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本组教材以“春天”为主题来选编教学内容。《找春天》《古诗两首》《笋芽儿》《小鹿的玫瑰花》从不同角度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时 ,要继续夯实朗读、识字、写字等学段的基本目标,同时要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一,包括“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宽带网”。让学生在课外实践中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课题 内容简说 找春天 课文以一群孩子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的视角,给我们展现了春天的迷人风光。 《古诗两首》分别是《草》和《宿新市徐公店》。《草》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宿新古诗两首 市徐公店》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 笋芽儿 《笋芽儿》是一篇拟人的童话散文,课文绘声绘色地叙述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小鹿的 玫瑰花
课文讲述了小鹿种了一丛玫瑰,却因为跌伤了脚没看到玫瑰花。虽然惋惜,但他却为周围的朋友带来了花香,带来了幸福。
1. 认识47个生字;会写39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找春天》《古诗两首》。
3. 通过品读课文,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所描绘的情境,感受春天的美景以及课文所蕴含的主旨。
1
4.初步感知课文语言的优美,能积极参与找春天的实践活动,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1.认识47个生字;会写39个字。复习、巩固常用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规律。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找春天》……………………………………………………………………… 2~3课时 2.《古诗两首》…………………………………………………………………… 2~3课时 3.《笋芽儿》……………………………………………………………………… 2~3课时 4. 《小鹿的玫瑰花》………………………………………………………………2~3课时 语文园地一 ………………………………………………………………………… 2~3课时
教学本组课文时,要让学生通过充分朗读,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要继续夯实朗读、识字、写字等学段基本目标,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规律,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找春天
课题 找春天 课型 新授课 本课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教学重点是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积设计说明累语言。依据教材特点和教学重点,本导学案设计时注重“朗读、想象、表达、实践”的融合,通过文本语言感受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让课文所描绘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的思维“屏幕”上,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春天的美好。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读通、读熟课文。(学生) 学前准备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学习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学习重点 学前准备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收集有关春天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 1.播放早春的课件,引导学生说说早春的特点。 2.导入:春天刚刚到来的一、画面导入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用时:5分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们必钟) 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踪迹。 板书课题:找春天。 1.教师出示要求。(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自由读课文。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3)通读课文,体会春二、初读课文,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识记生字(用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的情时:15分钟) 况。 (1)教师随意地抽出下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其他学生正音。 字形:联系生活经验,结
认记生字,朗读课文,通过文字初步感知春天的美。 1.制作生字卡片,课件。(老师) 学案 达标检测 1.认真看课件。 2.自由交流早春的特点,齐读课题。 1.写出四个赞美春天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记2.我会读词语。 触角 害羞 喜鹊 遮遮掩掩 嫩芽 躲躲藏藏音符 探出头 荡秋千 3.用“√”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遮掩(zhě zhē) 嫩芽(nèn nùn) 害羞(xuī xiū) 触到(chù cù) 探出(tàntān) 音符(fú fǔ) 3
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 住生字。 3.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1)开火车朗读生字。 (2)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如:联系生活经验,结合动作演示认识“遮”“掩”“躲”“探”等。 (3)参加学习竞赛,巩固所
合动作演示认识“遮”“掩”“躲”学生字。 “探”;运用熟字加偏旁或换偏(4)观察课后“找找说说”4.照样子,组字成词。看谁组的多。 花芽 树桃 草柳 野枝 桃花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旁的方法,识记“躲”“触”“鹊”。的字,同桌合作交流,将两个字组字义: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或查字典,理解“羞”“嫩”“触”。 (2)教师再次出示含生字的词语,朗读词语,在读中巩固生字,积累词语。 3.指名分段朗读,读后评议,并且说说每一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1.读第1、2自然段,思考:“我们”几个孩子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 1.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2.出示课文第1、2自然2.交流汇报。(“我们几个孩段,引导学生体会第1自然段子”是怀着急切、向往、激动的心三、分段朗读,中两个“!”表达了小朋友们怎情去寻找春天的。从“脱掉”“冲感受找春天的心情(用时:15分钟) 样的心情;从“脱掉、冲出、出”“奔向”“寻找”这几个词语和奔向”三个词语中又体会到了两个“!”可以体会到。) 什么。 3.在老师的指导下观察插图3.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并交流图画内容。 中小朋友们的表情、动作,体4.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会其快乐、兴奋的心情。 4.尝试背诵第1、2自然段。 成新的词语。 组成的词语:嫩草 野草 嫩芽 柳枝 树枝 枝芽 柳树 桃树 桃花 野花 花草 4.在老师的指导下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直到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5.填空。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们几个孩子,( )掉( )袄,( )( )家门,( )( )田野,去寻找出春天。 4
1.引导学生用各种形式朗1.可采用自由读、同桌读、小四、朗读练习(用时:5分钟) 读。 组读、挑战读等形式朗读课文。 2.配乐朗读,读出感情。2.配乐朗读,读出激动、兴奋播放轻音乐,创造想象的氛围,的心情。 师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识字和朗读是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本环节教学中,教师紧扣“会读、会认”两个要求,强化指导,为学生奠定扎实的语言基础,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本语言中流淌的情感,使“情”教学反思 “文”“声”三者融汇贯通,碰撞结合,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浓浓的文学气息。通过朗读与想象,调动学生积累的生活经验,体察到语言的意蕴和质感。 第二课时 1.会写9个字,背诵课文。 学习目标 2.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学习重点 学前准备 教学环节 学习重点感悟重点词句的意思,能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制作多媒体课件(歌曲《春天在哪里》,文字课件)。(教师) 导案 学案 6.照样子,写词语。 例:遮掩——遮遮掩掩 丁冬 —— ______________ 仔细 ——______________ 认真 ——______________ 达标检测 一、复习巩固(用时:5分钟) 1.同桌抽读生字卡。 1.抽读生字。 2.有感情、流利地朗读2.有感情、流利地读课文。 课文。 7.连线成词。 野 嫩 树 躲 解 芽 枝 冻 花 藏 1.出示朗读任务。自主二、品读感悟,阅读第3~8自然段,思考:体会春天的美(用时:20分钟) 在春天里“我们”看到、听到、闻到、触到了什么? 2.帮助学生从语句中提炼要点,初步培养学生概1.自由朗读课文第3~8自然段。2.同桌交流,找找课文中写“我们”在春天里看到、听到、闻到、想到的内容。3.全班交流:(1)第4自然段:抓住“探出头来”,想象小草悄悄地长出来,8.照样子,写词语。 例:遮掩 —— 遮遮掩掩 丁冬 —— ________________ 仔细 ——________________ 认真 ——________________ 9.读课文,连一连。 5
括要点的能力。 3.教师:第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天当成小姑娘来写,“害羞”“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说明春天的变化是非常细微的,只有细心的小朋友才能将她找到。第二句中的“仔细”一词表明春天只有仔细用心地去寻找才能找到。“找啊”“找啊”反复地出现,表明我们找了很多的地方,也找了很久。 4.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课件。思考:第4~7自然段,每段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5.教师出示第8自然段,学生齐读。 6.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课前找到的春天。 7.教师指导背诵课文。的丰富。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三、指导写字(用时:10分钟) “野、躲、解”,再次认读,并指导学生扩词。 2.指导学生识记字形、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
给大地带来了一片绿色的美感。抓住“眉毛”一词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有趣。(2)第5自然段:抓住“早开的野花”想象田野里、小路旁野花的色彩斑斓和迷人的芬芳。抓住“眼睛”感受作者语言的生动活泼。(3)第6自然段:抓住“吐出点点嫩芽”感受春天的生机 。抓住“音符”一词体会作者想象的丰富。 (4)第7自然段:抓住“丁丁冬冬 ”来体会溪流声的美妙。 4.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 5.练习背诵。 小草探出头 是春天的琴声。 树木吐嫩芽 是春天的眼睛。 早开的野花 是春天的眉毛。 解冻的小溪 是春天的音符。 10.课文佳句赏析。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作者把________比作_______,请你也用“像”写一句话: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认读生字。 2.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并牢记字形。 3.给生字组词,扩充词汇。 4.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6
11.我是小小书法家。(抄写词语)
置,交流书写注意点,并指导临写。 格中的位置和书写注意点。 5.观察老师范写并在田字格中临写。 6.同桌、全班相互交流,指出书写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改正。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四、迁移运用,里》,指导学生画出自己在春拓展想象(用天里的发现,然后要求学生时:5分钟) 1.画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 2.写一两句赞美春天的句12.我会写一两句话赞美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两句赞美春天的句子。 子。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根据课文展开联想,体会春天的美好
师:春姑娘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姑娘的踪迹。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哪找到了春姑娘。
(学生开始有声有色地齐读课文,师巡视)
师:春姑娘听到同学们把她读得这么美,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跳出来和同学们见面了。 (学生们高兴地笑了)
师:赶快把你从课文中找到的春姑娘与小组的伙伴们交流一下吧。
7
在本节课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想象或联想把学生的思维从课文引向更为广阔的大自然中,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把春天里一幅幅美妙的画卷活脱脱地展现在了学生思维的屏幕上,营造了课文描写的意境,也使学生获得了如临其境的体验。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写句子让学生得到了切切实实的语言训练。 《找春天》课堂教学片段
(生分组学习)
师:哪位小朋友已经知道了春姑娘藏哪儿了?
(学生举高了手,嘴里说着“我知道了”。学生开始谈开了) 生1:刚探出头的小草,那是春天的眉毛。 生2: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 生3:树木吐出的点点嫩芽,就像是春天的音符。 生4:溪水丁丁冬冬,那是春天动听的琴声。 生5:我还知道了春姑娘藏在了柳枝、风筝里。
(师适时给予恰当的肯定和引导,并板书:小草、野花、嫩芽、小溪、柳枝、风筝)
师:(竖起大拇指)同学们真了不起,春姑娘已经被同学们找到了,她很高兴能和同学们见面,所以她带来一首歌送给同学们。
(学生们高兴地鼓起掌来)(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部分学生动情地跟着唱了起来)
赏析: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凭借教材语言感受春天的美好。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感悟课文语言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一个充满生机、色彩鲜艳的春天呈现在眼前。本节课教师把学生的想象与表达结合了起来,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语言感悟和语言表达相结合的过程。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