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重修弓氏族谱序

来源:二三娱乐
重修弓氏族谱序 弓耀文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这个大家庭又是由无数个族谱体系组合而成的。家谱,是追溯血脉根源的资料,是记叙、研究姓氏家族繁衍变迁的证据。中国的家族大都有家谱,随着人口的繁衍,一定时期要续家谱,以便代代相传,形成完整的家庭历史系统。

我们弓氏一族,历史久远,最早见于东汉《风俗通姓氏篇》,追宗溯祖,源于商殷鲁国大夫叔弓。叔弓之孙用祖父名字中的“弓”作为姓(见《元和姓篡》)。自此,弓氏一脉繁衍至今,已有3600余年的历史。

自幼常听吾父(十六世祖弓世英)讲述弓氏家族的来龙去脉。弓氏始祖弓胜于明洪武年间安居张村传宗接代,至今亦已600余年之久。而追根溯源,亦是“大槐树”下出来之家族。康初贞观大移民之前。原居洪洞县圪针沟之弓氏先祖兄弟二人北迁,一个落户寿阳县,一个落户静乐县,各自繁衍生息。元末至正廿三年,弓胜之父弓禄由静乐县堰村迁居崞县轩岗镇长,后再迁西镇村开毡房。弓胜因嫌西镇风大土薄,而迁至“宝地”张村,荫子繁孙,自此再无迁徙。

续修族谱,是件很有意义之事,从长计议,它可帮助名人寻根,还可做为研究人口繁衍迁徙、自然灾害、政治斗争以及

战争所引起的社会变化。谱中的辈份不仅可以维持长幼有序,还可避免近亲通婚,以提高人的素质。据我所知,目前各地重修家谱已蔚然成风。我省社会科学院的“中国家谱资料研究中心”为海外华人到祖国寻根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原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原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夫人、香港船王包玉刚等都根据族谱找到了自己在大陆的“根”。由此可见“谱牌文化”在研究社会问题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所谓“谱牒文化”,它是蕴藏宏富、亟待开发的丰厚遗产,是人类血缘关系的记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轨迹,是以特殊形式记载的关于家庭起源、家庭形成、民族融合及其繁衍生存、迁徙分布、发展兴衰的重要史籍。

我为弓氏家族的兴旺不衰而自豪,早有重修家谱之夙愿,但苦于远离家乡,学习、工作任务在身,无暇收集整理一手资料。待我意欲筹办此事之际,不幸“文革”开始,族谱已轶,不久父又突然病故,失去索取口述资料的良机,只得四处寻访补救。岁月如梭,转眼已到花甲之年。人多有不测,唯恐留下遗憾,与族同辈协商,将现有资料汇集成册,供后人考证、纠误、补缺。

盛世修谱,但愿我数年来苦心收集、校核、积累的残缺不全之族谱资料,在族人们的大力协助下印成的这本册子,能为族人联络亲谊,慰籍前辈,留给后代,激励后人中更多的有识之士继续研考弓氏家谱文化,使之更臻完善,作微薄贡献。

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日于太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