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才培养l 基于教学做合一的中职美术设计 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赵宗华 摘要:“教学做合一”已成为职业教育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在阐述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和中职教育特点 的基础上,以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对教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8—0030—03 中职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是艺术与技术、理论与实践、专 业技能与专业素质有机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在中职电脑设计 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 模式应考虑到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培养目标方面应首先以职 业岗位群及岗位群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为规格来设定知识和 技能,其次,在专业核心课程的开设方面必须能满足核心就业 岗位技能的需要,专业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开设,要能满足 学生多岗位迁移的需要。 为明确目前设计公司所设置的与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 (广告方向)相关的目标岗位群及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笔者 合,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其理论核心是:事怎样做就怎样学, 怎样学就怎样教;教师在做上教,学生在做上学;做,既是学 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 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导,培养学 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可持 续发展能力和职业能力。 “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是陶行知先生毕生实践探索的 教育思想。另外,陶先生还主张“解放小孩子的双手”,目的 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做”,来获得专业技能。而实 践教学正是职业院校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最主要 走访了恒大广告、强业广告等设计公司,对美术设计与制作专 业所面向职业领域、目标岗位群和目标岗位应该具备的专业 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合漳州第二 职业中专学校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培养方案提出以下思考。 一途径和手段。《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2) 中明确提出:“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现代农业、工业、服务 业和民族传统工艺振兴需要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因此,陶 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和实践对指导中职校教育教学改革 具有极大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设计人才培养需求分析,探讨科学的人才培 养模式 (一)广告设计人才需求分析与目标岗位群 二、基于“教学做合一”的中职美术设计与制作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教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广告设计产业突出的问题是高端的平面设计师、影 视广告设计制作师相对不足。其中,平面设计师岗位主要承担 画册、宣传页、户外广告、房地产策划、名片、刻字、车贴、 公交站台、道旗等工作;影视设计制作师岗位主要承担短片 (实拍、动画)、微电影、互动影片(flash)等工作。中职美术 我校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主要面向广告设计企业和影视 传媒企业,培养具备一定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 技能,能胜任平面设计师岗位、影视设计制作师岗位及相关管 理与服务等工作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 提出并实施“厚基础+塑能力+重实践”的专业教学改革模 式。具体方案是:将学生的三年学习时间分为三个模块,每个 设计与制作专业主要培养这种懂技术、操作能力强、素质高、 有持续发展潜能、能满足广告设计企业需要的技能型设计人才。 (二)根据需求,提出“教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做合一”是以“做”为中心,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 模块都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 收稿日期:2015—06—12 作者简介:赵宗华(1971一),男,福建漳州第二职业中专学校讲师,文化艺术教学部主任兼美术科科长。(福建漳')+1/363000) ・30・ 《广采教■》翻教2015年第8期 基于教学做合一的中职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模块一,厚基础模块。本模块实施过程中,教师通过基础 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素质和专业基本技能,是学生 在校的第一、二学期。主要课程是以公共课基础课程为主。 模块二,塑能力模块。本模块实施过程中,教师通过案例 而完成教学目标 。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一种载 体,一种主要方法。其特点在于:“教”、“学”、“做”相统 一,重在“做中学”,实现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一体化。 2.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为依托,围绕系统的典型工作任务 教学、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模式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综合 技能以及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初步熟悉与 职业岗位相关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是学生在校的第三、四 为主线,结合本校自身的特点,制定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 准。以《平面广告》课程为例,在制订课程标准中,按照目 学期。主要课程是专业理论基础课程和专业技术技能训练课 标岗位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学习领域、学习情景来设置基于 程。 模块三,重实践模块。该模块主要通过毕业实践与专业实 习来达到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是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与校 外顶岗实习有机结合,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实现以学为主的 “工”,为校外以工为主的“学”一顶岗实习打好基础②。该 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和职业行动能力。 (二)课程体系 课程是为了完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组织的有一定排列 顺序的教学活动,它是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教学单元,是人才 培养的核心⑨。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平面设计方向)课程体 系的就业方向主要针对平面设计师岗位。通过对行业企业人 才需求分析,通过对具体岗位职责、岗位能力的分析及历年毕 业生的反馈,结合国家相关职业技能考核要求,经过历次研 讨、论证和多年的实践总结,对课程进行了整合和优化,构建 了以职业能力积累模块、能力拓展模块、综合实践模块的模块 化的教学做合一的课程体系构架,如表1所示。 表l 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形式及课程体系构架 学期 模块 教学做合一 课程 能力 的教学形式 素描(一);色彩 第一、二 专业基本 (一);速写 艺术设计能力; 学期 素质;专业 基础教学 素描(二);色彩 图形图像处理 基本技能 (二);图形图像处 能力 理(一);构成基础 图形图像处理 (二);标志设计 专业技能; 案例教学, (一);广告设计 第三、四 综合技能; 任务驱动 (一);包装设计 平面设计能力; 学期 方法能力; 教学;项目 (一);标志设计 专业综合能力 社会能力 教学 (二);广告设计 (二);包装设计 (二) 第五、六 学期 专业实习 顶岗实习 关专业任务 真实工作岗位相 职业行动能力 (三)教学做合一的实践教学方法 1.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教学组织形式。“任务驱动” 教学模式是以“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和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一整套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 师把每堂课由讲些什么内容变成做些什么事情,教师把教学 目标重组成一定的任务,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完成这些任务,从 工作过程的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其教学中模拟的工作过 程如表2所示,并根据不同阶段的任务要求再设置具体要完成 的小任务。 任务一 总体设计(观念、概念、判断、方法、执行、检测、态度) 任务二 建立先进广告观(注意消费者、塑造个性、过程塑造、 按照既定方针做“个性行为”) 寻找大创意概念(品牌概念与大创意概念、寻找大创意、 任务三 大创意控制下的创意作品,如案例耐克“坚韧不拔三段 影片”、阿迪达斯的“悠扬”的大创意概念的塑造) 任务四 广告质量的判断(如耐克与大众的品牌策略与品牌个性 与成功之处) 任务五 思维导图(寻找广告创意的关键点) 创意表现执行(选题、大创意概念的制定、初步构思及 任务六 创意策略单撰写、创意草图绘制、备图、减法运用、完稿 执行、提案演讲、最后当评判) 任务七 讲态度 (四)一体化实践教学条件体系 1.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职业技术教育,一定角度上看, 就是技能教育。技能是可以传授的,具有稳定的流程:教师示 范做一学生学着做一学生独立做一师生创新做。从这一流程 看,职业教育需要更多的“双师型”教师。只有具备双师素 质的专任教师来进行教学,才能为行业企业培养出优秀的毕业 生。对教师的具体要求如下:一是转变教学观念、打开教师创 新思维。二是深入企业,多了解自己所授课领域在企业里的具 体应用和参与企业研发新产品,积累一定的企业工作经历。三 是大力引进、聘请兼职教师,以他们给学校带来生产、科研第 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来培养 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实施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 案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2.一体化实训基地的建设。①校内一体化实训基地的建设, 是职业院校建设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工作现场相一 致的真实的职业环境,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教学环境融合 企业文化,教学内容体现生产经营流程的场所,主要通过校企 合作来实现。②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目的是把教学课堂搬进 企业,形成“厂中校” 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共同完成实训实习 任务,实现学生与目标岗位的无缝对接,从而加快学生向职业 人角色的转换,主要通过在产业园区、企业车间来完成。 《广东教■》职教2015年第8期 ・31・ B 培养l (五)整合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 校园是人才成长的摇篮。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培养,对学 生未来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非常重要。主要通过校园主题活 念上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思想上向企业人转变和沟通 ②姜大源.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哲学思考[J].天津职业 院校联合学报,2010(叭). ③郑开涛.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 ④周如俊.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综述研究:基于 动、专题讲座交流、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在价值观 2008(08). 能力、合作能力、吃苦耐劳、纪律观念及敬业精神的提升。 “教学做合一”的中职电脑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 养模式的实施,是当今中职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 途径,符合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 进行有效的培养,是我国职业院校的职责。因此,要以未来学 生就业岗位为出发点,真正建构起符合社会和学生需求的人 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职业竞争力。 注释: 职业能力培养视角[J].职教论坛,2013(03). 参考文献: [1]张逸勤,孙燕,聂俊龙.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多媒体技术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职教论坛,2013(12). [2]董蕾.基于职业岗位群的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 职业能力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2(07). [3]周如俊.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综述研究:基于 职业能力培养视角[J].职教论坛,2013(03). [4]胡川妮.广告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赖俊辰 ①毕明生.高职“教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J].教育与职业,2009(05). (上接第29页)创业,甚至现在已经开始着手创业的事情。 这正体现了90后学生的特点,他们乐于接受新的事物、敢于 尝试。39%的同学对于今后自己的职业并无规划,表示能找到 (三)加强职业素质教育 在教育过程中,应该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就业咨询和一 系列课外就业活动,也可以邀请近年在岗位上表现突出的毕业 生回校交流工作经验。使学生了解就业形势,能在新形势下树 立正确的择业观,了解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和对人才的素质要 求。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和锻炼的 能力,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舒文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同学管理问题研 究[J].管理与创新,2010,(5):222—222. 什么样的工作就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也有8%的同学表示坚决 不从事目前所就读的专业相关的工作。 三、结论 (一)加强学生心理状态关注,正确引导学生 目前学校的教育,应该着重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了解学 生最需要帮助的地方,进行引导。我们的教育应当在教学过程 中或是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让学生明确了解要想做事必须 先做人,从思想观念上有充分的认识,树立积极向上、乐观开 朗、有明确奋斗目标的人,才能加强学习的自觉主动性,学好 专业知识,将来为社会做贡献。 (二)加强学生对专业的了解 [2]翟小铁.高职院校素质教育问题研究[J].科技向导, 2010(35):110. [3]许秀群.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研究 [J].教育与职业,2009(9):167—169. [4]张丽华.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 2010(5):94—96.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 并不是非常的了解,为后来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阻碍。针对这 点,需要学校在招生宣传过程中,将专业介绍详细并且易懂, 帮助报考学生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对于目前已就读 [5]张胜闻.新时期高职院校人才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现 的学生,教育者包括专任教师和辅导员,可以通过专题形式的 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人才,2012(4):214—215. [6]周珊红.在高职院校同学素质教育中的心理学应用研 究[J].北方文学,2012(3):145—146. 责任编辑赖俊辰 行业报告,讲座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增强对专 业知识的兴趣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专业知识,了解行 业需求和行业发展动态,为将来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知识。 ・32・ 《广东彀一》霸救2Ol5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