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线与指标 2009-05-26 15:57 阅读16 评论0
字号: 大 中 小
大家都知道:顺势而为是外汇市场稳定获利的基本理念。而趋势线作为判别趋势的主要工具之一,在实战分析和操作中也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阐述趋势线的5个
运用方法。
一、趋势的确认
标准的上升趋势定义:一系列连续升高的高点和连续升高的低点所形成的某一阶段走
势。
图1,2004年8月—12月间的欧元/美元走势中,每个相对高点都高于前面的高点,
而每个相对低点也都高于前面的低点,这就是典型的上升趋势。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在汇价未能跌破前一个显著相对低点之前,这一上升趋势是完整和延续的;而当2005年1月7日跌破最后一个显著相对低点时,发出了趋势可能结束的警告,预示着前一阶段涨势可能发生逆转。这也是我们在买入操作中经常参考将止损放到前期
显著低点下方的原因。 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跌破前期显著相对低点之后,只是发出了警告信号,表明上涨趋势节奏正改变,有逆转的可能或可能性在增大,但还不能作为判断趋势已经发生扭转
的充分证据。
标准的下跌趋势定义:一系列连续降低的高点和连续降低的低点所形成的某一阶段走
势。
图2,2005年3月—7月间的欧元/美元下跌走势中,每个相对高点都逐步低于前面的高点,而每个相对低点也都逐步低于前面的低点,这就是典型的下跌趋势。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在汇价未能升越前一个显著相对高点之前,这一下跌趋势是完整和延续的;而当2005年8月3日汇价向上突破最后一个显著相对高点时,也发出了原跌势可能结束的警告,预示着前一阶段跌势可能发生逆转。这也是我们在卖空操作中经常参考将
止损放到前期显著高点上方的原因。
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升越前期显著相对高点之后,同样只是发出了警告信号,表明原下跌趋势节奏正改变,有逆转向上的可能或可能性在增大,但还不能作为判断趋势已经发生扭转的充分证据。(接下来结合更大级别走势节奏,趋势的角度、力度、速度等方面去判断
新一轮走势的意义,是辅助趋势还是展开新的主趋势)
二、趋势线的画法
1、趋势线的做法是将大多数相对高点或相对低点相连接,在某一条线上尽量多地汇聚
了相对高点或相对低点,此时就可以加大该趋势线成立的概率。
图3中,黑色竖线的左边为一系列的上升趋势线,这些上升趋势线分为不同的级别,比如黑色粗线条为上涨趋势的最大级别趋势线,而红色趋势线为这一轮上涨过程中的中线趋势线,其中最细的红色线条为日线图级别的短线上升趋势线;黑色竖线的右边部分三道蓝色
线条分别为不同时期的下降趋势线。 做趋势线实际上是一个高度人为主观的过程,对于同一个走势图的趋势线,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画法,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也会做出不同的趋势线进行分析。趋势线重画
或者修正的情况非常多见,这也是运行趋势线操作时最大的难点。
2、做趋势线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a、趋势线的做法:大多数投资者都习惯从左向右画趋势线,汤姆斯?德马克提出了一种画法:从右向左画,原因是:价格近期变动比历史变动更有意义,所以作趋势线应该更多
地参考最新的走势。这一点非常值得大家借鉴。 b、在画趋势线的时候,还要注意排除一些极度高点和低点的情况,或者是异动区间,根据经验来决定是否需要排除。实际运用趋势线中可将排除和不排除的情况都作出线条,让
市场来检验。
c、某一段趋势内,趋势线上要尽量多地汇聚了相对高点或相对低点,价格斜率要尽量
与趋势线斜率接近。 d、趋势线和通道在操作当中非常有用,但运用时的重要性和准确性容易被曲解性夸大。 由于趋势线常常需要在行情运行的过程中不断修正,根据事后的经验来进行最后确认,所以它的可靠性容易被高估。比如某条上升趋势线被向下突破,这本是一个卖出信号,
但后市发现趋势线被修正后并没有被突破,此前产生的卖出信号就被否定掉了。
三、通道的画法
以趋势线为基础,形成上升或者是下降通道,分为平行通道和非平行通道,在实际操
作当中,二者可结合使用。
请通过图4的走势来理解趋势线和通道在做法上的关系:先确定一个有效的顺势趋势线,然后选择一个同趋势对应的另外一个方向的点作平行线(比如上图中的蓝色通道和大部分红色通道),或者另外一个方向有显著的高低点连线,可形成不平行的通道(比如上图中
的黑色通道和最右边的红色上升通道)。
四、趋势线和通道的实战运用
1、回落至上升趋势线附近可看作顺势做涨建仓的时机;
图5为上升趋势线的运用,一旦有效趋势线形成,则每次回落到该支撑线上时都可看作顺
势做多的机会,直到该趋势线被跌破。
2、反弹至下降趋势线附近可看作顺势做空建仓的时机;
图6为下跌趋势线的运用,有效下降趋势线形成后,汇价每次反弹到趋势线阻力时都可看
作顺势做空的机会,或者是多单逃命的机会,直到该趋势线被改变。 3、上升趋势线的向下突破及回抽是卖出信号,下降趋势线的向上突破及回抽是买入信号。
这里的突破要求是有效突破,判定不同级别的突破有差异。
对于这一点,请继续参考图5和图6,在这两幅图中,所对应的上升趋势线和下降趋势线被突破之后,出现的回抽都可看作逆势作反弹的机会(是否是大方向的扭转还需要其他指标的
协助判定)。 请大家注意,今天的欧元/美元日线图已经提供了这样的信号,只要短线欧元下跌企稳,即可按照此方法进行反弹操作。大家可以尝试着在欧元/美元的3小时图或者4小时图上,以
9月5日以来的下行做一个下降趋势线,依据上面的方法进行分析。
4、上升通道的上沿可看作顺势做多的潜在获利目标,但不一定可以作为逆势抛空的机会;
图7,当汇价运行到某上升通道的上沿时,此时可看作多头离场的依据,但特别提醒并不可单一地作为抛空的信号,因为此时汇价完全可以按照图中蓝色箭头方式来运行;如果要作为
抛空点,除非有其他信号的支持,比如出现了中线和短线级别的双重5浪上升。 5、下降通道的下沿可看作顺势做空的潜在获利目标,但不一定可以看作逆势做多的机会。
图8,当汇价运行到某下降通道的下沿时,此时也可看作空头头寸离场的依据,同样需要特别提醒的一点是,通道下沿支撑并不能简单地作为买入作反弹的依据,因为此时汇价完全可能出现图中红色箭头的运行方式;如果要作为反弹入场点,必须要有更多信号的支持,比如有清晰的中短线5浪下跌出现,或者有连续2次以上的底背离出现(并要求大一个时间级
别的图形技术指标下跌动能开始减弱)。三角形调整中的操作技巧
K线与指标 2009-05-25 22:19 阅读13 评论0
字号: 大 中 小
三角形形态在实际走势中常出现于各个时间段,且大多数时候属于中继形态,所以在实战中的操作价值较高;虽然有时也作为反转形态出现,但特征相对比较明显,便于鉴别。
本文包含大部分6月25日每周一招讲座内容。
一、三角形调整的形态特征 1 、四种三角形的基本形式
根据三角形出现的形态特征,可以将其分为上升三角形、下降三角形、对称三角形和
扩散三角形。
上图所表示的上升三角形、下降三角形、对称三角形走势出现的频率相对较高,运行特征均
以中继形态的方式出现,操作中往往为顺势买入的机会。
在这个图片中,上升三角形出现在下降趋势中,而下降三角形出现在上升趋势中,在实际走势下突破方向存在变数,在实际运用的时候需要结合均线系统来判断某一趋势在一定时间所运行的阶段,是否有均线系统的配合;扩散三角形在出现的时候,更多地出现在某段
趋势的反转阶段,出现频率相对较低。
2 、三角形的内部结构
一个标准的三角形调整形态,都包含了5个边和6个点,每个边的构成均为3波结构,且理想状态下每个边的运行幅度都是前一个边的61.8%。了解三角形的内部结构,有助于
我们在实际走势逐渐判定
的过程中及时跟随市场节奏。 二、如何在不同的三角形调整中操作
在上升三角形和下降三角形中,显著的买入或者卖出点位都是三角形形成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点,以及有效突破后的介入点,在部分情况下,突破三角形之后会有回抽,回抽突破线时同
样是比较理想的介入机会。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上升趋势中的上升三角形往往表示短线强势,下降趋势中的下降三
角形往往表示短线弱势。
对称三角形中,买卖的基本原理和上升三角形、下降三角形一致,可对照图片理解,在实际
交易的时候请注重顺势而为。 对称三角形和上升趋势中的上升三角形、下降趋势中的下降三角形都是以顺势突破为
主,可作为比较经典的中继形态。
上图的左边部分则为下降趋势中的三角形形态,这种形态下不能简单地根据形态本身来进行操作,而要同时判断形态所处的趋势阶段,最理想的操作方式是等候有效突破的发生,在突
破前进行操作带有一定的博弈性。 上图的右边部分则为典型的扩散三角形反转走势,该图为欧元/美元在今年春节期间的
实际走势,用逐渐扩大的波幅来消耗原有趋势的动力,达到中线转向的目的。
扩散三角形的实际走势中往往还有比较完美的指标配合:
上图中两条黑色线条之间的区域为一个扩散三角形,结合macd指标可以看出,汇价在运行到三角形第5个顶点时,已经形成了连续两次显著底背离,在构成第6个顶点时,已经突破了原有下降压力线(图中蓝色线条),至此扩散三角形逐步宣告成立,结合我在前期为大家所讲解的macd指标反弹操作系统,在图中标注的买点已经产生,同时又刚好是对蓝色支
撑线的回抽,多种信号的集合点使得该点的做多成功率相对很高。
三、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1 、注意突破时间的意义
一般而言,三角形的横向宽度1/2-3/4之间的某个位置来选择原方向突破,如果超过该区域仍未突破,则三角形的顺势性减弱,突破方向变数增加,这是在操作中以等候突破方向
为主。
2 、短暂假突破
在实际走势中,假突破经常出现,如何来鉴定假突破呢?推荐的常见判别方法有二:一是收盘价越过突破线原则;二是突破后站稳于突破线之上,突破幅度达到三角形最长一个边
的3%。 在这个图片中,上升三角形出现在下降趋势中,而下降三角形出现在上升趋势中,在实际走势下突破方向存在变数,在实际运用的时候需要结合均线系统来判断某一趋势在一定时间所运行的阶段,是否有均线系统的配合;扩散三角形在出现的时候,更多地出现在某段趋势的
反转阶段,出现频率相对较低。
头肩底形态的演变与操作(转) 2009-05-30 22:42
头肩底形态的演变与操作(转)
头肩底形态是主要的底部反转形态之一,常见的还有w底、三重底、圆弧底等以及一些k线反转形态。对于头肩底形态,在形成的过程中也有很多潜在的演变方式,演变方式的不同所带来的运行结果往往不一致,只有了解了潜在的变化,才能在遇到意外变化时及时地跟上市场的节奏。 一、头肩底形态的构成
图形所示的为一个典型的头肩底底部反转形态,该形态由4大基本要素构成,也是作为判定某一段趋势是否可能发生扭转的依据:
原有趋势为下跌趋势 左肩下跌力度相对较大,下跌到头部力量减弱,随后的上涨高于左肩低点 右肩下跌力度再次减弱,无法创出新低 有效向上突破颈线确认
在实际判断中,很多投资者最容易遗漏的是第一点,其实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点:原来为下跌趋势。头肩底形态作为底部反转形态之能出现在一轮下跌走势的后期。 在上图中大家还要注意:左边的实际走势图与右边的简化图中,颈线倾斜的方向不一致,实际上这并不影响对头肩底形态的判定。在实际走势中,右边高点高于左边高点则更为有利,即颈线向上倾斜更为有利。 二、头肩底形态的位置判断
上图的左边部分为标准的头肩底形态构成节奏,完全符合上面所讲的4大构成要素;而右边部分的简化图则不是一个头肩底形态,原因就在于其出现在了一个上升的趋势当中,此时就不能按照头肩底形态的技术预测方式去进行分析,而应该按照实际走势中的更大级别节奏去判断,其并不构成底部反转(涨势中何来底部反转?)。 三、标准头肩底形态的操作
图形中所示的为一个标准的头肩底形态,下面对其中的知识点逐一进行讲解: 1、有依据的入场点 在头肩底走势中,最有依据的买入机会在向上有效突破颈线之后,以及突破颈线后的回抽确认机会,即图中的红色点,此图形的走势中汇价提供了更加的入场机会:在向上突破颈线之后,价格稳定在颈线上方形成了上升中继形态,此时可结合中继形态的要领寻求到更多的进场做多机会。
而图中的黄色点则只是带有博弈性质的机会,是否能够入场或者说是否能按照头肩底形态预测方式来操作,需要更多局部走势与指标的配合来进一步确认, 2、合理的止损位置
作为最有依据的止损价位,应该是头肩底形态的头部,即该形态的最低点下方,只有最低点被向下穿越才能认为头肩底形态的失败。
实际走势中,当以红色点作为入场点位时,由于有时整体头肩底形态的垂直幅度太大,如直接以下破最低点作为止损设置,会影响到盈亏比或者是潜在亏损幅度过大,这个时候就要求在头肩底上破后寻求其他止损价参考线,图中的两条止损价参考线为上行过程中的显著调整低点,特别是右肩低点也为非常有依据的止损价位。 而在头肩底形态尚未成立之前,选择在黄色点带有博弈性质的入场,止损价位则必须参考最低点下方,才能起到确认的作用。 3、理论最小目标的计算
理论最小目标计算类同于双底形态,以头肩底形态的头部最低点向颈线的垂直距离,向上番一倍,则是理论最小目标,但这只是最小距离,实际走势中的幅度计算还应该参考大形态上的走势,主要看汇价所处的大形态运行阶段和节奏。 四、头肩底形态未形成前的演变与操作
a为头肩底形态在开始形成之初的雏形;
b为典型的头肩底形态,操作参考点与前面的内容一致;
c的运行节奏中,演变成复合型的双左肩,双右肩;此种变体中,由于形态酝酿更为充分,在向上突破后的运行幅度超过最小幅度的可能性较大,在操作上的机会点如图所示,与标准规头肩底没有太大差异。
d的运行节奏中,演变为复合型的双头;此种变体重,由于底部更为坚实,形态形成雏形后,在右肩位置已经可以看作一个有依据的更有把握的入场机会点,而突破颈线后的运行空间也有望超过最小幅度。
e为标准的abc之字形反弹结构,与头肩底形态需要严格区分,表现为向上突破颈线之后上涨动力显著减弱,难以维持,很快再次跌落大颈线一下,形成之字形修正后继续下跌,这种演变需要更多指标上的配合,以便更清楚地尽早识别。
f为头肩底形态,但是此头肩底形态出现了突破颈线后的失败,这种运行节奏出现的概率较低,但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在任何形态下都要设置止损的原因:防止意外运行节奏的发生。 在实际走势中的判断,当出现头肩底雏形后,至少需要针对以上情况对接下来行情的运行做出节奏判断,以确认是否是头肩底反转形态;另外提醒在节奏演变中注意关注更细微的力度、角度差异,力争尽早实现预判,当行情符合预期节奏运行时果断参与。 五、头肩底形态形成过程中macd指标的配合指引
在头肩底形态的形成过程中,为了确认形态的有效性和成功概率,在形态完成之前也能从指标上找到一些相互的配合。 比如走势,图中红色颈线之下形成了一个双左肩,双右肩的变体头肩底形态,在这个形态形成之初,macd指标的日线图底背离是一个初步的下跌动力减弱信号;第二个相配合的信号则产生于右肩的形成过程:右肩向上形成突破之前,macd指标已经逐渐回到了零轴下方附近,为下一步向上突破作好了技术形态的准备。
双底形态的演变与操作(转)
双底形态,也称w底,是很多投资者所熟知的底部反转形态之一,但往往由于了解尚浅,只要见到w形状的都认为是双底,而按照双底的操作方法入场,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双底形态的操作和该形态在形成前后的演变,只有对潜在变化心中有数,才能真正做到遇变不惊。 一、双底形态的构成
图形所示的为一个典型的双底反转形态,从这个形态中我们可以看出双底在构成前后有4个显著的要素,作为我们判定某阶段走势是否为双底的依据: 原有趋势为下跌趋势 具备两个显著的低点,且价位基本接近,有跨度(即两个点要相互呼应) 第二次探底的节奏和力度要有放缓迹象 有效向上突破颈线确认 在实际判断中,很多投资者最容易遗漏的是第一点,其实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点:原来为下跌趋势。我们从下一部分的内容更清晰地去理解。 二、双底形态的位置判断
这幅图的左右两个部分分别为两段不同的走势,其中左边部分相信很多投资者更为熟悉,这是欧元/美元在2004年一季度前后的走势。 左边:当时的汇价显然运行在一段涨势之中,此后的回调过程形成了w形的调整,但这并不是双底,此后的走势也证明了汇价向上突破并未达到双底形态的最小理论幅度。
再次提醒:双底形态是底部反转形态,理所当然地需要出现在下跌趋势后才有依据,此处实际是构筑了一个双顶形态。 右边:右边图形的蓝色部分同样是一个假双底,显然仍出现在一段涨势之后;而红色部分则出现在一轮下跌走势中,以二次探底后的向上突破确认了双底形态的成立。 三、标准双底形态的操作
此图的左边为简化图,右边为一段实际走势演变图。
1、有依据的入场点 在双底走势中,最有依据的买入机会在向上突破颈线后,以及突破颈线后的回抽确认机会,即图中的红色点;而图中的黄色点则只是带有博弈性质的机会,是否能够入场或者说是否能按照双底来入场,需要更多局部走势与指标的配合来进一步判断。 2、合理的止损位置
作为最有依据的止损价位,应该是双底形态的底部,只有底部被向下突破才能确认双底形态的失败;而在实际走势中,可能双底的幅度较大,而导致直接以下破最低位作为止损设置的幅度偏宽,盈亏比并不合适,这个时候就要求在上破后寻求止损价位的时候参考图中的止损价参考线,这两条线实际为汇价上破前的显著低点和高点。 3、理论最小目标的计算
理论最小目标为双底形态幅度向上直接番一倍的距离,但这只是最小距离,实际走势中的幅度计算应该不只限于此,应该更多地参考大形态上的走势,主要看汇价所处的大形态运行阶段和节奏。
四、双底形态未形成前的演变与操作
a为双底形态在开始形成之初的雏形
b为典型的双底形态
c为双底雏形演变成三底,在判断的时候注意每一次探底过程中力度的逐渐减弱,以及指标的配合。
d为双底雏形向上反弹失败,反弹力度逐渐减弱,而形成三角形中级形态,后市继续下跌; e为标准的abc之字形反弹结构,与双底形态需要严格区分,表现为向上突破颈线之后上涨动力显著减弱,难以维持,很快再次跌落大颈线一下,形成之字形修正后继续下跌; f为旗形调整,表现为反弹动力不佳,而下跌动能短时间内难以很快汇聚,形成的这样一个修正时间稍大的中继形态,后市继续转为下落。 在实际走势中的判断,当出现双底雏形后,至少需要针对以上情况对接下来行情的运行做出节奏判断,以确认是否是双底形态。 五、大型双底形态形成前的预判操作
在某些大型双底形态中,由于整个双底的运行时间很长,如果我们简单地按照小型双底的操作方式等候突破,则可能需要等候很长的时间,这个时候要求我们通过局部走势对接下来的行情有一个预判。 比如上图,整个双底的构筑时间超过了1年,难道我们1年就不用操作了吗?当然不是的,在汇价的上涨过程中,提供了一些大级别的中继形态来暗示汇价还将继续上行,从红色中继形态来看,已经可以预期汇价将向上突破颈线,这时就可以按照中继形态的操作方式入场;此后在蓝色方框内又提供了一个显著的小型中继平台。最后,当汇价向上突破颈线时,所要做的就是坚定地中长线持有。 在底部形成并逐渐上涨的过程中,中继形态的方式也不止矩形横盘中继一种,比如简化图中的旗形、对称三角形、上升三角形,等都可以看作入场的信号,这就要求大家将反转形态和中继形态结合起来运用。
支撑线与阻力线的应用(转)
市场上的汇价在达到某一水平时,往往不再继续上涨或下跌,似乎在此价位上有一条对汇价起阻拦或支撑作用的抵抗线,我们分别称之为阻力线与支撑线。 所谓阻力线是指汇价上升至某—高度时,有大量的卖盘供应或是买盘接手薄弱,从而使汇价的继续上涨受阻。支撑线则是指汇价下跌到某一高度时,买气转旺而卖气渐弱,从而使汇价停止继续下跌。从供求关系的角度看,“支撑”代表了集中的需求,而“阻力”代表了集中的供给,汇市上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了对汇价变动的限制。
阻力线和支撑线都是图形分析的重要方法。一般若汇价在某个区域内上下波动,并且在该区域内累积成交量极大,那么如果汇价冲过或跌破此区域,它便自然成为支撑线或阻力线。这些曾经有过大成交量的价位时常由阻力线变为支撑线或由支撑线变为阻力线:阻力线一旦被冲过,便会成为下个跌势的支撑线;而支撑线一经跌破,将会成为下一个涨势的阻力线。
一、支撑线的原理与应用 在K线图上,只要最低价位在同一微小区间多次出现,则连接两个相同最低价位并延长即成一支撑线,它形象地描述了汇价在某一价位区间内,需求大于供给的不平衡状态。当交易价位跌入这一区间时,因买气大增,卖方惜售,使得价位调头回升。其内在实质是:
因前阶段反复出现这—价位区间,累积了较大的成交量,当行情由上而下向支撑线靠拢时,做空者获利筹码已清,手中已无打压抛空筹码;做多者持币趁低吸纳,形成需求;举棋不定者套牢已深,筹码锁定不轻易斩仓。故在这一价位区间供应小于需求,自然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基础。另外,由于行情多次在此回头,也确立了广大投资者的心理支撑价位区间,只要无特大利空消息出台,行情将获撑反弹。
技术分析将有较大累积成交量的价位区间定义为“成交密集区”,亦即在此密集区有很高的换手率。密集区进货者欲获利则需待汇价升至这一成本区间以上,这些进货者即持有筹码者,只要没有对后势失去信心,是不会在这一价位区间抛出筹码的,正因为持有筹码者惜售,故行情难以跌破这一价位。另一方面空方也因成交密集,持币量上升,手中筹码已乏,即市场上筹码供应萎缩,虽然仍会有部分对后势失去信心者抛出筹码,但也成不了气候。即使支撑线被暂时击破只要既无成交量的配合,也无各种利空出现,价位将重回支撑线以上,广大投资者的心理支撑再次得到增强。
行情在成交密集区获得暂时的支撑后,后势有两种可能: —,是反弹上升;
二是广大持有筹码者丧失信心,看坏后势,大量抛出,也即由多翻空,支撑线便被有效击破,行情继续下行。
支撑线并不仅仅产生于成交密集区。当行情下跌至原上升波的50%时,会稍加喘息,在这一区间往往会产生一支撑线,这实际上也是广大投资者的心理因素所致,技术分析称这种上升波(或下跌波)向起始点回归为,对称性原理。此外,阶段性的最低价位也往往是广大投资者的心理支撑线。
在利用支撑线进行汇市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上升趋势里,回档过程中,K线之阴线较先前所出现之阳线为弱,尤具接近支撑价位时,成交量萎缩,而后阳线迅速吃掉阴线,汇价再上升,这是有效的支撑。
(2)上升趋势里,回档过程中,K线频频出现阴线,空头势力增加,即使在支撑线附近略作反弹,接手乏力,汇价终将跌破支撑线。
(3)在支撑线附近形成盘档,经过一段时间整理,出现长阳线,支撑线自然有效。 (4)在支撑线附近形成盘档,经过整理却出现.一根长阴线,投资者为减少损失,争相出逃,汇价将继续下跌一段。
(5)汇价由上向下跌破支撑线,说明行情将由上升趋势转换为下降趋势。一般地说,在上升大趋势中,出现中级下降趋势,如若行情跌破中级下降趋势的支撑线,则说明上升大趋势已结束;在中级上升趋势中,出现次级下降趋势,如若行情跌破次级下降趋势的支撑线,则说明中级上升趋势已结束,汇价将依原下降大趋势继续下行。
(6)汇价由上向下接触支撑线,但未能跌破而调头回升,若有大成交量配合,则当再出现下降调整时,即可进货,以获取反弹利润。
(7)汇价由上向下跌破支撑线,一旦有大成交量配合,即说明另一段跌势形成,稍有回档即应出货,避免更大损失。
(8)汇价由上向下接触支撑线,虽未曾跌破,但也无成交量配合,则预示无反弹可能,应尽早出货离场。
二、阻力线的原理与应用
在K线图上,只要最高价位在同一微小区间出现多次,则连接两个相同最高价位并延长
即形成一阻力线,它形象地描述了股票在某一价位区间供应大于需求的不平衡状态。当交易价位上升至这一区间时,因卖气大增,而买方又不愿追高,故价位表现为遇阻回档向下。其内在实质是:
与支撑线产生于成交密集区一样,阻力线同样出现于成交密集区。因为在这一区间有较大的累积成交量,当交易价位已在该密集区间以下时,说明已有大量的浮动亏损面,即套牢者。因此当行情由下向上回升,迫近阻力线时,对前景看坏者急于解套平仓或获利回吐,故大量抛盘涌出,股票的供应量放大。对前景看好者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短线看好,因顾忌价位已高,期望待价位回档再建仓,故跟进犹豫;另一类是中长线看好,逢低便吸。前者是不坚定的需求方,且随时会受空方打压而丧失信心,由多翻空加盟供应方;后者是坚定的需求方,虽有可能顶破阻力线,但若势单力薄,即无大成交量配合,交易价位将重回阻力线以下。故此时股票的需求量相对较小,反复多次阻力线便自然形成,并且延续时间越长,阻力越难以突破。当行情由下向上回升,迫近阻力线时,若能有利多消息助威,且交易价位破阻力后,有成交量放大配合,则阻力线被有效突破,交易价位上一台阶,该阻力线即成了后市的支撑线。
阻力线同样也并不仅仅产生于成交密集区。当行情上升至原下跌波的50%或0.618时会出现停滞现象,并作回档调整,该停留之处即为广大投资者的又一心理阻力线。此外,阶段性的最高价位也往往是投资者难以突破的心理阻力战。
因为支撑线与阻力线均形成于成交密集区,所以同一成交密集区既是行情由下向上攀升的阻力区,又是行情由上向下滑落的支撑区。当成交密集区被突破,在行情上升过程中,一般伴随有高换手率,阻力线变换为支撑线;若有特大利多消息刺激,成交密集区被轻易突破,即骤然跳空,那么获利回吐压力增大,继续上行将面临考验,多头态势往往前功尽弃。在行情下降过程中,换手率一般不明显增大,—旦有效突破,则支撑线变换为阻力线。 在利用阻力线进行汇市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下跌趋势出现反弹,若K线之阳线较先前阴线为弱,尤其在接近阻力价位时,成交量无法放大,而后阴线迅速吃掉阳线,汇价再度下跌,这是强烈的阻力。 (2)下跌趋势出现强力反弹,阳线频频出现,多头实力坚强,即使在阻力线附近略作回档,但换手积极,则汇价必可突破阻力线,结束下跌走势。
(3)在阻力线附近经过一段时间的盘挡后,出现长阴线,阻力线自然有效。
(4)在阻力线附近经过.一段时间的盘档后,出现一根长阳线向上突破,成交量增加,低档接手有人,激励买方,汇价将再升一段。
(5)汇价由下向上突破阻力线,若成交量配合放大,说明阻力线被有效突破,行情将由下降趋势转换为上升趋势。
一般地说,在下降大趋势中,出现中级上升趋势之后,如若行情突破中级上升趋势的阻力线,则说明下降大趋势已结束;在中级下降趋势中,出现次级上升趋势后,如若行情突破次级上升趋势的阻力线,则说明中级下降趋势已结束,将依原上升大趋势继续上行。 (6)汇价由下向上冲刺阻力线,但未能突破而调头回落,则可能出现一段新的下跌行情,丛时无论盈亏,都应及时了结退场。
(7)当汇价由下向上冲击阻力线,成交量大增,则应及时做多;若虽破阻力线,但成交量未放出,则应观望,很有可能是上冲乏力、受阻回落的假突破,不能贸然跟进。 (8)当汇价由下向上突破阻力线,若成交量不见大增,可待其回落,若回落也不见量放出,则可考虑做多;若不回落,只要能确认突破阻力有效,再做多仍能获利,这是因为阻力线被有效击破,一般回有一段行情。 交易方向的判断与实战运用(转)
一、趋势决定了交易方向 无论行情运行在什么阶段,都脱离不了3种最基本的趋势:上涨趋势,下跌趋势或横盘趋势。市场的主体由涨跌循环形成,运行的过程当中穿插横盘走势,对原有上涨动能或下跌动能进行消化,同时为新的上涨或下跌积蓄动能,而不同级别的趋势又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市场运行模式。 上涨趋势 标准的上升趋势定义:一系列连续升高的高点和连续升高的低点所形成的某一阶段走势。
图2.1连续升高的高点和连续升高的低点形成的上涨趋势
欧元/美元 2004年8月—12月间的一轮上涨趋势 注:H=相对高点L=相对低点
图2.1,2004年8月—12月间的欧元/美元走势中,每个相对高点都高于前面的高点,而每个相对低点也都高于前面的低点,这就是典型的上升趋势。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在汇价未能跌破前一个显著相对低点之前,这一上升趋势是完整和延续的;而当2005年1月7日跌破最后一个显著相对低点时,发出了趋势可能结束的警告,预示着前一阶段涨势可能发生逆转。这也是我们在买入操作中经常参考将止损放到前期显著低点下方的原因。
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跌破前期显著相对低点之后,只是发出了警告信号,表明上涨趋势节奏正改变,有逆转的可能或可能性在增大,但还不能作为判断趋势已经发生扭转的充分证据。
小结 市场的运行总是在上述3种趋势中轮换,实际运用中需要主要大级别趋势和小级别趋势间的关系,即趋势的主次问题(主次判断将在本课第4节内容中详细讲解)。比如在一轮上涨趋势当中,会伴随更小级别的下跌趋势或横盘趋势对上涨过程进行技术性修整;而在一轮下跌趋势中,也会伴随更小级别的上涨趋势或横盘趋势;在一轮横盘趋势中,也总是由更小级别的上涨趋势和下跌趋势来构成。实际操作中注意小趋势服从于大趋势的原则。 趋势最大的特征是延续性,在没有确定迹象之前,不要贸然认为某趋势即将结束。正确的做法是直到趋势明确扭转或改变,才按照新趋势的特征指导分析和操作。 二、不同级别的趋势与交易方向 不同级别趋势与交易方向的关系 针对不同级别的趋势与交易方向的选择问题,核心理念是: 长期趋势——〉〉决定长线交易方向 中期趋势——〉〉决定中线交易方向
短期趋势——〉〉决定短线交易方向
图2.4中期趋势决定了中线交易方向,短期趋势决定了短线交易方向
美元/瑞郎 2005年3月—8月间的中线上涨趋势 注:图中黑色点为中线走势改变的警告点 图2.4,以美元/瑞郎2005年3月—8月间的中线上涨趋势为例来理解中短线趋势中的关系。 我们从趋势的基本定义可以看到这一段走势(图中通道a部分)显然为一段上涨趋势,从时间的角度可将其定义为日线图级别的中线上涨趋势,那么所指导的这一阶段的交易方向为向上,即买入美元/瑞郎。 在这一段中线涨势中,其内部构成由多个短线上涨趋势和多个短线下跌趋势构成,在短线为上涨趋势时,中短线指示的交易方向一致,都是向上做涨美元/瑞郎;而在短线为下跌趋势时,所指示的短线交易方向为向下,在短线为下跌趋势(没有发生改变之前),则短线应为卖空美元/瑞郎的操作方向,直到短线趋势重新扭转为向上。而如作为中线操作,交易方向一直是向上的,直到图中圆点位置被跌破,其中在中线上涨过程中出现的短线下降趋势,并不影响中线交易方向。
实战举例:截取讲课当天的走势图进行实战讲解,该图片将放到配套光盘中。 三、趋势与交易方向的基本判断方法 趋势与交易方向的基本判断方法,是建立在标准趋势定义和趋势指导交易方向的基础之上的,主要用均线系统和通道来辅助判别。 1、上升趋势中的判别
图2.5结合趋势定义、通道、均线系统判别上升趋势
欧元/美元 2004年8月—12月间的中线上涨趋势图2.5,以欧元/美元2004年8月—12月的中线上涨趋势和该趋势的改变为例,理解上涨趋势定义、通道、均线系统3种趋势判别的结合。 图2.5中,从趋势的基本定义,可以看出欧元自04年8月底逐渐转入了上涨趋势,上升斜率在04年10月得到提升;图中红色大型上升通道,为这一轮欧元中线上涨的上升通道,而小型的红色通道,则为中线上涨过程中的日线图短线上升趋势。
在整个上升趋势过程中,根据交易方向的核心判断方法,中线交易方向做涨,直到中线趋势发出改变迹象;短线交易方向随着短线趋势的变动而变动,特别是短线趋势也向上时,更有助于操作中的风险控制,而短线趋势向下时,理论交易方向向下,此时与中线趋势方向矛盾,则可按照短线服从中线的原则,选择在短线下跌的过程中寻求按照中线趋势交易的机会(交易机会的选择在第3讲中详细讲解)。
图2.5中,上升趋势的改变是逐步的,经历了通道跌破、前期显著相对低点被跌破、均线系统扭转3个过程(如图)。在发出趋势改变迹象之后,就应该根据趋势判别的方法去判断是否趋势发生了扭转,根据新趋势或者新节奏来指导下一步的操作。 四、趋势与交易方向判断的实战用法 趋势分主次。在一定阶段内的主要趋势是操作中把握的重点,次要趋势往往作为主要趋势的修正和调整,并不改变主趋势的方向。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趋势的角度、速度、力度、时间跨度等几个方面来判断某一段趋势是主要趋势还是次要趋势,主要趋势的方向为后市汇价运行的方向。 趋势的角度
图2.8某一阶段内趋势的角度(斜率)越大,成为主要趋势的可能性越大 左边:欧元/美元05年7月8日—12日小时图 右边:欧元/美元05年3月—7月日线图
注:图中圆圈均为相对应的一段走势中斜率较大的局部主要趋势趋势的力度趋势的交替
图2.12不同级别主要趋势与次要趋势间的交替
澳元/美元2004年6月—11月日线图6、小结 利用角度、速度、力度、时间跨度等判别主要趋势和次要趋势的时候,注意相对性和不同级别间的转换,主要从前后对比、阶段划分来入手;在力度出现变化的时候,可参考macd指标的背离来进行判断。
角度、速度、力度、时间跨度等技巧相辅相成,判断的时候相互借鉴,相互指导,更有助于判断出当前趋势的主次和方向,从而决定交易方向。 五、从交易方向判断过渡到交易机会选择 交易方向的判断精髓在顺应各级别趋势,这只是交易机会选择的基础,在各级别交易方向判定之后,再选择那些更有助于控制风险、更有
助于获利的交易机会进行操作,比如中线趋势看涨,短线趋势为下跌,此时应选择在短线趋势下跌过程中寻求顺应中线趋势做涨的机会来进行交易,而不应在中线上涨的过程中热衷于寻求向下的回调操作机会。
楔形及角度变化中的操作技巧(转)
楔形与三角形、矩形等都是非常常见的调整形态,是为新的单边行情酝酿的形态,在实际操作中常提供理想的进场时机和获利机会。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在楔形中进行有依据的操作,并针对可能充当反转形态的楔形内部角度变化来进行更准确地判断。 一、楔形形态
1、楔形形态的典型特征
上图为两种典型的楔形形态,其中左侧为楔形形态充当反转角色,右侧为楔形形态充当中继形态,为原有趋势的下一次延伸蓄势。
通过图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楔形形态的三个典型特征:
楔形形态的两个边向同一个方向在延伸运行,并且有明显的交叉角度 楔形形态在运行过程中反映出力度的明显减弱,具体体现在运动幅度的逐渐收窄 大部分情况下,楔形形态的突破方向都与楔形本身运行方向相反。
2、楔形形态与三角形、旗形的对比
为了大家更好地认识楔形形态,我们将典型的楔形、三角形、旗形来进行一个对比,通过下图的对比再去理解上述三个典型特征,则更为清晰。
二、顺势看涨和看跌楔形
顺势看涨和看跌楔形都是以中继形态的角色出现的,其运行的目的是对原有趋势进行修正,在重新积蓄动能之后继续按照原来的方向运行。
下图是一个上涨趋势中,出现的向下运行楔形,其调整的是相对应的此前一轮上涨,最后还将向上突破顺应原有趋势来发展:
为便于理解,我们再来看一幅下跌趋势中,出现的向上运行楔形,这则是对原有下跌趋势进行的一轮修正,此后的运行方向也延续向下:
这两幅图形是典型的楔形形态扮演中继形态角色的走势,也是实际交易中体现顺势交易操作的主导操作,那么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充当反转角色的楔形有什么不一样。 三、充当反转角色的楔形 先看两个典型的反转楔形图形
上图中的左半部分为一个经典的下跌趋势中的下降楔形,相信很多朋友应该还能记得这是美元/日元在去年年初的一段日线图走势;右边部分则是一个典型的上涨趋势中的上升楔形。这里两个楔形都扮演了反转的角色,他们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共同特征:楔形的阻力线角度都在45度左右。
在判定一个同向楔形是否是反转形态时,主要关注的就是角度问题,一般而言,当对原有趋势起阻力效果的趋势线角度在45度或者更大角度时(图中红色趋势线),该楔形反映
的是原有趋势运行的极度乏力,接下来发生一段趋势反转的概率就非常高了。 那么当角度偏小的时候会怎么样呢,我们来看下面的图形:
大家注意图中的红色趋势线,这里的角度则显得平缓多了,一般来讲,当对原有趋势起阻力效果的趋势线角度在30度以内,甚至接近于水平的时候,此时汇价继续按照原有方向突破的概率就更高,此时的楔形再次扮演了一个中继形态的角色。 四、楔形形态的操作
楔形形态下有一个总概性的操作原则:即突破后进行跟进操作,根据形态所处级别的大小来决定是中线操作还是短线操作。针对不同趋势中的不同楔形,我做了下面几幅图,买入点和止损线已经标注出来,平仓目标应至少在楔形的开口端垂直距离之上,而是否有更大的空间则需要根据实际走势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判断。
对于在这里几种情况下的仓位控制,也请把我一个总体原则:在对楔形突破方向进行一个预判之后,如果选择了楔形突破前的时机进行了操作,那么仓位应控制为小仓,突破之后或者在突破之后的回抽机会,则可采取分批建仓的方式加大仓位。
成为一个优秀的专业交易者十分简单,只要你能树立在市场上生存的正确原理,并坚持恰当地运用它。 我所关注的重点只是与趋势有关的一切因素,正确的把握趋势后,整个交易系统的胜算都已大大提高.
不要试图预测白云明天的形状和今天有何不同,你只需看到乌云浓重时带一把雨伞出门就行了。金融市场上的语言就是——趋势真正突破时跟进!
输家不但从数量上还是资金量都要远远超过赢家,便成为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所以美国华尔街流行这样一句话:市场一定会用一切办法来证明大多数人是错的。
技术分析只是研判趋势是否能持续,是否会改变而已!
我很少受伤,因为我的最大原则就是避开风险而不是赚多少钱。
在下跌浪时,找支撑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下跌的速度比上涨的速度大3倍,因为,恐惧比乐观还可怕。
我的自信来自于我的失败,策略的目的在于让我们可以控制风险,而不是获取最大利润。
金融投资是一项严肃的工作,不要追求暴利,因为暴利是不稳定的,我们追求的是稳定的交易。做交易的本质不是考虑怎么赚钱的,本质是有效地控制风险,风险管理好,利润自然而来,交易不是勤劳致富,而是风险管理致富!
杰出人物如牛顿、爱因斯坦、罗斯福都在证券投资中遭受挫败。牛顿在事后说:“我可以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却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策略重于预测”的观念,非常非常重要,策略可以在你预测不准的情况下挽救你的小命。
要有好的心态,信自己的理念和模式(当然是被证明正确的),不为暂时输钱而随便改来改去,我们终究能慢慢向罗马爬去。
势不变则守,势变则动。在一个逆向趋势没有改变的时候,要坚守住自己的现金;在一个顺势趋势没有改变的时候,要坚守住自己的资金;
所谓“趋势”者,乃众缘和合而生。缘聚则生,缘散则灭,如此而已(缘:各种促使、生成趋势的大大小小、方方面面的因素)。趋势来时,应之,随之;此趋势去而彼趋势来时,亦应之,再随之;无趋势时,观之,待之。
投机市场生存的两个基本原则:顺势交易、严格止损
事物的发展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就像船的转向一样,越庞大的船只,转向的过程就越缓慢,也越艰难。趋势一旦露出苗头,就会延续下去,即使是再次转向,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这就是惯性——趋势的本质!在一个大范围内,走势具有极强的惯性,或者说连续性。当中长期均线开始转向的时候,庞大的体系惯性将使它延续这种趋势。这就是市场中的确定性,精明的交易者就是利用市场的惯性来赚钱!
真正的利器是自己的感悟与思想,跟随趋势交易---永远不被市场淘汰的技术。 我有手段尽快地终止错误和有办法尽量地延伸正确。
听说过技术分析误区吗?多数人过于关注细节的研究,以致忽略了大图形的踪迹。日常运动的预测不可能达到起码的精确度,但是长期趋势是可以判断出来的。时间越长,趋势越肯定,秘诀虽简单,但多数人极难做到。不是他们不知道,而是因为人性的弱点。 你的意思是把握趋势就无坚不摧吗?是的,做外汇黄金讲究的是恰当,而不是精确。 c
头脑清醒的人善于审时度势,他们明白真正的勇敢在于善于躲避危险而不在于征服危险。
介入的最好时机是等趋势走顺的时候才介入,什么时候趋势走顺了,趋势明朗了,趋势的发展已成为必然了,这才是介入的最好时机!常胜将军不一定都骁勇善战,但是他们却善于选
择形势,对他们来说是必胜的时候才出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