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5
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技术
一、孤独症定义
孤独症是一种发育障碍的精神疾病,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及兴趣狭窄为主要的临床表现,通常起病于3岁之前,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具代表性的疾病。目前国际上将儿童孤独症,Asperger综合征和非典型孤独症统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SD)。
二、孤独症筛查
(一)初筛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通过儿童发育问题预警征象进行孤独症初筛,筛查阳性者,或任何年龄阶段出现语言功能倒退、社交技能倒退的儿童,转介至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
1.初筛工具:儿童发育问题预警征象(附表1)。
2.初筛方法:相应筛查年龄段任何一条预警征象筛查阳性,提示有发育偏异的可能。
3.转介指标
(1)儿童发育问题预警征象筛查阳性。
(2)任何年龄阶段出现语言功能倒退、社交技能倒退。
1
(二)复筛
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采用孤独症筛查量表进行复筛。复筛阳性者转介至孤独症残疾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1.复筛工具:孤独症筛查量表,包括修订版孤独症筛查量表(Modified-Checklist for Autism in Toddlers,M-CHAT)、孤独症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其中18-24月龄儿童首选修订版孤独症筛查量表(M-CHAT)进行筛查。
2.复筛方法
(1)修订版孤独症筛查量表(M-CHAT):适用于18-24月龄儿童。量表中项目11、18、20、22回答“是”,其余项目回答“否”视为筛查不通过。若项目2、7、9、13、14、15中有两项或以上不通过,或者在全部项目中有三个项目或以上不通过者,视为存在孤独症或其他发育障碍的风险。
(2)孤独症行为量表(ABC):适用于8个月-28岁的人群。总分大于等于53分提示存在可疑孤独样症状,大于等于67分明确存在孤独样症状。
3.转介指标
(1)修订版孤独症筛查量表筛查提示可疑或存在风险。
(2)孤独症行为量表提示可疑或明确存在孤独样症状。
三、孤独症评估
(一)评估机构
2
1. 技术:掌握孤独症谱系障碍相关领域的知识、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特点以及心理测量工具的使用。
2. 设备: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孤独症诊断观察量表(Autism Diagnostic Observation Scale,ADOS)或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修订版(ADI-R)。
(二)评估方法
孤独症诊断主要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标准化儿童孤独症评估或诊断量表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来完成。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儿童孤独症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四、孤独症早期干预
孤独症儿童应尽早诊断并在发育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一般为6岁以前)对其进行长期系统的干预。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采用教育干预、行为矫正、药物治疗等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措施。教育干预遵循早期长程、科学系统、个体训练、家庭参与的原则,以改善症状,同时促进智力发展,培养生活自理和独立生活能力,教会孤独症患儿掌握最基本的生存技能,劳动技能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悌尊.社区康复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33-51.
2.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主编.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47-14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S].卫办医政发[2010]123号
3
4.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