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二三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沪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篇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篇

来源:二三娱乐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篇

【篇一】沪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比尾巴》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动物尾巴的特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认识动物尾巴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动物头饰、录音带等。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今天我们一起去动物园看动物好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第 1 页 共 17 页

我们一起坐上去动物园的汽车〔播放汽车的音乐〕。到了,请同学们坐好。

2、出示图片,问: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你们想知道它们尾巴的特点吗?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比尾巴》就能帮我们找到答案了。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把书翻开到第3课,一边看书一边听录音范读课文,想一想这课有几小节?

2、请同桌同学互相帮助来读课文,把生字读三次。

3、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开火车、齐读〕

4、这篇课文有多少个小节?〔有4个小节。〕

〔三〕学习第二节。

1、请同学们齐读第一、二节,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2、贴动物图,问:这是第几节讲的?〔第二节。〕

3、指着没有尾巴的动物的图,问:这些动物的尾巴怎样了?〔它们的尾巴没有了。〕

第 2 页 共 17 页

4、出示动物的尾巴图,问:它们的尾巴在这里,谁能帮它们找回自己的尾巴?

5、你是怎样知道的?〔猴子的尾巴是长的,兔子的尾巴是短的,松鼠的尾巴好似一把伞。〕板书:长、短、像伞。

6、问:你们知道猴子的尾巴有多长吗?兔子的尾巴有多短吗?

7、问:比兔子的尾巴长的动物有哪些?与猴子比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

8、小结:长和短不是一定的,要通过比拟才知道。

9、问:你还知道有什么长,什么短吗?

10、松鼠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伞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做手势来表示伞的样子。〕

11、看黑板的板书来读第二节。

〔四〕学习第一节。

1、在第一、二节里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是什么符号?〕

2、教师讲解:这是问号,用在问句的后面,表示提出问题。

3、问:第一节提出了几个问题,分别是什么?板书:谁的尾巴、“?〞。

第 3 页 共 17 页

4、学生练习说问句。

5、指导读问句。教师范读,指名读。

6、加上表示尾巴特点的动作来齐读第一、二节。

7、小结:第一、二节写得很生动,因为用了一问一答的形式写出了动物尾巴的特点。课文里还有哪几个小节用了一问一答的形式来写其它动物尾巴特点的呢?

〔五〕学习第三、四节。

1、请同学们分四人小组来自学第三、四节,边学边想:你学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2、问:你学到了什么?〔A、尾巴的特点;B、三个问句。〕板书:弯、扁、看、“?〞。

3、问:你还想到什么?

4、指导朗读:男、女分组读。

〔六〕做游戏《找朋友》。

1、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做游戏?老师有个要求:请同学们在做游戏时要边看游戏的内容边练习背课文,好吗?

2、这个游戏叫《找朋友》,想玩的同学请坐好。〔教师发动物及相关动物尾巴的头饰〕

第 4 页 共 17 页

戴动物尾巴头饰的同学站到讲台前。开始游戏,〔如:A、戴猴子尾巴头饰的同学问:我的朋友在哪里?B、同学齐答:猴子,猴子快出来!C、戴猴子头饰的学生走出来说:你的朋友在这里!〕

3、看图加动作来背诵课文,再比赛背课文。

4、总结板书:这节课,我们学过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5、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好,只要我们平时多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更多动物尾巴的特点。

〔七〕练习〔画一画〕。

1、出示几种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来帮它们加上尾巴。

2、画完后让学生说说动物尾巴的特点。

〔八〕总结全文。

【篇二】沪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玩皮球》

学习目标:

第 5 页 共 17 页

1、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识记本课生字“玩、球、猴、拍〞;指导汉字“玩〞的笔顺。

2、朗读儿歌能做到不添字,漏字;在朗读中初步了解儿歌内容。

3、能模仿儿歌中的“我来拍拍皮球,___________________〔皮球怎么样〕〞来说话。

4、能认识、读准复韵母au、ou、iu及它们的四声,练习拼读带有着几个韵母的音节。

教学难点和难点:

能认识、读准复韵母au、ou、iu及它们的四声,练习拼读带有着几个韵母的音节。

教学技术和学习资源应用: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已经学会了很多儿歌,今天,我们要继续读儿歌识字学拼音。

1、出示课题。

〔1〕指读课题。

第 6 页 共 17 页

〔2〕看老师范写课题中的三个字。〔重点指导“玩〞的写法。〕

2、观察“玩〞和“球〞,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王〞字旁的字。

3、交流记“球〞的方法。

4、学生交流知道的其它球类的名称。

〔根据学生的口述,随机出示球类的名称。〕

5、老师对出示的球类进行归类,反复识记生字“球〞。

二、听录音,学习儿歌,认识生字。

1、出示儿歌内容。

要求学生边听边看,字字过目,初步了解儿歌内容。

2、再听儿歌,根据要求听清、记住儿歌中的相关句子。

课文中的我是怎么玩皮球的,皮球上的小猴怎么样?记住儿歌中的有关句子。

〔1〕学生自述。

〔2〕同桌互述。

第 7 页 共 17 页

〔3〕指述。

3、学生自读儿歌,边读边认一认儿歌中的生字。

4、小组交流读。

5、指名几个小组读。

6、用“滚雪球〞的游戏形式,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7、齐读。

8、抽读儿歌中的生字。

〔1〕小老师领读。

〔2〕开火车读。

〔3〕在班中抽读。

9、交流记“拍〞的好方法,拓展带有提手旁的字“打、拉、排〞,老师当场板书,渗透部首“提手旁〞。

10、做叫号游戏,稳固记忆生字。

第 8 页 共 17 页

〔1〕字的叫号游戏。

〔2〕词的叫号游戏。

11、创设情景,模仿儿歌中的句子,拓展说话。

〔1〕出示画有小狗、小鸟、小兔、松鼠的皮球。

〔2〕请学生挑选其中的一个边玩边说。

〔3〕交流。

〔4〕请学生回家后将自编的儿歌说给家长听。

三、学习复韵母ao、ou、iu,练习拼读带有着几个韵母的音节。

1、通过已经识记的生字“球〞、“猴〞,学习复韵母iu、ou〔看口型,读准音〕。

2、看图训练听和说,稳固读准三个复韵母。

出示文中的海鸥图,做“拷贝不走样〞的游戏,稳固读准ou。

〔学生认真地听、记老师根据图画内容说的一句话,进行复述。〕

3、出示文中的游泳图,学生模仿看图说一句话,稳固读准iu。

第 9 页 共 17 页

4、学习复韵母ao。

〔1〕跟着老师读准复韵母ao。

〔2〕看图〔奥运五环旗〕,听老师说一句话,边听边记。

〔3〕复述老师的话,在说话中强化ao。

5、抽读复韵母。

6、读准复韵母ao、ou、iu的四声。

〔1〕“开开滑板车〞读准四声。

〔2〕抽读四声。

7、渗透iu的标调规律。

〔1〕区分认读ui和iu。

〔2〕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iu的标调规律:i、u在一起,调号标在后。

8、练习拼读儿歌中出现的音节qiu、xiao、hou、tou。

四、游戏闯关,复习稳固。

第 10 页 共 17 页

1、第一关:找名片。〔练习拼读音节。〕

2、第二关:比眼力。〔通过观察“猴、狗、猫〞,渗透反犬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3、第三关:练播音。〔在新的语境中稳固识记字、词。〕

【篇三】沪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画》

教学目标

1、学生6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分别是凶字框、口字旁、春字头。

2、会认3个字。

3、知道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

第 11 页 共 17 页

2、能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愿意说一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学习说,学习猜〕。老师说一个谜语,请你们大家猜一猜谜底是什么?看谁听得准,猜得对。“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你们猜出是什么了吗?我们学完这篇课文,你就会知道的。

二、看图。

1、出示图:学生自己认真观察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2、请同学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可以从远到近,也可以从近到远的顺序。〔图上画了山、水、花、鸟〕那么这首诗是怎么写山、水、花、鸟的呢?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字。

第 12 页 共 17 页

2、画出的生字和会认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小伙伴互相读读课文,听听读音是否准确。

4、指名读课文,大家纠正读音。

四、学习生字的字形结构及字义。

1、先让学生识记生字,识记时可以联系诗句内容,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2、同桌同学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的?

3、请记忆字形巧妙的同学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

人:独体字,笔画记忆:撇,捺。也可以用手势记忆,左右手心相对,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就是“人〞字。组词:好人,人民。

色:上下结构,可以用熟字“鱼〞来记,去掉“田和横〞换成“巴〞字就是“色〞字。组词:景色、彩色。

无:独体字,可以用熟字“天〞来记,“天〞字最后一笔“捺〞改写成“竖钩钩〞就是“无〞字;也可以用“二〞字加上一撇一竖变钩。“无〞就是没有的意思。组词:无有、无用、无人。

第 13 页 共 17 页

画:先认识“〞〔凶字框〕可以用熟字换笔画的方法记忆。用“鱼〞字来记,去掉上面的角字头,换成“横〞,下面的“横〞写成“凶字框〞就是画。组词:画画,图画。

春:先认识“春字头〞。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春字头〞,下面是“日〞字,合起来就是“春〞字。学生书空“春〞字笔顺。组词:春天、春雨、春风。

听:认识“口〞字旁。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口字旁〞,右边是“斤〞字,合起来就是“听〞字。组词:听讲、听话。

4、抽读生字和词语的卡片,稳固生字。

五、正确书写生字。

1、让学生自己观察生字的重点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在书上描红。

3、教师重点指导“画〞和“春〞两个字。

4、其他几个字学生自己照书中的范字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5、学生在生字本上正确、标准地书写每个生字。

六、学习诗句,理解意思。

第 14 页 共 17 页

1、学习前两行诗句。

〔1〕自己小声读读这两行。边读诗句,边看图边思考,这两行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2〕指名读这两行。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板书:远山有色近水无声

〔3〕让学生找找二行诗句中的相对应的词。

“远看〞和“近听〞、“山和水〞、“有和无〞、“色和声〞是相对应的词。

〔4〕认真看图,远处的山、近处的水怎么样?

眺望远处的山峰,你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色?〔朦朦胧胧〕看图水流从高处往下流,会发出什么声音?那么诗中却说走近了还是听不到水的声音,这是怎么回事呀!你们猜到这那么谜语的谜底了吗?〔画〕

〔5〕指导朗读。

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同桌读,指名读。

2、学习后两行诗句。

〔1〕总体学法:

①读诗句,对照图,说说这两行的大致意思。

第 15 页 共 17 页

②想想诗句中是怎样写画中的山和水的。

③联系实际想,应该是什么样的景色,而书中为什么这样写?找到诗句与画的联系。

〔2〕学生结合学习方法自学后两行的内容。

〔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4〕指名说说对后两行诗句的理解。

〔春天已经过去了,花还是那么鲜艳、美丽。当人们走近的时候,枝头上的鸟不害怕,仍然停在枝头上〕板书:去花还在来鸟不惊

〔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又是什么样的情况?

〔春天过去了,花就谢了,当人们走近鸟时,鸟一定会飞走的。〕

〔6〕指导朗读。

教师范读,突出“去、还在、来、不惊〞这几个词。

学生练习朗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3、朗读全首诗。

第 16 页 共 17 页

〔1〕在诗句中找出意思相反的词。

〔2〕找出相对应的词读一读。

花——鸟山——水声——色

4、结合板书练习背诵。

〔1〕自己练习背诵。

〔2〕同桌互背。

〔3〕指名背诵。

17 页 共页

第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