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
“入木三分”是一个成语,出自张怀瓘的《书断·王羲之》:“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意思是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 版本原文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①于其父枕中, 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 父见其小,恐不能秘⑧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②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 jī ) 月③,书便大进。
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④,近见其书,便有老成 ⑤之智。\"涕流⑨曰:\"此子必蔽⑥吾名⑩!\"
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⑦,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三十三书《兰亭序》。三十七书《黄庭经》。 书讫,空中有语:\"卿书感我 ,而况人乎!吾是天台丈人。\"自言真胜钟繇。羲之书多不一体。 (节选自唐朝·张怀瓘《书断·王羲之》)
基本解释
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 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详细解释
1. 【解释】: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2. 【出自】: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3. 【示例】:我们读这首诗,尤其有一种~、痛快淋漓的感受。 ◎秦牧《手莫伸》
4.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由此可看出,“入木三分”最初是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的。而后人将入木三分用作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如郭沫若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