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需求分析

来源:二三娱乐


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需求分析

文/宋煜华杨潇

摘要:作为行业英语的一种,商务英语是英语专业本身发展的需求,是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是学习者个人渴望将理论快速转化为实践,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

关键词:商务英语;市场需求;个体需求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8-0170-02

一.引言:

作为一个传统专业,英语在大学课程里已经存在了好多年,主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仅仅具备这些技能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既有专门知识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的欢迎。在这种情况下,商务英语应运而生,它是跨学科的复合型专业,该专业培养的人才要求既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又要掌握宽泛的商贸专业知识,但商务知识要求不太深,以够用为准,突出在商务情景下的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

二.相关概念:

1.商务英语:

1.1商务英语的概念:商务英语是一种行业英语,遵循“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的就业岗位定在中小型涉外企、事业单位,商贸公司以及在商务背景下与语言服务

有关的岗位,包括外贸销售、外贸跟单、涉外饭店管理、涉外商务咨询、涉外商务文秘和其它涉外商贸服务岗位。

商务英语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1)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强国,英语也随之在全世界传播、应用。(2)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使英语成为一种重要的交际语言.[1] 目前的商务英语分为EGBP(普通商务英语)和ESBP(专门用途商务英语)[2]

1.2商务英语的特点:(1),情境性:商务英语注重交际,交际发生在商务活动中,因此语言的形式、词汇、内容与商务知识密切相关,它承载着商务理论和商务实践方面的信息。(2)区域性:商务交际常常会发生在来自不同文化、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人之间,因此用词的礼貌性以及具备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知识是必要的。(3)简洁性:商务英语的用词需明白易懂,正式规范,语言平实、准确,多使用国际通用的常用词汇。

1.3商务英语的教学阶段:商务英语的教学阶段分为专有词汇教学、交际策略教学、商务知识教学。

1.4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在通识英语教学中,教师起到解释、引导、激励的作用,而商务英语教学要求教师除了这些外还要做到设计课程,提供、组织教学材料,因此教师成为教学的协作者、研究者、评价者,目前商英教师的不足在于缺乏商务活动的真实经验、体会。

1.5商务英语的教材:教材分两种:一种着重教授商务活动中的英语知识,另一种着重讲授商务活动的过程、技巧。

1.6商务英语的学习者:学习商务英语的人数每年都在增长,其中一部分是从未从事过

商务活动的学生,另一部分则是从事过商务活动的在职人员。

2.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20世纪70年代确立的概念,旨在帮助课程的设计者了解行业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包括学生完成学业后可以做什么?要完成学业需要做什么?学习者个体的渴望或愿望的满足,个体的缺乏、不懂或做不到的事都属于个体需求[3]。因此需求分析就是要了解学习者希望学到的和需要学到的东西。

需求分析包括社会需求和个体需求。个体需求包括学生目前的需求和未来工作的需求,即学生希望从外语学习中获取什么。社会需求即整个社会环境和社会机制认为外语学习中必要的或最好应该的掌握的内容。需求分析有助于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因此有效、合理的教学设计既要符合社会的需求也要满足学习者自身的需求。

三.社会需求

3.1国内需求: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享有直接的进出口自主权。目前我国的外贸企业有将近40万家,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增加,对外贸人才的需求也水涨船高。1996年在国内五所大学所做的调查显示:英语专业的学生虽然拥有较强的语言技能,但是却缺乏在其它不同的工作领域所需要的专业知识。[4]而2005年市场对英语专业学生的需求为23300人,已有的英语专业学生为59800人,毫无疑问这样激烈的竞争使那些仅仅具备英语语言知识的学生不再具有优势,而那些具有跨学科技能的人才在劳动力市场越来越受欢迎。英语专业的学生要面对的挑战来自于那些既拥有某一专业的知识,又有

熟练的英语技能的人。因此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要考虑对学生综合的、跨学科能力的培养。在此情况下,商务英语应运而生,成为跨国产品、资本交换、资本流动、跨国投资经营、管理以及跨文化交流的主要世界工作语。如果把企业比作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那么商务英语就是齿轮的润滑剂,体现双方的交际能力。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交往中的经济因素也不断增强,这要求外语教学也要在原有的语言、文学的基础上增加有关外交、经贸、金融等方面的内容。

3.2国际需求:

应用型人才可以将想法变成现实,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而实践既是理论知识的基础,也是能力的源泉。所以比起理论知识,时代的快速发展更需要掌握熟练职业技能和专门知识的人才。以下关于美国工人1950年-2000年职业技能水平变化调查可以充分说明时代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5]

年份专业知识有职业技能无职业技能

195020%20%60%

199020%35%45%

200020%65%15%

比起传统的英语专业,商务英语可以连接英语和商务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尽快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同时展现他们的工作优势和价值,让他们更有竞争力。

3.3商务英语人才知识结构需求:

根据在湖南450家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的调查发现,6333%的用人单位表示需

要或正打算引进商务英语人才。关于最急需的、必要的知识调查发现:在14种知识中(英语、教学、商务、经济学、企业管理学、金融投资学、会计学、外贸函电、法律、商务谈判、市场营销、商务礼仪、计算机、商务秘书),商务谈判和英语知识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6167%,57

5%,教学知识,会计学,金融投资所占比例最低,分别为12.5%,18.33%,

19.17%。这说明后三种知识被用人单位认为是不重要的。

3.4商务英语人才能力结构要求:

在听、说、读、写、译五中英语技能中,听、说分别以61%、81.2%居前两位而备受用人单位的重视。这说明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更倾向于口语交际。

关于对英语人才的能力结构要求,应该包括:(1)综合能力,即沟通、适应、团队协作、组织、自我调节、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关能力。(2)专业技能,即中英文事务处理、实务操作、市场营销、广告推广、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教学能力。这其中,用人单位认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作能力、自我调节、适应的能力是最重要的。专业技能中的中英文事务处理、办公自动化能力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相比知识,用人单位更看重实践能力;相比专业技能,更看重综合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商务英语专业已经广泛得到社会和高校学生的认可,开设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具备复合型技能的人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是学生的时间、经历有限,因此课程设计要更科学、更合理。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宽、厚、活”三维模式为主,“宽”即要求学生具有较宽的英语、商务以及人文知识。“厚”指拓宽专业口径,学生既可以通过英语学

习获得商务知识,又能在商务知识的学习中强化语言技能。“活”指岗位适应能力,可以通过增加选修课或拓展课的数目,增强学生的择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商务英语是以“语言能力+商务知识+综合技能”为核心设计的应用型专业,是以实现意义学习为目的的课程。而意义学习将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开设商务英语专业已经成为英语专业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以及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必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