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主体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来源:二三娱乐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年 月 日

工 程 名 称 分项工程名称 交底内容: 1、混凝土浇筑泵车、泵管布置 ①、将泵车水平放在南面,下垫通长方木。支腿、支座用定位销锁住。 ②、混凝土泵定位时必须保证轮胎不承受荷载,并用木块卡住轮胎,保证不能转动。 ③、泵车要保证操作,料斗出料、用水排放方便。 ④、泵车出料口变径弯头部位受力较大,要用混凝土预制板垫牢固。 ⑤、泵管布置原则:距离尽可能短、弯管尽可能少、保证安全施工、便于清洗管道、排除故障和拆装维修。 ⑥、泵管的固定不得直接撑在钢筋、模板及预埋件上,泵管也不能直接与混凝土成品表面接触。具体固定措施见附图。 主体混凝土工程 分部工程 主体分部工程 2、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 1) 泵车润管:采用泵车浇筑前,使用混凝土同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进行润管,润管的砂浆放入准备好的料斗中(加盖塑料薄膜),当作墙柱等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前的接浆砂浆使用。 2)钢筋及预埋件:混凝土浇筑之前要做好隐检记录,水电安装专业预留预埋完成并验收完毕。 3)门窗洞口模板固定及模板验收:浇筑混凝土前,门窗洞口固定牢固,并且位置准确,模板验收完毕。 技术负责 施工员 班组长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年 月 日

工 程 名 称 分项工程名称 交底内容: 4)楼板走道搭设:楼板钢筋检查完毕后在楼板上铺设浇筑混凝土的走道,防止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将楼板钢筋踩乱。 主体混凝土工程 分部工程 主体分部工程 3、施工缝处理: 施工缝处必须待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根据同条件试块确定)时,才允许继续浇筑,在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施工缝混凝土表面应剔除浮浆,露出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但不得有积水,先浇一层同配比无石子砂浆5-10cm厚,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应细致操作振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4、混凝土的泵送 1) 开始泵送时,混凝土泵应处于慢速、匀速并随时可反泵的状态。泵的速度应先慢后快,逐步加速。同时观察混凝土泵的压力和各系统工作状态,待各系统运转顺利后,方可以正常速度进行泵送。 2)混凝土泵应连续进行,如必须中断时,其中断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否则按留置施工缝处理。 技术负责 施工员 班组长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年 月 日

工 程 名 称 分项工程名称 交底内容: 3)泵送混凝土时,如输送管吸入空气,应立即反泵吸出至料斗中重新搅拌,排出空气后再泵送。 4)混凝土的泵过程中,若需接长3m以上的输送管,应预先用水泥砂浆或水泥浆湿润管道内壁。 5)泵送过程中,如果出现压力升高且不稳定、油温升高、输送管明显振动等现象而泵送困难时,不得强行泵送,应立即停止,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排除。 6)浇筑梁板混凝土时,不应在一处连续布料,应在2-3m范围内水平移动布料,且宜垂直于模板。 主体混凝土工程 分部工程 主体分部工程 5、混凝土的浇筑 由于泵送混凝土塌落度大,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造成混乱而发生漏振。振动器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不易捣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一般每点振捣时间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框架混凝土的浇筑要求: ①、墙、柱、顶板、梁混凝土利用泵管进行浇筑。 ②、为了避免发生离析现象,混凝土自高处倾落时,其自由倾落高度,根据高强 技术负责 施工员 班组长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年 月 日

工 程 名 称 分项工程名称 主体混凝土工程 交底内容: 混凝土规程不宜大于3米,当拌合物水胶比偏低,并有较好的粘聚性时可增加。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良好的整体性,混凝土应连续进行浇筑,不留或少留施工缝,如必须间隙时,间隙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上一层混凝土初凝前将次层混凝土灌筑完毕。 ③、灌筑每层墙体时,为避免墙脚产生蜂窝现象,在底部应先铺一层5~10cm厚同配比无石子水泥砂浆,以保证接缝质量。 ④、剪力墙厚度较薄,因此墙体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16~18cm。 ⑤、在进行墙体混凝土浇筑前,应对墙体钢筋的分布情况全面了解。尤其对暗柱、门窗洞口过梁及洞口加筋等钢筋较密的部位,进行技术处理,局部加大钢筋的间距,找出下棒的位置,并在模板上或相应钢筋位置做出明显标注,以备在混凝土浇筑时使用。 ⑥、对于门窗洞口、墙体转角部位的混凝土下灰方式,采取机械加人工配合,即门窗洞口两侧采取机械均匀同时下灰,门窗洞口上口过梁及墙体转角部位采取人工下灰,将混凝土先卸在操作平台上,然后人工下灰。 ⑦、混凝土浇筑应分层振捣,每次浇筑高度应不超过振动棒长的1.25倍,即不得超过50cm;在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中5c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下料点应分散布置,一道墙至少设置两个下料点,门窗洞口两侧应同时均匀浇筑,以避免门窗口模板走动。 ⑧、在浇筑中应使用照明和尺竿进行配合,来保证振捣器插入深度。 ⑨、墙转角暗柱部分,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超过300mm,并同时与混凝土墙进行浇筑。 分部工程 主体分部工程 技术负责 施工员 班组长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工 程 名 称 分项工程名称 主体混凝土工程 交底内容: 分部工程 主体分部工程 ⑩、浇筑墙体混凝土应连续进行,上下两层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应小于初凝时间,每浇一层混凝土都要用插入式振捣器插入至表面翻浆不冒气泡为止,必要时在上下两层混凝土之间接入50mm厚与混凝土同标号的水泥砂浆。 ⑾.梁、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应用水准仪进行找平、压光,以保证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墙、柱根部不漏浆。 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钢筋位置的正确性。不得踩踏钢筋,移动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原来位置,如发现偏差和位移,应及时校正。特别要重视竖向结构的保护层和板负弯矩部分的位置。 (13).平板砼浇筑完一段,既进行第一边收面,第二边收面以人走上有脚印,不下沉为准,用铁板压光,再用扫帚拉出条纹,拉纹应同一方向且顺直。平板标高控制在±5mm内。 7、混凝土养护 ①、降低混凝土块体里外温度差和减慢降温速度来达到降低块体自约束应力和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以承受外约束应力时的抗裂能力,对混凝土的养护是非常重要的。 ②、混凝土浇筑前,应准备好在浇筑过程中所必须的抽水设备和防雨防暑措施。 ③、混凝土的养护。柱、墙混凝土采用涂刷养护剂进行养护,养护剂采用高效养护剂BD21型。梁板混凝土采用覆盖浇水的方法进行养护,每日浇水的次数应以保证所有板面保持湿润状态为准。 ④、夏季施工时,覆盖浇水养护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视混凝土表面基本干硬便可进行。 ⑤、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加缓凝剂的不得少于14天。 技术负责 施工员 班组长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年 月 日

工 程 名 称 分项工程名称 主体混凝土工程 交底内容: 8、混凝土拆模 a、拆模控制 分部工程 主体分部工程 不承重的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损坏,方可拆除。 承重的模板应在混凝土达到下列强度以后,才能拆模。 混凝土拆模前要求填写拆模申请单报技术部审核,同意后方可拆模。 b、阳角保护 墙体模板拆除后,门窗洞口和墙柱的阳角在拆除后及时用模板护角保护。楼梯踏步待梯板侧模拆除后同样采用模板护角保护。 技术负责

施工员 班组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