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克达拉市工业园区二区道路建设项目
一标段
见证取样和送检计划
编制:
审批:
昆仑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可克达拉市工业园区二区道路建设项目一标段项目监理部
2015年11月21日
页脚
. .
目 录
一、工程概况....................................................2 二、见证取样依据................................................5 三、见证取样和送检人员资质、岗位职责、要求......................6 四、见证取样和送检的围、程序及承担见证取样和送检的检测单位.....8 五、本工程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试块、试件等材料的取样制作要求.........10
页脚
. .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可克达拉工业园区二区道路建设项目一标段 工程地址: 可克达拉市
建设单位:可克达拉建设投资经营 设计单位:天北勘测设计研究
勘察单位:伊犁花城勘察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昆仑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宏远建设集团
招标围:可克达拉工业园区二区道路建设项目一标段(东主横二路及东主纵一路),包括道路、绿化、路灯、信号灯及路面排水工程全过程的监理。 质量标准:合格
监理期限:2015年11月20日开工 ,2017年12月31日竣工。
1、道路工程概况
可克达拉工业园区二区道路工程建设项目一标段(东主横二路、东主纵一路)工程项目场地位于天山海西褶皱伊犁盆地中部伊犁岸沙漠边沿,具有陆地自流盆地的性质和半干燥型气候条件,位于天山地震带,属于地震活动较强烈的区域之一,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1.1土质
项目区土质为风积沙。 1.2地下水
道路沿线地下水埋深大于5m。 1.3线性控制
路线按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设计,其中东主横二路起点桩号为K0+000,起点坐标为x:4866697.736,y:475117.409,终点桩号为K3+563.685,终点坐标为x:4866850.141,y:478656.8,路线长度为3563.685m,全线为直线段;东主纵一路起点桩号为K0+000,起点坐标x:4870807.470,y:476066.936,终点桩号为K6+531.221,终点坐标x:4864510.082,y:476704.170,路线长度为6530.22m。 1.4交叉口
本项目为城市道路次干路,交叉口全部采用平面交叉,交叉处采用加铺转角平面交叉,半径根据规划确定,次干路之间相交,转弯半径取25m;次干路与支路相交,转弯半径取20m。
页脚
. .
1.5纵断面
东主横二路设计纵断面最大纵坡0.36%,最小纵坡0.3%,最大竖曲线半径30000m,最小坡长556m。
东主纵一路设计纵断面最大纵坡0.6%,最小纵坡0.3%,最大竖曲线半径30000m,最小竖曲线半径15000m,最小坡长419m。 1.6横断面
本工程根据规划的道路等级确定布置横断面形式。
次干路红线总宽度为42m。横断面形式为:5m绿化带+3m人行道+10m车行道、非机动车道混行+6m中分带+10m车行道、非机动车道混行+3m人行道+5m绿化带 1.7路基处理
由于工程所在地现状多为沙丘,表面为耐寒形植被,本工程全线路基为低填深挖路基,并对全线路基采取清除表土处理,处理深度为0.5m,达到处理深度后采用天然砂砾换填0.6m,处理宽度为路基设计底宽再加宽1m。 路基压实度标准:
深度围(m) 填挖类型 填 方 零填及挖方 上路堤 下路堤 (路面底面以下) 0~30 30~80 0~30 30~80 80~150 150以下 压实度 ≥96 ≥96 ≥96 ≥96 ≥94 ≥94 填料最小强度(KPa) 8.0 5.0 8.0 5.0 4.0 3.0 注:表中压实度均为重型击实标准。
1.8路面设计
1.8.1车行道
本工程次干路计算行车速度均为40km/h,设计使用年限为10年。设计标准轴载为BZZ-100。根据路面容许弯沉值、容许弯拉应力及容许剪应力三项指标确定路面结构为:
路面结构总厚度82cm,自上而下依次为:4.0cmAC-13沥青混凝土—6.0cmAC-20沥青混凝土—0.6cm沥青同步碎石下封层—32cm水泥稳定砂砾层—40cm天然砂砾底基层,各结构层竣工验收弯沉如下:
页脚
. .
上面层:4.0cmAC-13沥青混凝土,顶层弯沉值30.04(0.01mm),压实系数≥96% 粘层:改性乳化沥青,0.6L/㎡
下面层:6.0cmAC-20沥青混凝土,顶层弯沉值33.29(0.01mm),压实系数≥96% 下封层:0.6cm沥青同步碎石 透层:乳化沥青
基层:32cm水泥稳定砂砾(5%),16cm一层,分两层施工。上基层顶层弯沉值38.45(0.01mm),下基层顶层弯沉值69.65(0.01mm),压实系数≥98%;7天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3.5MPa,90天劈裂强度≥3.5MPa。
底基层:40cm水泥砂砾,20cm一层,分两层。上底基层顶层弯沉值151.69(0.01mm),下底基层顶层弯沉值271.16(0.01mm),压实系数≥96%
路床顶面:层顶弯沉控制值310.51(0.01mm) 1.8.2人行道
6cm预制彩色异形砼砖,规格为0.2m*0.2m,平均抗压强度≥30MPa;2cmM7.5水泥砂浆;15cm水泥稳定砂砾基层;20cm天然砂砾底基层 1.9附属设施
1.9.1路缘石
本工程行车道立缘石采用BCC-H7型路缘石,缘石尺寸为0.5m*0.3m*0.12m;平面石采用BCC-P1型路缘石,缘石尺寸为0.5m*0.15m*0.12m;绿化带两侧采用BC-T3型路缘石,缘石尺寸为0.5m*0.3m*0.12m。行车道在道路边缘设置平缘石和立缘石,人行道仅设置立缘石。缘石尺寸为0.5m*0.3m*0.12m。为保证路缘石稳定及更换方便,设置底座与靠背,底座与靠背为C15砼。路缘石砼强度等级为C30,直线型路缘石抗折强度应达到Cf=5.1(平均值5.0pa,单块最小值4.0Mpa);路缘石经D50次冻融实验的质量损失率不应大于3%。
1.9.2为便于今后各种管线的敷设,在平面交叉口均预埋铸铁管,管径及位置与相关专业协商确定。 1.10排水
项目区地处沙漠腹地,干旱少雨,仅考虑建成后的路面排水。本工程纵断面排水坡度最小值取规最小值0.3%,利用重力自然排水,行车道横坡坡度为1.5%。次干路靠近人行道一侧的路边缘设置立蓖式雨水口,通过排水管接入城镇排污管道。雨水口按照每25m在机动车道外侧对称设置,遇凹形竖曲线、弯道中心或排水困难地段时增设一道。人行道利用2.0%的横坡,将路面导向车行道集中排水。
页脚
. .
2、沿线设施 2.1交通标志
2.1.1本工程交通标志包括为警告标志,指路标志,指示标志及禁令标志。标志字体、颜色均按照GB768.2-2009执行。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交通标志。
2.1.2标志材料规格:标志版面采用Ⅳ级反光材料。标志板厚度为3mm厚,标志板型号为宜采用牌号为3004或3104的铝合金板材,立柱采用无缝钢管。
2.1.3标志支撑方式:本工程标志采用单立柱式结构,立柱采用热轧无缝钢管,指标应符合GB5768-2009的要求。立柱镀锌厚再涂银色漆,所有外露铁件均做防锈处理。 2.1.4标志基座为现浇砼预制构件,施工时基座的土基及四周回填土应夯实。 2.1.5标志板面应贴反光膜,各类字迹应清楚,并由维汉两种文字标注。同一地点需设两种以上标志时,可合并按在一根标识柱上,但最多不应超过四种,标志容不应矛盾、重复。
2.1.6标志安装位置距危险点距离应为30-50m。 2.2标线
标线包括车道边缘线、车道分界线、车道中心线、人行横道线、导向箭头等。车道边缘线、车道分界线为白色,线宽15cm,车道中心线位于直线段部分为黄色虚线,线宽15cm,实线长20cm,间隔40cm。标线采用常温溶剂型标线油漆。 3、绿化工程
本工程设计道路均有绿化带,种植以乔木为主,绿化带灌溉通常可由路面降雨排水和积雪融水灌溉,考虑干旱季节树木草坪的正常生长需要,由人行道下的给水管接出配水管接口,满足干旱时的绿化灌溉需要。
二、见证取样依据
1、法律、法规、国家和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条文。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
2、设计文件:经有关部门批准设计文件、施工图纸、说明等设计资料。 3、《监理规划》、《送检计划》、《见证制度》 4、《施工组织设计》 5、施工规和技术标准:
页脚
. .
国家现行的施工规、技术标准、规程包括但不限于: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CJJ1-2008) 《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68-2008)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15) 《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8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50081-2002)
三、见证取样和送检人员资质、岗位职责、要求
1、见证取样和送检人员资质:
见证人员:由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具备建筑施工试验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并应由建设单位或该工程的监理单位书面通知施工单位、检测单位和负责该项工程的质量监督机构。
取样人员:由施工单位具备建筑施工试验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送检人员:由监理单位见证人员和施工单位取样人员担任。 2、见证取样和送检人员岗位职责:
2.1见证取样和送检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对所见证取样的样品及送检样品的真实性要负责。
2.2取样过程见证人员要全过程旁站。
2.3 见证施工单位取样人员按规要求进行取样。 2.4 对己取样品做好标识、封存并送检。
2.5 认真填写“见证取样记录”,见证记录的填写要求
2.5.1 钢材见证单要写明规格、生产厂家、质保书编号、批号或炉号、组数,代表
页脚
. .
数量,拟用于部位,焊接试验见证单除上面的几项外,还要增加连接方式、焊工、焊工证号,焊条型号,
2.5.2 对试块的编号按杭建监总[2011]7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混凝土试块管理的通知规定执行
2.5.3 见证取样记录上应该见证章,监理项目章,还要有试验室的收样章,见证人员要做好见证取样管理台账。
3、 见证取样和送检要求
3.1 见证试验室必须是农四师质量监督站备案的实验室,试验室由施工单位委托,监理必须审查试验单位的资质,试验单位的双证是否在有效期围,试验单位的检测围是否符合该工程的检测项目,对该工程的检测项目试验单位不具备资质的要提请业主另行委托。
3.2 见证人必须持有见证取样,见证人对见证样品的代表性、真实性负责。 该工程委托具有见证资格的 宋成鹏 同志担任,号 新建A-015739 。
3.3 试样或其包装上应作出标识、封。标识和封应标明样品名称、样品数量、工程名称、取样部位、取样日期,并有取样人和见证人签字。
3.4 承担有见证试验的试验室,在检查确认试样上的见证标识、封无误后方可进行试验,否则有权拒绝试验。
3.5 见证试验报告单必须由见证人签名盖章,而且加盖“见证试验”专用章。 4、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根据本工程的检测项目及其要求,核查建设单位委托的检测机构。核查应包括下列容:
4.1 检测机构的资质等级及其试验、检测围;
4.2 法定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检测设备出具的计量检定证明; 4.3 检测机构与检测容相关的管理制度; 4.4 负责本工程检测人员的书;
4.5 本工程的检测项目、检测计划和要求。
页脚
. .
四、见证取样和送检的围、程序及承担见证取样和送检的检测单位 1、见证取样送检的围
本工程关键部位、关键工序,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材料见证取样和送样的比例不得少于有关技术标准规定应取数量的30%; 2、本工程见证取样和送检计划: 2.1排水工程 2.1.1钢筋原材料;
2.1.2水泥、沙、碎石、混凝土; 2.1.3镀锌钢管排水管(暂定); 2.2道路工程
2.2.1路基土方回填料; 2.2.2路基级配砂砾进场原材料; 2.2.3水稳材料、沥青混凝土材料; 2.3亮化工程 2.3.1钢筋原材料; 2.3.2混凝土原材料; 2.3.3线缆;
3、见证取样与送检程序
页脚
. .
钢材焊接、钢筋机械连接试件 材料/构配件进场 五、本工程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试块、试件及原材料的取样制作要求 承包单位 外观自检合格 1、混凝土试块的取样和制作要求 览样、 页脚 表。试”详块见按“等长度和数量、试件按试按批按量取321混凝土、砂浆试块 、原材料承包单位通知 监理见证取样 /. .
1.1检验项目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1.2试样标准
标养一组三块,标准试样尺寸150mm×150mm×150mm 抗渗一组六块,标准试样尺寸D18.5mm×150mm 1.3取样方法
1.3.1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抽取; 1.3.2同一组混凝土拌合物取样应从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取样。取样量应多于试验所需的1.5倍,且不少于20L;
1.3.3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宜采用多次采样的方法。一般在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的约1/4处、1/2处和3/4处之间分别取样,从第一次取样到最后一次取样不宜超过15min,然后人工搅拌均匀;
1.3.4从取样完毕到开始做各项性能试验不宜超过5min, 1.4试件制作要求
1.4.1制作试件用的试模由铸铁或钢制成,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并装拆方便,试模表面应机械加工,其不平度每100MM不超过0.05MM,组装后各相邻面垂直度不超过±0.5; 1.4.2在制作试件前应将试模清擦干净,并在其壁涂以脱模剂;
1.4.3混凝土坍落度小70MM时,试件制作宜采用机械制作;混凝土坍落度大于70MM时,试件制作宜采用人工制作;
1.4.4试件采用人工插捣时,混凝土拌和物应分两层装入试模,每层装入厚度应大致相等,插捣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向中心均匀进行。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达到试模底面;插捣上层时,捣棒应穿入下层深度约20~30MM;插捣时捣棒应保持垂直,不得倾斜,并用抹刀沿试模壁插入数次,每层的插捣次数为25次,插捣完后,刮除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
1.4.5试验室用震动台的振动频率应为50±3HZ,空载时振幅约为0.5MM;试件用振动台成型时,混凝土拌和物应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试模壁略加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和物高出试模上口,振动时应防止试模在振动台上自由跳动,振动应持续到混凝土表面出浆为止,刮除多余的混凝土并用刀抹平。
页脚
. .
1.5试件养护要求
1.5.1 试件做好用不透水薄膜覆盖并应静置1~2天;拆模后的试件应立即放在20±2℃,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简称标养)。在标养室中,试件应放在架上,彼此间距应为10~20MM,并应壁免用水直接淋刷试件。当无标养室时,混凝土试件也可放于20±2℃Ca(OH)2饱和溶液中养护;
1.5.2 采用与构筑物或构件同条件养护的试件,成型后即覆盖,表面试件的拆模时间可与实际构件的拆模时间相同,拆模后,试件仍需保持同条件养护。 1.6 结果判定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合格评定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 GB/T 50107-2010进行。 1.7 取样频率
各部位的取样频率不同,见该工程实施部位的取样汇总表 2、砌筑砂浆试块的取样和制作要求 2.1 检验项目
抗压强度 2.2 试样标准
一组六块,标准试样尺寸70.7×70.7×70.7MM 2.3 取样频率
各部位的取样频率不同,见该工程实施部位的取样汇总表 2.4 取样方法
在砂浆搅拌机出料口随机取样制作砂浆试块,至少从三个不同部位集取,现场取来的试样,在试验室应经人工再翻拌,以保证其质量均匀,并尽快制作;所取的砂浆拌和物数量,应比试验用量多1~2倍。
5、试件制作要求
5.1 砌筑砂浆制作,将无底的钢模或塑料试模放在预先铺好的吸水性较好的纸的普通粘土砖上(砖的吸水率不少于10%,含水率不大于2%),试模事先涂刷薄层机油或脱模剂;
5.2 放在砖上的湿纸,应为湿的新闻纸(或其他未粘过胶凝材料的纸),纸的大小要以盖过砖的四边为准。砖的使用面要求平整,凡粘过水泥或其他胶凝材料的面,不允许再使
页脚
. .
用;
5.3 向试模一次注满砂浆,用捣棒均匀的由外向里按螺旋方向插捣25次,为了防止低稠度砂浆插捣后,可能留下孔洞,允许用油灰刀沿模壁插数次,使砂浆高出试模顶面6~8MM;
5.4 当砂浆表面出现麻斑状态时(约15~30分钟),将高出部份的砂浆沿试模顶面削去抹平;
6、 试件养护要求
6.1 砂浆试块在制作后应20±3℃温度环境下停一昼夜(24±2小时),气温较低时,可适当延长时间,但不应超过二昼夜,然后对试块进行编号拆模,并置于标准养护条件下进行养护;养护期间,试块间间隔不小于10MM;
6.2 水泥砂浆的标准养护条件为温度20±3℃,相对湿度90%以上;水泥混合砂浆的标准养护条件温度20±3℃,相对湿度为60%~80%;
6.3 砂浆试块养护期限为28天,然后进行试压。 7、结果判定
按CJJ1-2008 14.5.3条,砂浆的平均抗压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规定,任一组试件抗压强度最低值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85%。
3、钢筋原材料及焊接连接件取样要求
3.1钢类原材料及焊接连接的检测项目取样频率汇总
页脚
. .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 1 钢材 取样批量 取样数量 取样方法 检测项目 1.1 钢筋 直条 钢筋重量偏差,试样应从不同根钢筋上截取,数量不少于5支。每支试验4个/1组/批 从端头500mm处截取;2个拉抻、2个长度不小于500mm。钢筋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抗拉550mm/根,冷弯弯曲 炉罐号、同一尺寸的钢筋组成。每批重量通常不大于60t。超过60 t的250mm/根。 部分,每增加40t(或不足40 t的余数),增加一个拉伸试验试样和一个弯曲试验试样 同上 同牌号、同规格、同生产工艺每批重量不大于60t。 以不超过1000套为一个检验批 同班组同焊工同级别同直径300个为一批 同接头型形、同级别300个为一批 同接头型形、同级别300个为一批 500个接头为一批 3个/1组/批 同上。1个拉抻、2个弯曲 5%/5套/批 每批钢绞线中任取3盘 拉抻、弯曲 硬度试验 拉伸、弯曲 拉伸 拉伸 拉伸 1.2 1.3 1.4 2 2.1 2.2 2.3 3
钢筋 钢筋 盘园 预应力 夹片、锚具 焊接 电渣压力焊 电弧焊 闪光对焊 各种规格 各种规格 各种规格 6个/1组/批 3个拉伸,3个弯曲 3个/1组/批 3个拉伸 3个/1组/批 3个拉伸 3个/1组/批 3个拉伸 机械连接 各种规格
页脚
. .
3.2钢筋原材 3.2.1原材取样方法
按上表规定凡取2个试件的均应从任意两根(或两盘)中分别切取,即每根钢筋上切取一个拉伸试件,一个弯曲试件;热轧圆盘条冷弯试件应取自不同盘;试件在切取时,应在任意一端500MM后切取;
试件长度:为方便起见,一般可按拉伸试件长50~60;弯曲试件长35~40 CM进行取样。
3.2.2结果判定及处理
根据钢筋种类和相应的标准,进行钢筋原材料的合格评定;
钢筋原材料如有一项试验不符合标准要求,则从同一批中再任取双倍数量的试件进行该不合格项目的复验,复验结果(包括该试验所要求的任一指标)即使一个指标不合格,则整批不合格;
4、预拌制混凝土和砌筑砂浆的水泥取样要求 4.1检验项目:
本工程水泥的检验项目为:水泥胶砂强度;细度;水泥安定性;水泥凝结时间。 4.2取样方法和数量:
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定》规定,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
当有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应进行复试,并按复试结果使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严禁使用含有氯化物的水泥。
检查数量及验收方法:按同一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取样方法:水泥试样必须在同一批号不同部位处等量采集,取样试点至少在20点以上,经混合均匀用防潮容器包装,重量不少于12kg。
(备注:委托单位填写检验委托单时应逐项填写以下容:水泥生产厂名、商标、水泥
页脚
. .
品种、强度等级、出厂编号或出厂日期、工程名称,全套物理检验项目等。)
(另注:水泥的强度报告一般先出3天强度报告,但28天强度报告,仍应要求施工单位报审,附在3天强度报告后。) 4.3合格判定标准
经检验,所有指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水泥》GB175规定的水泥为合格品。
水泥安定性或初凝时间不符合相应标准时均为废品;强度低于相应强度等级规定指标时为不合格品;对强度低于相应标准的不合格品水泥,可降低强度使用,按实际检验结果配制混凝土。对于废品水泥,不准用于工程。
5、本工程的道路、排水除主材外的其他试验取样频率
页脚
. .
工程类别 检测项目 检测频率 检测方法 检测依据 JTG E40-2007《公路土工压实度 土方路基 每1000㎡﹑每压实层抽检3点 环刀法﹑灌砂法或灌水法 试验规程》 ,JTG E60-2008《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弯沉 路基 路肩 换填土处理软土路基 砂垫层处理软土路基 弯沉 水泥剂量 7d无侧限水泥稳定土类 压实度 弯沉 级配碎石及级配碎砾石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 混凝土预人行道面层 制砖铺砌人行道面层 附属构筑物 路缘石 砂浆强度 砂浆强度 同一配合比,每1000㎡1组,不足1000㎡取1组 同一配比,每50m3制作1组 查试验报告 JGJ/T70-2009 弯沉 压实度 弯沉 厚度 压实度 每车道﹑每20米测1点 每1000㎡抽检1点 每车道﹑每20米测1点 每1000㎡抽检1点 每100m查2点 弯沉仪检测 查试验记录 弯沉仪检测 钻孔或刨挖,用钢尺量 环刀法﹑灌砂法或灌水法 JTG E60-2008 JTG E60-2008 JTG E60-2008 同土方路基 压实度 每1000㎡﹑每压实层抽检1点 每车道﹑每20米测1点 每1000㎡抽检1点 灌砂法或灌水法 弯沉仪检测 灌砂法或灌水法 同土方路基 JTG E60-2008 同土方路基 抗压强度 每车道﹑每20米测一点 每拌合作业段检验不少于1次,并不小于1000㎡ 每2000㎡抽检1组﹙6块﹚ 弯沉仪检测 现场取样试验 JTG E60-2008 由委托试验室人员取样 弯沉 压实度 每车道﹑每20米测一点 每1000㎡﹑每压实层抽检3点 弯沉仪检测 灌砂法 JTG E60-2008 同土方路基 压实度 压实度 每车道每20米测一点 每100米,每测各抽检一点 每1000㎡﹑每压实层抽检3点 弯沉仪检测 环刀法﹑灌砂法或灌水法 环刀法﹑灌砂法或灌水法 JTG E60-2008《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同土方路基 同土方路基 现场取样试验 JTG 057-1994 沥青混合料面层 查强度试验报告 JGJ/T70-2009 页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