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案应用于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来源:二三娱乐
学案应用于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预学案应用心得

“预学案”教改体现师生间、生生间“沟通”与“合作”活动,突出“自主、探究、合作”等特点,而这一特点适应了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因为课改的突出特点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这一教改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为课改后的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编写好学案提纲,提纲是学生自学的向导,编写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有利于学生自我探究的原则。按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同时,提纲应反映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反映知识体系和结构,学案内容在使学生自主获取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更要精心设计出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问题,特别在读图问题上,引导学生读图、思考与分析,让学生交流与探讨,体现合作学习特点。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出典型的练习,学生通过自我检测,反馈自学能力与自学效果,然后通过“学生相互评价→学生个人自评→教师评价”过程达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效果。

“学案导学”为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结构提供了载体,它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重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把传统的备教案转化为备学案,并与导学有机地结合,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思想。

由于学案针对学生特点,学生易于接受,并通过自我学习与评价,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失败的教训,大大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学案把练习引入课堂,减轻了大量课外作业负担,达到了课内完成地理学习任务的要求。

学案通过“知识体系”、“反馈练习”、“学习小结”等,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提高自学能力。通过“问题讨论”则进一步启发学

生去观察、思考、讨论,分析及解决问题,在读图方面,既培养学生读图的方法,又提高了通过地图来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本教改在教学实践中虽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存在,值得反思。

反思一:导学内容问题:导学内容设计是否恰当与合理,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在设计导学内容时,能否提纲挈领,紧扣教学目标;能否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能否对课本内容进行册减、合并和重组;能否联系生活实际等都是重要环节,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学习,要钻研新大纲,新教材,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导学的艺术和技巧。

反思二:自学效果问题。一些学生适应不了课堂上较长时间的自主学习,特别是自学能力较差的后进生,习惯于“你讲我听”模式,懒于动手、动脑,过分依赖教师,若教师辅导,督促不力,他们就不会利用时间去阅读课文,不会去思考问题。影响了学习效果。 反思三:教师备课问题。该教学法要求教师课前充分准备好材料、深入备课:既要备好所教学的内容,又要根据学生实际,备好学法,备课量较大。因此,如何建立与教材同步的课堂教学材料,以便每节课施教时随时提取和应用,以减轻教师备课量,这是需要探讨的现实问题。

为此,在今后的学案教学中我们要注意:

1、在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主要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支持者和评价者,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对所有的学生应一视同仁,切忌讽刺、挖苦差生,为所有的学生创设一个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3、要做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把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切忌顾此失彼,把整个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或教师放任自流变成“放羊式”的教学。

4、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一方面,它能使学生所学的内容当堂巩固,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多媒体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渭城区周陵镇陵照中心小学王层娟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媒体技术给传统教育带来巨大影响,它改变了千百年来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可使学生手、眼、耳并用,使学生有新颖感、新奇感、形象感、直观感,能唤起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的兴趣,陶冶他们的情操,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结构,减轻教师烦琐的劳动,体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把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

因此,数学课堂上我利用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这样原本抽象的数学在一定程度上具体而鲜活起来,让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枯燥,不再畏惧数学。我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积极探索利用多媒体课件开展数学教学的方法与途径,下面是我在数学课堂中利用多媒体的一点体会和看法。

一、培养兴趣的数学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数学本身比较抽象、枯燥,传统的教学中,只能通过教师生动的文字语言与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这毕竟不是所有教师的专长。因此,多媒体教学可以弥补这样的不足。在制作多媒体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色彩鲜明适度的画面吸引学生、把自己的课设计的“亮”一些、“新颖”一些,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兴奋起来,这样有了兴趣才有了上好这节课的前提。多媒体教学运用恰当,就能在数学课堂上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每次利用多媒体所上的数学课,学生兴致普遍很高,而且基本都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二、生动形象的数学课堂

教育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15%,从视觉获得的记忆能够记忆约25%,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工具,就能接受知识约65%,因此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做到图文声象并茂,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的模式,使快乐学习落到实处。多媒体数学课堂中,动听的儿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思维的引到课堂情境中;优美的版面,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把学生的视线集中到屏幕上;调皮的动画,触动了学生的视觉神经,将枯燥的数学知识生动形象的展示到学生面前。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尤其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由于学习难度大,需要有效的强化和直观的感悟,多媒体教学中,可用变换的图形、色彩、关键词,符号等展示给学生,引起有效的注意,使学生记忆持久,深刻。同时还可以利用背景音乐等对学生适时引导,轻松渗透思想教育。 另外,运用多媒体教学可改变传统的视觉感受。传统教学一律是黑色的黑板展现在学生面前,现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教师可以自己设计出光线柔和的、颜色清爽的、令人赏心悦目的版面用作教学当中的黑板,或者还可以别出心裁地在板面的四周设计优美的图案,调剂课堂气氛,使学生耳目一新。

多媒体教学直观、生动、有趣,因而能化抽象为具体,创设开放式的教学情景,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想象能力也不够强,过分抽象的内容往往会使他们感到枯燥无味、难于理解,从而使教学难点不易突破,在上六年级《圆的认识》这节课时,利用旋转的直径和半径使学生很快认识到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及他们的特点,在上《图形的规律》时,总觉得这节课对于四年级小学生来说,抽象不易理解,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对此我精心设计教学课件,课件中图形的排列方式直观形象,图形逐个增加,颜色且有明显区分,学生看后清楚明了,便于理解并找出图形之间的规律,之前很担心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没想到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轻松的上了一节高效的数学课。

多媒体教学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就是增大了教学容量,节约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可预先在电脑上准备好上课要用

的例题、习题、图形,甚至于一些解题步骤,以便上课时选用。这样教师就不用在课堂上一笔一划再去书写例题,习题,归纳重难点,而直接将这些以优美清新的版面展示给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大量地节省时间,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与练习,保证了教学中教师的精讲与学生的多练,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调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的作用虽不容忽视,但不论是传统教学还是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都应以课堂实际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数学老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应注意合理运用,注重课堂的高效性。

1、精心设计教学课件

在多媒体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发现,很多教师对多媒体的运用只是局限在幻灯片的作用上,这样无疑和传统的板书没有任何区别,唯一不同的是,把原来写在黑板上的板书原封不动的搬到了屏幕上,甚至把原来可能不需要全写出来的东西,也都打在了屏幕上,造成教学内容冗杂,无法体现难点、重点,学生就像看电影一样,留不下任何深刻的印象。如此多媒体教学,形式看上去先进了,但效果却适得其反,失去了多媒体教学的积极意义,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心备课的同时,还要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一定要做到重难点突出,课件为教学服务。

2、多媒体课件要体现最佳的辅助效果

有些数学课虽运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却置教学内容不顾而知追求形式,纯粹是为了使用而使用,我们数学教师要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其目的也只是弥补数学教师教学中“一枝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不足,增加数学课堂的生动性,促进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因此一定要把握好教学重难点,具备充分驾驭课堂的能力,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3、有选择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却不是千篇一律,每节课都适合,教师上课前要有所考虑,有所筛选,本节课是否适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要不将会适得其反,达不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教育改革实践中的一种新探索,我仅仅是做了一点尝试,这里面还有宽广的未知领域。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探索;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如何使教育之树长青,教学相长,需要我们不断去努力。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我将努力探索,尽快掌握这门技术,并加以灵活运用,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以期达到能把所学的知识熟练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现代教育技术为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学案式教学心得体会

美国的布鲁巴克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我们开展“学案式教学”也有一段时间了,通过听课、学习和自己的实践,我对“学案式教学”也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和认识。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利用学案导学,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学案导学心得。

1、在学案设计中体现和保障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应是教学活动中心,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化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化学课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2、学案导学中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有“法”可依。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充分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它是获取知识的金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因此,改进课堂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指导他们“会学”。第一,教学生“读一读”。学案开始为学生编好阅读课文,并指导学生预习方法,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第二,让学生“讲一讲”。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那些难以掌握的内容,应积极引导学生去议,鼓励学生去讲。在讲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差错、漏洞,教师要特别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正确地表述。让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大胆的表达。第三,引导学生“用一用”。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第四,引导学生学会“复习”。俗话说:“温故而知新”,这就是说,对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要经常复习。

3、学案导学中发展学习能力,让学生学有创见。

在化学课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更要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要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广开思路,重视发散思维。教师要精选一些典型问题,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猜想、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学案导学中注重因人施教,让学生有个性。

教学本身就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个性差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不同气质的学生因人施教,对“兴奋型”学生可采用“以忙制动”、“以动制动”等方法。根据他们反应快,愿意表达自己看法的特点,多提问,多让他们发表意见。让善于思考又不爱发言的“抑郁型”学生发表不同看法;让机灵沉着又稳重内向的“安静型”学生说一说别人讲得对不对,并加以补充等等。这样围绕教学内容和要求,根据学生气质差异因人施教,既有统一要求,又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

5、学案导学中应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实施分层递进教学

教学有效性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班级教学中学生间获得同样知识所需的时间存在较大差异,要在同一时空中按划一目标发展,部分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十分明显。

在实践中,如能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把获得某种知识所需时间和认知发展水平大体相当的学生进行归类分层,并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递进教学目标,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教学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

这里,“分层”是为了确保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递进”则是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变为现有发展水平,从而使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向前推进。分层递进教学是班级授课制中实施个别化教学的新探索,是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深化和具体应用,对提高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要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化学课,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接受“教师应当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而并非知识的传授者”的观点,利用学案导学致力于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过程和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共同体”,从而正确地发挥教师在教育体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中介”作用,这样才能把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化学课的主动性落到实处。

教师的无奈家长对老师说我的宝贝还小你要用心教他因为你是老师领导对老师说学生成绩不好你要用心提高成绩

否则要下岗政府对老师说你们先好好干你们和公务员同工同酬法律规定的很快实现

学生对老师说读书有什么用

像你没钱没势力我就是不学你又不能赶我回去专家对老师说要改善教学方法只有教不好书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社会对老师说你是园丁你是蜡烛 教师是太阳系里最光辉的职业

老师说我被家长责问得哑口无言我被领导恐吓得连做噩梦我被教师法骗得有冤难伸

我被学生折磨得遍体鳞伤我被专家羞辱得无地自容我被社会捧上天后摔了个半死

捣蛋学生气死你,野蛮家长打死你,

物价鞭子抽死你,不涨工资穷死你,竞聘上岗玩死你,职称评定熬死你,考试排名压死你,教育改革累死你,假期培训忙死你,造假资料抄死你,检查教案赶死你,作业大山堆死你,夏无空调热死你,冬无炭火冻死你,别人奖金吓死你,福利二字想死你,教育附加扣死你,阳光工资欠死你,光辉职业哄死你,一生操劳病死你,灵魂工程师夸死你,公务员待遇骗死你

学案式教学心得体会

我们学校开展“学案式教学”也已经快一个学期了,太谷参观学习后,我们努力摸索学习,对“学案式教学”也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和认识。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深知学案教学要坚持“放手”原则:新知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主动阅读,重点难点让学生议论,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与规律让学生概括,知识体系让学生构建。充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可在实施运用过程中逐渐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自主”易变成自由”,学生轻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探究过程中,易说话,易做小动作。

二是“合作”流于形式,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一个学生真能代表四个人的真正想法吗?

三是“探究”的随意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带着这些问题,通过这段时间的开放周活动和片区教研活动,我听了几节课,从中我学到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感受颇深。

感受一:课堂很朴实

有些老师的课堂就像平时我们上课一样,几乎没有刻意为听课而准备的痕迹。在课堂中教师合理利用多媒体、学案授课。有复习提问,有导课、新授,有巩固练习等,扎扎实实地完成了课堂目标,及时地利用学案巩固了所学知识。就好像走入自己的课堂一样。两位教师在整个课堂中运用学案,做到了三讲——讲重点、难点、易错点;三不讲——学生自己会的不讲、通过讨论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没讲。

感受二:对学案导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有些老师的学案导学课中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始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但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并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有顺序、有方法、有目标的学习,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真正做到了“异步学习、异步指导”。真正做到了“低负高效”。学案导学,将教学的重心前移,工作做在课前,主要精力集中在课上。“教是为了不教”。学案导学的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指导方法——学习探究——展示反馈——点拨释疑

(以问题启发问题)——训练巩固。如此引导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学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集中学习精力。学案将学习的重点前移,规定了预习的内容、方法及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课上学习采用问题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大大激发了学生求疑解惑的欲望,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得到了很大调动,“主动参与”是学生学习的一大特征。

通过这次活动我计划在今后的数学中合理利用学案进行教学,首先做到知识导学,先学后教;在学生进行自学检测、合作交流获得新知的同时适时对他们进行点拨,把完整的概念清晰地呈现给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团队意识,使课堂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杭城学校张建桃

导学案试教两个多月了,感觉导学案确实好,但只有运用得当,才能收到山东杜郎口那样的效应。怎样科学运用导学案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要用螺丝钉的精神,专研和吃透教材,设计好学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犹如汽车的方向盘,指挥着教学的方向。方向对才可能教学成功,方向不对,只能是南辕北辙、事与愿违了。 教学目标的设计,一定要落实三维目标,不能只重视知识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很重要,它可以使学生的内心快速成长成熟,有好好学习、好好做人的内驱力。如果不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学生的内在灵魂就会很软弱,只能靠外在教育管束去学习去成长。内驱力和外驱力的效果之别是可想而知的。

其次,教师要用显微镜的精神,了解看清学生,选好学案的教学过程方法。过程和方法犹如汽车行驶的路径,影响着教学的速度。好的方法和过程可以使学生学习的事半功倍,单一的陈旧的过程和方法,往往事倍功半,甚至还会是对牛弹琴收效甚微。

老师们也许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一个知识点,你认为很简单,课堂上同学们好像也都掌握了,可是下来一做题很多同学都不会,郁闷啊!我想这就是没深入分析学情的后果。老师们也许还会有这样的经历:一个重点知识,你教了“九十六”次了,可有些同学还是不会,无奈啊!细想想,不是学生笨,是自己选用的方法不对啊。所以,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不管什么方法,一定要选用学生喜欢和能接受的方法和过程进行教学。

另外,看清学生,还有助于我们编写自我检测题。不同学生的基础能力不同,所以我们设计自我检测题就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学生情况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检测题,分发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做,让每个学生都尝到成功的甜果。

第三,教师要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大胆改革教学,夯实小组合作探究环节。传统教育束缚着老师们的心和手,使老师们不相信学生的能力,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实践出真知,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教师们不要心急,不要担心,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与其放心却低效的包办代替的去教学,不如用心的耐心的去指导他们研讨。

要夯实小组合作探究环节,我认为教师须从这几方面下功:1.公平的异质分组;2.课外下功,培养得力的小组长;3.小组分工明确;4.制定出合理的赏罚制度;5.创造出愉快的合作氛围和激烈的竞争环境。

第四,教师要用蚂蚁互助精神,开展以生教生,共同进步的小组互助活动。在城市风的影响下,农村教育,差等生多,优等生少。培优补差的工作只落在教师一人身上,任凭教师有三头六臂也会忙不过来。如果发挥学生力量,开展一帮一手拉手活动,中等生优等生因为责任会更有兴趣更认真的学习,而且还会锻炼他们口语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差等生有了专人辅导进步会很快,这样每个人都会进步,教师也会轻松很多。

总之,我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不能喧宾夺主。学案教学的核心就是让老师帮助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的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