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二三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某工程人工挖孔桩桩身离析及桩底夹渣处理

某工程人工挖孔桩桩身离析及桩底夹渣处理

来源:二三娱乐
第36卷第23期 2 0 1 0年8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l_36 No.23 Aug.2010 ・129・ 文章编号:1009—6825(2010)23—0129—02 某工程人工挖孔桩桩身离析及桩底夹渣处理 郭秀丽 摘要:结合某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人工挖孔桩桩身离析及桩底夹渣的处理方法,分别对桩身离析和桩底夹渣的原因 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措施并阐述了工艺步骤及检测方法,为今后类似工程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人工挖孔桩,桩身离析,桩底沉渣,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472 文献标识码:A 人工挖孔桩作为一种传统的成桩施工工艺,具有造价低、所 针对出现的离析现象,决定采用压力灌浆进行处理。具体处 1)补孔:因桩径超过1.2 m,故在桩径内设置4个注浆孔,其 需施工设备简单、成桩直径大、成桩质量容易保证等特点,在高层 理步骤分为以下四步进行: 建筑基础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由于受地质条件,尤其 是地下水丰富而持力层为易软化的软质岩,当采用水下混凝土浇 中两个注浆孔利用原抽芯钻孔,新增的两个注浆孔的孔径应均为 筑,持力层因长时间浸水而软化,易出现桩底沉渣;当桩身范围内 75 Hm,利用新增的两个钻孔进一步探明桩身离析缺陷区的分布 含有砂层、浇筑混凝土的同时进行降水,会因水流的冲刷使水泥 情况。2)洗孔:利用水泵输送清水,经钻杆前端喷嘴中喷出,形成 0 MP,0.的射流,对缺陷区混凝土进行冲洗,破坏其胶结状态,使 浆流失,从而出现桩身离析。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缺陷的出现 5.4个钻孔在桩底缺陷区实现连通,为压力灌浆创造条件。3)压力 及处理过程进行分析。 在注浆孔内插入2根注浆管到底,用注浆 广东某高层综合楼位于惠城区仲恺大道南侧,上部结构 灌浆:注浆加固的过程:拔出注浆软管,依次将4个注 31层,设1层地下室,总高度为98.8 ITI。l层~3层为大型商场, 软管从桩底往上注浆致孔口冒浆,3层顶设转换层,3层以上为写字楼。 浆孔用水泥净浆注满。待24 h后进行第一次高压注浆,注浆泵的 l,注浆过程中应将未注浆的3根一次注浆 本工程场地范围内土层分布较均匀,钻孔范围内泥质粉砂岩 压力应不小于10 MPf高压注浆量以注入的水泥量和注浆压力控制, 较厚,且为软质岩。场地东侧局部含有砂层,排洪沟内水与地基 管上的阀门打开,则将另外3根 范围内砂层水贯通,水量丰富。根据地质报告建议,基础采用人 当注浆过程中水泥浆从另外的3根注浆管冒浆时,待注浆压力超过5 MPfl后可停止注浆,然后 工挖孔桩。对于局部含砂层范围,先进行止水、降水措施,再进行 注浆管的阀门关紧,人工挖孔桩的施工。 依次对另外3根一次注浆进行高压注浆,注浆终止条件以水泥浆 压力不小于5 MPa。待24 h后进行第二次的高压注浆,注浆方法 1 对于场地局部含水丰富且含砂层的处理措施 人工挖孔桩施工前,对于局部含砂层且水量丰富地层,首先 同第一次注浆方法(见图1)。4)补浆、投石:压力灌浆完成后,在 各压浆孔内适当补加水灰比W/C=0.45左右的浓浆,同时投放 2 crn--4 cm干净碎石,以改善水泥浆液强度。 第二次高压 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止水帷幕,要求桩底进人砂层下部2 m,以达 到截断水的目的。同时场地周边设置多个集水井,进行降水,以 达到正常开挖。对于砂层较厚区段,挖孔桩护壁采用钢护筒。采 用以上方法处理后,挖孔桩进展顺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未发生安 全事故。 2检测方法及缺陷发现 本工程人工挖孔桩施工完毕后,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钻芯法 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时,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共取 10条桩进行抽芯检测,检测结果有两条桩身有缺陷,其中一条桩 (84号)桩身下部出现混凝土离析,另一条桩(60号)的持力层存 在软弱夹层。因出现缺陷的两条桩均出现在局部含砂层地段,故 对场地内局部含砂层范围内人工挖孔桩进行逐桩抽芯检查。其 图1 压力灌浆示意图 3.2桩底沉渣(60号)原因分析 抽芯检测出60号桩桩底沉渣后,分析其主要原因为:桩孔内 余桩身均未检测出缺陷。抽芯完毕后对桩身进行小应变检测,除 出现缺陷的桩身异常外,其余桩身质量均合格。 水量丰富,故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灌,而持力层为强风化软质岩,在 长期浸水作用下,持力层遇水软化而出现沉渣。 采用旋喷桩对桩底沉渣进行加固: 3缺陷原因分析、处理及补强方法 3.1桩身离析(84号)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对桩底沉渣采用5根旋喷桩进行加固,加固持力层深度范围 抽芯检测出84号桩桩身离析后,分析其主要原因为:本工程 为1.0 m,旋喷桩采用双重管的工法,清水泵和泥浆泵的工作压力 砂层透水性强,虽采取止水、降水措施,但孔内水量还较丰富。当 不小于35 MPa(见图2)。 采用水下混凝土施工方法浇筑时,因水量过大,桩身浇筑混凝土 现并补浆,致使桩身出现混凝土离析现象。 收稿日期:2010—05~02 第一次旋喷采用高压水和高压气,清水压力不应小于35 MPa, 9 m3。清水旋喷切割时的钻杆提升速度为5 crn/min--8 cm/min, 过程中不断进行抽水降水,导致水泥浆大量流失,且未能及时发 高压气的压力不应小于0.7 MPa,储存气柜的体积不应小于 作者简介:郭秀丽(1974一),女,工程师,广东省惠州诚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惠州516001 第36卷第23期 ・130・ 2 0 1 0年8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 HITECn瓜I V01.36 No.23 Aug.2O1O 文章编号:1009—6825(2010)23.0130—03 某工程人工挖孔桩爆破施工技术 刘小华 摘要:结合某工程通过爆破手段辅助挖掘的实例,简述了爆破方案的选择,从起爆方法、炮孔布置、爆破参数选择、装 药、填塞等方面论述了主要施工要点及方法,并提出了在选择这种施工方法时需注意的问题,为类似工程施工积累经验。 关键词:人工挖孔桩,爆破施工技术,施工方法,振动效应 中图分类号:TU753 文献标识码:A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28层的框架混凝土结构,桩基为人工挖孔灌注桩, 地上覆土层有第四系素填土,洪积粉质黏土,残积砂质黏土,下伏 基岩为燕山早期强风化、中风化、微风化花岗岩。需要爆破的土 层为微风化土层,深度在2 m~6 m。 桩孔直径分别有1.1 m,1.2 m,1.3 m,1.4 m等各种规格,采用人 工垂直向下挖掘,持力层为微风化层,部分微风化土层埋深较浅, 2爆破方案的选择 根据周围环境和挖掘的安全要求,拟对桩孔(筒井)内的岩石 只有6 m左右,为了达到设计桩长要求,所以部分桩加大入微风 分层进行控制爆破的方案。爆破的主要技术要求有: 化层的深度,最大达6 m,因此需要通过爆破手段辅助挖掘。需要 采取毫秒差、1)在岩石爆破施工过程中不得危及工地围挡外附近的行人 实施爆破的桩孔,距离北面的兴东旅馆、水榕光明粥店、嘉丰宾馆 2)爆破震动和飞石不得损坏周围的建筑物和有关设 和商品住宅楼在15 m以上,这些建筑物当中有框架结构,也有砖 和车辆安全;施;3)爆破后岩石石渣应满足人工清渣要求。 混结构。 场地地貌属丘陵地貌,原地形为冲沟地段,根据钻孔揭露,场 3主要施工要点及方法 每个旋喷钻孔清水旋喷切割两次,第一次5个旋喷孔清水旋喷切 行加固处理,应采用适当方法确认其施工质量”,对于本工程缺陷 割完成后,进行第二次清水切割。 旋喷桩导孔 处理完毕后,经与质检站商定后决定采用抽芯法对加固后的桩基 进行抽检。 抽芯后对芯样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以上处理结果达到设 计要求。 5结语 1)对于桩身离析缺陷的预防:人工挖孔桩在施工时应切实做 好降水措施,混凝土也应连续浇筑。当孔内积水超过100 mrll后, 应采用水下混凝土方法浇筑并采用导管或串筒。禁止从孔内抽 水,若需抽水则须视水泥浆流失的多少进行补浆,切实保证成桩 图2 采用旋喷桩对桩底沉渣加固示意图 质量。2)对于桩底沉渣缺陷的预防:当持力层为软质岩时,避免 第二次清水旋喷切割后搁置24 h后进行水泥浆旋喷注浆,水 出现桩底沉渣的最好方法便是桩成孔后及时封底。 泥采用P42.5R,水泥净浆的水灰比不应大于0.9。水泥泥浆泵的 加固后的水泥土28 d抗压强度不应小于2 MPa。 对于桩出现桩身混凝土离析,桩底沉渣过厚等缺陷,采用合 参考文献: 压力不应小于35 MPa。旋喷提升速度应控制在5 cm/min之内。 适的方法进行桩基缺陷处理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4处理完毕后的检测方法 [1]DBJ 15—60—2008,广东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s]. 2]JGJ 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S]. 桩身离析与桩底沉渣处理完毕后,如何能够确保检测质量, [3]刘锋,董学娥.人工挖孔桩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J].山 是否需要检测。广东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3.1.6条条文解 [释中“对于少数工程桩不满足设计而需要进行补桩或需要对桩进 西建筑,2009,35(18):84 85. Treatment for segregation of the pile body and slag at the bottom of artificial digging piles in one project GUOXiu-li  rAbstract:Combining with one specific p ect,the thesis introduced the treatment method for the segregation of the body and slag at the hot- tom ofthe artificial ̄ggigpinles,separatelyanalyzedthe causesfor segregationofthebodyand slagatthebottomofthepils,putfeorwardthe specific treatment measures and illustrated the technology procedure and monitoring method,which accumulated the experience for the similar projectsinthefuture. Key words:artificil diags ̄ng pile,segregation of the pile body,slag at the bottom of the pile,treatment measure 收稿日期:2010—04—18 作者简介:刘小华(1976.),男,工程师,梧州市第一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广西梧州5430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