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题2020年(89)
(总分120,考试时间120分钟)
单项选择题
1. 1.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为特征的教育是( ) A. 素质教育 B. 愉快教育 C. 生本教育 D. 生存教育
2. 2.斯巴达和雅典教育体系出现于欧洲的( )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3. 3.张老师这段时间对工作失去了热情,觉得工作没意思,同时总是感觉很疲劳,工作效率不高。张老师目前的状态属于职业倦怠( )方面的表现。 A. 去人性化 B. 个人成就感低 C. 情绪耗竭 D. 缺乏工作动机
4. 4.自觉性、果断性、冲动性属于性格的( )特征。 A. 态度 B. 行为 C. 意志 D. 情绪
5. 5.樊迟请学稼,子日:“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日:“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日:“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而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这反映了古代教育( ) A. 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B. 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C. 脱离生产劳动 D. 形式简单
6. 6.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 A. 词汇学习 B. 符号学习 C. 概念学习 D. 命题学习
7. 7.以下儿童个体发展的哪一特点体现了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据?( ) A. 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B. 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C. 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D. 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
8. 8.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是( ) A. 学生的个性发展 B. 学习成绩的提高
C. 升学
D. 终身学习的能力
9. 9.具有一定的自我反思能力属于教师的( ) A. 学科专业素养 B. 职业素养 C. 能力素养 D. 人格素养 10. 10.隐性课程是( ) A. 通过正式教学进行的 B. 不在课程计划中反映的 C. 始终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D. 对学生的知识、情感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11. 11.对教学与考试的关系理解错误的是( )
A. 学生的负担很重,考试考什么学校教什么无可厚非 B. 学校教学方式不需要与考试的测量方法完全一致
C. 就统一的纸笔测试而言,学科教学内容有些可测,有些不可测 D. 考试结果为教学提供了反馈
12. 12.在教学工作中,通过“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练习一迁移”的教学模式属于( )
A. 讲解一接受式 B. 示范一模仿式 C. 探究一发现 D. 自学一指导式
13. 13.使每一个个体实现某种需要、愿望,并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这体现了德育的( ) A. 享用功能 B. 社会性功能 C. 教育性功能 D. 发展性功能
14. 14.根据学生善于模仿、崇拜英雄的特点,我们可以使用( ) A. 榜样示范法 B. 陶冶教育法 C. 说服教育法 D. 品德评价法
15. 15.班级组织能够为班级成员提供发展的机会,这说明班级具有( )功能。 A. 社会化 B. 诊断 C. 校正 D. 促进发展
多项选择题
16. 16.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一条教育规律、没有一条真理是可以对一切儿童绝对适用的。培养人首先要了解他的心灵,看到并感觉到他的个人世界,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 示范性 B. 系统性 C. 复杂性 D. 创造性 E. 长期性
17. 17.情绪和情感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 ) A. 语调表情 B. 面部表情
C. 姿态表情 D. 手势表情 E. 身体表情
18. 18.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把操作技能分为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两种。( ) A. 器械型操作技能 B. 细微型操作技能 C. 连续型操作技能 D. 开放型操作技能 E. 徒手型操作技能
19. 19.提出着眼于素质发展的课程观,是针对当前课程观念在( )之间的某些失衡现象而言的。
A. 学生发展 B. 学科体系 C. 社会需求 D. 教育发展 E. 教师发展
20. 20.压力( ) A. 也叫应激状态
B. 是一种心理防卫机制 C. 是一个过程
D. 是一种广泛性焦虑 E. 是一种身心反应
21. 21.八字教学法指( ) A. 读读 B. 议议 C. 写写 D. 练练 E. 讲讲
22. 22.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具体表现为( ) A. 人才的全球性流动、竞争与合作 B. 教育机构的跨国设立 C. 国际化网络教育兴起 D. 国际学分、学位的互认 E. 教育本土化趋势加强
23. 23.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包括( ) A. 提问 B. 获得 C. 提取 D. 分析 E. 保持
24. 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保持了人的心理活动的自然性和客观性,获得的资料比较真实 B. 个案法能够加深对特定个体的了解,所收集的资料具有可靠性 C. 实验室实验法对条件控制最严格
D. 测验法按内容可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 E. 实验法主要包括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
判断题
25. 25.小学教师不需要有教育科研能力。 ( ) A. 正确 B. 错误
26. 26.观察、实验、测量、社会调查也可以作为课外作业的形式。 ( ) A. 正确 B. 错误
27. 27.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是一回事,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进而揭示教育规律。 ( ) A. 正确 B. 错误
28. 28.小学生情绪情感成熟的体现是社会性成分不断增加。 ( ) A. 正确 B. 错误
29. 29.有结构问题的解决过程与无结构问题的解决过程相同,但各自的解决特点不同。( ) A. 正确 B. 错误
30. 30.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的特征是行为、认知和人本主义学派的分歧日趋增大。 ( ) A. 正确 B. 错误
31. 3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 ) A. 正确 B. 错误
32. 32.春秋时期的《学记》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 ) A. 正确 B. 错误
33. 33.教育可以完全脱离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 ) A. 正确 B. 错误
34. 34.运用实际锻炼法要求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情理相融。 ( ) A. 正确 B. 错误
案例分析题
35. 35.请结合实际分析以下案例:
江苏某学校周围十多公里的农户大都种菜栽瓜,由于缺乏科学的栽培技术,多年来经济效益一直不高。面对这一实际情况,教师编写了《葡萄栽培法》《草莓栽培技术》等乡土教材,还利用校内三亩闲地创立园艺场,作为劳技课的基地。聘请一些有经验的农技员为兼职教师。这样,做到“项目”“教材”“基地”“师资”四落实。老师常将学生带到田头,边讲边示范。学校发给每个学生50棵草莓种苗,让学生在自留地里种植,一季下来学生除添置学习用品外还小有积余。他们在校当学生,回家做先生,帮助父老乡亲们迈上了致富之路。 试说明以上案例体现了哪一条教学原则,这条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对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哪些具体的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