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聚焦教育 大学生刨新刨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郄艳丽 罗二敏 (河北地质大学,河北石家庄摘050031) 要: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为了完成创新创业的艰巨任务,旱日实现建设创新 型国家的目标,笔者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意义入手,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践活动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意义 1.适应社会当前和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为了早13实现建设 创新型国家的目标,需要扎扎实实推进创新创业,这也是当前应对 社会治理新变化、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及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 的需要。虽然目前我国创新创业初见成效,但距离创新型国家的标 准还有很大差距。因此,要推动创新创业向纵深发展,在全社会掀 起创新创业的高潮。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主体,肩负着创新创业的 责任,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非常关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创业 的成功率,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 任,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以及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也 是实现高等教育改革目的的要求。 2.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需要。伴随着高校的扩招,毕 业生人数逐年增高。在当前经济环境遇到较大困难的同时,如何缓 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是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就业是民生 之本,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毕业生勇于创业,积极就业,实现我国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同时解决当前就业难的重大举措。高校通过为 学生开设相关创业教育课程,聘请成功企业家到校作报告,并为学 生的创业实践进行指导,对创业的学生给予资金和场地的支持,将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中。只有提高大学 生创新创业能力,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缓解目 前就业压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3.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高校要积极贯彻国家的路线方 针政策,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并将创新创业教育真正渗入到日常的 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全方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建 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高校要优化专业结构,改 革教育教学内容,增强实践课程比重;还要对教师加强培训,增强 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教师授课水平和授课效果;还要开设创 新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以供有创业需要的学生进行选修。完善教 师考核激励制度,提升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合 力,让大学生真正投入到创新创业中,早日实现我国建设创新型国 家的目标。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路径 1.构建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基础,其课程的开展, 离不开相关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根据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目 标体系,设计一系列的创新创业课程,对所有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必 修课,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开设。教学方式可以灵活多样,让学 生了解创办企业的基本流程,熟悉创业的相关理论及知识,在课堂 上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向学生展示成功创业者的事迹。加强创新 创业课程与本专业课程的融合,将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 结合,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启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创新 创业思路,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基本素质及能力。对于有创业愿望 的学生增开创业相关的选修课程,为将来有自主创业意识的学生 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以专业实习实践活动为载体,利用好校 内的实习实训基地,开展专业实习活动,让学生在完成理论学习的 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实践锻炼,提高学生的专业实际操作能力。通 过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积极拓展校外见习实习基地。充分利用 企业提供的见习实习基地资源,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体系, 让学生在企业中了解创业实践方面的相关知识,从生产、销售、管 理与服务等方面了解企业整个的运营过程,在参与企业管理的过 程中得到充分的锻炼。企业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主动加入到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中,为大学生提供一定的资金和场地 支持,对大学生开展相应的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和项目扶持等支 持,帮助大学生积累创业经验。 3.构建科研项目体系。以各类大赛为契机,鼓励大学生参加创 新英语大赛、ERP技能大赛、数学建模大赛和创业计划竞赛等各类 课外大赛,结合专业特点,开发基于创新创业培养的科研项目体 系。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类大赛和本专业相关的科研项目,对于增强 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和锻炼创新创业能力都是十分有意义 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创业项目训练,让学生积极参与导师的科 研项目,积累经验,鼓励学生申请相关的科研项目和专利,并给予 他们相应的管理与指导、资金支持和场地支持。通过创新创业项目 训练的开展,为系统的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提供人文环境和学 术氛围,让大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为日后的创业成功打下坚实的 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许晖.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们.湖南邮电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2016(2)'65-67. [2]¥tl红喜.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策略研究Ⅱ】.吉 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12):81—82. 【3】孙秀婷,赵晓典,李磊.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研 究Ⅱ】.现代职业教育,2016(7):34—35.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梦视角下的大学生创 业能力培养与实践研究”(编号:HB16GL017)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范克哲 人方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