顾 图1 2006年国内菜籽油价格走势图 1—3月:在食用油市场消费清淡,整体价格普遍 回落影响下,菜籽油价格延续2005年走势,继续底部 小幅振荡;同时,大豆油对菜籽油市场冲击及精制油 市场份额扩大,国内菜籽油消费受到较大制约。 1月份,由于国内食用油供大于求市场格局依 然存在,节前备货氛围不浓,厂商因终端用户买盘 兴趣较为淡薄而无力提升菜籽油价格。同时,在大 豆粕行情全面大幅上扬拉动下,各地菜籽粕价格异 常坚挺,使制油企业开工积极性明显增强,菜籽油 产量不断增多,国内市场菜籽油供应较为充足,市 场供应量不断上升对节前菜籽油市场回暖将形成 一定打压。 节后,在市场需求渐淡利空压力下,贸易商由于 节前备货充足,采购日趋减少,而多数油菜籽加工企 业仍在停工歇业阶段,成交量大幅萎缩,促使2月份菜 籽油市场继续在低谷中维持振荡、弱势整理格局。 收稿日期:2007—01—15 着开机时间减少,供应量也将持续下降。虽市场处于 菜籽油需求淡季,但由于库存不断下降,市场对菜籽 油产生惜售心理,菜籽油价格止跌企稳。此外,3月下 旬菜籽粕价格有所走弱,油厂加工效益降低,这也使 油厂更不愿继续降低菜籽油出厂价格,因此,菜籽油 价格出现区间振荡。 4—6月:新油菜籽上市,菜籽油价格触底反弹。新 油菜籽上市前,企业和贸易商抛出菜籽油以回收采购 资金,加之国储也轮出,菜籽油市场供应出现增加,而 精炼厂与经销商采购菜籽油仍较为谨慎,市场需求也 并未出现“五一”节前常有旺盛局面,国内菜籽油价格 出现近两年来新低。新油菜籽上市后,由于今年减产 及农民惜售,油菜籽价格在收购初期回调后,低开高 走,对菜籽油价格起到支撑,菜籽油价格谷底反弹。 4月份,国内食用油总体供大于求市场格局依然 存在,又时值国内油脂消费淡季:另外,4月份部分省 市储备菜籽油轮换,因此,尽管国内油厂菜籽油库存 相对较为紧张,对菜籽油价格形成一定支撑,但国内 菜籽油价格仍在低谷中弱势振荡。 5月上旬,由于新油菜籽即将登场上市,油厂为了 加快资金周转,纷纷加快陈菜籽油销售步伐,从而对菜 籽油价格形成利空打压。在终端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提 振下,大量抛售导致部分地区菜籽油价格继续在低谷 中小幅滑落,并创下近两年来最低点。进入5月下旬, 新油菜籽陆续开始登场,新菜籽油也随之全面上市。由 于上市步伐加快,油厂为了腾仓和加快资金周转,不断 调低陈菜籽油销售价格,菜籽油价格继续在谷底运行。 6月份,新菜籽油全面上市,多数油厂由于油菜籽 成本价格不断提高而纷纷提升菜籽油市场报价。2006 年我国油菜籽减产严重,产区农民手中油菜籽存量普 遍较少,农民惜售,大部分油厂收购量不足上年一半, 部分油厂因收购量偏低而无法正常开机,国内对油菜 籽需求和收购意愿偏高,从而支撑油菜籽价格不断攀 升,推动国内菜籽油市场在6月份疲软食用油市场格 局中走出一波独立上升行情。 7—9月:油菜籽价格上涨支撑菜籽油行情继续攀 升。2006年油菜籽产量大幅减产导致国内油菜籽供应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4 粮食与油脂 2007年第2期 紧张,很多油厂预计7、8月份库存油菜籽基本可加工 完毕。油菜籽供应紧张及国内菜籽油和菜籽粕价格上 涨拉动国内油菜籽收购价格稳中有涨,同时油粕行情 坚挺也促进油厂抢购,进一步推动油菜籽价格上涨。 7月份,由于油菜籽原料供应紧张,总供应量下降 导致厂商抢购行为出现,而大型工厂加入使抢购现象 逐步升温,这也是2006年油菜籽价格开秤以来持续上 涨内在原因。油菜籽收购价格高企对国内菜籽油价格 起到较好支撑,各地菜籽油报价相当坚挺,同时由于 油厂开工率不高,菜籽油供应有限,不少油厂看好后 市,有一定惜售心理,都对菜籽油市场起到较好支撑。 但国内食用油供大于求市场格局依然存在,菜籽油市 场需求并未得到真正启动,成交量没有明显放大,因 此,此次国内菜籽油价格上涨并非是国内需求强劲所 致,主要原因是工厂迫于油菜籽收购成本上升而采取 单方提价行为。同时,由于看好菜籽油、菜籽粕后市, 各厂家为保证后期产品供应不断而抬高收购价格,抢 购所剩无几油菜籽,因而收购价格也继续攀升。 8月初,国内油菜籽收购价格在厂家竞争之下,继 续呈现小幅上升势头,部分地区由于供应趋于紧张, 各油厂都采取提高收购价格办法抢购货源。由于国内 油菜籽收购价格不断高企,严重影响中小油厂加工效 益,部分工厂随着菜籽粕价格下滑已基本处于微利甚 至亏损状态。8月下旬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油厂开始 放慢油菜籽收购进度,虽农民手中尚有少量油菜籽待 售,但市场上可供收购量并不大,因此,在油菜籽价格 回调及食用油供大于求市场格局压力下,8月下旬,国 内菜籽油价格止涨盘整。 9月份,菜籽油价格偏离基本面及整体食用油市 场价格,走出独立上涨行情。主要因为,随中秋、国庆 双节临近,国内菜籽油需求有所放大,加上油菜籽供 应紧张导致菜籽油成本价格不断提升和供应大幅下 降,使9月份国内菜籽油价格屡创新高。同时,已出现 国内四级菜籽油价格高于一级大豆油价格局面,市场 交易人气不旺,有价无市情况较为普遍。 10—12月:菜籽油价格创下近年新高后,在高位 区间呈现盘整。在国内外油菜籽减产,供应紧张,价格 大幅上涨情况下,油厂为保证加工利润,继续单方大 幅提价。l1月,在国内大豆油价格带涨下,更是创下 2004年以来价格新高,其间,经销商为规避风险多持 币观望,油厂为锁定利润,也采取高报低走销售策略, 积极销售。 l0月份,中间商备货全面结束,节后市场对油脂 需求逐步转弱,加上国内菜籽油价格已上涨至近年来 新高位,且与大豆油产品价格形成倒挂。进入l0月中 旬,菜籽油市场交投整体停滞,价格呈现高位盘整并 略有回落态势。 l1月份,秋油菜籽收购步入尾声,由于货源稀 缺、中间商明显惜售,油厂油菜籽收购量日趋下降, 开工量明显减少,菜籽油价格发力上扬、屡破新高。 部分实力较雄厚油厂从国外采购进口油菜籽,但由 于今年加拿大、澳大利亚油菜籽减产较严重,国际油 菜籽销售价格也不断呈现上涨,后期国内进口油菜 籽到港完税成本应在3650元/吨以上。受进口油菜 籽价格不断上涨推动,国内油菜籽收购价也攀升至 3,200元/吨左右。同时,受CB0T强劲上涨带动,国 内大豆油价格也大幅飙升,对菜籽油价格继续攀升 也起到推动作用。 l2月份,由于前期菜籽油价格上涨过快,部分经 销商都选择持币等待和观望,市场成交量并没有伴随 价格突飞猛进而有所放大。由于受内、外盘期价相继 下跌及国内大豆油价格冲高回落影响,l2月份菜籽油 价格也无力再续前期升势,开始呈现高位盘整态势, 部分地区略有回落。同时,由于油菜籽供应青黄不接, 卖方惜售心态较为强烈,油厂积极收购原料势头有增 无减,油菜籽价格高位坚挺,这对菜籽油价格带来有 力支撑。 2油菜籽、菜籽油供求情况分析 2.1 2006年国际国内双双减产,国内油菜籽价格高企 由于2005年油菜籽价格较低,种植油菜籽经济利 益下降,不少农户减少油菜籽播种面积;同时由于种 植收益微薄,农村很多青壮年劳力出外打工,土地抛 荒现象不断增加,都使2006年油菜籽播种面积明显下 降,安徽及江苏部分地区平均减幅达30%左右。据国 家粮油信息中心发布2006年中国主要粮油作物播种 面积和产量最新预测数据,2006年中国油菜籽播种面 积估计为664万公顷,同比减少64万公顷,降幅9%。 2006年估计产量为l,220万吨,较2005年l,305万 吨减少85万吨,降幅6.5%。 国际市场上,今年加拿大及澳在利亚油菜籽减 产,这是国际油菜籽价格高企主要原因。据美国农业 部9月世界农业产量报告预测,全球2006/2007年度 油菜籽产量达4,572万吨,低于2005/2006年度产量 4,855万吨,同比降低5.82%。其中,欧盟25国油菜籽 产量为l,486万吨,低于2005/2006年度l,540万吨; 加拿大油菜籽产量为800万吨,低于2005/2006年度 966万吨(加拿大统计局预计,2006/2007年度加拿大 油菜籽产量为910.5万吨);澳大利亚油菜籽产量为 125万吨,低于2005/2006年度140万吨(澳大利亚油 菜籽联盟最新预计数据显示,2006/2007年度澳大利 亚油菜籽产量预计为77.3万吨,低于上年144万 吨)。由于国际市场主要出口国均减产,而欧盟因菜籽 生物柴油需求,也由出121国变为进121国,使国际油菜 籽价格高企局面持续,而进口油菜籽价格高企抑制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7年第2期 粮食与油脂 35 国油菜籽进口,成本高企也对国内油菜籽产品市场形 成支撑。 2.2国内油菜籽、菜籽油市场供需平衡分析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提供数据显示:我国 截止l2月底,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06年 我国进口油菜籽80万吨,同比增加50万吨,增幅 170%;菜籽油进口量预计为6万吨,同比减少l2万 吨,减幅66%;进口增加低于需求增长。 4 2007年油菜籽、菜籽油市场展望 (1)第一季度,市场上油菜籽可供应量极少,预计 2005/2006年度油菜籽制油消费量为l,320万吨,同 比增长146万吨:其中,国产油菜籽l,270万吨,进口 油菜籽50万吨。预计2006/2007年度油菜籽制油消费 量预计为l,128万吨;其中,国产油菜籽l,048万吨, 进口油菜籽80万吨。 我国2005/2006年度菜籽油产量为470万吨,菜 国内菜籽油在3月底前,虽时值食用油消费淡季,国内 油菜籽,菜籽油总体上仍将保持强势。2006年国内外 油菜籽减产对国内油菜籽收购价格起到较强支撑。 2007年1月,国内夏季油菜籽收购基本结束,青海地 籽粕产量为770万吨:2006/2007年度菜籽油产量预 计为400万吨,菜籽粕产量为656万吨,均较上年度减 产l5%。近几年随大豆、棕榈油进口量不断上升,国内 精制油消费量增长及大豆油消费份额增大都抑制菜 籽油消费,菜籽油占食用油市场消费份额正在逐步缩 小,部分地区菜籽油已从市场逐渐淡出,菜籽油直接 消费量也有逐年下滑趋势。 表1近年我国油菜籽市场综合平衡分析表 (单位:千吨) 年度 2000,2O0l,2002,2003,2oo4/20051 2006/ 。 一 2OOl 2002 2003 2oo4 2005 2006 2007 进口数量 2,344 979 l56 4l8 317 530 800 新增供给13。725 12,31o lO,708 11,838 13,499 13,582 11,8oo 制油消费l3,l8Ol1,680lO,oool1,24012,700l3,200l1,280 国产菜籽lO,606 lO,630 9,715 lO,822 12,400 12,700 lO,480 进口菜籽 2,574 l,050 285 418 300 500 800 种用损耗 775 7Ol 837 598 599 502 500 国内消费 13,955 l2,381 lO,837 11,838 13,299 13,702 11,780 出口数量 o o o o o o o 消费总■13,955 12。381 lO,837 11,838 13,299 13,702 11。780 期末结余 -230 —71—129 o 200—12o 20 表2近年我国菜籽油市场综合平衡分析表 (单位:千吨) 20001 2001/200 2003,2004/20051 2O06, 。 一 2OOl 2002 2003 2oo4 2oo5 2oo6 2007 生产量4,770 4,l8O 3,575 4,ooo 4,580 4,700 4,ooo 进口量 78 4l 85 329 270 64 50 年度供给■4。848 4。221 3。66o 4。329 4,85o 4,764 4。o5o 年度国内消费4,500 4,600 4,200 4,4oo 4,700 4,700 4,ooo 出口量 3O 3O 3O 3O 3O 8O l5O 年度需求总■4。53o 4,630 4。230 4。430 4,730 4,780 4。15o 年度结余■ 318—109 --570 一lol 12,o 一16 一lOO 注:中国菜籽油市场年度为当年6月至次年5月; 资料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3我国菜籽油进口状况分析 2006年国际油菜籽主要出口国减产,同时,由于 欧盟地区生物燃料行业对菜籽油需求强劲,使欧盟对 油菜籽需求同样强劲。2006/2007年度欧盟成为净进 口地区,油菜籽出口量极少,这均使国际油菜籽市场 价格高企,从而制约国内油菜籽进口量,也决定国内 油菜籽供应紧张局面难以得以改变。 区秋油菜籽仍有部分可供收购,国内大部分油厂油菜 籽收购量严重不足,其市场需求旺盛,但供应有限,进 口油菜籽量也难以弥补国内供应缺口,因而菜籽油供 应紧张局面将长期存在。菜籽油和菜籽粕价格高企对 国内油菜籽收购价格起到支撑,基于对后市看好,工 厂收购热情依然不减,因而国内油菜籽收购价格继续 坚挺。在成本价格坚挺支撑下,即使出现内、外盘期价 相继回落,给国内菜籽油市场价格带来利空压力,但 菜籽油回落空间不会太大,基本呈现高位盘整态势。 另外,由于气温偏低,这一时期棕榈油及棉籽油勾兑 困难,对菜籽油冲击将会减少,这也是菜籽油市场利 多因素之一。 (2)4月底5月初新一季油菜籽即将上市,油厂 和贸易商将会抛售,以回笼收购资金,国家储备也 可能会轮出,市场供应增加而市场心理看弱,菜籽 油价格有可能会出现一波明显下滑。在其后消费淡 季,菜籽油价格继续稳中趋跌;在中秋、国庆前1个 月左右时会有一波反弹,到秋收油菜籽上市前后, 再次回落。 (3)全球油菜籽供应紧张局面没有任何缓解。据 ‘油世界》称,加拿大2006/2007年度(8月~次年7 月)油菜籽出口量可能会达600万吨,大幅高于 2005/2006年度541万吨及2004/2005年度344万吨, 2006/2007年度油菜籽制油量会由上年度342万吨增 至374万吨。出口及制油量增长使加拿大油菜籽供应 呈现相当紧张局面,尽管加拿大官方预测加拿大 2006/2007年度油菜籽产量为910.5万吨,高于早期预 测849万吨,但依然不能缓解供应紧张局面。出口需 求强劲及欧洲油菜籽和菜籽油价格持续上涨,也对加 拿大油菜籽价格提供支持,进而使国内油菜籽进口成 本高企,支撑国内油菜籽价格,同样菜籽油价格也获 得成本支持。 总之,2007年中国菜籽油市场将基本保持“紧平 衡”状态,国内菜籽油价格也将继续保持高位运行,预 计国内四级菜籽油现货价格将基本维持在6,500元/吨 上下进行宽幅振荡,高点可能在7,500元/吨上方,低 点可能在6,000元/吨左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